炒股必学:狙击涨停板之涨停板周线形态和周而复始的循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狙击涨停板之涨停板周线形态和周而复始的循环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实战中我们对涨停板的股票很喜欢,对连续大涨的股票尤为喜欢,但哪些股票能连续大涨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自己研究一下,只能一个涨停板的股票搞起来没啥意思风险也太大,或者涨停板后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调整,多研究一下那些能连续大幅涨停的股票的往往能在实盘中给我们带来不菲的收益。这篇文章我和读者朋友一起研究一下涨停板股票的周线形态。
实战中周线形态有下列六大特征的股票连续大幅拉升的概率较大:
1、 周线均线形态成密集缠绕形且成多头排列,均线间的乖离极小。
2、 五周攻击线金叉十周操盘线
3、 60周决策线金叉120周趋势线
4、 30周生命线下降不行,走平或略微上翘最佳
5、 MACD指标刚开始金叉,红柱出现
6、 周线K线第一次放量
实战范例一:
002190,成飞集成的周线图,启动前均线已经密集缠绕,五周线金叉十周线说明短线走好,60周线金叉120周线说明趋势走好,30周线略微上翘说明波段上涨基础牢固,MACD初始金叉说明行情刚刚启动介入无忧,周线K线第一次在重要的技术位放量说明行情是真突破而非假突破,一起看起来那么完美,股价从七月初至今从12元涨至35元在技术形态上看就是顺理成章了。符合上述所说的周线六大技术特征,体现在日线上就是涨停一个接一个,连续大幅拉升,气势宏伟。这个股给大家提示过,第一段行情从12元到22元是合情合理的,22元至今属于恶搞,当时提示可适量参与,但要记得十日线一破就要及时退出。
000049,德赛电池,周线图,不用多说了,和上述周线六大特征核对一下,两波行情每波股价都翻了好几倍,主力都是猴精的,日线级别往往会遮蔽我们的双眼,但周线级别一般不存在技术诱空。
实战范例三:
002176,江特电机,周线看启动前很完美,符合六大形态,但周线六大形态后出现了两根放量阴线,看起来似乎怕人,现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马后炮的话谁都会说,可当时临盘时却不是那个心情,当时也很犹豫,是走是留,这还必须回到日线级别来看:
从上图看,这根日线级别的大阴量是属于突破前高后的回踩,属于技术性诱空,但量特别大往往后市需要整顿几日,但万一股价戛然而止怎么办,主力获利已经高高在上理论上却有这种可能性,但实际上主力操盘和我们散户一样要遵守一定的战术纪律,那就是波段上涨行情不能放量跌破十日操盘线、五日攻击线不能死叉十日操盘线,二者如果同时发生那么这段上涨行情宣告结束,从该股日线图五日线始终金叉十日线,符合实战持股待涨法则。
这里还要交代一下一旦个股符合周线六大特征,我们就要介入,介入的时点就是符合日线图六大特征的那根K线,日线六大特征是和周线六大特征一样的,只不过级别降低罢了,我们还是以成飞集成为例,看看日线级别的买点:
这就是成飞集成次级别同等条件的买点,即日线买点,为什么要求日线买点,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周线已经大涨了再去买,有时为了精确还要去同等条件的60分钟图甚至30分钟图的买点,买点自然越低越好。
讲涨停板的周线特征是为了让读者朋友有个大局观,有些股票如果你只看日线似乎涨的老高了不敢去追了,但实际看周线确实刚起步,做股票你看到是树木你得到就仅是树木,如果你看到的是森林,那说不定整片森林都是你的了。
周而复始的循环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万事万物总是按既有的规律运行,历朝历代的兴衰存亡都不过如此,国家经济自然也不会例外。实体经济有自己的运行周期,投资者只要认清这一现实,便能通过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了解股市的涨跌规律,从而抓住股市的获利机会。一般而言,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有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3):
之所以说“一般而言”,是因为这是从长时间周期来划分的,中间必然会有很多反复,比如复苏期中也会出现短期的下滑,下滑期中也会有短暂的回暖,但是并不足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周期循环过程。很显然,在股市里面,不管大盘还是个股,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过程,笔者在《炒股怎能不懂波段?》一书里面曾用“衔尾蛇”说明了这一理论。与经济运行周期一样,股市也按“春、夏、秋、冬”的方式推进(见图1-4):
和实体经济一样,股市在主跌阶段也会出现回抽,在主升阶段也会出现回调,但这些仍然不影响整体的运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在周期运行的循环过程中不一定会完全按这个顺序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可变因素会打乱这一节奏。如图1-4所示,股市可能从低位震荡直接进入强势上攻的环节,也可能在缓慢上涨中就进入了回落下跌阶段。运行过程出现跳跃对大盘而言一般是因为受到突发性外在事件的影响,但更多的跳跃运行则表现在个股上。
当然,经济运行虽然经历着周而复始的循环,看似每个周期的终点又回到了原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般经过一个运行周期后经济发展水平是高于前一个周期的。整体而言,经济是向前发展的,比如现在经济周期中的低迷期与20年前的低迷期相比,绝不会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经济总量、经济结构都不一样。股市同样如此,因此历史较长的欧美股市虽然运行过程中反复经历高点、震荡、低点,但长期而言,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只要经济能够不断发展,从长期来看,股市都应该是上涨的。
当我们把实体经济的周期运行图与股市的涨跌运行图进行重叠时,虽不敢说完全,但两者大致上是一致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A股市场的运行轨迹用市场自己的语言表述了股市的运行周期规律: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19日的96点,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9点,又跌回1994年7月29日的326点,这是一个循环;2001年6月14日涨到2245点,2005年6月6日又跌回到998点,又是一个循环;2007年10月16日涨到6125点,2008年10月28日跌到1664点,还是一个循环;2009年8月4日涨到3478点,到2010年7月2日又跌回2319点,之后一直在低位反复震荡徘徊,处于图1-4中的“低位震荡”阶段。这些历史走势都说明,股市不会一直涨,也不会一直跌,只会以周期运行的方式不断推进,也正是因为这一规律,我们才更有必要确立波段运行的操作思路。
下面,我想让大家看一看更具体的实例,来检验股市运行相对于实体经济运行的对应关系。
如表1-1所示,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2.7%,2007年增速为14.2%,也正是在这两年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行情,2006年上证指数上涨幅度为130.43%,2007年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涨96.66%。但是2007年的经济增速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之后增速开始放缓,2008年放缓到9.6%。相对应的,上证指数在2007年形成了6125点的“铁顶”之后,在2008年迎来了大幅下跌,幅度达65.39%,如此幅度的下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两年涨幅过大,严重透支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力。之后在2009年,经济增速止住了下跌的势头,上证指数也从低点大幅反弹近80%。2010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股市在区间运行,其间有涨有跌,一年下来整体下跌14.31%。2011年经济增速较2010年又回落至9.3%,虽然A股市场已经跌了不少,但上证指数依然继续震荡回落21.68%,而2012年虽然投资者对经济复苏满怀期望,但经济增速还是放缓至7.8%,A股市场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虽然已经跌得很深,但依然没有出现什么良好的机会,直至年末才出现了3.17%的涨幅。
表1-1 上证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速对比(2006—2012)
在这里做一道不太科学的算术题,如果把2006年行情的启动作为起点,2005年年底上证指数为1161点,如果把上涨幅度理想化为与实体经济增速同步,那么便不难计算出在2012年年底对应点为1161×112.7%×114.2%×109.6%×109.2%×110.4%×109.3%×107.8%≈2326点,假设2013年经济增速达到8%,则股市对应在2500点左右。我们可以看到,上证指数在2012年反复震荡,最低跌至1949点,但股市最终的波动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上来的。但理性地来看,如果未来国内的经济继续保持每年8%的平稳增长,那么2300点左右的股指对于未来必定为底部区域,未来股市必定会随着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抬头向上,重新走强。
再截取2008—2009年这个时间段,对实体经济随股市周期阶段性转折变化的过程进行更细致的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面临出口放缓的局面,国内经济增速快速滑落,第四季度时国内经济增速回落至6.8%;2009年一季度增长更是下滑至6.1%,第二季度增长逐步回升,达到了7.9%。这一时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低谷,之后慢慢复苏。我们再来看一下股市的走向,便一目了然。
如图1-5所示,2007年第四季度上证指数于6125点见顶,之后连续五个季度下跌,到2008年第四季度跌至1665点见底,当季度下跌20.62%。随着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缓慢回升,上证指数亦开始稳步上涨,涨幅达30.34%;2009年第二季度在经济增速快速回升至7.9%后,股市继续上涨,涨幅达24.7%。
股市的运行规律基本上与实体经济相吻合,经历着同样的从盛到衰又从低谷回升的过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股市走势实际上是提前于实体经济的,实体经济第一季度还处于低谷,但股市已在2009年1月就已经开始见底走强。再回顾一下股市的下跌,同样可以发现,走势的调整必然也是提前于实体经济的。这又是为什么?
股市是由人的行为操作推动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对股市走向影响很大,股市之所以总会领先于实体经济“一步”,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现实经济活动或者政府政策调控的取向,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预测,这种预测会对投资者形成预期,从而提前推动股市上涨或下跌,比如政府对经济过热的抑制及其为提振经济而出台相关刺激政策会使投资者形成预期;另一方面则是掌握着大量信息资源的主力机构,比如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资源或者根据专业团队经过经济数学模型共同计算出的结果,作出经济转向的判断,并以此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两种力量会使得股市在经济转向来临之前便提前反映出变化趋势,如图1-6所示。
从股市先于实体经济运行、实体经济又促进股市运行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我们可以找到更优的操作模式:即在实体经济进入繁荣且市场全面乐观时要提前离场,无论是1929年的美国、1990年的日本还是2008年的中国,都是如此。而每次经过危机的冲击,实体经济度过衰退期步入萧条期,投资者大都对未来很悲观时,就需要多一分理性,开始客观地进行战略布局。实际上,那些投资大师之所以成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像巴菲特这位股神所做的,也不过是在坏的时候买了好的股票,然后耐心等待复苏的到来。
当我们对照股市与经济的运行周期、规律、节奏进行相应的操作后,实体经济的“慢半拍”运行将作为操作的佐证,如果实体经济并未如预期般出现转向,那就需要对之前的操作进行纠错。而每次的操作,实际上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股市中没有百分百包赚的事情,投资就是一种博弈,成功投资就是掌握较高的胜率后再进行博弈。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2001年,互联网经济热情高涨,大量资金涌入科技行业,期间与科技有关的行业都受到了追捧,科技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是,明智的人早已意识到,过度的疯狂已经孕育了巨大的泡沫,而泡沫终会破灭,虚拟经济带来更多的是虚幻的妄想。之后果不其然,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步入衰退,股市崩溃,全球都未能幸免,A股市场也从2245点陨落,很多科技股跌得惨不忍睹,且进入了长达5年的熊市之中。只有敢于在别人都极度乐观的时候安静地离开,才算真正参透了股市运行的规律。
可能投资者会说:“我已经知道了‘实业强则股市涨,实业弱则股市跌’的道理,也明白了应当通过实体经济与股市运行周期的相关性,在适当的时候勇敢抄底入场而在高位时果断获利离场。但是,通过什么来判断实体经济的强弱呢?或者说有没有什么量化的指标来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化,进而推算出未来的趋势?”笔者认为,经济学家说得太多太杂,很多东西我们普通投资者搞不懂也弄不清,所以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四个指标,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公共媒体上看到的数据。
第一,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这也是全球适用范围最广的经济数据指标。GDP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前文所说的经济增长水平实际上就是指GDP的增长率。通过GDP的变化,就能最直观地判断实体经济的强弱变化,表1-2为2012年世界经济总量前5强的名单(按2012年年末汇率换算),中国经济总量为全球第二,增长速度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表1-2 2012年经济总量世界前5强国家
第二,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了与居民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上月的CPI指数。指数上升,便代表出现通货膨胀,当CPI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时便会形成负利率,无形中就将居民的财产吞食掉了,而指数过低同样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而适当温和的通胀才对市场有利。这也是股民最为关心的一个经济指标,其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决策,从而对股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三,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CPI反映的是消费环节中的物价指数,而PPI则反映生产环节中的物价指数,因而PPI与CPI有着必然的联系,PPI上升致使生产成本提高,通过价格传导,消费环节的CPI也会随之上升,因而可以通过PPI来对CPI走势进行推导。而如果PPI上升没有传导至CPI,则表示企业利润将被压缩,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下行风险。
第四,PM I。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这一指数常被看作宏观经济走势的“天气预报”,属于先行经济指标,其转折点往往先行于GDP几个月。PM I指数50%为景气度临界点,50%以上意味着经济增长强劲,而50%以下则意味着增长乏力,通过PM I指数的变化也能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将促使股市持续走强;增长放缓,则股市回落;经济衰退,则股市下跌,这在全球股市过往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印证。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股市的意外因素,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看不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股市在运行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有必要认识这些对股市产生突发性影响的事件,只有这样,当实际投资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计的突发情况时才能够处乱不惊。
一是政局动荡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都进入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但局部性战争仍不断发生。伊拉克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局、埃及骚乱……“大格局和平,小范围战乱”贯穿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世界政局的不稳定对股市将会形成不定期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南海争端、钓鱼岛问题,以及朝鲜无核化进程、台湾局势,这些都是悬在股民们头上的利剑。当局势出现新变化时,投资者的恐惧心理会使得大家都选择谨慎投资,从而对股市形成影响。
二是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是不可控的,地震、海啸、洪灾、暴雪等恶劣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时时造成威胁,也会对经济造成重大的打击,包括摧毁建筑设施、造成企业停工、形成交通阻塞……因而,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理性的投资者总是会选择退出场外,在观察、评估灾害造成的损失后再作新的投资决策。
三是恐怖主义的影响,其破坏力堪比战争。2001年纽约世贸大厦遭受基地组织恐怖袭击,给美国带来沉重的打击,也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美国全面投入反K战争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当前,反K也成为全球各国的一个共同任务,恐怖主义也是投资者需要警惕防范的重大事项。
四是国际炒家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远去,但国际大炒家的贪婪是永远不会消除的,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出手,而且手段凶狠。在国际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未来,国际炒家随时都可能像以往一样发起新的金融狙击,形成新的危机,给股民带来不可控的下跌风险。
当然,这些影响都是阶段性的。如果对股市中长期的判断没有改变,而在这些极端性的、系统性的不可控因素出现时,波段操作者及战略投资者应当先退出观望,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事态仅仅是短期即平复,就维持自己原先的预判,并且抓住极端因素出现的大好的机会积极布局;反之,如果事态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则要对自己原先的判断进行修正。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