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股票中长线主力
实盘中,我们更应该依赖于盘面信息来分析主力,特别是盘面上的量价形态,古有谚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依据量价配合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把握主力。实盘操作中,依据盘面形态来着手分析主力时,我们主要以“控盘时间长短”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主力。不同的主力有不同的控盘风格,其控盘风格就完美地体现在个股的不同走势上。下面几小节,我们结合实例来看看个股的不同走势是如何反映主力的不同控盘风格的。
中长线主力是指控盘时间较长的主力,一般来说,其控盘时间可以超过一年。这类主力在底部区的吸筹较为充分、对个股的总体拉升幅度较大,如果投资者可以做到中长线持股待涨,则将获取高额的回报。
对于中长线主力控盘股来说,它的吸筹环节持续时间往往很长,我们有更多的逢低布局时机,这类个股更适宜于有耐心的中长线投资者。而且,当个股进入到主力拉升阶段后,在累积涨幅不大的时候,每一次的短线回调低点都是较好的中短线入场时机。
如图4-2 诺德股份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走势图,这是一只中长线主力运作的个股,主力很可能在个股前期破位下行前就已介入,当个股随股市大跌而进入低位区之后,出现了长期的横向震荡走势,期间屡次出现涨停板激活个股短线波动,而主力正好借此机会实施吸筹,相对来说,吸筹布局时间并不是很长,这也造成了主力的控盘能力不够强,个股在随后突破时仍有较大的抛售阻力。
实盘中,虽然个股突破上行时的量能放得较大,但由于低位区蓄势很充分,且个股在突破时的三根小阳线均涨幅不大。因而,在操作中,可以适当追涨买入,分享主力拉升成果。
此股随后出现了较为独立的上攻行情,这正是中线主力积极运作的结果。由于同期的大盘走势没有同步上行,主力的拉升行为得不到市场共振,因而,在个股累积涨幅仅是接近翻倍的情形下,主力就开始实施出货操作了。此时,盘面上的滞涨下滑打破了原有的上升形态,再结合个股上涨时放量较大、主力所持筹码数量相对有限,实战中,本着资金安全的原则,此时也应及时地减仓或清仓出局。
中长线介入持股的时间比较长,建仓时间也都在3个月以上,持股时间一般在半年左右,长则1-2年以上。主力机构选股,更重视的是股价位置,股票的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投资理念更重。主力机构操作的个股,成交量在不同阶段有明显的不同,一般会有筹码的收集阶段,拉升收集阶段,洗盘阶段,主升浪阶段和出货阶段。
而游资一般是以短线为主,利用超跌个股的反弹或者题材个股,做短线的操作,最短可能就是今天买入第二天卖出,持股时间短。短期一般都会有涨停板的走势。
每当股价的涨幅有变动的时候,经常有一些股民朋友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当作股价走势判断的标准。但其实很多人对主力资金这个概念误解颇深,以至于做出一次次错误的判断,亏钱了也浑然不知。因此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主力资金的相关事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建议大家可以看完这篇文章,尤其是最重要的第二点。
一、主力资金是什么?
较大资金量,会对个股的股票价格造成不小影响的这类资金,就叫做主力资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养老金、中央汇金、证金、外资(QFII、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游资、企业大股东等。其中最容易引发所有股票市场波动的主力资金之一的必须要数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
一般“北”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因此那些流入A股市场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本都称做北向资金;“南”的意思就是指港股,所以流入港股的中国内地资金则称为南向资金。之所以要关注北向资金,一方面是因为北向资金背后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掌握的信息连许多散户也不清楚,由此“聪明资金”也是北向资金的一个叫法,很多时候我们能从北向资金的动作中得到一些投资的机会。
券商机构资金不单单拥有渠道优势,还能够拥有最新资料,一般选择个股有两个标准,一是业绩较为优秀的,二是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很多时候个股的主升浪离不开他们的资金力量,所以也被叫做“轿夫”。
二、主力资金流入流出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通常来说,倘若发生主力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的现象,意味着股票市场里供小于求,股票价格也会有所上涨;主力资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的话,就代表供大于求,股价下跌就会成为成为必然,所以主力的资金流向很大程度影响着股票的价格走向。不过只看流入流出的数据并非十分精确,主力资金大量流出,股票却涨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主力利用少量的资金拉升股价诱多,然后逐步以小单的形式出货,而且一直有散户来接盘,这也会导致股价上涨。所以必须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选出一只最为优秀的股票,提前设置好止损位和止盈位并持续关注,到位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才是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盈利的关键。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