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装备业走出去股票 请问真正的中国制造股票有哪些
一、工业互联网机器人(300024)(即工业4.0)
同花顺(300033)点评:中国制造2025规划,最主要内容就是工业4.0和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就表示,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
而智能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的使用,则将成为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大脑”。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达到22.5万台左右,其中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54%。
国泰君安表示,工业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方向,将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效率改进,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有望可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相关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民生证券认为,围绕智能机器人可以布局三大投资主线,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客户资 源深厚下游广泛的系统集成商;某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不断拓展相关领域具备一定客户基础及实践经验的设备制造商;通过内外部合作整合进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上市公司:慈星股份(300307)、亚威股份(002559)、新时达(002527)。
【相关上市公司】
工业互联网:汉威电子(300007)、东土科技(300353)、海得控制(002184)、沈阳机床(000410)、华中数控(300161)、秦川机床(000837)、东华测试(300354)、天润曲轴(002283)、昆明机床(600806)
机器人:机器人、新时达、博实股份(002698)、新时达、林州重机(002535)、三丰智能(300276)、智云股份(300097)、英威腾(002334)、京山轻机(000821)、海得控制、中际装备(300308)、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金自天正(600560)、梅安森(300275)
二、5G云计算大数据
阿里巴巴发布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预研课题的草案《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在这份草案中,阿里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重点应由“铁公基”转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由此可见,云计算、大数据极有希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
另外,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日前也表示,大数据应用对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对科技创新、调整结构等很重要。
同时,怀进鹏也提到,在5G技术研发和有关需求等方面,中国已开始布局和准备。未来,5G的应用范围将会非常广泛,如涉及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导航、制造业、流通领域、新闻领域等。
【相关上市公司】
云计算:长城电脑(000066)、浪潮信息(000977)、证通电子(002197)、中科曙光(603019)、光环新网(300383)、用友软件、银信科技(300231)、天玑科技(300245)、荣科科技(300290)、杰赛科技(002544)、鹏博士(600804)、焦点科技(002315)、二六三(002467)
大数据:东方国信(300166)、美亚柏科(300188)、拓尔思(300229)、银信科技、东方国信、宜通世纪(300310)、天源迪科(300047)、世纪鼎利(300050)、初灵信息(300250)、东土科技、东软集团(600718)、鹏博士
5G:大唐电信(600198)、中兴通讯(000063)、富春通信(300299)、朗玛信息(300288)、百视通、科大讯飞(002230)、威创股份(002308)、卫宁软件(300253)、烽火通信(600498)、信维通信(300136)、同方国芯(002049)
三、航空航天装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嫦娥探月工程
航空发动机项目被誉为“中国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专门提及航空发动机。业内人士认为,每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工程,后续都会获得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此次国务院会议专门将航空发动机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之一,或许意味着发动机专项扶持政策已呈呼之欲出态势。
对此,海通证券(600837)表示,发动机产业有望获国家千亿以上专项资金强力扶植,预计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需求超2万亿元。
另外,在航空领域里,嫦娥探月工程无疑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就在3月12日,国防科工局宣布,探月工程将加大向社会开放力度,以此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嫦娥探月工程无疑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上市公司】
航空发动机:中航重机(600765)、钢研高纳(300034)、中航动控(000738)、成发科技(600391)、航空动力、钢研高纳、炼石有色(000697)
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卫星(600118)、海格通信(002465)、北斗星通(002151)、四维图新(002405)、合众思壮(002383)、北斗星通、远望谷、超图软件(300036)、华平股份(300074)、国腾电子、盛路通信(002446)、启明星辰(002439)
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关键词】海工装备船舶制造
工信部去年年底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借此进一步加强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管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广发证券(000776)表示,受益于海洋强国建设,海工装备具有良好成长性。
另外,此前由央行牵头起草的《金融业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于近期发布。该政策的出台,无疑将给造船行业带来一剂强心针。尤其是进入工信部船企“白名单”的企业,望最先获得利好。
【相关上市公司】
海工装备:中集集团(000039)、海油工程(600583)、振华重工(600320)、亚星锚链(601890)、巨力索具(002342)、广船国际、中海油服(601808)、上海佳豪(300008)、江钻股份、中信海直(000099)、神开股份(002278)、宝德股份(300023)、江钻股份、杰瑞股份(002353)、中原特钢(002423)、亚星锚链、中天科技(600522)、中远航运(600428)
船舶制造: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国远洋(601919) 、中船股份巨力索具、广船国际巨力索具、巨力索具、中集集团
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关键词】轨道交通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听取了南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这意味着人们将很快看到世界最大的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国中车(601766)”的诞生。业内人士表示,合并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将合力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的高端形象。
另外,随着中西部铁路投资力度的加大,“一带一路”的推动,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都有望给我们国家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上市公司】
轨道交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西车轴(600495)、时代新材(600458)、鼎汉技术(300011)、康尼机电(603111)、永贵电器(300351)、森源电气(002358)、世纪瑞尔(300150)、国电南瑞(600406)、鼎汉技术、恒顺电气、松芝股份(002454)、中泰桥梁(002659)、苏交科(300284)、北方创业(600967)、辉煌科技(002296)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智能汽车
近期汽车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总量低迷,但新能源汽车却出现井喷式增长。
交通部3月18日也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在政策持续加码下,今年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加速普及,全年有望实现至少翻倍增长。
除政策支持外,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智能汽车,阿里巴巴牵手上汽,北汽携手乐视网(300104),百度年内推出智能汽车,智能汽车行业有望迎来发展元年。
【相关上市公司】
智能汽车:比亚迪(002594)、上汽集团(600104)、乐视网、均胜电子(600699)、万向钱潮(000559)、宇通客车(600066)、中通客车(000957)、中恒电气(002364)、南洋股份(002212)、上海普天(600680)、动力源(600405)、奥特迅、九洲电气(300040)、思源电气(002028)、科陆电子(002121)、国电南瑞、力帆股份(601777)、许继电器
七、电力装备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
近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落地,为能源互联网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充电桩建设提速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应用,能源互联网建设将提速,在售电侧放开、电力自由交易、分布式能源推进的情况下,将诞生新的商业模式。未来的智能电网,将成为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
无独有偶,国家电网近期也表示,将组织开展智能变电站建设,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安装智能电能表6060万只,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可见,随着支持政策的频出,将带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产业链热度的持续升温。
【相关上市公司】
能源互联网:中恒电气、阳光电源(300274)、爱康科技(002610)、彩虹精化(002256)、爱康科技、金风科技(002202)、彩虹精化、金智科技(002090)、东软载波(300183)、林洋电子(601222)、开元仪器(300338)、国电南瑞、科华恒盛(002335)、积成电子(002339)、远光软件(002063)、智光电气(002169)
智能电网:三星电气(601567)、许继电气(000400)、平高电气(600312)、麦迪电气(300341)、百利电气(600468)、启源装备(300140)、科远股份(002380)、摩恩电气(002451)、海得控制、科大智能(300222)、红相电力(300427)、温州宏丰(300283)、特锐德(300001)、艾派克(002180)
八、新材料
【关键词】石墨烯碳纤维
2015年3月,全球首批3万部量产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2015年将成为中国石墨烯产业爆发的元年,以石墨烯锂电池有望最早实现产业化生产,另外伴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预计今年石墨烯锂电池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将在中国带动100亿元的产业链。
除石墨烯外,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碳材料已在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等民用工业到运动器材和休闲用品等。可见碳纤维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中新型工业材料的典型代表,将为世人所瞩目。
【相关上市公司】
石墨烯:中国宝安(000009)、烯碳新材(000511)、方大炭素(600516)、康得新(002450)、金路集团、中超电缆(002471)、烯碳新材、力合股份(000532)、华丽家族(600503)
碳纤维:康得新、和邦股份、金发科技(600143)、大元股份(600146)、吉林化纤(000420)、大橡塑(600346)、博云新材(002297)、中钢吉炭
九、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关键词】精准医疗移动医疗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新的‘精准医疗倡议’,美国将从2016年财政预算中为精准医疗项目划拨2.15亿美元经费。而据专家预测,中国国内基因检测及其相关产业将可能形成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以上的检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或超过千亿元,精准医疗将成为中国医疗行业的新蓝海。
在移动医疗方面,国家有关部委正在谋划建立国家层面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各地医疗数据可以在平台上互通互联。据数据统计,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未来将保持高速发展,至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00亿元,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移动医疗或将成为“互联网+”最大风口。
【相关上市公司】
精准医疗:达安基因(002030)、紫鑫药业(002118)、千山药机(300216)
移动医疗:泰格制药、鱼跃医疗(002223)、海南海药(000566)
十、农业机械装备
【关键词】高端农机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3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再次强调“三农”工作是政府工作重中之重,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农机现代化,高端农机发展再受关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随着高层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此外,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连续几年来,农民购置农机热情高涨,农机销售十分火爆,这将对农机板块构成支撑。正可谓农业现代化,农机先行。
实现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有哪些意义
我国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原因:
提高工业化水平;
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听取中国北车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会议认为,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为方向,对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重点作出总体安排,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会议通过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立法项目,其中政府投资条例、环境保护税法等急需的立法将尽快提请审议,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农田水利条例、居住证管理办法等立法将抓紧完成。会议要求,一要坚持权由法授、权责法定,严防“红头文件”越权代法,逐步减少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在立法中新设行政许可,严防部门利益法制化。二要坚持立法与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协调配套,及时对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用法治巩固和保障发展成果,为改革探索预留空间。三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夯实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会议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
会议听取了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重组进展情况的汇报,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企业稳定运营,促进效益提升。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利润率,促进税收增加。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打造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钢铁行业的龙头股有那几个?网络行业的又有那几个?
1、宝钢股份
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
金属制品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武钢股份
武钢股份为国内第三大钢铁企业,钢材产品涉及7大类,500多个品种,是我国板材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产品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热轧板卷供应商,
国内产品品种最全的专用中厚板生产厂,公司将在国内独家生产全系列轿车用板,公司进口矿比例约为60%,二冷轧投产后,公司将具备生产高档冷板及高档轿车板的能力,将努力打造成我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
公司管线钢在中亚管线,南非管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等国内外重大工程中的市场份额达35%,已研制开发了新产品8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新产品年产量超过200万吨。
3、鞍钢股份
鞍钢股份拥有鞍钢集团全部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拥有了与之配套的能源动力系统,实现了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完整性,系统性,是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
4、太钢不锈
太钢不锈公司已具备1000万吨钢(其中300万吨为不锈钢)的生产能力,拥有不锈钢,冷轧硅钢,热轧碳卷,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军工钢六大主导产品,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据统计,太钢集团生铁,普碳连铸坯等制造成本在全国前55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均排名第一,炼铁,炼钢资产的注入令集团的成本优势将转移至公司。铁路行业用钢,双相钢,耐热钢,造币钢,车轴钢,纯铁,9%Ni钢等21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5、新钢钒
新钢钒前身为集团公司热轧板厂。热轧板厂由攀枝花钢铁公司(现集团公司)独资兴建,于1992年底建成,主营钢压延加工。
1993年3月,经冶金部(1992) 冶体字第705号文和四川省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川股审( 1993)3号文批准,在对热轧板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攀矿公司(现已并入集团公司)、十九冶共同发起,并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本公司。
在圆满完成定向募集股份后,本公司于1993年3月27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1993年5月,经冶金部(1993)冶体字第269号文批准,攀矿公司并入攀枝花钢铁公司, 攀矿公司持有的本公司7500万股股份归攀枝花钢铁公司所有。
1、广电网络
是在原黄河机器制造厂的基础上成立的。黄河机器制造厂属军工企业,划出军品部分发起组建了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彩电生产,兼营房地产、电子电器产品等。
电视机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黄河牌彩电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公司的下属公司要主有西安黄河房地产开发公司、深圳黄河电子制冷设备公司、上海黄河电子工业联合公司和西安黄河传特电子有限公司。
2、天威视讯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威视讯,英文名称:Shenzhen Topway Video Communication Co., Ltd.)是深圳电视台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
作为深圳信息产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天威视讯主要负责深圳地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及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转和传送。
公司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业,正逐步发展成为管理科学化、经营规模化、产业多元化的现代企业。2014年2月27日,天威视讯重组经中国证监会审核获得无条件通过。
3、中信国安
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原中信国安总公司发起设立的高科技上市企业。
1997年9月22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10月31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信国安”,股票代码“000839”。
公司以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为主营业务,主要从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业务中的有线电视网、卫星通信网的投资建设,信息服务业中的增值电信服务、网络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
此外公司还从事盐湖资源开发、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和物业管理业务。
自上市以来,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通过大胆的市场开拓、创新的资本运作及高效率的资本市场融资,经营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4、歌华有线
歌华有线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先后完成了近、远郊区县有线电视网络的并购统一,2002年2月,歌华有线全面实现了“一市一网”,
现已形成覆盖全市18个区县、接入270万户的超大型有线电视光缆网络。经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中国证监会核准,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037)。
5、电广传媒
电广传媒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全面发展,已经基本完成湖南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长株潭“三网融合”试点有序推进,网络内容业务日益丰富。
2010年,电广传媒创投业务取得丰硕成果,旗下的深圳达晨公司各项业务捷报频传。截至2010年底,深圳达晨累计投资96个项目,累计上市17个项目,累计管理九期基金,管理规模65亿元人民币。
电广传媒的主营业务和经营范围包括:广告发布、代理﹑策划﹑制作,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和有线电视网络信息传输服务,兼营房地产、旅游﹑会展等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钢股份[60001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钢股份[60000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鞍钢股份 [00089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钢不锈 [00082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钢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电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威视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信国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2、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4、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5、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6、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1、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3、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4、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1、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
2、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
3、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1、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
2、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
4、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
5、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1、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
2、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3、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3.航空航天装备。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3]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1、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2、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
3、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4、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1、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
3、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
2、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3、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图解《中国制造2025》有哪些扶持政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项政策保障措施。其中,第七项就是“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主要包含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角度的扶持内容。
在引进来方面,首先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第二,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第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
人才转变。
在走出去方面,首先是,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第二,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第三,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
其实质都是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上的“网络协同”合作。因为,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本身独立的经营运作,一个产品也不再是一个企业单独完成的。网络协同使得制造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网络协同是国际化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的产物。“借势借力、整合资源”是制造业朝向网络协同制造发展的趋势。网络协同的大趋势下,迫切需要在一般制造业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开放发展的新机制。《中国制造2025》提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这一扶持政策,将有序推进制造业开放,重塑我国制造业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五大发展理念中关于开放要怎么做
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坚持主动开放,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投行等,迈出主动开放的稳健步伐。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我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动者,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
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方面,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以及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进双向开放,要求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中国市场环境是公平的。所有在中国内地注册企业,都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公平开放,表明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必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
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举措、开放内容、开放空间,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追求全面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必然。“中国将继续全面对外开放,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全面开放体现在开放举措上,就是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体现在开放内容上,就是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现在开放空间上,就是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全面开放,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各国发展联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日益凸显。共赢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主张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推进共赢开放,要求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
怎么才能推动产业链发展
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第二,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 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 路,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四,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 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 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 稳固;二要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三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 展。贰00吧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 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下一代互联 中国等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继续组织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中国络、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注意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 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继续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围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推进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发和国产化。 第三,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企业的兼并重组。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 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 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 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对国家鼓励类服务业实行与工业用电、用水、用热基本同 价。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试点。编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示范工程专项规划,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第五,加强地质工作,提高资源勘查开发水平。围绕"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切实加强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重点做好汛期 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防治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方面要取得重要进展。加强地勘行业管理,稳妥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加快建实建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 地质调查队伍。 第六,积极发展现代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 强电中国建设,优化电中国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加快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根据能 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 型,继续实施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大力建设现代化水上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 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中国,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整合港口资源,加快煤、油矿箱专业化码头建设,完善功能。大力发展以长江黄 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
关于国家政府对物流园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国家对物流园有以下的扶助政策:
1、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
2、 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要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3、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
4、 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物流管理的条块分割。加强依法行政,完善政府监管,强化行业自律。
5、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
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
6、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
7、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
8、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要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
9、加强组织协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物流业的重要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积极推动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扩展资料: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建设发展有待规范。一些地方脱离实际需求,盲目建设物流园区,片面追求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一些市场和物流企业也冠以物流园区的名称。
二是设施能力有待提高。多数物流园区水、电、路、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疏运通道不畅,路网配套能力较差,普遍缺少铁路和多式联运中转设施。
三是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多数物流园区仍然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设施装备配套性差、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信息联通不畅等问题。
四是经营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五是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物流园区普遍存在“落地难”、“用地贵”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今后几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规划》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物流要素聚集、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目标,以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建设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大扶持力度,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