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规模化建设明年将成刚需,储能能否接力新能源接力下去?
在政策方面,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国内储能政策逐步落地,十四五期间,我国储能产业将开启快速增长,2021年4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储能发展的系列问题提出了整体思路。文件首次明确储能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30GW)以上,为储能行业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定下基调。储能“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发布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
裴爱国表示,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进行了征求意见,预计年内发布。这两个规划都是以作为单独的规划来发布的,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也标志着储能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过渡
“抽水蓄能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到十六五,重点实施的项目达到4.211亿千瓦,中长期储备的项目达到3.01亿千瓦。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3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总需求在3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新型储能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到1.5亿千瓦左右。新型储能规划明确提出了技术创新方向,提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成本下降、安全提升、效率提升,实现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裴爱国表示。
国网湖南电力储能专项办执行副主任周冠东认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从电源结构、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都将带来新的变化。从电源结构来看,新能源是强不确定性、弱可控性的,未来的电网将是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直流电网、微电网以及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
“按照现有的储能规划规模看,占比还是非常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表示,化石能源是稳定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不连续能源,碳中和倒逼能源及产业技术革命,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光伏、风电水平已经很高,但储能水平还没能真正满足新型电力体系的需要。我国现在用7万亿度电,未来2060年需要15万亿度电。其测算,储能需要达到总用电量的1/3,才是比较安全的用电范畴。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储能产品总监刘石川表示,整个的产业需要储能,是刚性需求,因为未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这样一个“调节器“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诉求。过去几年其实没有特别发挥它的作用,随着碳中和加速能源转型,未来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20多个省发布储能参与调峰调频政策,储能从备用转向主用,成为创造收入的资产,充放电能力成为核心诉求。光储或风储度电成本将最先接近或低于现有主流调峰机组。
储能是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电力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然选择。当储能的效益>储能成本时,储能便具备了经济效益,并且这个值越大的时候效益越大。BNEF数据研究表明,至2030年,电储能系统的成本有望从2018年的364美元/kwh逐步下降至165美元/kwh。券商机构认为,随着电池材料与工艺进步、循环寿命提升,储能项目成本大幅优化,叠加峰谷电价机制调整以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经济性将迎来明显改观,行业进入实质性发展。
2022年储能项目建设将加速
储能指的是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的循环过程。一位湖南从事储能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就好比一个巨型的充电宝,可以把多余的电暂时存储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储能是关键,今年能明显感觉储能项目是比往年要上得更多,明年预计会出现储能项目集中建设的大爆发。
结合星云电子智慧事业部副总经理颜锋透露,2021年国内储能产业以蓄水储能为主体(占比90%以上),排在第二位的电化学储能增量比例要远远超过前年和去年增速,业内保守预计今年增长150%以上,仅分布式光伏带来的电化学储能增量这一项,未来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在60%以上。
据统计,截至目前超过20多个省份发布了鼓励或强制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政策,配置比例在5%-20%之间,时长大概在1-2个小时。以湖南为例,日前湖南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湖南省电化学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为重点,集中规划建设一批电网侧储能电站,力争到2023年建成电化学储能电站150万千瓦/300万千瓦时以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分别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15%、5%比例(储能时长2小时)配建储能电站。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新能源发电量是按5-20%配套储能。如果储能在商业模式更加成熟,这个规模会被进一步打开。今年有多个省份要求发电侧配储能,对于大型电力国企而言,盈利多少并不是放在首位的,很多在于政策推动,项目必须要上。而对于一些民营企业而言,会先算一笔账,有利润才会加大投资力度。明年再看储能的趋势就会更明显了,是逐步递升的,因为市场也是要培养的。
湖北亿纬动力营销中心总经理陈翔表示,未来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很难说有一种技术能够独步天下,每一个技术都有自己适用的场景看,未来20年到30年的话,对于储能的需求是远远大于现在实际行业里面的可交付产能。
全球储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累计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58GW/1028GWh,是2020年底17GW/34GWh规模的20倍以上,并将在2021年至2030年间吸引到2620亿美元的投资。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两个市场,在2030年底前将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招商证券认为,长期看储能相当于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萌芽期,中期看储能处于政策周期向上的开始阶段,短期看储能2022年边际向好(预计中上游价格2022年高位松动)。
该机构认为,储能的确是很好的一个赛道:1、渗透率低(截止2020年底,储能总共35.6GW,电化学储能仅3.27GW,锂电储能不到3GW);2、增速又快(预计到2025年,锂电储能要达到36-56GW,CAGR=57%-70%);3、产业更新快、信息多、催化剂多;4、政策友好(7月23日,发布分时电价机制,目前在议的是将储能成本包含在电价之中,预计还有2-3个政策会陆续出台);5、投资的容错度又很高(对短期利润关注度没有那么高)。
部分相关储能概念股:
(1)、中国宝安:
2020年报显示,中国宝安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同比去年增长-11.17%,近5年复合增长13.38%;毛利率34.11%。
中国宝安(000009)控股62%的深圳贝特瑞公司是中国目前唯一能量产石墨烯的企业。上游石墨矿方面,贝瑞特拥有鸡西天然石墨产业链、山西/天津人造石墨产业链;中游制备方面,贝瑞特具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能力;下游应用方面,贝瑞特参与深圳市先进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专注解决石墨烯在锂电、储能产业的应用;万鑫石墨谷已投产石墨烯复合导电液产能为5000吨/年。
(2)、震裕科技: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93亿,同比去年增长59.14%,近3年复合增长41.34%;毛利率25.59%。
公司的储能业务占比不大,业务涉及电网、通信基站、家用、充电站等方面。
(3)、民德电子:
2020年营收4.03亿,同比去年增长32.04%;毛利率27.62%。
全资子公司泰博迅睿基于现有业务资源,开拓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务,上游与比亚迪等国内主要储能电池厂商建立长期业务合作,为下游各类储能市场客户提供储能电池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
(4)、华丽家族:
2020年营收10.8亿,同比去年增长-53.98%;毛利率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