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股票ipo抑价的因素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 IPO抑价的抑价原因

有关IPO抑价理论占主流地位的是Rock赢者诅咒假说。他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存在掌握信息的投资者和未掌握信息的投资者。掌握信息的投资者往往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购买到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而未掌握信息的投资者只能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作出判断,最终购买到掌握信息的投资者所规避的、不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当未掌握信息的投资者意识到这一“赢者诅咒”时,就会退出市场。由于股票发行人需要吸引未掌握信息投资者的投资,因此不得不降低新股发行价来弥补未掌握信息者所承担的风险,确保发行的顺利进行。

2.投资银行买方垄断假说

Baron提出的投资银行买方垄断假说认为,在发行企业将新股定价权交给更具有信息优势的投资银行时,投资银行会倾向于将新股的发行价定在其价值以下。这样做对投资银行本身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降低投资银行在承销或包销该股票时的风险,更有利于新股的成功发行,不会因新股发行失败给投行声誉造成影响。二是折价发行实际上给投行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超额报酬率”,可以与投资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上市公司对投资银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投资银行便经常性的采取折价发行策略。

3.信息不对称的解释

由于发行者、承销商投资者间拥有不同的信息,如承销商具有的信息优势将会给投资者购买IPO股票带来风险,IPO抑价就是对因不对称信息带来风险的补偿。

造成IPO高抑价现象屡见不鲜此外,IPO抑价的理论还有后续融资假说、股权分散假说、投机假说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IPO抑价现象作了解释。

(二)我国IPO抑价现象原因

1.流通股比例低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新股抑价与流通股比例成负相关关系。流通股在企业所有股票中所占比例越大,IPO抑价程度越低。流通股比例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影响新股上市抑价程度:一是流通股比例低,即投资者持股比例小,难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行使自己的权利,也难以获得企业内部的信息,在二级市场上承担更大的风险。所以需要较高的发行抑价来补偿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流通股比例很小的话,容易引起市场的操纵行为发生,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在客观上迫使中小投资者以投机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增加了股票抑价程度。

2.新股发行存在体制缺陷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比较短,发展也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股市仍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自2001年3月起,新股发行将取消沿用了十年的审批制,实施核准制。核准制对监管机构、券商、上市公司等的规范运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的审批制相比,核准制的行政色彩要少一些。但是核准制在实质上仍是批准制的一种,仍然需要管理层又“核”又“准”,与先进的注册制还有很大的差距。体制缺陷造成了证券市场严重的供求矛盾,引起TiPO严重抑价现象。

3.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市场投机气氛较浓

机构投资者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得市场定价率更高、价格更趋合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更少、波幅更小。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为辅。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总数约为16017.84万户(包括A股、B股和基金账户),其中个人投资者15962.49万户,占99.65%,机构者为55-35万户,仅0.35%。由于投资知识结构以及投资理念的差异,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投资心理不成熟、投机心理较重,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我国股市的换手率过高,意味着市场中非理性成分占上风、投机气氛较浓。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首日换手率为8.2%,而我国中小企业板的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平均约为33.32%。

2006年6月19日.全流通首只新股“中工国际”在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后.最高涨幅达576%.换手率高达75.24%。新股发行过程中如此高的换手率,说明市场中过度投机行为严重,一级市场的投资者目的在于谋取短期回报,而不是长期投资。

2. 我国IPO抑价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一、流通股比例低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新股抑价与流通股比例成负相关关系。

流通股在企业所有股票中所占比例越大,IPO抑价程度越低。 二、新股发行存在体制缺陷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比较短,发展也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股市仍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

自2001年3月起。新股发行将取消沿用了十年的审批制,实施核准制。

与先进的注册制还有很大的差距。体制缺陷造成了证券市场严重的供求矛盾,引起TPO严重抑价现象。

三、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导致市场投机严重 机构投资者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得市场定价率更高,价格更趋合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更少,波幅更小。

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为辅。由于投资知识结构以及投资理念的差异,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投资心理不成熟、投机心理较重,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3. IPO抑价是什么意思

IPO抑价现象是指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明显低于上市初始的市场价格。IPO抑价现象在中国股票市场非常明显,分析沪市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新股发行情况,发现中国股市抑价率过高是因为投机资金过多集中于股市,缺少其他投资产品和渠道。

为了解决抑价问题,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多种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使资金分流,以此减少对股市的过热投机。

新股抑价现象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场几乎都存在,但是各国抑价程度差异较大。大量相关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市场的抑价幅度普遍小于新兴市场国家,加拿大、法国市场的IPO抑价不到10%,而马来西亚却高达80%。但与中国市场相比,其抑价率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从1991年我国A股市场诞生到2007年,1576只新股平均抑价率高达187%。

我国IPO抑价现象原因

我国IPO抑价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产生,严重伤害中小投资者,特别是A股市场中的广大散户,众观A股历史,新股发行后股价达到顶峰后,一年之内下跌甚至腰斩的占绝大部分,90%参与新股申购的股民是亏钱的。二级市场成为一级市场的屠宰场。

IPO抑价现象是指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明显低于上市初始的市场价格。IPO抑价现象在中国股票市场非常明显,分析沪市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新股发行情况,发现中国股市抑价率过高是因为投机资金过多集中于股市,缺少其他投资产品和渠道。

为了解决抑价问题,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多种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使资金分流,以此减少对股市的过热投机。

新股抑价现象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场几乎都存在,但是各国抑价程度差异较大。大量相关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市场的抑价幅度普遍小于新兴市场国家,加拿大、法国市场的IPO抑价不到10%,而马来西亚却高达80%。但与中国市场相比,其抑价率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从1991年我国A股市场诞生到2007年,1576只新股平均抑价率高达187%。

我国IPO抑价现象原因

我国IPO抑价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产生,严重伤害中小投资者,特别是A股市场中的广大散户,众观A股历史,新股发行后股价达到顶峰后,一年之内下跌甚至腰斩的占绝大部分,90%参与新股申购的股民是亏钱的。二级市场成为一级市场的屠宰场。

4. IPO抑价的不利影响

新股抑价幅度大且长期居高不下,为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影响:

其一,由于新股发行不存在风险,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不复存在,任何企业只要能够获得上市资格,总可以成功筹集到所需资金。

其二,由于新股申购可以获得极高的无风险收益,致使大量生产流通领域的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追逐无风险收益,助长了投机泡沫,降低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资金配置效率。2013年前,新股申购冻结资金额大大超过了融资规模, 中签率越来越低。最近两年筹资200亿元以上的新股发行平均冻结资金达到了1.8万亿元, 中国石油、中国中铁IPO冻结资金甚至超过了3万亿元。

其三,巨额资金的短期套利行为客观上导致了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定价的高风险,并对股市的非正常波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 研究IPO抑价问题的意义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初次公募发行,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公司向非指定的广大投资者公开销售公司股份的行为。

在整个新股发行过程中,发行价格的确定是最核心的环节。定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发行人、投资者与承销商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但在各国股票市场上,IPO均存在新股发行价格低于其二级市场短期均衡价的现象。也就是说,从统计的角度看,IPO发行价格显著低于其二级市场短期均衡价格,认购IPO新股的投资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这一现象被称为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 研究表明IPO抑价现象在各国股市普遍存在,但不管与发达国家股市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股市相比,我国股市的IPO抑价程度都是相当严重的。

它干扰了中国股市的健康成长,甚至危害国民经济的发展。 IPO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股市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股市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和导致IPO抑价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降低股市IPO抑价程度的建议,为股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全文内容分为五章: 第一章 导论 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这一部分着重阐述IPO抑价幅度过高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介绍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指出本文将以“初始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最后对本文的特点做简要说明。

6. 我国上市公司ipo溢价的原因

楼上的几位语气上貌似很了解,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其实根本不了解中国股票一级市场的情况与各种规则。

中国IPO“圈钱”,这个词只是因为IPO募集资金量在融资领域显得大得惊人,但其原因不是因为老板一个个的非常黑心,而是因为中国IPO发行审核制度是核准制决定的,美国是备案制;中国只允许增量发行,国外允许存量发行。这是制度的问题,能合理玩转游戏规则的人遭人嫉妒而诞生了“圈钱”这个字眼。

虽然这用词的谓语非常准确,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却经常用于形容各上市公司股东从股民身上捞钱。我来试着回答你的问题,但可能用词不那么专业。

1、公司价值计量(1)面值计量理解IPO发行溢价,首先我们看一下公司股价如何计量才算公允。对股份公司而言,公司注册时候的价值基本上是1元/股,因为股票的面值是1元,中国不允许折价发行,因此只能高于1元,不能低于1元;对有限公司而言,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没有股票概念,但可以理解为每1元出资只值1元。

即,设立时公司股票价格仅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价格。(2)净资产计量其次,公司经营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后来进入的股东与原股东共同分享了以前的经营成果,因此,理所应当以高于股票面值的价格注资。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作价。净资产不仅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还包括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因此,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入股价格一般高于设立时的价格。

(3)评估计量公司可聘请评估机构对公司股价进行评估,以评估值进行转让,但聘请评估机构需要花费一定费用,一般增资不会聘请评估机构评估股价。国有资产投资入股时,报请国资委审批一般需经评估。

(4)协议价计量股票也是一种可转让的资产,交易双方可根据协商作价达成交易,即公司经营多年后,仍能看到1元/股的转让价格。以上定价方法,前3种方法属于公允定价。

2、经营溢价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这就说明拟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之前需要运行至少3年。

一般公司注册到上市几乎没有正好三年的情况,因此,三年间公司会以上市为目标,努力经营三年,这三年会较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净资产,而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一般都是经营10年左右的公司,至少也要5年。由于上市前1年的净利润直接影响到IPO的融资量,因此尤为重要,公司上市后的价格理应有所上涨。

3、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是指股票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公司股票上市之前,没有活跃市场,转换成货币的能力极差,而且每次转让都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并且不能转让超过200人以上,转让成本高,难度大。

不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自然价格偏低;而公司上市后,每天都在交易所进行转让,不需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股东人数没有限制,成本低,难度小。容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更为接近货币的性质,价格自然偏高。

公司股票上市,股东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流动性溢价,原股东的股票资产价值可以迅速膨胀几倍甚至几十倍。能够达到如此惊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国IPO审核实行核准制造成的。

核准制即发行人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才能发行股票。

这就决定了,新股发行量由中国证监会决定,如果将新股视为投资市场中的一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大,发行量就是供给量,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那么需求就是中国打新资金量。中国的投资理念已经非常完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已经有了有钱就投资的想法,即使是现在的老婆婆也知道钱与其存银行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老婆婆不知道这个行为是投资,但其实质就是投资。

中国投资热情的高涨决定了新股需求量的极度膨胀。在需求极度膨胀,供给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当然持续高位。

4、未来预期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公司通过经营,净资产进一步增加,同时以IPO募集资金投资原定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现金流流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润分配及股票涨价带来的资本利得。

公司发行股票时会设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该项目即为公司IPO的第一亮点,投资者能够凭借公司募投项目,对公司未来现金流流入进行预期。与上市前相比,公司拥有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原来难以发展的项目,可以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在获得该笔资金的同时,股票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涨幅,而这一时点,即为IPO发行成功之时。

7. 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1997年至2001年前期A股市场IPO定价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股票发行数量、市场波动影响、行业特征及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系列指标在承销商定价程序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尽管市场的结构性变动和热点转换使不同时期的IPO定价行为存在偏差,导致目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尚未达到完全实用化的阶段,但这些研究已对券商定价程序进行了较为逼近的模拟,并为后续的模型完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概述 IPO价格又称新股发行价格,是指获准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将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的价格。

在这一价格的确定程序中,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帐面价值、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股票发行数量、行业特点及市场波动状况等,而这些因素的量化过程会随着定价者选用方法的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别。 IPO定价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因为最成功的IPO定价就是发行人能够以投资者可容忍的最高价格顺利发行,而发行失败或以过低价格发行则意味着定价的失败。

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投资者的价格接受底线在内的很多因素甚至超出了发行人本身及承销商的控制范围,因此,一个超脱、客观的IPO价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承销商往往不会把其获得的所有信息融入IPO定价程序中。

Michelle Lowry和G。 William Schwert(2001)的研究表明,美国证券市场IPO业务中平均约15%的首日回报率揭示了相对于二级市场价格而言,IPO定价中存在着倾向于低估的系统性偏差。

由于证券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我国的IPO定价程序中主观因素影响的成分更大,定价确定的科学性、规范性较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要远为逊色,而在定价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曾经应用过的协商定价法、竞价确定法等方法由于缺陷过于明显已遭弃用,而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国外的净资产倍率法及现金流量折现法等在我国证券市场应用的可行度也较低,因此,多年来国内承销商实际上一直使用市盈率法对新发行股票进行定价。

市盈率(P/E)是所有财务比率中用得最多、也是最常被误用的,其简单明了的优点使其在从相对价值判断和IPO定价等一系列应用中都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在IPO定价程序中,市盈率定价法还能够较为准确地迎合市场的趋势,体现不同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比价效应并作为公司一些特征(包括风险与成长性)的代表。

然而,既然“真实”的IPO价格并不存在,那么也没有理由认为市盈率定价法是绝对正确的,它充其量只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定价方法。 我国券商广泛使用市盈率定价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在估价前对公司风险、业绩增长率和股利支付率等因素作出的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都是理论上更为先进的现金流量贴现法所不得不提出的。

然而,由于市盈率法的最终决定因素与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中的决定变量是相同的,因此这一理由并不正确。对于承销商来说,使用市盈率定价法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一种逃避对公司风险、增长率和股利支付预期作出明确假设的选择。

另外,在我国这类新兴市场中,所有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偏高的系统误差。 因此,市盈率定价法中使用的行业平均市盈率同样会导致估价的系统错误。

市场迟早会对过高的市盈率作出修正,而如果这种修正过程是短促猛烈的话,不走运的承销商可能将会为错误应用市盈率定价法而付出代价。 在研究我国A股市场的定价程序时,我们发现:相对于寻找精确的定价方法而言,详尽分析影响承销商作出定价决策的各种因素可能更有意义一些。

因为随着市场结构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定价的具体程序和方法是可以不断修正的,而决定公司内在价值及其市场表现的一些重要因素却仍然可以产生影响。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逐渐倾向于尽可能模拟承销商在IPO定价决策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将主观色彩浓重的IPO定价程序进行数量化的再现复合,并期望以此来提高未来承销商定价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IPO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分析 (一)变量假设 我们将承销商在IPO定价程序中可能考虑的各种因素分为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它们的组合及其影响直接导致了IPO价格的确定。

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状态相对独立的、不直接反映其内生持续盈利能力 但却影响承销商IPO定价判断的各种情况,它们包括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市场利率水平、突发性事件、行业宏观政策导向、产品市场预期、同业竞争情况、市场波动情况、股票发行规模以及承销商自身实力等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以不确定的、非线性的方式对承销商的定价过程发生作用,而且在特定的定价行为中,上述信息对IPO价格的最终形成主要起着经验性的非量化影响;公司内部因素是指反映在IPO价格中的直接体现公司素质和增长前景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承销商对其经营效率、获利能力、管理状况、资本结构等各种内部情况的评估结论。

与外部因素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内部因素对于IPO定价主要可能起着较为确定的、线性的量化影响。 在模拟外部因素时,我们考。

8. IPO是什么,IPO抑价又研究些什么

1.IPO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2.IPO抑价

新股发行首日溢价水平,又称IPO抑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是指一只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后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的情况(或发股票发行价格与二级市场合理均衡价格存在的差价)。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抑价幅度由5%-80%不等。

3.新股发现定价机制、对IPO抑价的影响。

现在是询价制度,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及累计投标询价。而询价制度对IPO抑价的影响可以从发配规则、发行数量规则、发行价格规则来分析。

4.影响IPO抑价的因素。

角度不一样,因素也就不一样。理论上的主要有如承销商垄断理论,投机泡沫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等,而结合中国实际的你就看看/stock/2006-08/15/content_4962742.htm这个吧。

5.对策和建议。

我觉得主要可以通过信息披露,改革询价制度,加强监管来分析。

这是个大问题,你给的分数也太低了点…………

9. IPO抑价的抑价对策

新股发行高抑价提供了市场无风险套利机会,造成大量的申购资金汇集到一级市场。资金的抽逃导致了市场供求机制的失衡:一级市场超额收益率刺激了市场投机心理,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畸高,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很可能使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因此,采取措施控制IPO抑价现象,消除市场的套利机会.成为当务之急。

(一)推行制度

资本市场发展事实证明,我国2013年采用的核准制存在种种弊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要适时推出注册制,从制度上完善资本市场,增加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弊端.以有效地解决IPO高抑价问题。

证监会2004年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发行的询价制度。这是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该通知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应通过向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等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而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

询价制可以更加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于提高IPO定价效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询价制与完全市场化定价仍有许多区别,在实际的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二)优化结构

中小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是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的噪声交易者.与机构投资者注重对上市公司价值的研究分析、规范投资风格有很大差别。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全面发展,提高其比重与素质,加强其在我国证券发行和交易中形成主导地位,培育理性投资的市场基。随着询价制度的完善,为大力培育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契机。具体可从证券投资基金人手,进一步大力发展开放式基金。同时,推动保险机构、信托机构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市.形成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三)倡导投资

投资者的心理成熟程度、解读信息的知识量、知识结构等的改进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规则变化大、信息流动效率差,成熟投资者更具难度。如前所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IPO抑价率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上投机资金的推动。因此应倡导理性投资,形成理性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要重视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教育、个人资产管理教育和市场参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帮助投资者形成理性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使中小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侵犯自身权利的证券欺诈行为有所认识,进而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和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完善体系

为了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减少盲目跟随的非理性投资现象,有必要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市场交易透明度。从新股发行角度而言,保荐机构和新股发行企业有必要加强与广大投资者的信息沟通,强化新股发行的推介工作,减少新股发行企业和广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避免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IP0抑价现象,提高新股定价效率。

从政府监管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年度募集资金进行专项审核,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披露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分布以及建立诚信档案并公开披露。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股市违规行为处罚制度,对操纵股市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规范资本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6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