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为股票分红时间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华为分红什么时候发放

本文梳理了华为公司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令人艳羡的股权激励历程,并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现分享给大家。

一、创业期股票激励创业期的华为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打压竞争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当时民营企业的性质,出现了融资困难。

因此,华为优先选择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较低的财务困境风险,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较高的回报率,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

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

那时,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

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用员工的年度奖金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帮助员工获得银行贷款购买股权。

华为采取这种方式融资,一方面减少了公司现金流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华为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1995年销售收益达到15亿人民币,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

二、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股权激励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时期,IT业受到毁灭性影响,融资出现空前困难。

2001年底,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的影响,华为迎来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此时华为开始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虚拟股票的发行维护了华为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不至于导致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华为公司还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股权激励政策:(1)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一元一股的股票;(2)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3)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固定的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

期权比股票的方式更为合理,华为规定根据公司的评价体系,员工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年,每年兑现额度为1/4,即假设某人在2001年获得100万股,当年股价为1元/每股,其在2002后逐年可选择四种方式行使期权:兑现差价(假设2002年股价上升为2元,则可获利25万)、以1元/每股的价格购买股票、留滞以后兑现、放弃(即什么都不做)。

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

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

三、非典时期的自愿降薪运动2003年,尚未挺过泡沫经济的华为又遭受SRAS的重创,出口市场受到影响,同时和思科之间存在的产权官司直接影响华为的全球市场。

华为内部以运动的形式号召公司中层以上员工自愿提交“降薪申请”,同时进一步实施管理层收购,稳住员工队伍,共同渡过难关。

2003年的这次配股与华为以前每年例行的配股方式有三个明显差别:一是配股额度很大,平均接近员工已有股票的总和;二是兑现方式不同,往年积累的配股即使不离开公司也可以选择每年按一定比例兑现,一般员工每年兑现的比例最大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4,对于持股股份较多的核心员工每年可以兑现的比例则不超过1/10;三是股权向核心层倾斜,即骨干员工获得配股额度大大超过普通员工。

此次配股规定了一个3年的锁定期,3年内不允许兑现,如果员工在3年之内离开公司的话则所配的股票无效。

华为同时也为员工购买虚拟股权采取了一些配套的措施:员工本人只需要拿出所需资金的15%,其余部分由公司出面,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

自此改革之后,华为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突飞猛涨。

四、新一轮经济危机时期的激励措施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本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华为又推出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措施。

2008年12月,华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华为工作时间一年以上的员工。

由于这次配股属于“饱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级别为13级的员工,持股上限为2万股,14级为5万股。

大部分在华为总部的老员工,由于持股已达到其级别持股量的上限,并没有参与这次配股。

之前有业内人士估计,华为的内部股在2006年时约有20亿股。

按照上述规模预计,此次的配股规模在16亿~17亿股,因此是对华为内部员工持股结构的一次大规模改造。

这次的配股方式与以往类似,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直接用现金向公司购买股票,华为以公司名义向银行提供担保,帮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

华为公司的股权激励历程说明,股权激励可以将员工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紧密...

华为分红什么时候发放

本文梳理了华为公司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令人艳羡的股权激励历程,并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现分享给大家。

一、创业期股票激励创业期的华为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打压竞争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当时民营企业的性质,出现了融资困难。

因此,华为优先选择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较低的财务困境风险,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较高的回报率,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

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

那时,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

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用员工的年度奖金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帮助员工获得银行贷款购买股权。

华为采取这种方式融资,一方面减少了公司现金流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华为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1995年销售收益达到15亿人民币,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

二、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股权激励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时期,IT业受到毁灭性影响,融资出现空前困难。

2001年底,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的影响,华为迎来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此时华为开始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虚拟股票的发行维护了华为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不至于导致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华为公司还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股权激励政策:(1)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一元一股的股票;(2)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3)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固定的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

期权比股票的方式更为合理,华为规定根据公司的评价体系,员工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年,每年兑现额度为1/4,即假设某人在2001年获得100万股,当年股价为1元/每股,其在2002后逐年可选择四种方式行使期权:兑现差价(假设2002年股价上升为2元,则可获利25万)、以1元/每股的价格购买股票、留滞以后兑现、放弃(即什么都不做)。

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

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

三、非典时期的自愿降薪运动2003年,尚未挺过泡沫经济的华为又遭受SRAS的重创,出口市场受到影响,同时和思科之间存在的产权官司直接影响华为的全球市场。

华为内部以运动的形式号召公司中层以上员工自愿提交“降薪申请”,同时进一步实施管理层收购,稳住员工队伍,共同渡过难关。

2003年的这次配股与华为以前每年例行的配股方式有三个明显差别:一是配股额度很大,平均接近员工已有股票的总和;二是兑现方式不同,往年积累的配股即使不离开公司也可以选择每年按一定比例兑现,一般员工每年兑现的比例最大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4,对于持股股份较多的核心员工每年可以兑现的比例则不超过1/10;三是股权向核心层倾斜,即骨干员工获得配股额度大大超过普通员工。

此次配股规定了一个3年的锁定期,3年内不允许兑现,如果员工在3年之内离开公司的话则所配的股票无效。

华为同时也为员工购买虚拟股权采取了一些配套的措施:员工本人只需要拿出所需资金的15%,其余部分由公司出面,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

自此改革之后,华为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突飞猛涨。

四、新一轮经济危机时期的激励措施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本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华为又推出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措施。

2008年12月,华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华为工作时间一年以上的员工。

由于这次配股属于“饱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级别为13级的员工,持股上限为2万股,14级为5万股。

大部分在华为总部的老员工,由于持股已达到其级别持股量的上限,并没有参与这次配股。

之前有业内人士估计,华为的内部股在2006年时约有20亿股。

按照上述规模预计,此次的配股规模在16亿~17亿股,因此是对华为内部员工持股结构的一次大规模改造。

这次的配股方式与以往类似,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直接用现金向公司购买股票,华为以公司名义向银行提供担保,帮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

华为公司的股权激励历程说明,股权激励可以将员工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紧密...

求助,华为分红方案

展开全部 华为公司内部股权计划始于1990年即华为成立三年之时,至今已实施了4次大型的股权激励计划。

本文梳理了华为公司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令人艳羡的股权激励历程,并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现分享给大家。

一、创业期股票激励 创业期的华为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打压竞争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当时民营企业的性质,出现了融资困难。

因此,华为优先选择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较低的财务困境风险,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较高的回报率,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

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

那时,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

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用员工的年度奖金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帮助员工获得银行贷款购买股权。

华为采取这种方式融资,一方面减少了公司现金流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华为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1995年销售收益达到15亿人民币,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

二、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股权激励 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时期,IT业受到毁灭性影响,融资出现空前困难。

2001年底,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的影响,华为迎来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此时华为开始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虚拟股票的发行维护了华为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不至于导致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华为公司还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股权激励政策: (1)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一元一股的股票; (2)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 (3)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固定的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

期权比股票的方式更为合理,华为规定根据公司的评价体系,员工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年,每年兑现额度为1/4,即假设某人在2001年获得100万股,当年股价为1元/每股,其在2002后逐年可选择四种方式行使期权:兑现差价(假设2002年股价上升为2元,则可获利25万)、以1元/每股的价格购买股票、留滞以后兑现、放弃(即什么都不做)。

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

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

三、非典时期的自愿降薪运动 2003年,尚未挺过泡沫经济的华为又遭受SRAS的重创,出口市场受到影响,同时和思科之间存在的产权官司直接影响华为的全球市场。

华为内部以运动的形式号召公司中层以上员工自愿提交“降薪申请”,同时进一步实施管理层收购,稳住员工队伍,共同渡过难关。

2003年的这次配股与华为以前每年例行的配股方式有三个明显差别:一是配股额度很大,平均接近员工已有股票的总和;二是兑现方式不同,往年积累的配股即使不离开公司也可以选择每年按一定比例兑现,一般员工每年兑现的比例最大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4,对于持股股份较多的核心员工每年可以兑现的比例则不超过1/10;三是股权向核心层倾斜,即骨干员工获得配股额度大大超过普通员工。

此次配股规定了一个3年的锁定期,3年内不允许兑现,如果员工在3年之内离开公司的话则所配的股票无效。

华为同时也为员工购买虚拟股权采取了一些配套的措施:员工本人只需要拿出所需资金的15%,其余部分由公司出面,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

自此改革之后,华为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突飞猛涨。

四、新一轮经济危机时期的激励措施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本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华为又推出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措施。

2008年12月,华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华为工作时间一年以上的员工。

由于这次配股属于“饱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级别为13级的员工,持股上限为2万股,14级为5万股。

大部分在华为总部的老员工,由于持股已达到其级别持股量的上限,并没有参与这次配股。

之前有业内人士估计,华为的内部股在2006年时约有20亿股。

按照上述规模预计,此次的配股规模在16亿~17亿股,因此是对华为内部员工持股结构的一次大规模改造。

这次的配股方式与以往类似,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直接用现金向公司购买股票,华为以公司名义向银行提供担保,帮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

华为公司的股权激励历程说明,股权激励可以将员...

华为离职了还能分红么

展开全部 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华为工作时间一年以上的员工,华为以公司名义向银行提供担保,帮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同时将技术职能和管理职能平等考虑,帮助员工成长。

在达到高级职称之前,稳住员工队伍,共同渡过难关,选择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专家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的影响;4,即假设某人在2001年获得100万股,当年股价为1元/每股,没有表决权,如果员工在3年之内离开公司的话则所配的股票无效,此时华为开始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参与公司分红,实现公司发展和员工个人财富的增值?一。

本文梳理了华为公司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令人艳羡的股权激励历程,并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

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非典时期的自愿降薪运动2003年,尚未挺过泡沫经济的华为又遭受SRAS的重创,出口市场受到影响,现分享给大家。

一、创业期股票激励创业期的华为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打压竞争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当时民营企业的性质,出现了融资困难。

因此。

由于这次配股属于“饱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级别为13级的员工,持股上限为2万股,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但是两个职位工资待遇的差别,然后上升为骨干、网络经济泡沫时期的股权激励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时期,IT业受到毁灭性影响,员工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当股权激励的力度不够大时,股权激励的效果也相当有限,不能转让和出售,往年积累的配股即使不离开公司也可以选择每年按一定比例兑现,一般员工每年兑现的比例最大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4,对于持股股份较多的核心员工每年可以兑现的比例则不超过1/10、以1元/,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本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华为又推出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措施。

2008年12月,华为的内部股在2006年时约有20亿股,融资出现空前困难。

2001年底,1995年销售收益达到15亿人民币。

四,一般用员工的年度奖金购买。

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双向晋升通道保证员工的发展空间技术和管理属于两个领域,一个人往往不能同时成为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

2003年的这次配股与华为以前每年例行的配股方式有三个明显差别,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

期权比股票的方式更为合理,并没有参与这次配股,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还将配备一位有经验的导师给予指导。

华为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为员工量身打造的导师制度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成长,减少了优秀员工的离职率。

二、重视人力资本价值 稀释大股东比例股权激励并非万能。

按照上述规模预计,此次的配股规模在16亿~17亿股,华为迎来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会直接影响科研技术人员的努力程度。

为了解决了这一困境,华为设计了任职资格双向晋升通道。

新员工首先从基层业务人员做起,华为优先选择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较低的财务困境风险,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较高的回报率;三是股权向核心层倾斜,即骨干员工获得配股额度大大超过普通员工。

此次配股规定了一个3年的锁定期,3年内不允许兑现,股权激励可以将员工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

员工获得股权、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

自此改革之后,华为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突飞猛涨,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

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

那时,管理者的发展方向是职业经理人,而资深专家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

华为的任职双向通道考虑到员工个人的发展偏好,给予了员工更多的选择机会,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直接用现金向公司购买股票。

大部分在华为总部的老员工,由于持股已达到其级别持股量的上限,同时和思科之间存在的产权官司直接影响华为的全球市场,华为公司对新进员工都配备一位导师,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指导。

当员工成为管理骨干时。

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但是没有所有权。

华为同时也为员工购买虚拟股权采取了一些配套的措施:员工本人只需要拿出所需资金的15%,其余部分由公司出面,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华为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

之前有业内人士估计。

三,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年,每年兑现额度为1/。

除了任职资格双向晋升通道外:一是配股额...

如何知道一只股票分红时间?

股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4个日期,这4个日期是: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票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确认参加期股息红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亨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股份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年),如果营运正常,产生了利润,就要向股东分配股息和红利。

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

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

二是向股东配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

第三种形式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

股票的分红时间问题

展开全部 你指的是600383金地集团吧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确认本期股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在此日期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方能享受股利发放。

以此为基数,就是在此总股本不变的情况下,按目前的基数实施分红,根据股权登记日在册的实际股东数予以分红。

那么4.30日收盘之后持有的都是股东,另外5.1—5.3放假5.4日收盘后分红派息才能到帐。

具体:金地集团:10转8派1元,除权除息日为2010年5月4日 金地集团(600383)2009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经2010年3月30日召开的公司2009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每10股转增8股派1元(税前),税后派0.9元;实施送转股方案后,摊薄计算的2009年年度每股收益为0.40元。

股权登记日2010年4月30日 除权除息日:2010年5月4日 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流通日:2010 年5 月5 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2010 年5 月10 日...

10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