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股票 评级机构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我国有没有信用评级机构?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被认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受到各国普遍质疑。

美国次债风险早已显露,各种高危的金融衍生品被包装上市,很多都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为2A级、3A级以上的信用。

美国银行界2008年开始警告次级按揭市场的危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直到2009年春季才大规模调低相关债券的投资评级。

在次贷危机发展过程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掩盖了次债的真实风险...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与华尔街金融财团的关系

展开全部 从免费服务到旱涝保收 1900 年,当约翰·穆迪以自己的姓氏创建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时,他只是想通过对铁路证券(这些证券往往复杂多变到让投资者头疼)提供评级服务,在华尔街混口饭吃。

和其他评级机构一样,穆迪在发展初期实行免费评级,不过穆迪的工作确实做得很出色,特别是在1929 年市场崩溃时,穆迪公司所给予高评级的股票没有一支出现价格大幅下滑,在投资市场赚足了眼球。

投资者们相信穆迪公司的分析和评级是客观而有水准的,穆迪也逐渐开始向投资者收钱。

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穆迪和它的竞争者们,包括标准普尔(这家公司比穆迪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成立于1913 年的惠誉国际,开始调整经营方式,它们不仅向投资者收费,还伸手向被评级的公司要钱,道德隐患就此埋下。

1975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这三家评级公司为首批全国认证评级组织(NRSRO),它们从此被贴上了半官方的标签,更厉害的是,NRSRO 随后发展成了一个垄断组织,再也没有其他评级公司能够真正打进这个组织。

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对三大评级机构奉若神明,市场上没有经过它们认证的债券几乎无人问津。

无数融资公司向它们挥舞手中的美元,希望为自己的债券获得一张“3A”级标签。

在这种背景下,评级机构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向融资企业收取评级费成为主要利润来源,并且偶然误判也没关系,没有企业敢向它们索赔。

在评级行业,至少30% 的利润是很常见的,2006 年,标普税后收入高达12 亿美元,穆迪则赚到13 亿美元。

“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当一个“+”、“-”的调整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评级机构被推上神坛,华尔街贪婪的传统也入侵了这一领域。

曾几何时,被视为安全投资黄金标签的“3A”级评级,变成了评级公司手中的盈利工具。

“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来换取金钱”,在2008 年美国国会调查“金融海啸”举行的听证会上,穆迪一位经理级人士这样说道。

在业内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汉诺威是德国再保险业巨头,原先不是穆迪的客户。

穆迪曾电函汉诺威称愿意为其初期提供免费的评级服务,并在未来建立收费服务关系。

当时汉诺威已经是另外两家评级公司的客户了,就拒绝了穆迪。

穆迪还是开始为汉诺威评级,2003年在其他评级公司都认为汉诺威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穆迪却把汉诺威的债券级别降至垃圾级,结果引起抛售,汉诺威在几小时内就损失了近两亿美元,最终不得不向穆迪投降。

2002 年到2007 年间,三大评级机构将华尔街制造出的数千种创新债券评为“3A”级,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次级债。

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穆迪和标普还给予了11 个随后陷入重大困境的金融机构以高评级级别,其中就包括危机的导火索——雷曼兄弟银行。

主权评级只手遮天 “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标普和穆迪。

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标普和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这样评价。

在美国国家机器的护航下,三大评级机构不仅对普通的公司,甚至对主权国家的信用都能产生杀伤力。

虽说它们的确会考虑到GDP增长趋势、外汇储备等客观因素,但事实上,三大评级机构担任着美国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幕后推手。

例如,穆迪和标普直到2003 年依然只给中国的主权信用打出很低的“3B”级别。

2009 年12 月8 日,惠誉率先将债台高筑的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3B+,同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

标普和穆迪也相继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

希腊债务危机就此爆发。

此后,三大评级机构对于希腊以及其他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的每一次表态都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

今年4月,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连遭到信用评级降级,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甚至被标普定为垃圾级,希腊债务危机由此上升为欧洲债务危机。

三大评级机构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指责。

安盛公司投资战略主任帕里斯-奥尔维茨甚至怀疑它们对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的降级时机是经过精心预谋的,“当希腊与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谈判取得进展的时候,我看不出为何迫切宣布对上述国家降级”。

他认为评级机构代表美国国家利益制衡欧元的用心昭然若揭。

标普降级美债:一石激起千重浪 在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今天,评级机构掌握着极大的金融话语权,如何规范和监管评级机构的行为,如何重新构建一个透明高效的评级行业,值得各国深思。

我国也应该借鉴国际上的改革经验,加快现有信用评级机构的质量提升和整合重组,建立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在金融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最大程度地争取国际金融话语权。

全球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与信用评级角逐的博弈。

8月5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立刻引来轩然大波,尽管奥巴马称“美国一直而且将始终是3A国家”,但国际股市就此大跌,国内A股也一度失守2500点,标准普尔凭借评级就能刺痛全球市场的神...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史?

展开全部 1、穆迪(Moody)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他在1909年出版的《铁路投资分析》一书中发表了债券资信评级的观点,使资信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他开创了利用简单的资信评级符号来分辨250家公司发行的90种债券的做法,正是这种做法才将资信评级机构与普通的统计机构区分开来,因此后人普遍认为资信评级最早始于穆迪的铁道债券资信评级。

1913年,穆迪将资信评级扩展到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上,并创立了利用公共资料进行第三方独立资信评级或无经授权的资信评级方式。

穆迪评级和研究的对象以往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债务、机构融资证券和商业票据,最近几年开始对证券发行主体、保险公司债务、银行贷款、衍生产品、银行存款和其他银行债以及管理基金等进行评级。

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专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员,在17个国家设有机构,2003年评级和分析的债券总额超过30兆美元,其股票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交易(代码MCO)。

2、标准普尔(S&P)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

普尔出版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60年,当时其创始人普尔先生(Henry V. Poor)出版了《铁路历史》及《美国运河》,率先开始金融信息服务和债券评级。

1966年标准普尔被麦克劳希尔公司(McGraw Hill)收购。

公司主要对外提供关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的独立分析报告,为世界各地超过22万多家证券及基金进行信用评级,目前拥有分析家1200名,在全球设有40家机构,雇用5000多名员工。

3、惠誉国际(Fitch)是1913年由约翰·惠誉(John K.Fitch)创办,起初是一家出版公司,他于1924年就开始使用AAA到D级的评级系统对工业证券进行评级。

近年来,惠誉进行了多次重组和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1997年公司并购了另一家评级机构IBCA,2000年并购了DUFF & PHELPS,随后又买下了Thomson Bankwatch,目前,公司97%的股权由法国FIMALAC公司控制,在全球有45个分支机构,1400多员工,900多评级分析师,业务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机构融资评级,迄今已对1600家金融机构、1000多家企业、70个国家、1400个地方政府和78%的全球机构融资进行了评级。

自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上述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自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后,三家公司就垄断了国际评级行业。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

每年的营业收入穆迪约15亿美元,标准普尔为10多亿美元,惠誉国际为5亿美元左右。

股市中的评级有推荐、买进、强烈推荐、增持是怎么回事?

1. 这只是机构对基本面的评判给出的意见,但是如果你统计他们的历史评级的绩效,就知道,牛市中还好,熊市和盘整市场,对的几率很低。

2. 有的机构甚至会利用这些评级出货,强烈推荐发出之后,卖出自己持有的部位。

3. 真正要好好炒股,学习的方向有这么几个基本面 要会看股票公司的财报 所处行业 所在行业中的低位 成长性怎么样 现在的股价估值如何 和同行业股票相比如何 未来有无外延式并购 有无资产注入预期等等技术面 均线 K线 量能 以及一些技术指标 比如KDJ MACD CCI ENE等等 用来找具体的买卖点筹码面 这个做为散户能得到的信息不多 主要就是从大宗交易,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和龙虎榜去发现但是记得 学这些内容要学习正确的 经过实证有效的 而不是百度出来的大路货色举个例子阳线吞噬 就是阳包阴 无论你在哪里找的知识 都会告诉你后市看多吧但在A股二十年的统计中 阳线吞噬之后的走势 涨跌对半的概率 那么这种技术分析有用么?更不要说 如果一段上涨后出现的阳线吞噬 叫做双人殉情 后市七成要下跌 比如2638之后出现的那2次 和1月9日3147那一次 4月11也是相反的例子是贯穿线 后市上涨的概率超过七成 你看看创业板这几个月出现的三次贯穿线 是不是每次都出现短线反弹? 包括这次1月17日的这还只是K线 还有成交量 筹码面 形态等等综合知识去研判的方法

给某只股票的 “买入评级目标价”“沽售评级目标价\'" 是什么意思?

机构的评级都是基于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业务范围等对未来可达到高度的一种预测,他是预测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未来可能很长比如五年,也可能很短比如一年。

不管是多久他们都有一定道理,而且是长期的。

你期待他短时间评级对股票有所影响或者作用本身就不现实。

11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