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汇率破7有什么影响
汇率跌宕:交易员偏好生变
8月15日,在央行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走贬。当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大跌近700点,逼近6.82关口,走出自2020年3月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8月22日,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随下调后,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这样的势头并未结束。8月29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跌破6.92的关口,为近两年低点。截至9月1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报6.9055、6.9139,较4月中旬贬值约8.5%及8.2%。
人民币不断走贬背后,是美元指数不断走强。9月1日,美元指数升至今年7月中旬以来的高点至108.9900。
近期人民币走贬,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被动贬值。从国际因素来看,美元持续走强,这与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带动资金回流美国市场密切相关。
自3月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225个基点。7月27日,美联储连续第四次议息会议加息,并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资本净流入达8120亿美元。
通胀、就业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两大目标。在东正期货资深外汇分析师元涛看来,之所以鲍威尔不想坚定地采取鹰派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相对于加息,任由通胀反复将对美国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更为深远的伤害。美国当前的通胀正处于40年高位,且核心通胀居高不下,而失业率处于半个世纪的低点,失业率的数据为鲍威尔连续加息提供信心。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5月-7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经季调后分别同比上涨8.6%、9.1%及8.5%。从细分项来看,鉴于租金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5.9%。
利率下行:债市杠杆抬升
汇率跌宕下行期间,人民币资金利率亦两度下探。
据中信证券测算,4月以来,在央行降准25个基点、引导存款利率降息、推出各项再贷款的背景下,人民币资金利率开启年内第一段显著下行行情。
3月31日至4月29日,隔夜与7天资金利率中枢从1.78%和2.03%下行40个基点左右至1.35%和1.67%附近。7月初至8月初,6月专项债发行高峰已过,市场资金利率二度下探。
数据显示,7月4日至8月4日隔夜与7天资金利率中枢从1.35%和1.70%下行至1.07%和1.41%,下行幅度接近30个基点。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8月初,DR007加权平均利率低至1.29%左右,显著低于OMO2.1%的利率水平,二者利差达到81个基点。
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社融新增7561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4万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社融单月增量为2016年7月之后新低。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79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亿元,同比少增4010亿元,成为当月社融的主要拖累项。
资金利率低位运行,点燃了债市加杠杆热情。5万亿元、6万亿元、7万亿元⋯⋯4月以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不断上破年内新高。
“资金利率低位运行下债市杠杆不断抬升,资金脱实向虚现象需要关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醒,金融体系内流动性淤积占用实体信贷资源的同时,高杠杆也对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性形成潜在风险。
市场资金利率亦开启震荡上行趋势。以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DR)利率为例,降息前隔夜(DR001)与7天(DR007)利率围绕1.04%与1.30%的中枢小幅震荡运行,降息缩量操作后资金利率回升,截至8月31日已回升至1.45%和1.75%。
双率承压:实体需求待提升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加息之际,人民币汇率、利率双降走势亦反映了独行的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既在显现,又有无奈。
近期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待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PMI为49.4%,低于荣枯线(50%),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8月制造业PMI指数边际改善,PMI指数及多数分项指标处于枯荣线下方,反映国内供需两端复苏动能整体仍偏弱。
此前,7月多项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回落。7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回落1.2个百分点,至荣枯线下方。生产方面,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为3.8%,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消费方面,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7%,环比回落0.4 个百分点;投资方面,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环比回落2.2个百分点;价格方面,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7月核心CPI只在0.8%,涨幅环比回落了0.2个百分点。
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79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亿元,同比少增4010亿元。据中金公司测算,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企业短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2488亿元、1478亿元和969亿元,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少增的主要拖累项。体现房地产市场风险环境下居民购房需求下滑,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偏弱。
与此同时,7月货币供应量保持高速增长,其中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达12%,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中金公司表示,如果把社融与M2的缺口理解为融资需求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差距,7月这一缺口达到了1.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2006年-2022年)较高水平。
经济基本面对稳定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至关重要。中国的资本流动与PMI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于利差和美元指数。无论降低利率还是财政扩张,如果能显著提高中国经济景气程度,对人民币汇率都会起到支撑作用。
信贷扩容:银行逆周期发力
以消费贷为例,上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的消费信贷利率已进入“3”字头,某国有大行推出的消费分期产品,限时优惠年化利率低至3.53%,已经低于一年期LPR利率水平。
2021年新增贷款占全国总量近45%的国有大行,在2022年上半年依然普遍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据六大行中报数据,上半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破万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均超5000亿元。其中,工行、中行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农行、邮储银行新增贷款均创历史新高。
信贷投向方面,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成为主要投放方向。在下半年信贷投放计划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依然被各大行放在第一位。
央行调控:增强汇率弹性
经济基本面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货币政策亦面临新的选择。
从国际背景来看,欧美等全球主要央行先后加息,中美利差逐步扩大,正挤压着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如果仍保持宽货币、宽信用的环境,虽然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出口,但也会增加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行压力。在美元高企的背景下,这将抬高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进口成本,或带来输入性通胀。同时,这还将增加外债的偿债成本。如果改变宽货币、宽信用的环境,将对房地产、基建等行业带来压力。
截至目前,中国央行并未有明显的干预市场的举动。但有机构发现,央行正通过加强对人民币中间价管控等方式,间接地影响汇率市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8月29日-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98、6.8802、6.8906。据中金公司测算,最近四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分别强于市场预测约120个、56个、96个、249个点。另据市场测算,截至31日,央行已在六个交易日内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于强于市场预期。
人民币中间价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每日计算和发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币种汇率中间价。每日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人民币中间价2%之间浮动。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加强了对外债的管理。8月2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发布征求意见稿。如果金融公司等借款人发行期限超过一年的境外债务,需在发改委处登记、报告并获得批准。此前,借款人只需在发改委注册其境外债券发行计划。
外汇局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货物贸易呈现较高顺差,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的基本盘作用。同时,8月以来境外投资者总体净买入中国证券,Choice数据显示,继7月净流出A股市场后,8月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A股127.13亿元,体现了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