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集中度对公司股票的影响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 股权集中度对股价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所需的规模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其它情况相同,一般说来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其规模是与其竞争力大小正相关的。

而竞争力越强,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就越高,较高的市场价值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从而降低股权的集中程度。另外,当企业的规模变大时,如果一小群所有者企图保留有效的、集中的股权结构,则面临着两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第一,企业规模的变大意味着对更多资本资源的需求,这一小群所有者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钱得勒所谓的第一个现代企业———铁路企业的产生,就是因为铁路企业所需的巨大资本不是少数几个投资者可以提供的,这种资本供求的客观矛盾推动着企业股权结构的分散化。

第二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就是:为了保留在企业中有效的、集中的股权结构,这一小群所有者必须向一家企业投入更多的财富。出于正常的厌恶风险的心理,他们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来购买企业的股份,这样对所承担的风险才具有补偿的作用。

而股价一旦降低,就意味着企业筹资成本相对上升,从而阻碍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这两个矛盾的存在使得企业处于一个两难境地:要么扩大企业规模,分散股权结构;要么保留集中的股权结构,使企业难以扩张。

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使得企业只能选择扩大规模和降低股权集中度,否则就无法生存。一旦股权出现分散化的趋势,股权主体也就多元化起来,这样一来当控制程度一定时,即使是较小比例的股份也可以控制大的企业。

这一效应使得原来股权集中的企以分散的股权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总之,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随着企业的逐步扩张,一般来说股权集中程度也就逐步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存在一定程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所谓的**问题,即**人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为最大化自身效用而侵占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第一,激励不相容。

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不一定完全重合,其行为动机或激励不统一。第二,**不对称。

委托人与**人掌握的企业****和有关**人本身的**极不相同。第三,契约不完全。

由于**的不对称XING,加上不确定XING的存在,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必定是不完全的。为了治理**问题,提高企业绩效,人们发展出了一整套公司治理机制。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治理机制以所有者控制为核心,而外部治理机制则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为核心,内外机制互相补充,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组合成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是影响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诗司治理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影响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正噬权集中度,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明了不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从而对绩效不同的影响。

反过来,我们同样可以认为公司绩效对股权集中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塔者是互动的。因为股权集中度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股权集中程度是否适当是可以通过公司绩效表现出来的,通过绩效的变化可以促使人们对股权集中度加以调整,使之适合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环境。

从股权集中度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股权集中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不断调整的,而调整的依据就诗司绩效。而当今世界不同治理模式存在的趋同化趋势,从股权集中程度的角度来看,也是对不同国家企业绩效的一种适应XING调整。

所有者的控制权偏好钱得勒(1976)在分析经理式企业替代家族式企业的原因时认为,随着多单位工商企业的成长,家族要想继续取得对企业的控制就必须有家族成员成为专职的高管人员,否则会由于企业管理经验和**的缺乏,逐步丧失对企业决策积极的作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家族成员在享受职业经理成功的管理协调所带来的利润时,懒得在经理晋升的阶梯上多花时间了,于诗司逐渐变成了一个收入的来源,而非可管理的公司。

而作为一个收入来源,家族也就没有必要把股权集中于一个企业。这样,最终导致了经理式企业的胜利。

可以看到,钱得勒的分析并未考虑到所有者对控制权的偏好这一因素,从而使其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实际上,企业的收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难以度量的非货形态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容易度量的货形态的收益。

非货形态的收益与控制权相联系,故又称为控制权收益。正是由于控制权收益的存在,才导致了所有者对控制权的偏好,而所有者对控制权偏好程度的不同,也就影响了股权集中程度。

控制权收益包括了诸如指挥别人带来的满足感,名片上印上“总经理”的荣誉感,当总经理可享受到有形或无形的在职消费,以及可以影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所提供的效用。这些收益离开了控制权就无法存在,不同的所有者对控制权收益追求程度不同,反映在对控制权偏好程度的不同。

所有者控制权偏好程度大,则企业股权集中度相应较大。反之,则相应较小,。

2. 股权集中度对股价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所需的规模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其它情况相同,一般说来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其规模是与其竞争力大小正相关的。

而竞争力越强,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就越高,较高的市场价值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从而降低股权的集中程度。另外,当企业的规模变大时,如果一小群所有者企图保留有效的、集中的股权结构,则面临着两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第一,企业规模的变大意味着对更多资本资源的需求,这一小群所有者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钱得勒所谓的第一个现代企业———铁路企业的产生,就是因为铁路企业所需的巨大资本不是少数几个投资者可以提供的,这种资本供求的客观矛盾推动着企业股权结构的分散化。

第二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就是:为了保留在企业中有效的、集中的股权结构,这一小群所有者必须向一家企业投入更多的财富。出于正常的厌恶风险的心理,他们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来购买企业的股份,这样对所承担的风险才具有补偿的作用。

而股价一旦降低,就意味着企业筹资成本相对上升,从而阻碍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这两个矛盾的存在使得企业处于一个两难境地:要么扩大企业规模,分散股权结构;要么保留集中的股权结构,使企业难以扩张。

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使得企业只能选择扩大规模和降低股权集中度,否则就无法生存。一旦股权出现分散化的趋势,股权主体也就多元化起来,这样一来当控制程度一定时,即使是较小比例的股份也可以控制大的企业。

这一效应使得原来股权集中的企以分散的股权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总之,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随着企业的逐步扩张,一般来说股权集中程度也就逐步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存在一定程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所谓的**问题,即**人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为最大化自身效用而侵占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第一,激励不相容。

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不一定完全重合,其行为动机或激励不统一。第二,**不对称。

委托人与**人掌握的企业****和有关**人本身的**极不相同。第三,契约不完全。

由于**的不对称XING,加上不确定XING的存在,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必定是不完全的。为了治理**问题,提高企业绩效,人们发展出了一整套公司治理机制。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治理机制以所有者控制为核心,而外部治理机制则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为核心,内外机制互相补充,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组合成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是影响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诗司治理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影响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正噬权集中度,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明了不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从而对绩效不同的影响。

反过来,我们同样可以认为公司绩效对股权集中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塔者是互动的。因为股权集中度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股权集中程度是否适当是可以通过公司绩效表现出来的,通过绩效的变化可以促使人们对股权集中度加以调整,使之适合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环境。

从股权集中度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股权集中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不断调整的,而调整的依据就诗司绩效。而当今世界不同治理模式存在的趋同化趋势,从股权集中程度的角度来看,也是对不同国家企业绩效的一种适应XING调整。

所有者的控制权偏好钱得勒(1976)在分析经理式企业替代家族式企业的原因时认为,随着多单位工商企业的成长,家族要想继续取得对企业的控制就必须有家族成员成为专职的高管人员,否则会由于企业管理经验和**的缺乏,逐步丧失对企业决策积极的作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家族成员在享受职业经理成功的管理协调所带来的利润时,懒得在经理晋升的阶梯上多花时间了,于诗司逐渐变成了一个收入的来源,而非可管理的公司。

而作为一个收入来源,家族也就没有必要把股权集中于一个企业。这样,最终导致了经理式企业的胜利。

可以看到,钱得勒的分析并未考虑到所有者对控制权的偏好这一因素,从而使其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实际上,企业的收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难以度量的非货形态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容易度量的货形态的收益。

非货形态的收益与控制权相联系,故又称为控制权收益。正是由于控制权收益的存在,才导致了所有者对控制权的偏好,而所有者对控制权偏好程度的不同,也就影响了股权集中程度。

控制权收益包括了诸如指挥别人带来的满足感,名片上印上“总经理”的荣誉感,当总经理可享受到有形或无形的在职消费,以及可以影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所提供的效用。这些收益离开了控制权就无法存在,不同的所有者对控制权收益追求程度不同,反映在对控制权偏好程度的不同。

所有者控制权偏好程度大,则企业股权集中度相应较大。反之,则相应较小,。

3. 股东持股非常集中对股票走势有什么影响

股东持股非常集中对股票拉抬相对轻松

观察人均持股数

从年报、中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数。一般我们认为股东人数越多,人均持股数越少,说明无庄介入或庄家介入不深;相反,股东人数越少,人均持股数越多,说明强庄介入,如果该股涨幅不大,一匹黑马就在眼前了。

一只股票在市场上总是经历吸筹(筹码逐渐集中),洗盘(筹码快要集中完毕),拉升(筹码完全集中),派发(筹码逐渐分散)四个阶段。我们做股票无非是长线和短线两种方

式,所谓长线,是在吸筹阶段介入;所谓短线是在拉升阶段介入。但是,一般投资者常搞不清何时是吸筹,何时是派发。有人用成交量来判断,但成交量不是万能的,成交量也可用对倒方式骗人。因此研判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数的变化就成了研判庄股处于何种阶段的重要指标。股东人数越少,人均持股数越多,说明筹码越集中,庄股处于吸筹或将要拉升阶段;股东人数越多,人均持股数越少,说明筹码越分散,股票处于派发或无庄阶段。

案例分析:亿安科技(0008)

这只最初称为深锦兴的股票,1997年中期、末期,1998年中期,持股人数一直在2万多户,1998年中期增至2.9080万户,以3529万股流通股计算,人均持股数仅为1213股。说明筹码已极为分散,绝大数投资者不看好该股,股价也仅有9元左右。而就在散户投资者

纷纷不看好该股之际,1998年末,该股股东人数大幅降至1.4906万户,人均持股也放大至2367股,股价在下半年也一度跌到5、6元,显示有心人在开始收集。1999年该股开始一路扬升,中期股东人数只有4099户,(文章来源:股市马经 )1999年末竟仅有2878户,筹码也绝对集中,2000年伊始该股加速上扬。最高达到126元,随后步入调整,6月30日收盘价跌至70.44元,股东人数却飚升至1.0099万户。

总结如下:

(1)股票的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数能反映出庄家是否介入或介入程度。

(2)股价下跌,股东人数减少,人均持股数增多,说明股票有人开始吸纳,值得介入;反之,宜出局观望。

(文章来源:股市马经 )

4. “股权集中度”与“持股集中度”是同一概念吗

股权集中度”与“持股集中度”不是同一概念。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的股权分布状态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公司稳定性强弱的重要指标,持股集中度是一个反映机构投资策略的重要指标

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的股权分布状态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公司稳定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持股集中度是一个反映机构投资策略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持股集中度越高,机构就越有可能重仓持有某一家或者数家上市公司股票,反之,机构持股就有可能相对均匀。

1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