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股票大跌有什么影响
1. 拼多多股价为何连续两日大跌
在上市前夕,拼多多遭到一家名为“爸爸的选择”(Daddy\'s Choice)的尿不湿生产商发起的假冒商品侵权诉讼。
从7月27日起,一张“拼多多平台上7.5元售卖原价888元的贝因美红爱加奶粉”的图片在网络广为流传,拼多多“是否出售假奶粉、过期奶粉”的问题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7月28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响了品牌在拼多多平台维权的第一枪。
随后,极米无屏电视、大益集团发布官方声明,称未向拼多多购物平台授权或自行销售产品。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微博,称拼多多上的店铺“星宝宝家居生活专营店”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给自己以及读者造成了损失。
这些碰瓷产品构成商标近似侵权,如果品牌所有者起诉侵权的,那么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者肯定会构成商标侵权。拼多多作为平台,也应该对企业上线销售的产品进行审查,如果是少量的侵权,还说得过去,这种大规模的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平台肯定存在疏忽或者过失,应该对侵权行为承担连带的侵权责任。
在拼多多中,假冒创维品牌包括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等。声明发出后,记者7月29日在拼多多APP上看到,创维先锋仍在特价促销,只不过,在商品描述里,商家加了一句说明:不是知名品牌Skyworth创维。
7月31日,拼多多召开媒体沟通会,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平台从未出现假奶粉或是过期奶粉。
达达对记者表示,7.5元的标价实为商家引流时使用的菊花晶的标价,并非奶粉的标价,奶粉的标价是19.9元,与淘宝网同类型产品价格一致。“价格较低的原因是,此类奶粉在中国被称为‘临期奶粉’。与淘宝、京东一样,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家会根据临期奶品牌的不同,往往会将临期奶标注为20元~50元不等的价格,而原价则高达数百元。” 他表示,拼多多将统一强制标注“临期”字样,并实时提示其到期时间,以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并在真正保质期来到之前先行下架。
拼多多称 愿携手品牌商治理
对于“傍名牌”电视机产品问题,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表示,拼多多愿意携手中国所有品牌电视机厂商彻底梳理电视机“傍名牌”现象,以及联合中国白牌电视机产业带,探讨品牌化发展策略。
当日,黄峥还发表致员工信,他表示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争对手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从消费者最切身的利益点开始抓,开始改,持续地改。”
2. 拼多多股价为什么那么高拼多多的口碑不怎么样,为什么可以完成上
2018年7月26日晚,拼多多赴美上市,市值达300亿美元,风光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不就各大企业发声:拼多多平台假货泛滥、质量低劣,一时之间成为众人“打假”的对象。 然而,拼多多股价却在众人一致“打假”声势下,不降反升。
7月31日晚间,拼多多股价报19。 71美元,比上市当天发行价高0。
71美元。 这是为啥?谁在力挺拼多多? 段永平、丁磊、王卫、孙彤宇、沈南鹏、马化腾……拼多多背后的投资人阵容极为豪华。
据说,腾讯集团总裁刘炽平当天短暂露了面。 拼多多得以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拼多多借助腾讯微信与QQ的渠道帮助,结合“拼单消费”的业务模式迅速在消费者中传播。
腾讯战略投资的拼多多,成为腾讯对抗阿里巴巴与京东的重要同盟。 对拼多多涉嫌销售假冒商品的炮轰接二连三地发生。
7月29日,郑渊洁发微博表示拼多多在卖盗版书;市场售价在300元以上的贝因美红爱+奶粉在拼多多上仅7。5元;小米新品、松下新品、老于妈等恭祝拼多多成功上市的段子层出不穷…… 行业对拼多多征讨声音甚嚣尘上时,美团点评CEO王兴在社交媒体质疑拼多多的一席话就像“巴尔干的火药桶”一样炸开。
王兴称,“一堆人质疑拼多多却不质疑淘宝是如何起家的,这已经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健忘”。 对于仅仅只有三岁年龄的拼多多,很多人觉得,它尚需要时间慢慢成长,未来市场地位可期,这恐怕就是其股价仍出涨势的原因之一吧。
3. 拼多多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情况如何
拼多多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营收翻25倍,亏损翻65倍。
这是拼多多赴美上市37天后,呈现给公众的第一份财报。 北京时间8月31日,拼多多(NASDAQ:PDD)于美股收盘后公布了该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拼多多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2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9%;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较为重要的数据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增长也很快,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个月,拼多多GMV为2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3%。 但拼多多的“利润”就不太好看了。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4.9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09亿元亏损相比,翻了近65倍。 在用户方面,第二季度月度平均活跃用户人数(MAU)为1.95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95%;用户花的钱也更多了,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每活跃买家年度支出为人民币762.8元。
发财报当天(8月30日)拼多多的股价表现可不咋地,大跌14.94%,收于17.99美元。相比上市首日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如今的市值已经跌破了200亿美元。
但受到财报影响,盘后股价回升5%。 股权激励+市场支出=亏损 翻了65倍的净亏损其实有迹可循。
一下子拉大GAAP净亏损的是拼多多向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和其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一样,上市这么大的事,总归要发些小甜饼以示激励。
拼多多在这份财报中一次性计算此前面向全体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于是按美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63566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拼多多的累计净亏损为78亿元。 若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即除去股权激励的影响,拼多多在Q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73亿元。
但这个亏损数据跟去年同期的1.07亿元相比也翻了好几番,主要是被拼多多高昂的各项费用支出拖累了。广告、市场推广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达到29.7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42%,财报中将此归因于线上与线下多项广告、推广活动。
费用唰唰地涨,现金流也受到影响。拼多多Q2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度降低到3.6亿,去年同期为12.8亿,降低了71.9%。
五花八门的广告和推广显示出了拼多多想在多个渠道获客的决心。但离开了微信,想在其他渠道获客哪那么容易呢? Q3见分晓 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份财报其实算不上很关键。
毕竟第二季度的时候它还没上市,此份财报中的许多数据在它7月中旬更新招股书的时候就提到了,目前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也是上市后才开始的。 上市的这一个多月,拼多多因“假货泛滥”成为舆论焦点:品牌找上门维权、相关部门来约谈、美国投资者还提起了诉讼。
据拼多多8月22日发布的“双打行动”阶段性说明,公司展开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双打”行动,对社会持续关注的“傍名牌”等现象进行了治理:8天内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此外还开设专门的举报邮箱。 这一个季度的拼多多经历了上市这样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种种问题。
当剔去了那些占据其“半壁江山”的山寨产品,拼多多的GMV和MAU会有怎样的走势?赴美上市、接入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业绩数据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下个季度的财报,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来源:虎嗅。
4. 为什么拼多多要在美国上市拼多多那么多负面新闻都能上市真是神了总
拼多多4月份才完成C轮融资,6月底就放出风声,要递交招股书在美股市场,这种火箭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完全打破了创业公司的上市记录。
按常理来分析,拼多多的老板黄峥一向很低调,很少出来接受采访,也从来不对外吹嘘GMV、日活用户等数据,是典型的闷声发大财型浙商。 韬光养晦两年多,在平台本身能盈利的情况下,还跑到美国去上市,事出反常必有妖。
抛几点浅见: 1。拼多多在今年突然蹿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大量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如便宜没好货、罚商家款盈利、假货多等等。
更严重的是,舆论风暴开始袭来。从拼多多5月份悬赏100万追查谣言开始,事儿就没停过,从“涉黄涉暴\'到商家维权,天天都有负面新闻出现。
今天的电商环境,绝非是淘宝刚起来时那么宽松。这种高压下,足以对行业信心形成严重影响。
更何况,拼多多在微信生态中成长起来后,阿里、京东已经无法形成有效遏制。所以,唯一的打法就是舆论战,而且拼多多本身成长太快存在很多bug,随便一揪都是黑点。
拼多多面临的几次舆论风暴中,必然有两家巨头的影子。 2。
今年是腾讯系公司上市的大年,连美团点评、同程艺龙都跑到美股、港股上市。这背后,必然有着腾讯爸爸的意志,除了投资变现外, 恐怕也是腾讯开源计划的一次检阅,对外界秀肌肉。
另外,拼多多在上市招股书中,需要披露GMV、日活用户、订单量等详细数据,包括”商家罚款\'赔付去向,都会放大在公众面前。 既然拼多多敢于登陆美股市场,说明老板也不是傻子,起码在明面上这些业务合规性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