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宗交易谁在接盘
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什么呢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
一般是指交易规模,包括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
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宗交易是《减持规定》的软肋2016年新年伊始,A股市场急剧动荡,其中1月4日、7日两次遭遇熔断。
这个中的原因,就与《18号文》有关限售期的规定到期有关。
去年7月8日,为了救市的需要,证监会发布证监会公告〔2015〕18号(即《18号文》),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人员在半年时间内不能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票,这也意味着该规定到今年1月8日失效。
市场担心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潮”会因此而到来,分析人士甚至预测1月份的减持压力不少于1500亿元。
这种对“减持潮”的担心,正是导致1月4日股市第一次熔断的重要原因。
证监会《减持规定》的出台,对于缓解市场对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的恐惧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减持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减持规定》同时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此外,对于大股东及董监高在涉及自身违法违规时不得减持的若干情形,《减持规定》也作了具体规定。
因此,《减持规定》对于缓解大小非短期的减持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从《减持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减持规定》明显存在两个重大的漏洞,有待进一步封堵。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如果这两个漏洞不加以封堵,它很有可能让《减持规定》的积极作用化为乌有。
其漏洞之一,就是《减持规定》只是对大股东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进行了总量控制,而没有对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减持的额度进行控制。
虽然《减持规定》有意引导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的方式来减持股份,但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的方式来减持股份,带给市场的冲击一样是很大的。
在这种模式下,大股东完全可以实行“过桥减持”,找一个机构投资者来接盘,然后机构投资者再把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进来的股票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卖出去,这无非是经过一个“过桥机构”倒手一下而已,大股东只需要给“过桥机构”一些好处就可以了。
虽然随后沪深交易所于1月9日晚间发布的对《减持规定》的落实措施提高了协议转让的门槛,有利于规范大股东的协议转让,但大宗交易的漏洞依然存在,大宗交易成了《减持规定》的软肋。
其漏洞之二,就是《减持规定》只是对大股东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进行了总量控制,而没有对董监高的减持额度加以限制。
当然,相对于大股东来说,董监高的持股要少许多,但有的公司董监高持股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更何况董监高更加熟悉公司的经营情况,董监高的减持同样可以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所以对于董监高的减持不能没有节制,也应该作出类似于限制大股东减持的规定。
那么,如何封堵《减持规定》的两大漏洞呢?本人的建议是,对于大股东减持额度的控制,应包括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两个部分。
不论采取哪一种交易方式,但每月减持的总额度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而对于董监高的减持,同样可以采取类似于大股东的规定。
同时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人员的减持,还可以在总量上加以控制,规定每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人员每月减持的股份总数(不包括协议转让部分)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
出现大宗交易怎么辨认利好还是利空
除机构外,单从交易席位很难得知接盘者的身份,但其接盘的目的还是可知一二。
在大宗交易上接盘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折价短线套利,二是利用大宗交易收集筹码。
一般情况下,利用折价短线套利时,折价率一般都比较高,对流动性较小的创业板来说,通过大宗交易收集筹码是一个好办法。
有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后的第二天涨停,有些则立即暴跌,这都是市场情绪化交易带来的影响。
对于这类股票的投资,应该着眼长期,忽略短期波动。
而减持价格距离市场价格不远的,减持公告后的表现也一般会较为乐观。
另外,大股东的减持目的非常值得关注,对于为了公司发展而利用减持进行短期融资的公司可以持有,而在减持期间出现诸多利好消息的公司需要谨慎,这往往可能是出货的诱饵。
出现大宗交易对股票未来走势是好还是坏:按理说应该是坏事,因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东在抛。
但有时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据统计,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
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
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
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
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因为以后往往伴随着阴跌。
大宗交易被机构专用全部接盘地个股有那些
大宗交易简而言之就相当于批发价交易。
如果有选择当然要选择正溢价率的股票,因为大宗交易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户或机构(通常掌握更多信息)认为而且愿意花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去购买,以图将来的更好收益。
正溢价率是比较少的,如果有,而且股价不是经过疯狂上涨,就可以考虑介入。
而负溢价则是当前大宗交易的普遍现象,正常折扣都会在九折左右,低于九折就说明看空较为明显。
当然不排除尔虞我诈的可能,但毕竟这种正溢价率只要不是股价山顶,后续盈利的概率都会比负溢价大许多。
股票大宗交易利好还是利空
展开全部 大宗交易背后是接盘方和大小非股东或者高管减持的一种勾当。
。
为什么说是勾当呢,因为是不可告人的。
。
。
大小非减持超过股本的百分之5是要被举牌的,就是需要给二级市场发减持公告的,就是平时所见到的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
。
,你可以想想如果被市场知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高管正在减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是利空呢还是利多?,当然是利空,会引起二级市场恐慌。
。
。
大小非减持之所以要采用大宗交易这种形式背后是有必然逻辑的。
。
高管或者大股东因为减持造成二级市场恐慌抛售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后果不堪设想,再说一旦引起恐慌抛售,这些人的股票也卖不出好价钱。
。
由于大宗交易是盘中或者收盘后的一次性倒货而且转让价格可以事前约定或采用盘中价收盘价,在成交价格方面并不会影响当天个股价格涨跌,这样内幕交易可以藏匿于无形。
。
大小非解禁在二级市场减持一月之内是不能超过1%的,如果减持超过1%是需要公告的。
如果一个股东持有股票数量超过20%以上,你让这些大小非按照政策减持,几次公告下来股票就跌的不成样了。
。
但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票可以一次性转让不受比例限制。
同时成交量会计入当天成交当中,会造成当日放量,在技术上给人一种买方市场旺盛的技术假象,类似对倒诱惑人气。
。
。
大小非们减持的时候如果对当前股价不满意,感觉这个价位出货没人接盘而且获利不大,,肿么办呢,可以找接盘方,把股票打折倒给接盘方,然后让他们把股价做上去,这样自己既能获利又能找到人气把股票出了套现。
因为这些原因接盘方和大小非的股东们开始狼狈为奸,开始干材烈火。
。
。
。
。
接盘方一般操盘前会给大小非们做一个分阶段减持计划,约定好转让的目标价位,把大小非手里的股票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出货,,但是接盘方也会提前考察二级市场人气,如果人气旺盛利于出货那么股东转让股票时的价格可以打折高点,反之低点,,,,总之一般大宗交易转让价格股东会让利八九个百分点,前提是庄家必须把股票做到之前约定的目标位,然后根据这个目标价位,按照二级市场人气制定打折标准。
。
。
庄家和股东狼狈为奸至此,我们这些中小散除了无奈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其实不然,庄家和大小非坑壑一气的这个过程有利于中短线的中小散以可乘之机。
。
。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庄家拿了货他也要出掉,换句话说内幕交易实际上可以等同于庄家一次性吸筹,庄家要想获利要想把手里的货出掉也必然要求股价进一步拉升吸引人气,要不然庄家做这些一点意义也没有。
。
。
所以我们会看到市场一些有趣的现象,凡是第二天大宗交易公告的股票,前天一定会大涨,,,后期继续涨的概率也超过了70%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恰好从侧面证实了大宗交易背后的勾当逻辑,而这种勾当可以推动股市继续上涨的,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关心。
。
。
而且现在操作大宗交易靠此为生的私募举不胜数。
。
。
如何分析股票大宗交易的影响
大宗交易平台如果成交比较多,价格也较低。
说明了抛出的大资金或者大股东不看好公司经营或手头缺少资金;但是另外一方面,有人接盘说明了有资金打算低价接手,应是为了在二级市场通过差价盈利,后期上涨要注意出走;如果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价与二级市场价格差不多,可能是战略投资者或者主力资金接盘,防止影响到二级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