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收益评价指标
股票中如何分析财务指标选股的超额收益呢?
基于财务指标选股的超额预期年化收益较明显 策略指数不仅需要具备稳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规模适中,使得调整流动性充足,并避免单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只成分股也许是个合适的规模,相关指数表现的稳健性会强于30只的组合,因此,我们运用上述分析方法构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数”。
以2002-2007年年报数据来看,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净预期年化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总资产周转率等六大财务指标与二级市场的业绩关联性最强,单指标选股能力居前,这六大指标与30只规模偏好的指标非常近似。
根据历史回溯的较优权重显示,盈利能力指标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营运能力指标,经营能力指标的权重相对最小(附图)。
每年平均配置50只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数”的回溯业绩与沪深300指数相比,超额预期年化收益较明显。
财务指标可用于股票池筛选和策略指数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对于30只规模的股票组合,盈利能力指标较为重要。
不过,财务指标的选股能力对股票组合规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规模要求下,财务指标的选股效率会有差异,例如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甄选小规模优质股票能力较强,而对大规模股票则能力较弱,对于100只股票组合最有效的几个财务指标与适合30只股票组合的大相径庭。
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指标间的强强联合能产生更强大的选股能力,对于30只规模的股票组合需着重配置销售毛利、息税前利润/营业总收入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主要强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财务指标选股能力指标可用于股票池筛选,财务指标选股能力的研究结论也有助于设计相应的策略指数,利用既定规模下选股能力较强的财务指标组合构建基本面策略指数,我们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数”主要强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经营能力,其回溯业绩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
股票中盈利能力指标有哪些呢?
1、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
(l)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定义。
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也简称为毛预期年化利率。
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 (2)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分析。
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毛预期年化利率是企业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预期年化利率便不能盈利。
2、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
(l)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定义。
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是指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净利 / 销售收入) * 100% (2)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分析。
l)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预期年化收益水平。
从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成反比关系。
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润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预期年化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销售利润率能够分解成为销售毛预期年化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3、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
(l)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定义。
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是企业净预期年化利率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 =(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100% 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 + 期末资产总额)/ 2 (2)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分析。
1)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则相反。
2)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
预期年化收益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与计划、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和本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影响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3)可以利用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4)成本费用率 成本费用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率 =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每一元成本费用支出所能带来的利润总额。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成本费用率越大越好,因为成本费用率越大,说明同样的成本费用能取得更多的利润,或者说取得同样多的利润只要花费更少的成本费用支出,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表明获利能力越弱。
4、股东权益预期年化收益率。
股东权益预期年化收益率是净利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预期年化收益率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 * 100%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预期年化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预期年化收益越高。
。
5、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100% 该指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水平,只有当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即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股票里面的指标都有什么? 各个股票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如每股净...
股票中指标指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
股票指标是属于统计学的范畴,依据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一切以数据来论证股票趋向、买卖等的分析方法。
股票指标主要有动量指标、相对强弱指数、随机指数等等。
由于以上的分析往往需要一定的电脑软件的支持,所以对于个人实盘买卖交易的投资者,只作为一般了解。
但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指标分析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职业外汇交易员非常倚重的汇率分析与预测工具。
新兴的电子现货市场也有类似一些指标的运用,电子现货之家中有所介绍。
1.当DIF由下向上突破DEA,形成黄金交叉,既白色的DIF上穿黄色的DEA形成的交叉。
或者BAR(绿柱线)缩短,为买入信号。
2.当DIF由上向下突破DEA,形成死亡交叉,既白色的DIF下穿黄色的DEA形成的交叉。
或者BAR(红柱线)缩短,为卖出信号。
3.顶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升高,而DIF及DEA不是同步上升,而是逐波下降,与股价走势形成顶背离。
预示股价即将下跌。
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上向下穿过DEA,形成两次死亡交叉,则股价将大幅下跌。
4.底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DIF及DEA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
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下向上穿过DEA,形成两次黄金交叉,则股价即将大幅度上涨。
MACD指标主要用于对大势中长期的上涨或下跌趋势进行判断,当股价处于盘局或指数波动不明显时,MACD买卖信号较不明显。
当股价在短时间内上下波动较大时,因MACD的移动相当缓慢,所以不会立即对股价的变动产生买卖信号。
MACD主要是利用长短期的二条平滑平均线,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作为研判行情买卖之依据。
MACD指标是基于均线的构造原理,对价格收盘价进行平滑处理(求出算术平均值)后的一种趋向类指标。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正负差(DIF)、异同平均数(DEA),其中,正负差是核心,DEA是辅助。
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1)和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2)的差。
在现有的技术分析软件中,MACD常用参数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为12,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参数为26。
此外,MACD还有一个辅助指标——柱状线(BAR)。
在大多数技术分析软件中,柱状线是有颜色的,在低于0轴以下是绿色,高于0轴以上是红色,前者代表趋势较弱,后者代表趋势较强。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使用MACD指标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当DIF和DEA处于0轴以上时,属于多头市场,DIF线自下而上穿越DEA线时是买入信号。
DIF线自上而下穿越DEA线时,如果两线值还处于0轴以上运行,仅仅只能视为一次短暂的回落,而不能确定趋势转折,此时是否卖出还需要借助其他指标来综合判断。
2.当DIF和DEA处于0轴以下时,属于空头市场。
DIF线自上而下穿越DEA线时是卖出信号,DIF线自下而上穿越DEA线时,如果两线值还处于0轴以下运行,仅仅只能视为一次短暂的反弹,而不能确定趋势转折,此时是否买入还需要借助其他指标来综合判断。
3.柱状线收缩和放大。
一般来说,柱状线的持续收缩表明趋势运行的强度正在逐渐减弱,当柱状线颜色发生改变时,趋势确定转折。
但在一些时间周期不长的MACD指标使用过程中,这一观点并不能完全成立。
4.形态和背离情况。
MACD指标也强调形态和背离现象。
当形态上MACD指标的DIF线与MACD线形成高位看跌形态,如头肩顶、双头等,应当保持警惕;而当形态上MACD指标DIF线与MACD线形成低位看涨形态时,应考虑进行买入。
在判断形态时以DIF线为主,MACD线为辅。
当价格持续升高,而MACD指标走出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势时,意味着顶背离出现,预示着价格将可能在不久之后出现转头下行,当价格持续降低,而MACD指标却走出一波高于一波的走势时,意味着底背离现象的出现,预示着价格将很快结束下跌,转头上涨。
5.牛皮市道中指标将失真。
当价格并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运行,而是保持水平方向的移动时,我们称之为牛皮市道,此时虚假信号将在MACD指标中产生,指标DIF线与MACD线的交叉将会十分频繁,同时柱状线的收放也将频频出现,颜色也会常常由绿转红或者由红转绿,此时MACD指标处于失真状态,使用价值相应降低。
用DIF的曲线形状进行分析,主要是利用指标相背离的原则。
具体为:如果DIF的走向与股价走向相背离,则是采取具体行动的时间。
但是,根据以上原则来指导实际操作,准确性并不能令人满意。
经过实践、摸索和总结,综合运用5日、10日均价线,5日、10日均量线和MACD,其准确性大为提高。
股票中主力如何利用技术指标赢利呢?
随着技术指标扫盲运动的结束,现在无论是散户还是职业者,或者是机构操盘手甚至行业研究员,似乎都对技术分析指标备感兴趣。
技术指标往往是一些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用到的样本数据大多为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等市场交易数据,而设计这些公式的原创者在经过一番验证之后便告诉投资人:在什么时候可以买进或者卖出云云。
笔者曾说过:由于主力的介入,产生了该跌不跌或该涨不涨的现象,造成了虚假的交易价和成交量,这就表明计算技术指标的样本可能是虚假的。
但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些交易价和成交量还有可能是主力操纵出来的。
这样,主力就可以让技术指标听话。
现在我们来看看RSI指标(相对强弱指标)。
RSI指标的基本含义就是近期收盘价的累计升幅在整个波幅中的比例,参数为5则表明时间为5天。
如某连续6天的收盘价为5元、5.2元、5.1元、5.5元、5.8元和5.6元,则其5天的累计升幅为0.9((5.2-5)+(5.5-5.1)+(5.8-5.5))元,累计跌幅为0.3((5.1-5.2)的绝对值+(5.6-5.8)的绝对值)元,整个波幅为1.2(0.9+0.3)元,因此其5天的RSI指标为75(0.91.2*100)。
由于5天RSI指标仅仅涉及6天的收盘价,因此只要让股价连续上升或下跌5天就能使RSI指标等于100或零! 假设某股连涨5天,共涨了5元,RSI指标就是100,因为累计跌幅为零。
为了使RSI下跌,接下来的5天每天只要跌0.01元,那么第5天的RSI指标一定是零,因为累计升幅为零。
理论上该指标调整到位,股价应该看涨,而实际上股价总共回落0.05元,占5元升幅的1%,可以说几乎没有调整。
在本例中把上涨5元改为下跌5元,接下来5天每天跌0.01元改为涨0.01元,我们就得到了上面的一个反例。
实际上只要了解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主力绝对可以让技术指标听话。
对于一些常见的技术指标如BIAS、MTM、KD等等都可以很轻松地进行操纵,就看操盘手的功底了。
要增加成交量也是很容易的,唯一较难做到的是缩量,这需要操盘手的经验。
如果投资人盯住实时交易的话,主力是不是在故意操纵技术指标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故意操纵技术指标的主力并不多。
怎么看股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第一,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子是净利润,分母是净资产,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是净资产所产生的,因而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从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第二,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股权资金)的收益水平,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
道理十分明显,全面反映一个企业资金运作的整体效果的指标,应当是总资产收益率,而非净资产收益率,所谓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十所有者权益)*100%。
比较一下它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别,仅在于分母的计算范围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全部资产,这样分子分母才具有可比性,在计算口径上才是一致的。
第三,运用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存在很多局限性。
(1)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互补性不强。
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不相等,因而不能以各企业的收益绝对值指标来考核其效益和管理水平。
考核标准主要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相对数指标,然而,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企业股权资金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考核范围略大(净资产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但也只是反映了企业权益性资金的使用情况,显然在考核企业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调整和完善。
(2)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不利于企业的横向比较。
由于企业负债率的差别,如某些企业负债畸高,导致某些微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却偏高,甚至达到了配股要求,而有些企业尽管效益不错,但由于财务结构合理,负债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却较低,并且有可能达不到配股要求。
(3)考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也不利于对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企业可通过诸如以负债回购股权的方式来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实际上,该企业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未提高。
评价一支股票好坏哪些指标最关键?
核心指标:(1)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又称资本收益率,反映资本金的盈利能力(2)销售净利润(营业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反映每1元收入实现多少净利润(3)营业利税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营业收入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实现多少利税(4)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考察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说明1元成本实现多少利润(5)资产报酬(收益)率(生产率比率)=(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 资产平均总额考察企业运用全部资本的收益率,衡量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6)边际利润率(临界收益率)=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考察边际利润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股份公司指标:(1)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衡量普通股的获利能力(2)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净收益-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所获盈利额(3)股票价格与收益比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反映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衡量市价的合理性(4)每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获利数(5)股利分派率=每股现金股利/每股收益额望楼主采纳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股票的各种指标体系有十分准确的吗?怎样看待(评价)各种股票指标...
股票的各种指标都是表面上准确的,但是具有滞后性。
分析指标不是没意义,只是要分析准确,必须具有专业性。
有公司的财务指标,也有行业指标,还有其它辅助的指数。
你没分析完指标股市都收盘了。
所以一般人炒A股获得信息的途径都是看新闻,还有关注相关政策。
我觉得分析行业的景气程度和公司的前景更加有意义。
怎么看股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第一,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子是净利润,分母是净资产,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是净资产所产生的,因而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从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第二,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股权资金)的收益水平,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
道理十分明显,全面反映一个企业资金运作的整体效果的指标,应当是总资产收益率,而非净资产收益率,所谓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十所有者权益)*100%。
比较一下它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别,仅在于分母的计算范围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全部资产,这样分子分母才具有可比性,在计算口径上才是一致的。
第三,运用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存在很多局限性。
(1)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互补性不强。
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不相等,因而不能以各企业的收益绝对值指标来考核其效益和管理水平。
考核标准主要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相对数指标,然而,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企业股权资金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考核范围略大(净资产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但也只是反映了企业权益性资金的使用情况,显然在考核企业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调整和完善。
(2)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不利于企业的横向比较。
由于企业负债率的差别,如某些企业负债畸高,导致某些微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却偏高,甚至达到了配股要求,而有些企业尽管效益不错,但由于财务结构合理,负债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却较低,并且有可能达不到配股要求。
(3)考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也不利于对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企业可通过诸如以负债回购股权的方式来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实际上,该企业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未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