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技巧和用勇气面对帕乔利密码

邓高分享 时间:

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技巧

股份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年),如果营运正常,产生了利润,就要向股东分配股息和红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技巧和用勇气面对帕乔利密码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这是最常最普通的形式。二是向股东配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第三种形式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  

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4个日期,这4个日期是: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 认参加期股息红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亨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在这4个日期中,尤为重要的是股权登记日和除息日。由于每日有地数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公司的股票不断易手。这就意味着 股东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分红派息时,必须明确公布股权登记日,派发股息就以股权登记日这一天的公司名册为准。凡在这一天的股东名册上记录在案的投资者,公司承认为股东,有权享受本期派发的股息与红利。如果股票持有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前没有登记过户,那么其股票出售者的姓名仍保留在股东名册上,这样公司仍承认其为股东,期股息仍会按照规定分派给股票的出售者而不是现在的持有者。由此可见,购买了股票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红利,只有在股权登记日以前到登记公司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才能获取正常的股息红利收入。  

至于除息日的把握,对于投资者也至关重要,由于投资者在除息日当天以后购买的股票,已无权参加此期的股息红利分配。因此,除息日当天的价格会与除息日前的股价有所变化。一般来讲,除息日当天的股市报价就是除息参考价,也即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盘价减去每股股息后的价格。例如,某种股票计划生股派发2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价格为每股11元,则除息日这天的参考报价应是9元(11元—2元)。掌握除息日前后股价的这种变化规律,有利于投资者在购买时填报适当的委托价,以有效降低其购股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有中、长线投资打算的投资者来说,还可趁除息前夕的股价偏低时,买入股票过户,以享受股息收入。出现有时在除息前夕价偏弱的原因,主要在这时投资者较多。因为短期投资者一般倾向不过户、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多半设法将股票脱手,甚至价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中、长期投资计划的人,如果趁短线投资者回吐的时候入市,即可买到一些相对廉价的股份,又可获取股息收入。至于在除息前夕的哪一具体时点买入,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巧问题。一般来讲,在截止过户时,当大市尚未明朗时,短线投资者较多,因而在截止过户前,那些不想过户的短线客,就得交所有的股份卖出,越接近过户期,卖出的短线客就越多,故原则上在截止客户的1~2天,可买到相对适宜价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将这种情形绝对化。因为如果大家都看好某种股票,或者某种股票的股息十分诱人,也可能会出现“抢息”的现象。即越接近过户期,购买该种股票的投资者越多,因而,股价的涨升幅度也就越大,投资者必须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恰当地在分红派息期掌握买卖火候。

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技巧和用勇气面对帕乔利密码

美国学者柯林斯(James Collins)在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所谓的“斯托克代尔悖论”(Stockdale paradox),颇值得经理人深入思考。吉姆·斯托克代尔是美国越Z期间被俘的最高军阶的军官,1965年到1973年这8年间,他被关押在被戏称为“河内希尔顿”的战俘营。在漫长残酷的囚禁岁月中,斯托克代尔赖以存活的心法是“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绝不放弃希望,但必须勇于面对最严酷的事实”。企业的创业家或首席执行官,通常乐观且充满冒险精神,但往往缺乏信息与面对严酷事实的良好心态。2004年7月28日由台湾股票市场下市的卫道科技董事长张泰铭先生曾充满悔意地说:“好大喜功,没有财务观念,是我最大的错误。”

推出《执行》及《增长力》两本深受好评的企管畅销书后,博西迪(Larry Bossidy)与查兰(Ram Charan)于2004年出版了另一本好书《转型:用对策略,做对事》,他们认为“应变力”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能力。“勇于应变”这四个字,容易说却不容易做。即使是英特尔(Intel)这么优秀的世界级公司,当它发明的“动态随机内存”(DRAM)产品已经没有竞争力时,要高阶经理人下达全面退出该市场的决定,他们仍旧犹豫再三。1985年,就财务报表的数字来看,英特尔对DRAM的投资与效益早就不成比例。当时英特尔的研发预算有1/3用在开发DRAM产品,DRAM却只带给英特尔5%左右的营业额,相比日本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早已是DRAM市场不具竞争力的配角。后来英特尔壮士断腕,放弃DRAM事业,转而专攻微处理器,才有20世纪90年代飞快的成长与获利。

无法勇于就财报数字采取行动的,除了经理人之外,也包括靠数字吃饭的财务分析师。2000年3月10日,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指数达到历史高点的5060点,较1995年增长了5.74倍。但在2002年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到1400点以下,而标准普尔(S&P)指数在同期也跌掉了40%。根据统计,在2000年分析师的投资建议里,80%是买进建议,一直等到纳斯达克指数跌了50%,美国企业财务报表数字明显地大幅变坏,分析师才开始大量作出卖出建议。这也是慢了大半拍,无法勇于面对严峻事实的实例。

根据1990年以来愈加受重视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人有种明显的偏误:当投资处于获利状态时,投资人变得十分“风险规避”(risk-adverse),很容易在股票有小小的涨幅后,急着把它出售以实现获利;相对地,当投资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人却变得十分“风险爱好”(risk-taking),尽管所买的股票已有很大的跌幅,但仍不愿意将它出售、承认亏损。当投资人需要周转资金必须出售持股时,他们通常出售有获利的股票,而不是处在亏损状态的股票。这种“汰强存弱”的投资策略,是一般投资人无法获利甚至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行为经济学家泰勒(Richard Thaler)博士,把这种行为归之于“心理会计”(mental accounting)作祟。泰勒指出,要投资人结清心里那个处于亏损状态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是十分痛苦的,因此他们往往不出售股票,来逃避正式的实现亏损。他们宁愿继续接受账面损失的后果,最后常以血本无归收场。在类似的“心理会计”情境中,企业经理人面对转投资决策的失败,往往也迟迟不愿承认错误,甚至可能继续投入更多资源,让公司陷入困境。

因此,使财务报表成为协助经理人面对严酷事实的工具,以掌握组织全盘财务状况,也是本书的重要目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及竞争的财务历史,而历史常是未来的先行指标,它发出微弱的讯号,预言未来的吉凶。然而,如何正确地解读它、运用它以迈向成功,考验着每个企业领袖的智慧与勇气。

对“不勇于”面对现实的公司,资本市场有最后一道严酷的淘汰过程。因最早全力放空(以股价下跌来获利的交易行为)安然(Enron)而声名大噪的分析师查诺斯(James Chanos),是美国“秃鹰集团”的精英分子。2002年2月6日,他在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为安然案作证时,说了一段颇令人深思的话:“尽管200年以来,做空的投资人在华尔街声名狼藉,被称为非美国主流、不爱国,但是过去10年来,没有一件大规模的企业舞弊案,是证券公司分析师或会计师发现的。几乎每一件财务弊案都是被做空的投资机构、或是公正的财经专栏作家所揪出来的!我们或许永远不受人欢迎,但是我们扮演秃鹰的角色,在资本市场中找寻坏蛋!”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技巧和用勇气面对帕乔利密码

19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