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

邓高分享 时间:

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

巴菲特从多年投资经验中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和策略,即著名的“十二定律”,如图1.3所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图1.3 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

1.企业定律

企业定律又分为3条,具体如下:

(1)企业必须简单且易于了解。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自己所做投资的了解成正比,只有全面了解一家企业,投资者才能有的放矢。巴菲特在几十年的经营中拥有的企业全都在他的“竞争优势圈’内,且都有高度的了解,而圈外的企业,投资潜力再大他也绝不涉足。

(2)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必须稳定。巴菲特认为,重大的变革和高额的报酬是难以交汇的,那些长期以来持续提供同样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往往才是报酬率高的企业。

(3)企业长期前景必须看好。巴菲特很重视寻找那些拥有特许权的企业。所谓特许权就是指该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稳定的消费需求,没有近似替代产品。这样的企业可以持续提高价格而获取利润,即使在供过于求或潜能尚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也不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量,而且这样的企业往往拥有经济商誉,有较高的耐力承受通胀带来的影响,即使经济不景气或经营管理不善也仍可生存。


2.经营定律经营定律又分为3条,具体如下:

(1)经营者必须理性。巴菲特欣赏那些将现金盈余投向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计划内经营者,他认为那些在找不到这样的计划时勇于将盈余归还股东的经营者才是真正为股东服务,才是理性的。

(2)经营者必须对股东诚实坦白。巴菲特认为只有完整翔实地公布营运状况,并像公开自己的成功一样勇于讨论自己失败的经营者才值得信赖。而他自己作为董事长,也正是这么做的。

(3)经营者应当有勇气抵抗盲从法人机构。有许多经营者会因为盲从而失去理性,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认为,能独立思考、抗拒依附他人的经营者才有竞争力。

3.财务定律财务定律又分为3条,具体如下:

(1)考察股东权益报酬率,而非每股盈余。因为在企业保留上一年盈余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前者考虑了公司逐年增加的资本额,才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绩效。

(2)计算“股东盈余”,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盈余由于各公司资产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只有将折旧损耗和分期推销费用加上净利减去资本支出,由此得到的股东盈余才可反映企业价值。而高毛利率则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强大,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的精神。

(3)对于保留的每一元钱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创造了一元钱的市场价值。在此巴菲特采取的方法是将净收入减去股利得出保留盈余,再找出公司现在与10年前市价的差价,两者加以对比。在采用这些量化指标时,巴菲特是将4或5年的财务平均值作为衡量对象的,他认为长期平均值才可以真正说明问题。


4.市场定律市场定律又分为3条,具体如下:

(1)计算企业实质价值。巴菲特选择那些简单、稳定的企业,以保证所有数据的高度确定性,之后预期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未来的现金流量,用30年美国政府公债利率加以折现。他并不加上风险溢酬,而是用最保守的方法来估计企业价值,以降低风险。

(2)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入该股票。在购进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冲效果可以保证他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因此,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时,就是他毫不犹豫大量买进的时机。

(3)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事实上,由于巴菲特坚守自己的定律,他很少能同时发现三家以上可让他有信心的企业,所以他常常将大得惊人的资金集中投资在几种股票上。

购入股票之后,巴菲特总是长期甚至打算永久持股,而这些股票总是回赠给他丰厚的利润。“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经营者,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正是因为时刻意识到这种双重身份,巴菲特才不会去关心股票的涨跌,也不会为了眼前有利可图而抛售手中好的股票,而是专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了解企业。他相信杰出的绩效总有一天会反映到股价上去。

他的投资经营方式也值得一提,他并不寻求大规模的转变,也不全盘控制,他提供长期资金并监督公司,让经营者继续执行公司的政策。这种“关系投资”模式果然为巴菲特赢得了巨额利润。


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

在巴菲特合伙公司早期投资,有两种主要的选股方法,巴菲特称为:股票低估类依据产业资本估值(或私人所有)还有一种叫做股票低估类(相对低估),如图:

如图,在1966年合伙公司的资产配置中,蓝色部分就是巴菲特的股票仓位,两种都是低估类,但低估的方式不一样,一种是基于产业资本视角(或私人所有者),另外一种叫做相对低估。这两种选股方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如何选择的呢?我们今天来研究下这个问题。

这两种选股方法其实代表着估值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股票低估类(基于产业资本或私人所有视角),这代表着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资产进行估值,因为如果这个企业被私人全部买下,这个购买者首先看得是企业的资产情况,而不会是未来的盈利,就是看买到的资产值不值。特别是企业的净流动资产价值(流动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即企业的破产清算价值。在企业并购市场,任何企业主也不会傻到低于破产清算价值卖出公司,但在情绪化的二级市场,却经常出现这样的价格。这种估值方法假设企业破产清算,还能剩下多少价值,如果买价能够低于破产清算价值,那么就会有有很大的安全边际,而这种低估状态,也被称为绝对低估,绝对低估以企业破产清算价值而不是以继续经营价值来估值。这种投资案例很多,比如桑伯恩地图,丹普斯特风车,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通过主动控制这些烟蒂公司,继续管理改善,清算资产,资产重新分配,使得一个将要破产的企业产生价值。

这种选股方法又叫做烟蒂股投资,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早期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早期非常成功,但烟蒂股投资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有很多麻烦,比如市场持续上升,选不到什么烟蒂公司了,烟蒂股公司企业基本面持续恶化,资产快速流失,烟蒂股无法满足大资金配置,控股清算烟蒂股会带来社会的负面效应,如失业,工人反抗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巴菲特逐渐转向到第二种估值方法。

第二种选股方法叫做低估类(相对低估),这种估值方式是什么呢,这里已经不是静态的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是需要动态考察企业长期的持续经营价值,用利润或者现金流来对公司估值。这种估值方法的难度显然高于第一种,因为企业未来的利润是不确定的,而且很难预测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不确定的未来给予保护,保护我们的本金安全,第一种投资可用用破产清算价值来保护本金安全,而第二种投资的安全边际又在哪儿呢?答案就在相对低估,这四个字。那相对的对象是什么,相对于什么低估?相对于市场,相对于行业,或者别的股票,还是其他什么?其实这些答案都不对,而正确的答案还是来自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说股票相对于高等级债券,其风险程度显然是高的多的,所以股票的收益率相对于债券就要高,即股票估值相对于债券要低才有吸引力。举例:高等级债券利率4%,相当于25PE。那么优质股票的收益率要高于债券,至少高50%,达到6%,相当于市盈率15PE左右。而投资性股票的安全边际就在于其收益率大大高于高等级债券,而相对低估是指股票当前市盈率相对于高等级债券估值低估。

相对低估选股法,是不是仅仅考虑股票市盈率就行了,显然没有那么简单,投资既要考察定量(价格因素)也要考察定性(质量因素)。因为企业千差万别,其品质也存在巨大差别,低市盈率只是一个前提条件,我们还要求企业具有类似债券或者超过债券的优质品质,比如长期永续经营的能力,稳定的利润,盈利能力强大,稳健强大的财务实力,良好的成长性,还有持续稳定的较高的分红回报。这些构成企业的品质因子,这样的话,我们可能把选股范围缩小到,历史悠久的大蓝筹,超级品牌企业,这些企业的稳定性显然是最高的。而小企业,二类股企业,大多数不具备这些要求。比如巴菲特选择的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这些就是典型代表。

当然,在这两种选股法外,还存在大量的股票既不能以低于净流动资产买到,但又无法以恰当评估长期的经营价值,这样一些企业就处于中间地带,怎么看待这些企业呢?巴菲特会选择其中一些优秀的企业,做一些并购交易,取得公司完全的经营权,控制权,这样根据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估值。而这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最好放弃这一类股票。

总结:巴菲特的两种选股方法,一种是以企业资产价值,特别是净流动资产价值(破产清算价值)估值,属于绝对估值法,另一种是以企业的继续经营价值,以利润和现金流来估值,股票收益率比照债券估值,属于相对估值法。而第二种相对估值法是我们现在市场需要重点学习的,这种也是最难的,这要求不但要满足定量的要求,还要满足定性的要求,还要适当分散组合投资。这样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


19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