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价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为什么股票价格在内地和香港的价格不一样?

1、股票价格在内地和香港的价格不一样的原因:上市主体不一样。

因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换言之就是中国资本项目不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

人民币持有者在境内只有选择A股,加上A股市场炒作投机氛围浓重,结果就是A股多数时间股价高于H股(部分倒挂)。

2、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

股票价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

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代码是什么开头的?

港股是以0开头的,港股只有5位数字。

以下是部分港股名单,按市值从高至低排序。

港股上市公司种类非常多,按照通常的分类,可以将港股分为4大类:1、H股,是指在国内注册成立,在香港上市的外资股。

2、红筹股,指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带有内地概念的股票,中资控股主要业务要在国内。

3、蓝筹股,指被公认为业绩在行业内优良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

4、细价股,指发行量少,成交量偏低的股票,一般业绩较差。

国内的A股的股票的股价为什么普遍比在香港上市的贵?

因为国内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监管也不够透明,所以很多公司上市时都会虚报公司市盈率,以此来抬高股票的上市价格,使得很多股票估值虚高,与实际公司业绩不成正比。

所以也造成有不少股票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与经济实力不符的市场估值当然会成为泡沫,而且泡沫最终必然会破。

香港是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证券发展史远早于大陆,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透明的监管机制。

全世界的公司在香港上市,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资产清算,层层监管和严格的法律程序,最终才能成功上市,并且一旦你公司有任何财务问题,或是谎报虚报财务报告,都会立刻遭到停牌和彻查。

股票的种类

展开全部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

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

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1990年,我国A股股票一共仅有10只至1997年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 720只,A股总股本为1646亿股,总市值17529亿元人民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2.7%。

1997年A股年成交量为4471亿股,年成交金额为30 295亿元人民币,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它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

现阶段日股的投资人,主要是上述几类中的机构投资者。

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

只不过投资者在境外或在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做H股。

依此类推,纽约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S纽约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别叫做N股和S股。

自1993年在港发行青岛啤酒H股以来,我网先后挑选了4批共77家境外上市预选企业,这些企业部处于各行业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厂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

到1997年底。

已经有42家境外上市预选企业经过改制在境外上市,包括上海石化、镇海化工、庆铃汽车、北京大唐电力、南方航空等。

其中有31家在香港上市,6家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2家在香港和伦敦同时上中,2家单独在纽约k市(N股),1家单独在新加坡上市s股)。

42家境外上市企业累计筹集外资95.6亿美元。

...

股票到底是怎么回事?

股票是公司为了筹集资金向大众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一张股票的面值是一块钱。

通过溢价发行和流通等环节后,股票价格往往远大于其面值。

一张股票,就代表着公司的一份股份。

股票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它实行“T+1”交割制度,今天买回来的股票,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卖出。

股票的价格还有10%的涨跌停限制,一天之内,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了前一天交易价格的10%,就是到了涨停板或者跌停板,超出这个价格的交易就无法成立。

在股票大家庭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股票:1. A股,又叫人民币普通股,由中国境内的公司发行,用人民币认购和买卖。

2. B股,又叫人民币特种股票或外资股,由中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以人民币标价,但是要用外币认购和买卖。

3. H股,指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一般是国企股。

当然,在股票交易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交易费用。

我国目前规定,买进和卖出股票都要缴纳佣金,一般是成交金额的0.05%。

此外还有过户费,按照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卖出股票的时候还要向国家缴纳印花税,目前是成交金额的0. 1%。

因此,如果投资者喜欢炒短线,频繁买卖股票,产生的税费也是不容忽视的。

李嘉诚有多少钱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

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

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

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

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

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

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

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

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

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

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

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

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

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

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

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

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

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执行董事。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

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

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

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李泽楷 香港电讯盈科主席 作为李嘉诚的二公子,李泽楷一直试图摆脱父亲的阴影,希望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近年来的几个震惊香江的大动作的确不同凡响,行内人士笑称:“他一天就赚了他老爹一 辈子的钱。

” 1966年11月出生于香港。

1987年获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 1990年创建香港卫视StarTV,在2年后卖给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时候,已经赚下4亿美元; 1998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 1999年5月,动用31500万美元购得了一个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改名为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即盈科动力; 2000年3月,在二板市场上筹集了10亿美元,并且动用盈科动力的高价股票从大东电信手中购买香港最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香港电信。

交易额估价为380亿美元,此乃亚洲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为此,盈科动力背上9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在大东电讯急于抛盘和纳斯达克的双重影响下,盈科的股价开始走低; 2000年10月,负债重压之下,盈科开始把香港电信最有价值的移动电话和IP骨干网的业务卖掉。

李泽楷的威信开始大打折...

香港钻石世家有股票吗?

成长性不同,市盈率也不同,钢铁股10倍左右,网络股等朝阳行业就高些,因为一般来说,这些股的业绩增长快,小公司说不定很快就能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公司,市盈率高就是对这个公司的预期高,香港或外国的成熟市场,有很多预期能够被随后公司的高速发展所证实(当然也有不少落空的);而在我们的股市非常多的预期落空(成为现实的大多是公司被重组了),因此我们的市盈率常被戏称为市梦率。

大时代里的香港股灾是哪一次股灾,原理是什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场为背景。

剧中这个场景正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也就是发生在1973年的香港大股灾,这一股灾也名列世界七大股灾之一。

1967年的暴动,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香港社会内部出现剧烈变化,但港英政府漠视普通市民利益、只寄望于豪门富贾,也是重要原因。

在动荡之下,股市受到显著冲击,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在6月份还一度宣布停市两个星期。

暴动结束之后,市场才逐步恢复。

不过,1969年之前的香港股市,上市门槛高,且主要上市公司均为英资,华资受到一定排挤,即使参与买卖股票的职业,在当时的香港也被视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1967年的暴动可以算是香港历史发展的分水岭之一,港英政府汲取了这次时间的教训,开始关注华人民生,提升市民对香港的归属感。

香港股市在1969年之后开始升温当时因为股票交易活跃,股票的登记与过户手续还是通过人手办理,难以及时处理积存交易,香港证券交易所当时在1969年11月1日开始宣布股市只开放半天,让经纪下午处理交易。

远东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打破了原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独家垄断,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香港股市已经不能服务于经济的发展,香港上市公司数目一直维持在65家左右,但是香港的工厂数目已经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到1969年的12300家。

远东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粤语交易,容纳女出市员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举措,其交易量迅速超过香港证券交易所。

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也先后成立,形成四所竞争的格局。

这一段时间应当说是香港股市发展最快的时期,许多知名的香港本地公司,基本上就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例如新鸿基、长江事业等。

恒生指数由406.32调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后,继续扶摇直上,到年尾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时间上升1.6倍,其间多种现时的蓝筹地产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华资地产五虎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大昌地产。

当中以长江实业及新鸿基地产发展最为远大,前者后来多次挑战英资地位,后者超越置地成为全港最大型地产公司。

1972年10月30日并发生香港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英资置地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爵士及华资地产商华懋王德辉争夺牛奶公司控制权,即所谓“置地饮牛奶”事件:置地以两股面值五元现金,交换牛奶股东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双方于报章上作出广告战,一时成为市场焦点。

市上又有传外资利获家集团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的认识不足,作出财技在市场制造炒风,即所谓“过江龙饱食远扬”事件。

而由于当时对于公司上市监管不足,大量空壳公司上市混水摸鱼,最典型例子莫过于有“香港黐线”之称的香港天线上市。

经历过股灾的人肯定过目不忘,因为那感觉真是和割自己的肉一样疼。

财迷哥认为,《大时代》中的两次股灾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

在第三次股灾中,丁蟹一家主要做股指期货,通过做空盈利。

如果要让丁蟹服软,只能选择让股指飚起来。

于是,丁蟹的对手方展博开始找香港三大阔佬借钱,通过融资将股指抬高,最终丁蟹不得不以高价买入,多年积蓄全部蒸发并负债数亿。

最终,四个儿子跳楼,他自己侥幸存活。

另一方面,这种人为太高股指的行为,也让泡沫产生。

如果一直发展下去,股灾怕是不远了。

疯狂之后,总是走向灭亡。

经过了73年3月9日的新高后,外资率先大手出货,跟着抛售的人越来越多,恒生指数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3月底股市急泻一成多,7月恒指破500点,年底跌至400点,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恒指更低见150.11点,跌幅近91%比起1929年纽约的股灾还要严重。

大批股民损失惨重,举生积蓄化为乌有,跳楼新闻经常见报,整个香港市面萧条,进入一个不景气的年代,直到数年后才稍见色。

香港在1997年金融风暴的损失,相信令很多人毕生难忘,但若与1973年的股灾相比,下跌幅度仍只能算是小儿科。

对于1973年的股市大震荡,从一开始创出1700多点的空前纪录,到跌至1974年150点的新低,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中东以阿战争后,阿拉伯世界实行石油禁运,引致能源危机和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香港的股市才会从千多点高峰急速狂泻;但笔者却认为是投机过分,物极必反的必然结果。

“要你灭亡,就先要你疯狂”,世事往往就是这么奇妙的。

经过了1973年的股灾以后,香港经济虽受到一定的打击,但亦从此打稳了根基,使人们明白股票的风险,把香港带进80年代的辉煌日子。

1974年后,政府设立两个非全职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证券及商品交易事宜)及其行政要员(证券及商品交易监管专员),办事处隶属政府部门。

商品交易伴随国际贸易频繁产生,1976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成立,主要交易的产品包括棉花期货、糖期货、黄豆期货和黄金期货,比中国最早的商品交易中心,上海金属交易所早了16年。

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改名为香港期货交易所(香港期交所),翌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直到1986年,香港证券市场已经从1969年的26亿港元攀升至1231亿港元。

四大交易所的春秋战...

股票到底是什么?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股票的特征有:(1)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出席股东大会来行使股东权。

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

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2)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

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3)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

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

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4)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

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

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5)永久性:股票所载有的权利的有效性是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一种无限期的法律凭证。

股票的有效期与股份公司的存续期间相联系,两者是并存的关系。

10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