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上市首日破发,破发为何成为常态?
上市当日,网易云音乐在杭州举行小规模线下仪式,并同步在网易伏羲沉浸式活动系统“瑶台”举办线上敲锣仪式,邀请三位“丁磊”跨越21年线上线下同敲锣。
这是云音乐官方称之为的全球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也是网易CEO丁磊的第四次敲响上市锣——前三次分别是:2000年网易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网易有道在纽交所上市,2020年网易公司回归港交所上市。
这也使丁磊成为了互联网行业上市敲锣最多的大佬之一。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截至12月2日,现年50岁的丁磊目前以347亿美元,约2210亿人民币身家,位列中国富豪榜第9位。
上半年净亏5亿计划还将亏损3年
网易云音乐上市可谓一波三折。
今年8月,网易云音乐通过了港交所聆讯,但当月9日晚间,网易云音乐突然宣布暂停其IPO计划,称是基于对当前市场整体环境等综合因素的考量,后续将选择更好的时机,尽快推进IPO相关事宜。
直到11月16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网易云音乐上载全新的聆讯后资料集并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中金及瑞信。
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显示,网易云音乐2018年的营收为11亿元(人民币,下同), 2019年增长至23亿元,到2020年进一步增至4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网易云音乐营收增长至51.1亿元,相较2020年前三季度的33.7亿元同比增长了52%。
但营收增速的同时,网易云音乐大幅亏损仍在继续。根据招股书,网易云音乐今年上半年(截至今年6月30日)亏了5个亿,前三季度毛利率虽已转正,但只有0.4%。2018年至2020年,经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和16亿元,三年亏损合计约50亿元。并且预期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仍会持续亏损。
招股书显示,导致平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昂的内容成本。2018年-2020年,网易云音乐内容服务成本分别为19.7亿元、28.5亿元、47.9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171.7%、123.1%、97.8%。2021上半年,内容服务成本27.6亿元,在营收中占比降至86.7%。
此外,网易云音乐的负债总额也在一路飙升,从2018年的88.6亿元增至2021年中的160亿元,负债率在2020年已升至94.54%。与之对应的是,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持续下滑,从2018年的-9亿元跌至2021年中的-89亿元。
实际上,在正式挂牌之前,网易云音乐就被质疑IPO发行估值过高,有破发风险。有媒体指出,以公司2020年收入(49亿元)计算,网易云音乐发行价对应市效率(PS)倍数为7.1倍。作为对比,目前行业龙头腾讯音乐(TME.US)PS估值为2.73倍。
90后用户占比最高的音乐平台
潜力巨大
据招股书介绍,从用户画像来看,网易云音乐是所有音乐平台中出生于 1990年或以后的用户占比最高的平台,且其在出生于1990年或以后用户中的渗透率高于行业平均值;而这一快速增长的年龄段群体占在线音乐娱乐市场近50%。
此外,截至2021年6月30日,网易云音乐已为超过30万名注册独立音乐人提供服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网易云为中国最大的独立音乐人在线孵化器。于2021年6月,注册独立音乐人的音乐曲目占网易云音乐所有音乐流媒体播放量的47%以上。
此外,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日活听歌用户日均听歌时长76.9分钟,UGC歌单总数28亿。2021年6月,主动进行UGC创作的月活用户占比约27%,每10次音乐播放有3次来自平台推荐。
用户数据方面,根据招股书,在线音乐服务板块,网易云音乐2021年前三季度的MAU从2020年同期的1.80亿增至1.84亿;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93%至2752万,在线音乐付费率14.9%,付费用户增速及付费率均持续位居行业第一。
CEO丁磊:好好吃顿饭
然后忘掉今天
网易云音乐上市首日虽破发,但似乎并未影响网易CEO丁磊的心情。
上市仪式致辞中,网易CEO丁磊用《领悟》《海阔天空》《回家》《追梦赤子心》四首歌曲,表达了自己四次敲锣的四种心境,并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到上市这件事上,好好吃顿饭,然后忘掉今天。在未来可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争无谓之事,只看无畏之行。”
招股书显示,网易云音乐引入网易公司、索尼音乐娱乐、奥比斯投资(Orbis)为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3.5亿美元(约合27.3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网易公司持有网易云音乐57.65%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而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则持有9.98%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而网易云音乐背后的老板,依旧是创始人丁磊及其家族。
网易云音乐在招股书中表示,母公司网易透过实益拥有的股份及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2.46%,为唯一直接控制公司投票权超30%股东。此外,在网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3.2%的Shining Globe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丁磊为唯一董事及信托的资产授予人,对信托的资产保留投资及处置权,信托受益人为丁磊及其家族。
这也不是丁磊首次面对首日破发。2020年网易有道纽交所上市首日也破发:发行价为17美元,收跌26.24%,报12.54美元。截至上个交易日,网易有道报收13.58美元/股,暴跌14.38%,总市值17.11亿美元。
另外,根据天眼查App显示,网易已申请伏羲瑶台元宇宙商标。今年10月,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伏羲元宇宙”“瑶台元宇宙”“雷火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社会服务、教育娱乐、广告销售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同期有多个网易关联公司已申请“网易元宇宙”“音乐元宇宙”等元宇宙相关商标。
CEO丁磊也在11月16日表示,已做好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的一刻,“网易可能跑得比谁都快”。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最近不少新股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就濒临发行价,有的已毫不客气地破发,这是比较罕见的。
以9月份上市的公司为例。星华反光已经破发,其发行价为每股61.46元,本周三收盘价为58.79元。
濒临破发的新股则包括多瑞医药(发行价27.27元,本周三收盘价36.07元)、开勒股份(发行价27.55元,本周三收盘价33.77元)、上海港湾(发行价13.87元,本周三收盘价16.06元)、显盈科技(发行价47.58元,本周三收盘价50.88元)、本立科技(发行价42.5元,本周三收盘价51.58元)、上海谊众(发行价38.1元,本周三收盘价44.27元)等。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8月,则还有中旗新材、信濠光电、正和生态等濒临破发,而中国电信、山水比德等已经破发。显然,这两个月中,新股的投资者不仅没有收获“大肉签”,很可能还要亏钱。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现实。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新股上市就面临破发的境地?是发行价格高了还是二级市场环境变了?抑或其它原因?
其实,这些原因都有。
首先,注册制改革有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取消了平均市盈率发行价这个红线,因此,很多IPO企业的发行价格都是随行就市。
虽然说是随行就市,其实几乎都是高溢价发行。
比如刚上市就破发的星华反光,发行市盈率高达42倍,而行业市盈率也不过48倍左右,其三季报预告增长在15%左右,这样一家处于行业属性并不亮眼的企业破发也属正常。主营一般化学药品的多瑞医药也是如此。该公司发行市盈率达37.53倍,行业平均市盈率38倍,其三季报预告业绩还将下降20%左右,不破发怎么服众?
所以说,注册制改革对于发行价格的放开是把双刃剑,保荐链条只看到了“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市场感受,一味地让发行价格“顶格”,忽视行业基本面和企业基本面的客观影响,从而导致企业上市后“出洋相”。
因此,这些行业属性一般的企业高价发行上市破发,会倒逼IPO发行链条重新为企业合理定价。
当然,要让它们重新合理定价,必须有相应的惩戒,因为发行价格是整个保荐链条决定的,主承销商应该承担破发责任,融了资的上市公司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既对二级市场公允,也能约束保荐链条的定价欲望。
怎么惩戒约束?办法越简单粗暴越好。
首先,让主承销商以在一定时期内,以高于发行价的价格真金白银在二级市场买入,上市公司也要一起买。事实上,中国电信已经这样做了,但只是上市公司自己在买,为IPO定价的保荐机构还在作壁上观。而且,这样的买入应该是不限额的,既然你觉得发行价都该这么高,那上市以后的价格应该更高才合理。
其次,让保荐机构有先付赔偿原始投资者的规定,即以原始股价格中签的投资者,在一定时间以内如果破发了,可以将原始股按发行价卖给保荐机构。因为既然你觉得这个价格合理但市场不认账,那你自己买回去。很多人也许觉得这不科学,毕竟打新股是自愿的,但新股的价格中小散户是没办法决定的,如果中小散户可以自己决定打新的价格又中签,那就应该自负盈亏;但如果没有决定权的发行价在先,那保荐机构就必须承担“看门人”的责任。
第三,还应对一上市业绩就下降就变脸的上市公司及整个保荐链条有相关的惩戒规定。上市前业绩千好万好,持续高增长,一上市业绩就下滑,这里面没有猫腻?如果遇到这样的企业,投资者可以集体诉讼,让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自证清白,证明不了的,或者理由不充分的,一律当“造假上市”处理,股东不能解禁流通,并加倍赔偿二级市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