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也是绿色低碳下的另一种吗?
做真的顺风车生意
出行市场经十年洗礼,整体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嘀嗒出行一路走来可以说“佛系”且笃定:不做专车和快车,只做真的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
对于顺风车,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文件)就给出了明确定义: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国办发文对顺风车进行的界定,核心其实可归纳为两点:真顺路,定价低。顺风车的性质是合乘各方自愿的社会互助行为,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而嘀嗒顺风车所扮演的正是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撮合平台的角色,而非承运人。也就是说,嘀嗒顺风车的本质特征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车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契合国家对于顺风车的要求。
此外,嘀嗒还往前更进一步,努力去推动解决大众所关心的安全性问题。
据嘀嗒出行方面透露,目前,嘀嗒出行已构建完整的顺风车产品安全体系,贯穿严格准入、行前预防、行程中保护、行后监管到平台安全支撑五大领域,涵盖30余项创新举措,平台还通过人脸识别、乘车校验卡、场景限制、路线偏移预警、一键报警等产品安全机制,来杜绝各种出行安全隐患。
践行“真顺风”模式
对于如何做到“真的顺风车”,经过近八年的摸索,基于顺风车真顺路和低定价这两个本质特征,嘀嗒出行已探索出既可以有效防范非法运营车辆的进入,又可以满足合乘双方需求的真顺风车模式解决方案。
解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在顺路的基础上,在尊重经济人假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顺风车在定价上既要能够让有经济人属性的私家车主有意愿参与合乘,同时也要将同样是经济人属性的非法运营车辆排除在外。
“目前,嘀嗒顺风车在各城市所采用的定价是仅与公里数有关的一口价,整体费用能够抵消车主出行基本成本(包括油价与过路费、部分停车费用等),若计入人工成本,绝无营利可能,因此这个定价,对于非法营运车辆而言无利可图,同时也会让真正的顺路车主有一定的意愿进行合乘出行。”嘀嗒出行方面表示。
而在解题的另一突破口“真顺风”方面,嘀嗒出行建立了完整的顺风出行信息匹配模式:首次使用嘀嗒出行APP时,车主需登记注册并设置常用路线,随后车主选择可提供座位数量及目的地后即可发布行程。当乘客发布出行需求后,由平台进行数据运算,并将乘客需求发布并推送给顺路车主,由顺路车主根据时间是否合适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同行者,双方信息匹配成功后,乘客通过预付款进行合乘确认,约定具体上车地点,顺风车合乘正式开启。
从上述信息匹配模式可以看出,要想真正的形成真顺风,一定是车主和乘客都需要发布自己的出行路线和时间,真顺风的关键在于车主在登记注册嘀嗒顺风车的第一步就必须把自己的常用路线固定下来,否则系统不会进行订单匹配,平台最终根据双方路线和时间的重合度,进行匹配。“每一次顺风合乘都是车主和乘客之间的双向选择,双向确认的过程。”嘀嗒出行如是表示。
打造城市出租车智慧运营
“不做专车和快车”的嘀嗒,其实还有另一层考虑:不跟出租车抢生意。不仅如此,嘀嗒也将目光瞄向了如何激发网约车崛起下的传统巡游出租车活力。
据研究机构调研,目前,从全国巡游出租车总订单来看,扬召订单依然占据90%以上。因此,对扬召模式进行升级再造,将使出租车行业的服务体验、运营效率、管理效率、监管水平实现系统性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嘀嗒智慧出租车的实践也再次印证了这点。
在嘀嗒出行看来,巡游车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复兴,而是一项保障城市的基本民生,关乎数百万出租车家人福祉,关乎城市温度,关乎百姓出行幸福感的重要工程。
因此,2019年起,嘀嗒出行从扬召体验不足这一巡游车当下主要矛盾入手,重构服务内生动力机制,提升服务链条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推出“出租车三化工程”,即数字智能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
具体来看,“出租车三化工程”从数字底层架构、数据价值挖掘、数字化应用服务、落地推广四大方面,全线赋能出租车行业数字化改革。依托核心产品“出租车智慧码”、“出租车智慧出行”小程序及出租车智能管理凤凰云平台,从乘客体验、司机服务、公司运营管理、政府监管及规划四个维度,兼顾线上线下,深入解开行业痛点,促进扬召和网约两个业态双向共同增量发展。
通过三年多实践,嘀嗒出行在西安重点助力打造的出租车服务内生机制已基本成型,并初见成效,据悉,过去三年,西安出租车的投诉量持续下降。“在嘀嗒出租车凤凰云平台,出租车企业可以直接处理乘客投诉,处理结果能通过出租车智慧出行小程序及时反馈给乘客,大大提升扬召投诉处理效率。”嘀嗒出行介绍到。
借力“三化工程”,数字化转型深入拓展,西安巡游出租车整体份额持续提升。截至今年3月,西安出租车“智慧码”累计使用量已超2亿人次,累计服务评价超1亿条,平均每个司机获评约4000条。基于智慧码好评订单占总评价订单的比例,西安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满意率已超过99%。
作为智慧出行示范城市,西安的丰富成果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同时吸引了其他城市出租车行业及企业实地考察学习。据透露,目前嘀嗒出行三化总签约城市已增至36个,下一步,嘀嗒出行将进一步帮助出租车拓宽业务领域,丰富服务场景,比如开辟企业用车领域,推出顺路合拼,兼顾城市之间长途出租车等。
助力国家“碳中和”
在练好顺风车与出租车两个基本功的同时,嘀嗒出行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的大力倡导者,在碳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探索。
顺风车模式本身就带有“分享经济”的底色。嘀嗒通过挖潜增效的方式,在不增加道路车辆的情况之下,利用道路现有车辆的剩余运力,以共享互助的模式发展,缓解道路交通、解决潮汐出行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助力城市节能减排,车主与乘客的每一次合乘都在为碳减排努力。
据嘀嗒出行发布的成绩单显示,2021年全年,嘀嗒顺风车2.05亿用户的总减碳量为114.5万吨,其中市内订单减碳量约50万吨,城际订单减碳量约64.5万吨。
从碳排放的换算来看,114.5万吨的减碳量,相当于20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产生的减碳量。由此可见,当重点控排企业在努力达成碳达峰时,用户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有效形成了助力国家“碳中和”的合力。
在探索自身碳减排的同时,嘀嗒出行也在为行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并得到了广泛认可。据悉,此次嘀嗒出行发布的2021年全年减碳成绩单,测算依据为《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下称顺风车碳减排团标)。该团标于2021年12月正式出台,为国内首个顺风车碳减排科学测算标准,有效填补了国内核算体系相关领域的空白,也让广大用户的顺风出行碳减排贡献,能够被科学核算和认证。值得一提的是,嘀嗒参与了该碳减排团标的联合编制。今年6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嘀嗒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低碳出行推广和传播、碳普惠项目方法学开发、碳普惠制PHCER交易、个人碳账户、绿色金融与ESG投资合作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下一步,嘀嗒出行将联合推进探索《规范》的深度应用,让顺风车行业在助力各省市双碳目标加速实现、以及全民绿色低碳意识进一步普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嘀嗒出行表示。
自千团大战中走来,坚持做真的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业务,成为支撑嘀嗒出行一路坚挺的基石与发展引擎。如今,在碳中和进程不断深化下,作为出行行业中引领绿色低碳消费的先锋,嘀嗒出行又将带来哪些创新实践,为碳中和注入哪些新力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