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股票危机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各国的股票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析摘 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使中国金融环境受损、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投资出口下降、消费降低等,但是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有利于储备资源、开展跨国并购、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吸引外资、压缩泡沫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

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其实是“危”中有“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机遇;挑战 美国金融危机,一个现在再热门不过的话题。

随着次贷危机、花旗集团董事长辞职、雷曼兄弟破产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仍在发展演化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投资信心受挫,消费支出萎缩,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

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具有双面性。

所以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看下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直接的、显性的影响。

第一,对我国金融的影响。

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

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

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

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

主要是由于国外各商业银行缩紧银根所导致。

再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中国股市的一蹶不振,几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资者信心受损,影响了整个金融业的经营环境。

第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

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业纷纷裁减员工,破产倒闭。

虽然这与中国近几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其融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开。

但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海外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生产过剩,产品无法销售,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业倒闭破产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严重缩水的威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

美国的国债市场是一个类似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债被几家官方机构所持有,稍有动作便会引发汇率的剧烈变动。

所以我国作为强势美元的重要支撑者,一旦抛售美元,必将影响汇市,美元的贬值将使得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

但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外汇结构的特点导致了我们即使是在危机的时刻,也不能随意抛售美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汇资产缩水。

(二)间接的、隐性的影响。

这主要是通过经济传导来造成的影响。

1、通过投资来影响经济。

从国内投资看,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

一是导致投资热情下降,信心不足。

危机之下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下滑。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及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短期人们会适当控制投资规模。

二是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以套现应对危机。

外资的纷纷撤离必然导致我国可利用的外资大幅减少。

三是预期投资成本的上升,随着各国的救市措施的实行和危机的缓解必然导致资源和初级产片价格的迅速反弹,使得投资成本上升。

美国为了解决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必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结果很可能就会导致美元贬值和资源价格重新上升。

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使得实际投资增幅也难以大幅回升。

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金融危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使得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2、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

短期内必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然面临着 “生产过剩”的困境。

生产商担心存货过多,就会缩减生产,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减消费需求。

危机爆发后,美国不断注资救市,有关报道, 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可能会达到近乎天量的1.8万亿美元。

而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对减税计划、医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诺,必然使得下届美国ZF的财政压力加大。

因此,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从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缩减和成本的上升的双重压力将极大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量和出口利润的增长。

3、对中国消费的影响。

一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纷纷裁员,数百万职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必然需要勒紧腰带,全面缩减消费支出。

同时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几乎被一网打尽,其消费开支也必定大幅缩减。

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下降。

金融危...

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一般会持续多久?

【股市广角镜】(望能从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或可作为你投资时的参考)美国众议院十月四日通过了大规模金融救援议案,该计划立即得到美国总统的签发实施。

这意味着金融风暴的扩大化得到了初步抑制,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

美国金融危机不仅波及了世界各国,还严重影响了美国自身的实体经济,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衰退,投资锐减,股市不振,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

究其根源,是金融延伸产品的无限扩大,对其风险控制不力,就连政府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督察和监管。

一旦次级贷款的民众偿还能力不济,金融链条出现断裂,就终于爆发了高强度的金融海啸。

最后还要动用纳税人的钱,来为败絮般的金融危机买单。

北京时间10月4日凌晨1点25分,美国众议院通过游说某些不赞同的议员,在刚刚结束的表决中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

该方案已在本周三获得参议院批准,总统布什当即在这有着法律性质的文件上签字生效。

此一文件的通过签署,使得国会财长及众议员一改愁眉不展而脸露喜色。

从客观上来看,计划方案的通过,使得愁眉不展的布什的国会,暂时摆脱危机燃眉的困扰,就目前来看还仅仅是危情的缓解,但是,对于它的长期效应纠竟如何,还有待观察当中。

而另有观察家指出,美国经济正走在下滑的通道上,即使出手实施金融救援,也不能使之短期起死回生般的复苏。

美国经济要真正起振,那也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美国政府如果不为金融危机伸出援手,这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将产生一系列的多米若骨牌效应,其后果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将会大大超过美国政府这8500亿美元的付出。

那将及其不可设想。

尽管美国众议院初步通过了金融救援方案,但有评论家认为,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用于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债券,暂时可以说是稳定了美国的金融市场,但是它无法挽救美国经济下滑和萎缩的颓势,也不能根本解决美国金融那种超级规模的、创新产品的先天不足。

市场同时担心救援方案仍不足以改变信贷市场的紧缩状况和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尽管如此,美国国会的出手救援,也许仍是全球金融界、经济界所乐见的。

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救市措施,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如果美国众议院不伸出援手,美国经济下滑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大大超过美国政府付出的资金数量。

但由于它不能短期内解决实体经济出现的衰退,导致了世界各国对美国金融“创可贴”的有效性的怀疑,几天来的各国股市的连续下跌,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也只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的体系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境外投资已经出现大幅亏损,700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银行债券投资,就已缩水百分之八十以上。

中国的出口业务,那些大宗商品,诸如纺织品鞋帽服装、日用品、玩具、健身器材等货物的出口,,均已出现严重萎缩,国际收入增长率下降,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又一次面临新一轮的考验。

美国金融业的转好,这对全球的金融界多少是一个稳定。

对于中国几大银行投资于美国的资产有了一个保护,即使再出现问题也不会损失很大了。

这对投资者心理上应该是一个稳定。

美国救市方案的通过,不仅可以暂时让投资者对美国危机对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可以放一下心了,而且还对本国政府救市新方案有了期待。

这对稳定投资者投资心态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国股市经过接近一年的漫漫回归之路,股指已从6124点下跌至1802点,共有90多只个股的市盈率处于十倍以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个股跌进价值投资之内,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缩水超过百分之七十,初步地挤空气泡,榨干了水分。

央行9月15日宣布下调双率,反映了在现行经济可能出现下行的风险面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松动的可能。

这对于当时下滑而又颓靡的中国股市,是个输氧般的危倒挽救。

国家管理高层为了应对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了表示对颓靡的股市没有坐视不管,联手央行和国资委纷纷出手救市。

国内管理层于18日晚间发布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以及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项利好。

对挽救国内投资者颓靡的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种多重救市组合拳的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托市力量,消弭了股市的下滑颓势,起振了入市人的信心。

终于让股市迎来一次强劲的中级反弹行情。

这轮中级反弹行情,就是大盘在极度超跌后的、遇到综合政策利好出现的上涨行情,是一个深幅超跌后的反弹行情,先是急升急拉的、后为进二退一式的波段上涨,是这段反弹行情运行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02点,将成为中国股市的中期底部(也有人称之为政策底)。

技术形态上看,短线指标出现向下排列,短期积累了一定的做空动能。

节后的两天走势,因为节前已有反弹到阶段性的高点,所以选择了向下调整。

究其原因,一是在底部入市的资金,有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获利,他们采取了获利了解的操作;二是基金大户在世界金融和经济加剧动荡的时期,对后市...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自17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发生时都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格纳从土耳其进口首株郁金香,由于这种花是进口货,因此拥有郁金香花便成为有钱人的符号。

开始只有郁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赏郁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风潮后,投机客便趁机炒作,只要今天买了,明天就可赚一笔。

买的人多了,交易市场也就形成了,交易场所也逐渐热闹起来。

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民运动,大家都来买卖郁金香了。

炒家只看到买低卖高,利润就进来,于是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

1000美元一朵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之后,它就变成两万美元了。

到了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

这时,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相当于今天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车还贵。

这是有名的郁金香花根泡沫。

此时,荷兰政府开始采取刹车的行动,而由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也大量抵达,郁金香不再那么稀罕。

于是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6个星期内竟然下跌了90%,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这就是有记录的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事件。

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

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

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

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

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

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

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

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

三、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世纪早期的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因此也没有发行纸币。

第二合众国银行由国会在1816年授权建立,它创立了统一的国家货币,一度成为美国最大最好的钞票的发行者,创立了单一的汇率等。

它实力强大,它的资本比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多出一倍,拥有全国20%的货币流通量,在各州设立了29个分行,控制着各州的金融。

考虑到许多州银行立法很仓促,经营不善,普遍资本金不足,监管不严,对未来过度乐观,第二合众国银行通过拒绝接受它认为经营不善的银行的票据来维护它自身的稳定。

这削弱了公众对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心。

1829年,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认为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贷问题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

作为毁掉合众国银行的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逊从该银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而存放在州立银行,没想到,危机竟然就此产生。

因为增加了存款基础,不重视授信政策的州立银行可以发行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贷款,而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缺乏流动性的一种。

这样一来,最痛恨投机和纸币的杰克逊总统所实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发了美国首次由于纸币而引起的巨大投机泡沫。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

四、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07年,美国银行业投机盛行,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当年10月,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United Copper)股票,但此举失利,引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

导致该银行客户疯狂挤兑,并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

银行要求收回贷款,股价一落千丈。

时任摩根财团总裁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联合其他银行共同出手,筹集流动资金,才使市场重归平静。

很快,美国财政部长乔治·科特留宣布,政府动用3500万美元资金参加救市。

随后,市场恢复正常。

此次救市导致了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诞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以增强。

五、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市场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始末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 阿牛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牛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

于是阿牛找到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

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骗吃骗喝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老三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

于是投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

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行三寸不烂“金”舌,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 于是投行找到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小意思!于是凭借着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CDO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这样一来就如同阿牛贷款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

结果是从贷款买房的人,到阿牛贷款公司,到各大投行,到各个银行,到对冲基金人人都赚钱,但是投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一个劲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行也开始买入对冲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

这就好像“老黑”家里有馊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把,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老黑”这下可蒙了,难道馊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 这下又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老实?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

嘿,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CDO都归我们的!!!投行心里那个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对冲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 (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CDO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干了!对冲基金想,不错啊,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干了!于是再次皆大欢喜,CDS也卖火了!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CDS的创新产品!我们假设CDS已经为我们带来了50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三毛”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CDS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发规模500亿元。

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1元面值买入的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评级机...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论文

浅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

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其他的资料: 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及现实思考 内容提要: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首先回顾和归纳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中可能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对我国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验与教训 现实思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

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

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

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

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

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

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

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

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

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

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

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华尔街股市为何突然下跌

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主要特点是,产能过剩,消费降低,经济极度萎缩。

请大家看一段资料“1930年春,福特汽车公司将每周工作日由6天减至5天,当年8月份,又减至3天。

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卖出了550万辆汽车,而1931年仅卖出50万辆。

在1929年至1933年间,工业生产缩减了一半多,国民收入减少了四分之三,批发价格下跌了三分之一。

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150万人增加到了1932年的1200万人,占工作人口的将近25%”。

缺乏调节机制的制度是危机的根本原因。

政府不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的社会体制虽然对于调动个人活动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并可能产生消极后果。

个人在利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获取个人幸福的能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久而久之将导致财富和地位分配的两极分化。

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下因没有对这种分化进行调节的机制,社会呈现因没有对这种分化进行调节的机制,社会呈现严重的不和谐。

垄断便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阻碍了中小企业自由发展。

大批中小企业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当时的美国是工业化国家中工伤致死率最高的国家。

工人们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到16小时挣取两美元的工资,与之相伴的是频繁的矿难和火灾。

纽约曼哈吨一家服装厂为限制工人外出大门紧锁,大火发生时,146名工人被活烧死。

繁荣的背后,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罪恶,并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负面后果,最终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不干预,直接导致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即工资。

这样,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社会财富高度集中。

16家财阀控制着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

工业增长仅集中在少数部门,而其他老工业部门则开工不足,甚至出现了头疼危机,大批工人因此失业。

从1920年到1929年,生产率增长了55%,工人工资却只上升了2%,而占总人口1/5的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40%,到1930年时,已低于30%,约60%的家庭还挣扎在每年200美元水平,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可见,固定不变的工资和不断下降的农场收入这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国民收入严重的分配不均,内需乏力,与不断提高的生产效率共同构成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严重的国际经济不平衡也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一战后美国从债务国一举翻身为债权国,这种不平衡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战争债务的回收及巨额贸易顺差使美国的黄金贮藏量在1913至1924年间从192,400万美元,即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

由于支付款到期,债务国不得不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一些国家则拖欠大量欠款,这些都动摇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部门。

美国日益增长的供应力大大超过国内外支付能力的需求。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美国银行业的弱点是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另外一个因素。

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指出,财富集中的结果实质就是对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即:增加了有不可靠贷款的银行数目,助长了最终连银行也被卷入的投机狂热。

财富集中程度越高,易倒闭银行的数目越多,并助长投机,衰退便越严重。

马克思也提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身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这是因为信用使经营者都可以大超过他们的资本从事经营;信用使经营者都可以大大超过他们的资本从事经营;信用使资本形式上的回流速度因不以实际回流时间为转移而加快。

生产经营规模与信用相互作用,不断扩大。

同时,在繁荣阶段,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趣,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

但是,如前所述,当国内外的消费市场都在日益萎缩的情况下,资本回流将减少并放缓,而当一些商号和银行都放弃正常的预防措施,却从事投机性质的冒险活动时,危机一触即发。

市场经济本身是风险经济,经济危机被称作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生理现象”。

由此之后,为避免经济危机,各国开始探索资本主义的改良之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干预作用逐步提高。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

“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

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

“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

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

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

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

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有几次

主要有以下6次。

1.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

随着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并在一些国家持续十年之久。

大萧条期间,美国最高失业率达到25%,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失业率一度接近30%。

美国经济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业产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

2.1973至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对美国等国实行石油禁运,同时联合其他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导致石油危机爆发。

这场危机在主要工业国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

3.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

自20世纪60代起,拉美国家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外债总额在80年代初超过3000亿美元。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触发了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拉美国家198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持续数年的过度增长后,开始出现灾难性下跌。

由于资产全面缩水,日本在10年中经历了漫长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增长停滞,进入“零增长阶段”。

5.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在美国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出口不断下降。

1997年7月,随着泰国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亚洲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爆发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中,印尼、泰国和韩国是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

三国GDP在两年内分别缩水83.4%、40%和34.2%。

6.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长期以来,美国金融机构盲目地向次级信用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

随着利率上涨和房价下降,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的爆发。

这场危机导致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机构纷纷倒闭,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严重的信贷紧缩。

...

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事件及事件分析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2008年的9月份里面, 雷曼兄弟这个美国企业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我就很奇怪,为什么一个美国企业的破产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接着,接二连三地,美林低价售卖给美国银行,美国政府投入巨款救援AIG集团……,这些大大小小令人不安的新闻都预兆一场大风暴将要来临。

而这一切仅仅是危机的开始?在随后的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并开始危及各个国家的经济?全球股市大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汽车纺织企业相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已经开始下滑。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遭打击。

2008 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为负增长;银行倒闭数超过了前5 年的总和;失业率达到16 年来最高点。

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创下了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记录;北欧的冰岛到了国家破产的境地。

我国出口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农民工失业人数继续上升。

那么,到底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在我看来,金融危机它的最大影响发生在欧美众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的根源始终离不开该经济体制的缺陷,我从书上看到一个很专业的名词——生产剩余价值。

虽然,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是那种以前马克思所定义的纯粹以资本为所有目的的社会。

但是,由于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念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在我们看来,就是奢侈与享乐的天堂。

随着他们的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欲望的日益膨胀,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而这次由“次贷危机”这条导火线所引爆的新一轮经济危机,正正说明了这一点。

我总体看了下,近几年美国经济的走向,正如许多评论家说预测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政府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市场利率下降---信贷扩张-----银行为谋求高额利润-----贷款给信用差的客户-----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积累------经济发展高涨发生通货膨胀----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次级贷款者还不起贷款------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这样,一个马克思的逻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美国人乃至许多西方国家的人,长期以来消费过度,他们向往先享受再付出的生活。

当他们遇到财政上困难的时候,他们才会去努力攒钱。

另外,我觉得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很严重,虽说有政府的福利保障系统,那些穷人不至于风餐露宿、流落街头、衣不掩体的地步,但是对比着富人们那些大鱼大肉,高床软枕的奢侈生活,有谁不想生活过得更好?在利益的驱使下,加上众多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优惠政策,他们终于选择了过着贷款的生活。

这种贷款的金融体制其实风险是十分大的,一旦产生信用危机,就足以拖垮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在这么多年来,听新闻的报道,美国的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

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

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美国的金融业吸收着来自全球的资金不断壮大,金融产业成为了一个大产业,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

但是,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

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

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

或者,这些金融产品的创造立足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能促使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

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如同用纸包装着水库一样。

近年来,美国房地产投资异军突起,这应该算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

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

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危机,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影响至深,范围之广比1997年的金融风暴还厉害?我认为,目前全球化的程度已经越来加深了,而且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全球资金流动变得越来越紧密了。

美...

5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