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盘股,怎么买中盘股

邓高分享 时间:

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框定中盘股的流通盘究竟在多大范围之内,不同市场和不同时期中盘股的标准都不一样。以当前A股市场为例,经验性认为流通市值在10亿~100亿元人民币范围内的股票都可以视为中盘股。

中盘股往往结合了大盘股和小盘股的优势,并且弱化了它们的劣势。比如,中盘股比大盘股的成长空间更大,比小盘股流动性更好、更为稳健。此外,中盘股公司业务通常比较单一,比较容易分析,市场对其研究也较为充分。而且由于数量最多,比较容易出现投资机会。市场上有专门投资中盘股的基金。

中盘公司的进阶

春节后,各大研究所都提出今年的机会在中等市值的公司上,并提出各种100亿流通盘的“中盘股策略”,但这个策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盘股其实很好选,盯着龙头干就行了,相当于在一百个股票当中选两三个,胜率高,只是赔率低,对估值容忍度要求比较高,适合“不看估值死捂股”的人;但选中等市值公司就不同了,可选数量增加到近千个,看上去都是低估值高增长,但难在确定性不高,选股的胜率大大降低。

大部分的大市值公司都是从中小盘成长起来的,中盘股的选股思路实际上就是:什么样的中型公司有更大的概率在三五年内成长为大市值公司呢?

麦肯锡战略业务的三位合伙人Chris Bradley、Sven Smit和Martin Hirt合写了一本名为《突破现实的困境:趋势、禀赋与企业家的大战略》的书,他们研究了麦肯锡企业数据库中2393家企业15年的财务数据,每一年按20%为一档,以利润为标准,将其分为五组。

作者重点考察了中间三组向上进入前五分之一的头部企业的“进阶规律”。

这些公司的规模相当于A股的上市公司,对应到A股,前五分之一相当于沪深300的公司,起点是400亿市值。中间的三组,相当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中较大的公司,起点是80亿市值。

这本书的结论就与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类似——一个80~400亿中等市值的公司,具备了哪一些特征,就能快速成长为大市值公司?这些特征又对应了哪些经营指标?

作者分析了几十项常用的企业经营指标,列出了与这些企业上行下降结果最相关的10项指标,然后调整权重,最后得到了一个“完美成长战略模型”。

上图为排名中间的三组企业,在满足了这些指标后,排名向上移动的概率。

以第四项“行业趋势”为例,这张图的意思是说,之前排名最右边(即最高的)20%的企业满足了这项指标后,有24%的概率进入最高组;之前中间排名30%的企业满足了这项指标后,有10%的概率进入最高组;之前排名最左边50%的企业满足了这项指标后,有4%的概率进入最高组。

这十个指标可以分为三组,与企业战略刚好对应:

“优势类指标”有3项,解决“我过去做了什么”的问题;

“趋势类指标”有2项,解决“我需要往哪儿走”的问题;

“举措类指标”有5项,解决“我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所有的模型都有一个弱点——只能代表过去,不一定能代表未来,但正因为“完美成长战略模型”是国外的案例,所以对中国企业的作用更大,中国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大多滞后于欧美企业五到二十年,模型更可能代表着中国企业的现在。

当然,因为中国市场的特点,部分因素的权重需要调整,所以,本文重点分析这10个指标,弱化其在模型中的权重。

2/5、关于“我过去做了什么”的三个指标

首先来看代表优势的三个指标,即一家公司的起点。

第一项是起点的“营收规模”,作者认为,当公司的总营收规模达到前20%的大型企业时,其成长性明显提升(满足这个条件的大多数已经是总利润前五分之一的企业了,所以重点是规模尽可能大一些)。

十年前做投资,选成长股总是倾向于中小企业,中国以前都是中小企业的增速快于大企业,但近十年,很多行业从成长变成成熟,存量竞争代替了增量竞争,大企业不断蚕食中小企业的份额,增速明显高于中小企业。

不过,中国因为经济体量太大,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太大,我觉得规模在同一个行业内比较更有意义,在一级行业中上市公司排名前10%的公司,或者细分行业的老大也行。

第二项是起点的债务水平,作者给的门槛是不高于行业的40%,即资产负债率水平低于行业内60%的公司。

这项指标之前在A股很容易被忽略,能够贷得到款反而才是好企业,优秀企业还可以通过欠行业上下游的钱提高经营杠杆,但成长型企业常常是要加资本杠杆的,起点必须留有空间,接下来所有都是“挂最高档上高速”的指标,高负债率就像不系安全带一样危险。

第三项是起点的过去几年,研发投资要在整个行业的前50%。

一般的选股模型更喜欢用“研发占比”,即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方便评估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研究的注重。但从选股的角度,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更重要,高研发比的10个亿,不可能比低研发比的15亿更能出成果。

这三项,它们强调的是过去的投入,因为过去的投入有先发优势,更类似于“护城河” 类的理论。

打个比方,就好像“找对象”,所谓有潜力不是“屌丝逆袭”,而是家底殷实、没有房贷压力,除了大公司的工作之外还在读EMBA或搞投资。

3/5、关于“我需要往哪儿走”的两个指标

虽然只有两项,但权重占了25%,充分体现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战略判断原则。

第四项是行业趋势,要求该行业所有公司的平均利润增长率,在过去10年,至少上升了5%的排名。

就像大润发被阿里收购后,创始人说:“我们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行业的趋势甚至比公司本身的排名更重要,在趋势向上的行业中,即使是普通公司,排名向上移动的概率,也高于趋势向下行业的头部公司。

A股2010年以前上市的很多企业,管理能力并不差,只是因为身处夕阳行业,再努力也摆脱不了向下沉沦的命运。所以这些企业在2010年以后,就算成功概率并不高,也必须通过投资或并购进入趋势向上的行业。

这一项可结合前三项找到正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也可以结合后五项,找到正在进入上升趋势的行业。

第五项是地点,这一项强调的是本国市场的规模,即巴菲特发明的“卵子红利”。中国企业都可以拿满分,因而可以忽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选股中的“地域歧视”,很多人宣称地区的企业一律无视,如果你没有什么好的选股方法,这样做排除也就算了;但如果你有了有效的选股指标,再用效果非常小的“地域指标”,完全是自我设限。

上面的两类指标,强调的是过去和选择,它的作用更多是剔除掉一些“成长为大市值公司的概率较低”的公司,重要的还是看下面的五项“正在进行的努力”。

4/5、关于“我需要做什么”的五个因素

第六项是务实的并购。作者给出的量化指标是,每次并购的花费不能超过公司总市值的30%,并至少给公司带来30%的市值增长。

大部分的投资理念认为,企业的内生增长虽然速度比较慢,但更健康更安全,所以内生增长产生的利润,市场给予的PE倍数一般高于并购来的利润。

然而,在行业激进变革或者集中度加速提升阶段,都是“快鱼吃慢鱼”,速度慢就是最大的错误。A股的不少优秀企业,新业务的战略方向正确,但战略实施太保守,喜欢从零开始,结果贻误战机。

大部分高速成长的企业,如果有合适的并购对象,价格不离谱,更倾向于采用更高效的并购。

一个既快又安全的方法是滚动进行一系列金额中等的并购,即“收购——整合——再收购”,让经营性现金流与资本开支达到平衡的状态。

指标要求并购为公司带来同比例市值的增长,即,新业务的盈利能力与估值不低于老业务,这样的并购才能为老股东带来正向收益。

不过,具体到A股,很多企业上市就是为了拿钱收购其他公司,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资产重组“脱胎换骨”,结果往往违反了“务实”这两个字,所以这一项,个人建议加上一个约束性指标——商誉不能超过净资产的30%。

高商誉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蛇吞象”,即违反了“每次并购的花费不能超过公司总市值的30%”的原则,它的结果不仅仅是巨额商誉,还会摊薄原有投资者的权益,或者造成负债率的飚升。

另一种是“买贵了”,特别是数次不超过市值30%的并购,最后堆出了超过净资产50%的商誉,这就好像你买股票,公司都是好赛道好公司,也知道分散投资,但大部分都是以特别高的估值买在“山顶上”,那还是能力问题。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19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