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1. 会计信息的研究现状及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 影响 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
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及时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能在其使用者作出决策之前提供。
(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
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靠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公允价值的 应用 会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 历史 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相。
未来的会计报告改革都不应偏离基本方向。 (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准确的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 内容 。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 社会 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 哲学 原理告诉我们,真理是相对的和发展的,而不是绝对和静止的。
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是经济的会计反映,会计信息的反映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有关,又与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紧密相连。
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这就决定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愿意做出和可能作出的最大承诺和保证的程度不同,由根据客观经济活动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别。从所运用的程序与方法而言,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结合程度。
首先,会计对经济活动(在会计上表现为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是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实现的。会计所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肯定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如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这就使会计反映的当期利润与当期实现现金净流入可能不一致,从而使利润缺乏实际货币保证,会计收益的概念与人们通常的“经济收益”有差异,会计所提供的仅仅是名义收益加非“真实”收益。
其次,对相同的会计事项,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这种选择性虽然也有一定原则以供遵循,但由于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才能最适合完全取决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因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很难说哪个方法得出结果是真实的,哪个方法得出结果是不真实的,这就给判断是否“如实反映”带来困难。如存货计价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其他各种加速折旧方法等,不同的方法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方法,但无法证明其结果是否真实。
再次,会计处理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参数需要估计和预测,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或有事项等,这种预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预计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性原则的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动态的,主要是因为世界在不断运动,经济活动的经常变化,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从发展的眼光看,都是历史的和过去的。
基于当时的客观情况,这种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的理解逐渐深化,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断完善,对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要求会发生变化,原来被认为是不正确或不可能的做法可能会得到承认和支持。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呈现动态性。
(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要及时,即。
2.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有利影响 (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基石 从关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要求来看,企业应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其中财务会计信息被列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它主要用来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及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是解决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1),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密切,双向互动。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世界上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The Cadcury Report)的出现与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因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影响到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该报告认为真实、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必不可少。实践也证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力保证,使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的能力。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也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需要得到定期的、可靠的、可比的、足够详细的信息,从而使得他们能对经理层是否称职作出评价,并对股票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持有和表决作出有根据的决策。
毫无疑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有助于完善经理层的激励机制,抑制“内部人控制”,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帮助公众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活动。(二)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环境保证 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与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
如前所述,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结构。财务会计在这套制度安排中充当信息提供者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控制的主要工具。
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要与环境相适应协调才能有助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如Dechow等(1996)发现,如果内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或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时,该公司越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SEC的处罚。另外,公司治理理论中的透明性也要求高质量财务信息的披露。
在公司治理理论中,特别强调“透明性”。透明性有三个要点:(1)公开性;(2)会计标准;(3)遵守规则情况报告。
这三点要求,可以说都是针对信息披露的,而信息质量也会对公司治理构成约束。因为,会计在明确某一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各项资产,承担的义务,做出的各种承诺的同时,还必须把主体法人的财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把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
这样,借助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职能来确认不同的权益,从而将产权关系揭示清楚,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相反,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也难以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原则,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国内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许可以找出若干条原因,但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有缺陷的公司治理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2):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公司治理的基本条件。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给予奖励,则市场上普遍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其质量应当能令人满意;而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则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有利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
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之一,便是获得公司的财务和其他必要信息。因此,各国商法所界定的公司治理框架都把会计信息透明作为公司治理的要件加以规范。
经合组织1999年发布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简称《原则》)已成为各国制定规范公司治理之相关法规的重要参考,该《原则》把“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要件,将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披露作为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标准。该《原则》除了规定股东有权及时、定期地获得公司有关信息外,还规定“当利害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时,应当得到有关信息”。
该《原则》还认为,“公司治理失败经常与不能披露‘全面的情况’有关”,这充分说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重要。
3. 怎么写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的文献综述~~~急
给你一些提示的东东,你自己看一下吧: 一、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即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按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形成一个会计信息流。
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
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及时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能在其使用者做出决策之前提供。
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
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靠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相。
未来的会计报告改革都不应偏离基本方向。 3、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准确的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是经济的会计反映,会计信息的反映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有关,又与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紧密相连。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这就决定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愿意做出和可能做出的最大承诺和保证的程度不同,由根据客观经济活动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别。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对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目标分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企业在不同的期间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它一般包括成长性目标、稳定性目标和竞争性目标。
成长性目标是表明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它的实现标志着企业的经营能力的提高。
稳定性目标可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安全、是否有倒闭的风险。竞争性目标不仅表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还可表明经营的稳定性。经营目标的制定依据以财务指标为主。
2、对经营计划的影响 经营计划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编制和执行的,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有效利用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盈利。其具体任务是:(1)把经营目标具体化;(2)分配各种资源;(3)协调生产经营活动;(4)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到生产经营实际中,有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销售计划的制定等。以上经营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离不开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充分发挥。
3、对经营战略的影响 企业经营战略主要包括制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方针和战略实施的规划,引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使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企业应通过财务预算来提供企业战略选择所需信息。
利用弹性预算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依据本、量、利关系,按照一定的业务量水平编制有伸缩性的预算。为企业战略目标选择提供柔性参考。
出于专业性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战略制定的到位和准确。 4、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主要依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资金的管理,具体表现为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和资金分配的依次发生和顺序进行。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资金投放都离不开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
经营决策体现为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能力,它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本着成本与效益的原则研究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资金筹集、投放、营运、分配的时间、方向、数量等问题,是各项经营决策的核心和综合反映,其科学性决定财务预算的合理性、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和财务分析的有用性。总之,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无论是经营战略的制定、经营计划的实施。还是经营决策的执行。
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就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会。
4. 浅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辛勤(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阜新 123000)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时赖以决策与分析的基础,其真实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它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而且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剖析质量薄弱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对策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1.1 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润造假。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多提多摊的手法,把本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还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诱导投资者。
二是盈利预测弄虚作假。很多公司为了尽可能在上市时募集资金,常在盈利预测方面做虚假陈述,甚至故意操纵盈利预测,发布误导性信息。
三是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些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常采用手段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
1.2 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若不及时公布,信息的相关性就会降低。
在证券市场上,若信息披露及时,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反,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而且还可能有一些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目前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将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而将不利的会计信息延迟披露。
1.3 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信息充分披露要求信息披露当事人依法充分完整的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通报有利的消息而隐瞒不利和消息,常常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主要表现有偿债能力、或有事项、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不充分。
2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薄弱的原因分析2.1 会计法规不完善。在我国,虽然已相继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有关规定不配套,执法环境欠佳及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对违规违纪者惩罚不力等因素,会计法律规范的执行仍不理想。
就现有会计管理法规、会计管理体系而言,还存在理念滞后,规定内容空泛,监管手段不明确等局限。2.2 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来完成的。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虽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将其纳入监管主体的范围,赋予其监管责任。
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为主的会计信息社会监管,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强化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有利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但是,从目前的监管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这种社会监管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3 上市公司内部有意进行违规操作。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处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会计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提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它有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2.4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存在着严重失衡。
股东大会大多是摆摆样子,难以有效监督公司管理人员,大股东干预上市公司日常决策的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二是从公司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许多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董事长多数仍由原来的厂长或者经理担任,习惯于既管决策,又管经营。
三是从监事会的监督来看,其监督功能弱化、缺乏权威,部分监事因缺乏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无法行使职权。许多公司的监事。
是由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上市前的副职或助手来担任,由原来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现在的相互制衡关系,其监督难度可想而知。3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3.1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准则上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准则,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是形同虚设。所以,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
同时,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从制度层面预防会计违规行为。会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在于强约束性,通过对具体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规范性约束,来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结果,最终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
5. 如何加强会计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
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证券市场正逐步发育成熟。
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再配置的场所,若想在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支持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推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确保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有效性探讨的是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是否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它建立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业绩评价基础之上。
有效市场追求的不是个别投资者福利的最大化,而是建立在社会资源最佳配置基础上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有效证券市场所要求的,是会计必须披露有用的、相关的、可靠的信息。
1. 会计信息质量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会计的目标就是要提供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这表明,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实施后果。
因此,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而为了确保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性特征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在明确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后,就应确保不同使用者获得其各自所需的信息。各种投资者只有通过对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分析,才能依据当前证券市场的“风险一回报”偏好,权衡不同证券价格找到一种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上市公司也只有向市场披露了真实有用的信息,才可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筹集到必要的资本。
可靠性特征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在证券市场中,与其说人们从事的是证券交易,不如说从事的是信息交换。
如果有关证券的信息是可靠的,那么通过投资者作出的关于该种证券的购入、持有、转让等决策,就能把社会资金引向生产效率较高企业或行业,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可见,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相关性特征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为了使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市场有用,有助于形成有效市场,其前提是这些信息必须能使投资者产生一个合理的期望值,从而对其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换言之,有效市场对决策无关的信息不感兴趣,它要求会计不断地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显然,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征。
此外,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要面向证券市场所有的参与者,而不是仅仅面向某些个人或集团,也不能对不同的参与者在提供信息的量和质方面区别对待,否则,就等于支持利用内幕信息的非法交易,导致社会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由于会计信息主要是用来作为财富分配和投资决策的数量依据,要使同种属性的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用途的信息质量要求,即传统财富分配所需要的可靠性和投资决策所需要的相关性,就必须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
而且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真实性的目的,真实性是决策有用性的手段。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1 规范公司会计行为。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制是建立在规范的公司会计行为基础之上的。
倘若公司会计行为不规范,违规美化公司业绩,必然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而会影响依据这些信息选择投资方案的决策过程。由于会计是环境的产物,会计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口径是与特定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相适应的。
并且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转制改造而成,受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习惯影响,它们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恰当地选择会计方法,合理地处理会计业务,可靠地提供会计信息,审慎地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都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如我国新的《会计法》规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计提四项准备,并且各公司有权制定各自不同的计提标准,这虽然照顾了公司之间的差异,但也造成了一定的随意性。
有些公司为了能把利润做高些,采用直接核销法,根本不计提任何准备金,事实上公司并不核销任何损失,虚增利润,增加了公司的投资风险;还有些公司拿计提四项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工作,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进而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从而使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更加可靠。
2.2 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入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不能显著降低会计信息交换中的交易费用,且人为因素阻止了按市场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向投资者提供真正有用的信号。而且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不完善和低效率还表现为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明晰的产权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当会计主体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时,才会根据交易费用。
6. 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企业是狭义会计信息的唯一供给者,需求者是指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主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企业管理当局、其他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某一个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由此造成一部分人得到更多的所需信息,另一部分人却与此相反,从而引起投资成本上升,股票在市场上流动性下降;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内部使用者,相对于外部使用者而言更具有信息优势。
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这种优势,对会计报表粉饰和美化,不断地进行收益和盈余调节。我国正处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大于对会计信息的供给阶段,许多公司、企业不愿意公开其内部重要的会计信息,以防被其竞争对手获悉后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
有一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1303036些内部的财务信息如,公司发生重大的亏损、资不抵债、公司受到财税部门的重大处罚等,这类信息公布之后必将有损于公司的形象,甚至使上市公司的股价大跌,所以公司也不愿意提供这一类信息。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充分、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业绩,如历史成本计量、货币计量等固有的局限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
信息报告失真主要体现在:由于为追求经济指标或任务指标的完成,在未达到预定目标的情况下依靠调整报告蒙混过关;只用对政绩有用的统计数字,不利的数字就加以改造,最终导致数据的失真。内部自我约束功能不强。
在会计、统计管理上随意性较强,在有重大政策和业务出台时,钻政策的空子,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对会计统计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随意改动。对统计数字没有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手段,即使是审计部门也只能是对一个部门或单位进行数据真实的检查,而对合并统计数字却无法进行全面的检查。
披露不充分以企业年度定期报告为例,多数存在母公司对子公司及关联企业的列报存在疏漏、对或有事项及其他重大事项未做说明、对利润总额主要由非主营业务利润构成不详细披露、对其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重大变化未做必要的分析说明等种种现象。有的虽已严格按照规定内容作出披露,但若未能依据环境之变更或公司面临之特殊情况自愿增加对外披露内容,则其披露充分性存在不足。
如近几年来物价变动较为剧烈,但在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很难见到公司愿意说明或充分注意到此对其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有的企业存在大量资产未能得到确认,更谈不上计量和报告。
现有财务报告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实物资产,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却没能反映,而恰恰是这些无形资产才是企业利润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资源,若按历史成本计量,则许多知识资源的价值无法得以实现。
知识资源反映的是企业未来价值,而以历史成本反映的则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信息单一化现有的企业报告反映的主要是企业财务信息,其揭示的范围也局限于对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而忽略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
由于企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还在发生变化,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仅依靠过去的财务数据是不够的。而且某些非财务信息往往比财务数据更能提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间贸易往来的增多,这些非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贸易往来的可能性。加之现有的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的自身业绩,而忽略其它许多方面的信息,诸如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
这是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企业的评价标准将不会仅仅局限于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信息使用者利用现有的会计报告,难以对企业作出全面的评价。传递时效过慢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及时性是与相关性密切相关的。
从临时报告和非上市公司的披露情况看,现在会计系统是不定期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年度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企业管理机构往往由于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系于何时发生,致使监管有效性不足。另外,有些公司往往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而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甚至与非正当的投机商进行勾结,配合其操纵市场行为而则机披露,从而降低相关会计信息及其它信息的及时性。
会计信息时效与实际形成严重的滞后,这大大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也影响众多投资者的决策和切身利益。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需求相关性是具有相对性的,同一种信息对不同的用户以及在不同时间上其相关程度不同,而现有会计系统提供的只能是针对所有者共同需要的通用会计报告。
这实际上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结果,只能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综合的信息,但这种通用的会计报告不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