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资金流入历史记录
怎么看个股历史资金流向
可以在炒股软件上看,但是这是一项收费的功能。
可以利用K线图来分析。
如何判断主力资金动向:一、当某只股票在某日正常平稳的运行之中,股价突然被盘中出现的上千手的大抛单砸至跌停板或停板附近,随后又被快速拉起。
或者股价被盘中突然出现的上千手的大买单拉升然后又快速归位,出现这些情况则表明有主力在其中试盘,主力向下砸盘,是在试探基础的牢固程度,然后决定是否拉升。
该股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总收下影线,则主力向上拉升的可能性大;反之,该股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总收上影线的话,主力出逃的可能性大。
二、当某只股票长期在低迷状况中运行,某日股价有所异动,而在卖盘上挂出巨大抛单(每笔经常上百、上千手),但买单比较少,此时如果有资金进场将挂在卖一、卖二、卖三、卖四档的压单吃掉,可视为是主力建仓动作。
因为此时的压单并不一定是有人在抛空,有可能是主力自己的筹码,主力在造量,在吸引投资者注意。
此时,如果持续出现卖单挂出便被吃掉的情况,那便可反映出主力的实力。
但是投资者要注意,如果想介入,千万不要跟风追买卖盘,待到大抛单不见了,股价在盘中回调时再介入,避免当日追高被套。
主力有时卖单挂出大单,也是为了吓走那些持股者。
无论如何,在低位出现上述情况,介入一般风险不大,主力向上拉升意图明显,短线虽有被浅套可能,但终能有所收益。
相反,如果在个股被炒高之后,盘中常见巨大抛单,卖盘一、二、三、四档总有成百、上千手压单,而买盘不济,此时便要注意风险了,一般此时退出,可有效地避险。
三、某只个股经过连续下跌,出现了经常性的护盘动作,在其买一、二、三、四档常见大手笔买单挂出,这是绝对的护盘动作。
但这不意味着该股后市止跌了。
因为在市场中,股价护是护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主力护盘,证明其实力欠缺,否则可以推升股价。
此时,该股股价往往还有下降空间。
但投资者可留意该股,如果股价处于低位,一旦市场转强,这种股票往往也会突然暴发,一鸣惊人。
散户投资者之所以亏损,最根本原因在于获取信息的不确定性虽然技术分析的指标多达上百种,但归根结底,最基本的就是价格与成交量,其他指标无非就是这两个指标的变异或延伸。
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内在动力。
由此,人们导出了多种量价关系的规则,用于指明具体的投资。
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痛失出货良机。
四、在实际投资中该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
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一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
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
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其行踪就会暴露。
我们把这种股票称为强势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了。
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理想的收益。
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特征,可以对强势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1、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
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往往表现为阴阳相间的震荡。
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2、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像主力正在大肆出货。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目了然。
3、在主力洗盘时,作为研判成交量变化的主要指标OBV、均量线,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当出现以上大阴巨量时,股价的5日、10日均量线始终保持向上运行,说明主力一直在增仓,股票交投活跃,后市看好。
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标OBV在股价高位震荡期间,始终保持向上,即使瞬间回落,也会迅速拉起,并能够创出近期的新高。
这说明单从量能的角度看,股价已具备上涨的条件。
哪个证券公司的炒股软件可以看资金流向?
证券公司软件,里面有资金流向的所有历史记录。
软件选项框里肯定有一个资金方面的,可以查询。
但是得登录后就可以查询。
股票账户可以随时查看,方法是打开股票软件之后,按照买入股票的程序操作,账户页面显现之后,点击【股票资金】菜单,金额即可看。
量的角度来看,资金的流向,即观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实际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买入或卖出。
资金流向的判断是分析股市大盘走势及个股操作的关键,但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非常复杂,一般通过计算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来判断资金流向的方向性,并据此进一步预判股票价格走势。
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的计算主要是根据该股票内盘、外盘计算。
股票资金流向的判断无论对于分析股市大盘走势还是对于个股操作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却比较复杂,不容易掌握,通常说的“热点”其实就是资金集中流向的个股,而“板块轮动”其实就是资金流向轮动而产生的盘面效果。
同花顺如何查看一天的资金流入明细?
1、打开同花顺,点击任意股票,按F5进入到K线图;2、可以看到下方的【主力】;3、把鼠标放到要查看的日期,就会显示当天主力资金流入流出情况。
有没有其他国家历史上的房价崩盘的记录?
展开全部 房价暴跌,不光在我们中国存在,在国际上也是比比皆是,举例如下: 一、美国房地产泡沫:7.5万人口的城市竟出现2.5万名地产经纪人; 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建筑业日渐兴盛。
在这种背景下,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的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冬季气候温暖而湿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里迅速成为普通百姓的冬日度假胜地。
由于佛罗里达的地价一直远低于美国其他州,因此该州成为了理想的投资地。
许多美国人来到这里,迫不及待地购买房地产。
随着需求的增加,佛罗里达的土地价格开始逐渐升值。
尤其在1923年—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出现了惊人的升幅。
例如棕榈海滩上的一块土地,1923年值80万美元,1924年达150万美元,1925年则高达400万美元。
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
据统计,到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口,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平均每三位居民就有一位专做地产买卖。
当时,地价每上升10%,炒家的利润几乎就会翻一倍。
在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在这种狂潮的催动下,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到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碎,许多破产的企业家、银行家或自杀、或发疯,有的则沦为乞丐。
据说美国商界大名鼎鼎的“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当年也因此一贫如洗,此后被迫做了17年的纸杯推销员。
紧接着,这场泡沫又激化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结果引发了华尔街股市的崩溃,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日本房地产泡沫:东京都一地的地价超过了美国全国地价总和 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60年间,世界房地产领域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波澜,但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再度震惊了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
1985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
美元贬值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
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两倍。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
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积蓄进行投机。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
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
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
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
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
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无怪乎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三、东南亚、香港房地产泡沫:香港业主平均损失267万港元 继日本之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也是一次惨痛的经历,而其中以泰国尤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把房地产作为优先投资的领域,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海湾战争结束后,大量开发商和投机者纷纷涌入了房地产市场,加上银行信贷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与此同时,大量外国资本也进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性活动。
遗憾的是,当时这些国家没有很好地进行调控,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供给大大超过需求,构成了巨大的泡沫。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1996年,泰国的房地产业已处于全面危险的境地,房屋空置率持续升高,其中办公楼空置率竟达50%。
随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并直接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
东南亚金融危机还直接导致了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香港的房地产热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李嘉诚、包玉刚等商界巨子纷纷投资房地产领域,香港十大房地产公司也先后公开上市,而来自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资金也蜂拥而入。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香港的房价和地价急剧上升。
到1981年,香港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区。
1984年—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
中环、尖沙咀等中心区域每平方米房价高达十几万港元,一些黄金地段的写字楼甚至到了每平方米近20万港元的...
股票帐户本人知道客户代码、资金帐号,不知道帐户密码,没有股东...
先本人带身份证去券商补打股东卡然后拿到股东卡、身份证去重置交易密码这2个东西补起了,其他也就没啥缺的了第一、三个问题,看柜台怎么规定了,有些券商凭本人身份证和资金账户就可以打交割单第二个问题,不同的券商在资金账号上的制定规则不一样,你要想查准确的时间的话,用股东卡去查询首次指定交易的时间和券商就可以了第四个问题,券商去查询就可以了,证监局是监管机构,交易信息、账户信息这些是在交易所里面第五个问题,可以补卡就不用挂失了,就算挂失相关的信息也不会消失,历史记录在交易所里面都有的。
这东西最根本还是和你的身份证挂钩的。
只是到时候查询起来会比较麻烦而已~更多股票基础信息可以在华股财经网站上看到,一个不错的网站,内容很全
现金流量 它的历史由来 还有演变过程
在西方国家, 对于现金流量表的运用可以追述到19世纪60年代。
现金流量表是由最初的资金流量表逐步演变而来的。
早在1862年, 英国的一些公司就已经开始编报资金流量表。
1862年, 美国北方钢铁公司编制的“财务交易汇总表”成为资金流量表的雏形。
当时的资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记录现金、银行存款及邮票的变动情况。
到20世纪初, 资金流量表已发展成四种不同的形式, 分别用来揭示现金、现金及其等价物、营运资金及某一时期的全部财务资源的资金流量。
到20世纪30年代, 资金流量表成为会计教科书中的一般命题。
大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美国公司已开始将该表列为独立报表或作为报表的附表而加以陈报, 但其格式、内容并不规范, 并且是否陈报出于自愿。
1963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根据佩里·梅森起草的报告发布了《第3号意见书》,这可以说是最早、也最具权威性的关于现金流量表的报告。
1971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9号意见书》, 取代了《第3号意见书》。
《第19号意见书》将这一时期的“资金来源及运用表”叫做“财务状况变动表”。
1977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把该表列为《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状况变动表》, 认为是企业对外公开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之外的“第三张表”。
但是财务状况表从他产生之日起就存在争议。
其根源在于“资金”概念的多意义化导致财务状况变动表在格式、内容、陈报的重心等方面相当混乱。
同时, 用营运资金作为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有许多的局限性, 限制了报表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使用和分析。
1987年, 为了顺应理论界和实物界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经过广泛研究和讨论, 发表了《第95号财务会计报告—现金流量表》, 取代了会计委员会的《第19号意见书》, 要求从1988年7月15日以后的会计年度起, 所有企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的一部分。
1989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第7号会计准则— 现金流量表》取代了1977年公布的《第7号会计准则—财务状况变动表》。
1992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第7号会计准则做了修订, 并于1994年1月1日生效。
此外英国、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发布了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准则。
由此, 编制现金流量表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受到分析主体和分析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制约, 不同的主体目的也不同, 不同的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也不同。
1.帮助投资者、债权人评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
投资者、债权人从事投资与信贷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未来的现金资源。
“利润是直接目标, 经济效益是核心目标”。
他们在进行相关决策时, 债权人必须考虑利息的收取和本金的偿还, 而投资者必须考虑股利的获得及股票市价变动利益甚至原始投资的保障。
这些均取决于公司本身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
只有公司能产生有利的现金流量, 才能有能力还本付息、支付股利。
2.帮助投资者、债权人评估公司偿还债务、支付股利以及对外筹资能力。
评估公司是否具有这些能力,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分析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披露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的信息能客观地衡量这些指标。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量从本质上代表了公司自我创造现金的能力, 尽管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取得现金, 但企业债务本息的偿还有赖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量。
因此, 如果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量在现金流量的来源中占有较高比例, 则公司的财务基础就较为稳定, 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也就越强。
3.便于会计报表用户分析本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原因, 排除权责发生制下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就公司全部经营时间而言, 创造净利的总和应等于结束清算、变卖资产并偿还各种债务后的净现金流入。
但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和执行权责发生制, 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并不正好等于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 两者存在差异。
从短期看, 损益确认的时间与现金收付的时间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 以致有些年份有净利而无现金, 有些年份刚好相反。
现金流量表分析本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便于投资者、债权人更合理的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另外, 在某一会计期间, 由于责权发生制的固有缺陷, 给人为调节收益留有余地, 如通过虚列债权和收入的手段虚增的利润等,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但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虚增的利润并不能产生现金流量增量, 因而企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难以“粉饰”经营业绩, 从而促使企业加强债权、债务管理,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以增强现金支付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结合企业现金流量信息, 而不是单凭年度利润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4.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减少投资者利用会计报表信息的决策失误。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传统会计报表披露的利润失去了真实性。
因而无论公司向外融资或缩小经营规模, 传统会计模式使利润与现金资源的差距扩大。
在资本市场上这种情形会反过来降低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使公司财务问题...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谎言的历史是哪一本书籍
展开全部 84岁的索罗斯在达沃斯宣布退休,退出投资管理领域。
这位传奇大师老了终于说出皇帝的新装-特别对投机于股票市场的人来说,记住他的这名言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
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投资家) 附:疯狂的郁金香 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投机狂热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投机对象不是股票、房地产,也不是荷兰油画,而是一种花卉--郁金香。
当第一车郁金香从君士坦丁堡运抵安特卫普时,这种阔叶的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传播知识和观赏艺术”的价值。
欣赏和栽培郁金香不久成为时尚,并演变成投机风潮。
稀有品种的花价没完没了的攀升,球茎越奇异越值钱。
贵族、市民、农民、商人、海员、女佣,甚至扫烟囱的老师傅和老裁缝们都沉醉在郁金香的投机热潮中。
所有的人都认为:人们对郁金香的狂热会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投机者都会跑到荷兰,以荷兰人开出的任何价格求购郁金香。
那些起初认为价格不会上涨的人,看到亲戚朋友个个满载而归,无不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很少有荷兰人能抵制住这种诱惑。
人们不惜拿家具、珠宝、地皮等东西来换取这小小的郁金香球茎,只因为后者更值钱。
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1637年初,价格最终上升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水平,开始大幅回落:1637年1月以20倍速度增长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2月以超过20倍的速度全面滑坡。
政府出面救市也毫无作用,花价从悬崖上向下俯冲,最后其标价还不抵一个普通的洋葱。
99%的人在劫难逃,整个荷兰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
春去春来,郁金香依旧绚丽的绽放。
密西西比骗局 1716年,正当法国经济混乱、债台高筑、财政濒临崩溃之际,从苏格兰来了一个“财神”和“金融奇才”--约翰.劳先生。
法国皇室十分欣赏他以纸币辅助金属货币的计划,同意给他一些资本建立“劳氏公司”银行。
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用以支付国债,并根据特权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发行后价值也保持不变。
这便使“劳氏纸币”被认为比经常因政府干预而贬值的金银更能保值。
由于纸币要有硬通货支持,1717年劳先生又获取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垄断开发特权。
他声称那里“遍地黄金”,以此出售密西西比公司不断增发的股票。
但是,出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并没有用来开采“遍地的黄金”,而是被皇室用来还债。
公众被密西西比公司丰厚的利润前景所诱惑,申购新股的人要昼夜排队,甚至等上几星期。
公司股票的价格扶摇直上,有时几个小时就能涨20%。
收购国债的钞票流入股市,股价暴涨又刺激了新股的发行。
雪团越滚越大,整个法兰西沉浸在致富的狂热中,经济似乎也真的繁荣起来。
1720年初,孔蒂亲王没能以满意的价格买到新股,一怒之下把装满三辆马车的纸币拉到劳氏银行兑换硬币。
更多的人开始觉得黄金可能比纸币更好,加入到兑换的行列。
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硬币,劳氏纸币在挤兑风潮中被宣布不可兑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恐慌抛售中一落千丈。
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一贫如洗。
南海上的泡沫 1711年,英国牛津的哈利伯爵创建了南海公司。
作为承接英国政府债务的回报,公司除了获得政府6%的“安全利率”之外,还赢得南海贸易垄断权和南美金银矿藏开采权。
但这个宏伟计划似乎有意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当时仍称雄海上的西班牙声称对这些地区拥有垄断权。
在人们渴望发财的狂热气氛下,南海公司垄断贸易徒有虚名这一事实没有人关心。
公司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128英镑,上涨到3月的330英镑,6月的890英镑,7月的1000英镑。
从来没有这样多的人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变得这样的富有!受“南海效应”启发,许许多多的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据称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新发明”,如永动机、新式肥皂、从黄瓜中抽取阳光以及“一个具有巨大优势但一时还没人能说清楚的项目”......所有的股票都有人买,所有的股票都身价百倍。
最终,南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感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差距如此离谱,于是决定把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抛空。
消息一泄漏,股价立刻下跌。
不久,整个市场就因股价的一泻千里而处于极度恐慌中。
政府官员为重树投资信心而付出的努力也不见成效。
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已经完全崩溃,无法挽回。
无数公司的股票变成废纸一堆。
“南海泡沫”危机中的大输家包括大名鼎鼎的天才科学家牛顿。
事后他悲叹道:“我能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计算人群的疯狂行为。
” 美国的教训 正因为自由和繁荣导致的贪婪与恐惧,美国人亲手导演了两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壮观的投机热潮和最惨重的崩盘。
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美国经济充满了信心。
正是这一乐观态度,促成了全国上下的房地产和股市投机热潮。
这场投机热潮的最大中心地之一是佛罗里达。
那儿气候宜人,人口增长速度快,导致住房供不应求,地价暴涨。
全国各地的投资投机者都纷至沓来,希望得到好回报。
银行宽松的贷款条件更是火上浇油,房价能在几周内翻一番。
人们确信不动产市场绝对没有下跌的可...
摩根的详细历史?
展开全部 美国最后的金融巨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是“华尔街的拿破仑”,他曾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
但据说他经常因为压抑而感到“毫无价值”、“无所适从”。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还控制着几十种行业,并创立了美国钢铁公司—该公司的原始资本是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一年开销的4倍。
但是,对他来说,休闲与工作同样重要,他曾经多次嚷嚷要退休。
为了深入地刻画这么一位复杂的大人物,琼.斯特劳斯完成了一部长达近800页的鸿篇巨传∶《华尔街之子摩根》。
琼.斯特劳斯曾因成功撰写了艾丽斯.詹姆斯(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的姐妹)的传记而荣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美国历史班克罗夫奖。
此次,琼.斯特劳斯仔细地阅读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书信、文件和日记,最终在其令人钦佩、生动逼真的作品中向世人揭示了摩根及其圈内的朋友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但是读者也会不时被细节的海洋所淹没,对这个金融帝国的缔造者及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始终持以神秘和敬畏之感。
摩根并不是白手起家、自我成才的典型。
他的父亲朱尼尔斯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在19世纪50年代,朱尼尔斯受雇于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
他们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
朱尼尔斯决心把他的发运传给他的子孙。
他严厉地要求他的儿子皮尔庞特接管家族产业,帮他选定在瑞士、德国留学的课程,安排他在华尔街当学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他教训摩根的事因。
美国南北战争后,流入美国的投资迅速增长,尤其集中在铁路领域。
在战后的30多年里,摩根信托公司不仅参与组织了铁路融资项目,还屡次尝试约束这一利率过高的行业。
19世纪70年代,朱尼尔斯出资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法国—这标志着摩根家族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国际银行业的顶层。
琼.斯特劳斯对摩根的个性与私生活的着迷远胜于对其在商业界的辉煌业绩的关注。
这使她的作品与罗恩.切尔诺在1990年出版的《摩根大厦》有显著的区别。
《华尔街之子摩根》一书从朱尼尔斯于1890年去世讲起,描述了家财万贯的摩根更加自由、终日沉湎于他的个人爱好∶开游艇、追女人、做怪异而又随心所欲的慈善家、营造庞大的艺术收藏品王国。
琼.斯特劳斯在书中写道∶“他操纵着20世纪初帝国的天秤,好像要占有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从古登堡圣经、弗美尔和庚斯博罗的绘画、中国的瓷器、中世纪的地毯到英国l9世纪初期样式的家具—作者发现,“摩根从不在乎为购买艺术品花费巨资”。
他的藏品已充塞屋宇、难以尽览。
截至到1912年止,他已经花费了6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
尽管他有这些嗜好,摩根在上个世纪末还形成了一个观点∶不管是摩根金融机构,还是国际经济局势,离开了他都不行。
在个人生涯的关键时刻,摩根在1895年提出“国库管理国际化”,后来主张民粹主义的农场主在发起反对金本位的政治运动中继承了他的观点。
摩根组织了6200万美元的债券发行,堵住国库的漏洞;并入市干涉,抬升美元的汇价。
1907年,在另一次戏剧性的插曲中,金融市场的恐慌导致了为期两周的疯狂行动,摩根再施援手,注入大量资金解救了多家金融机构和纽约市。
在这两次事件中,摩根表现得犹如美国中央银行行长—当时这个职位并不存在。
但是热心公益并不是他的原始动力。
那两次危机过后,摩根和其他投资家的财富都大发横财。
尽管罗列了这么多细节,琼.斯特劳斯最终还是没能掀起摩根有意戴上的粗暴而冷谈的面纱。
比如,摩根为何一再冷落亲生儿子杰克,却选拔他人担任要职?似乎摩根在量才录用时,有意模仿没有子嗣的皮博迪,而不是他所崇拜的父亲。
琼.斯特劳斯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她拒绝妄下定沦。
摩根的晚年多灾多难。
20世纪初期,他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跨大西洋航行财团,这后来被证明是一场“金融大灾难”(琼.斯特劳斯语)。
1912年,该财团的旗舰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
同年,国会开始调查某些指控∶摩根财团涉嫌恶意控制美国的财政命运,75岁的摩根只好出庭接受国会委员会的审讯。
在第二个月月底,他精神崩溃,并在两个月后去世。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人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国会(不知是无意之中)建立了美国联邦储备局—指导美国经济的那只著名有形之手。
这是献给摩根最好的颂词。
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财团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机构。
它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于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继承过来,迁至纽约后名声鹊起。
直到现在,坐落在宽街和华尔街相交的“街角” 处的老一代摩根的继承者??JP摩根公司依然主宰着美国的金融界,并且继承着老一代摩根的“文化传统”。
2000年12月11日,美联储批准大通曼哈顿银行与J.P.摩根投资银行合并,目的在于“催生美国最大的一家银行企业”。
合并后的公司将命名为“JP摩根大通集团”,其总资产将达到6680亿美元,直逼总资产有6790亿美元的美洲银行,成为美国第二大的以银行为核心的集团公司,与此同时,美国花旗银行仍以总资产7910亿美元名列首位。
实际上,目前这三家...
一国的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资本流入,本国货币的需求为什么增大,...
利率上升,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 这是我见到的用实例解释的最经典的例子,网络上的大多解释都是错误的。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
另外,利率的上升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加息最终使汇率受到损害。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95年,美国因为担心经济过热而提高利率,导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暴跌,最终使美元的汇率在当年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因此,面对提高利率使该国汇率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两种可能性,我们不要用恒等式的概念去套,而是对当时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关键是要看提高利率在吸引资金流入和引起资本市场下跌而资金外流方面,哪一个产生的影响更大一些。
特别是要留意股市的下跌是一种由于利率上升引起的短时间的调整,还是一种由于经济增长受阻而出现的中长期下跌趋势。
例如2006年美联储为对抗潜在的通胀压力,不断提高利率,前后达6、7次之多,但前面的加息虽然当时对美国股市造成压力,但从其后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并没有由于加息而受影响,股市在经短暂回调后仍继续上升,因此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继续逞强。
但在最后的加息后,美国经济数据差强人意,大公司盈利受到影响,美国股市动荡中大幅下调,美元对欧元汇率终于也因此而下跌7%左右。
在这一分析中,除了留意美国经济的有关数据外,必须密切关注美国的物价直属,具体而言是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的通胀情况。
四、 政治因素分析 经济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国际上任何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各种矛盾、冲突、对立,甚至战争,都会对国际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任何重大政坛人物的变更,由于其经济、政治观点、政策的不同,也会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影响;国际游资除了要寻找理想的投资回报外,还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因此,政治与汇率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且,由于政治因素的出现多带突发性,来得快,去得猛,事前无征兆,难以预测,故此对汇市的破坏力极大,造成外汇汇率短时间的大起大落。
因此作为一个外汇炒家不但要留意各国经济的变化,也必须要经常了解、分析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地区性热点问题的动态,掌握一般性的规律,对有关时间作出迅速的反应,否则很容易吃亏。
那么,什么是一般性的规律呢?从到目前为止的情况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等实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而且由于美国两边是太平洋和大西洋,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中南美等小国,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在美国本土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小。
因此只要世界上发生较大的政治事件,资金都会流入美国以规避风险,因此美元就因为发挥\'资金避难所\'的角色而汇率上升。
而西欧由于传统上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在经济、贸易、政治等各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苏东发生动乱,西欧必然受到波及,欧洲国家货币的汇率就会应声下跌。
这已经一再为国际金融市场所证实。
比如说99年的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冲突并演变成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战争对欧元的影响。
本来从整体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比美国差,因此在98年底欧元诞生前不乏分析师看好欧元,但是一方面是欧元区诞生的先天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科索沃问题的影响。
由于这场战争旷日持久,资金就不断从欧洲流出,到美国投资,从现象上看,美国股票市场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美元汇率不断上升,而欧元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贬值。
直到科索沃战争结束,欧元才略有喘气的机会。
因此有分析员认为,不排除美国利用扩大科索沃问题导致战争,从中渔利。
这是我见到的用实例解释的最经典的例子,网络上的大多解释都是错误的。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
股票价值评估怎么做
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资产 价值 资产价值也称为重置价值,它主要取决于公司情况的有形方面。
在自由进出,没有竞争优势的条件下,资产价值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
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首先是对其所在的行业的经济生命力的判断。
如果行业正在走下坡路,那么公司的资产应该是以清算资产为基础进行计算。
由于不存在为满足特定行业需要而制造的资本市场商品的市场,因此这些商品通常要分拆出售。
这些资产就应该按重置成本进行估价。
格雷厄姆和多德定价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计算公司的资产价值。
现代的价值投资者把设施、不动产、设备、甚至产品组合、客户关系、品牌形象、员工素质等无形资产也包括在其定价模型中。
因此,相应误差也扩大了。
评估这些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需要很高的技能和想象力。
当然,只有对于那些处于具有经济生命力的行业的公司,这种努力才是值得的,对于那些很快就会退出舞台的行业来说,无形资产是没有价值的。
(二)盈利价 值 盈利价值即代表公司特许经营权的价值。
在此可将先进的管理看作某种形式的特许经营权价值,也许它不如纯粹的竞争优势持久。
当管理层的管理效果越好,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越高过正常水平,公司的盈利价值也就越大则公司的盈利价值与资产价值的差额也就越大;另外有些上市公司的盈利价值远低于资产重置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说明公司管理层利用现有资产不能创造出应有的收益水平,我们应该改变管理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或者是通过变更整个上市公司的资产,从而获得新的资产,产生新的盈利能力。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重组和并购。
另一种更普遍的,用于解释盈利能力价值高于资产价值的理由就是进入壁垒的存在。
公司享有明显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可以获得比公平竞争情况下更高的资产收益率。
我们把这种额外的盈利能力称为公司的特许经营权价值。
特许经营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现有收益能力的影响,而且有于它对营利性增长的可能性的影响。
惟一能够增加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类型是拥有特许经营权的增长;然而,识别特许经营权是一种高难度的技巧,需要花时间,花精力来掌握。
(三)成长性价值 成长性价值是具备特许经营权的成长性价值与盈利能力价值的差额。
在所有的估计中,这个价值是最难估计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投资者可以推断:公司的内在价值处于这一条价值的某个地方,然后,把它(做出适当的扣除以保证一定的安全边际)与市场价值相比较就可以看出特许经营权是否有意义。
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成长性价值与我们普通所理解的企业短期成长性不一致,它指的是企业拥有特许经营权而具有稳定、持续的增长性。
有实际的投资实践中,特许经营权的含义很广泛,说白了,就是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它可能是政府创造的竞争优势,政府颁发许可证给一家或几家公司,允许他们从事某些业务。
国际上最著名的价值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和其他一些杰出的价值投资者就十分偏好那些“好”公司的股票,所谓“好”公司指的是那些像可口可乐那样具有成长性的公司。
在这一前提下,好公司———有时升级为“大”公司———是指那些尽管需要现金来维系公司发展,但仍能够向投资者分配现金的公司。
这与那些因其未来收入和收益预期较好而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公司通常不是一回事。
价值投资者认为资产的重置成本,特许经营权的当前盈利能力和特许经营权下的收益成长性是内在价值的三种源泉。
如何评估股票价值 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怎样的经营活动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就需要先从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及结构开始。
1.财务报表 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前者所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信息是否对外部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主管机关及税务机构等)做了适当的报告与沟通,财务报告的编制必须遵守共同准则(会计准则);而后者则主要提供财务及营运表现的相关信息(如营运控制、成本衡量及顾客成本评估等),给以帮助公司人员提高公司的价值(这是现代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即所谓的财务管理。
在本系列中,管理会计的有关内容不做讨论,而主要对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进行简单讨论(完全不熟悉财务知识的读者应阅读有关更详尽的书籍)。
一份年度报告里的财务报表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①资产负债表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一时的经营状况,左边是按照资产的用途和可变现程度排列的(如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右边是按其来源形式排列的(负债和股东权益)。
它们满足下列恒等式:(左边)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右边) 股东权益就是公司在清偿债务后所剩下且能为股东拥有的净值。
注意,上述资产的会计计价或帐面计价一般是指资产的结存价值,按通常的会计准则,它们是以成本来计价的,即帐面计价实际上是指资产的成本而非资产的价值,资产价值实际上指的是市场价值(即以市价来记录)。
所以,通常情况下市价低于帐面值或高于帐面值都是正常的,只有在很巧合的情况下,帐面价值才等于市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