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理论轨道线与如何看大势(6)
轨道线又称通道线或管道线,是基于趋势线的一种支撑压力线。在已经得到了趋势线后,通过第一个峰和谷可以作出这条趋势线的平行线,这条平行线就是轨道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切线理论轨道线与如何看大势(6)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两条平行线组成一个轨道,这就是常说的上升和下降轨道。轨道的作用是限制价格的变动范围,让它不能远离得过分,变得太离谱。一个轨道一旦得到确认,那么价格将在这个通道里变动。如果对上面的或下面的直线被突破,就将意味着将有一个大的变化。
与突破趋势线不同,对轨道线的突破并不是趋势反向的开始,而是原来趋势加速的开始,即原来的趋势线的斜率将会增加,趋势线的方向将会更加陡峭。
经济政策左右股市大势
股市的长期趋势无疑是由经济周期所决定的,但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等(当然更包括上面所说的具体的股市政策),则对股市的中短期趋势具有极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国家对股市的鼓励性政策必然刺激股价上扬,抑制性政策必然导致股价下跌。
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杠杆,政府的经济政策与股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位成熟的股民,不能不深刻认识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不能不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透过政策来分析股市行情,是预测股市走向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总的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增加资金供应,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推动股市向上发展;税收政策方面,调高个人所得税,则会影响社会消费水平,引起商品的滞销,从而对公司生产规模造成影响,导致盈利下降,股价下跌;能够享受国家减税、免税优惠的股份公司,其股价则会出现上升势头。而这些是政策因素,通过公司盈利和市场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起股价的变动。了解这些变动和以及导致变动产生的政策性原因,是股民入市必修的一门基本功。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对股市影响较大的几项主要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对于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需要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来体现,那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大多是通过利率来完成的。降低利率,会刺激投资和需求的增加,促使股价上扬;反之亦然。另外,降低法定准备金、放宽金融机构融资限制,也会使股票市场资金变得相对宽裕,从而增加需求,促使股票市场向好。
在所有影响股价的宏观经济因素中,利率是最为敏感的因素。一般来说,利率哪怕是极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股市的价格变动。从理论上讲,利率走势与股市走势呈相反方向运行。也就是说利率上升,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可供股票投资者分配的股息、红利当然也会减少。这样由于股票的投资吸引力下降,银行储蓄回报率提高,投资者会把资金从股市撤出,转存银行。股市由于资金减少,就有可能出现股票供过于求的局面,最终引起股价下跌。反之,利率下降,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回股市,股价便会上升。并且,经验表明,股价通常在利率下跌前夕或开始下跌后不久到达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
国家的利率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并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的。当国家经济出现过热情况时,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投资需求过猛,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往往会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而这时股市也往往表现为牛市行情冲顶过程,风险已十分巨大。一旦利率提高或有可能提高,股市暴跌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例如,1993年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情况,先后出现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热,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政府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采取了紧缩银根政策,提高利率和保值贴补率,并进行了长达3年之久的治理整顿,最终导致了我国股市持续低迷,上证综合指数从1993年2月份的1558点一直跌到1994年7月的333点,到1996年初上证综合指数还停留在500多点的水平。而1996年以后我国经济终于实现了“软着陆”,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鼓励投资,1996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从4月1日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4月29日和8月23日又连续两次降息,大批资金从银行转向股市,从而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由于利率走势和股市趋势呈反向运行,这就给予我们这样的启发:研判利率走势的“顶”和“底”,对寻找股市走势的底或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宏观角度捕捉股市大机会的手法。不过,股市相对于利率的反向走势具有提前或滞后的特性,即利率见底之前,股市有可能先行见顶,或利率见顶之前,股市已提前完成探底过程甚至出现缓慢回升。两者并不一定是同步运行或同时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可过于机械地根据利率走势选择股市的买卖点。比如2007年3月18日,央行上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并没有因此改变牛市格局,股指不跌反涨。显然,是股市的稳健,股民的信心,抵消了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但这是否构成实质性的利空,还有待于根据以后一段时间股市的发展状况与政策的进一步行动还判定。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