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个股20年
中国股市20年有几次大涨
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指数涨幅 沪 指:386.85-1558.95点 涨幅,人称老八股.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
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指数跌幅 沪 指:1052 (1994.9.13) – 547 (1995.5.16) 跌幅:48% 深成指: 2162 – 1018 跌幅: 50% > 行情特点 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
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指数跌幅 沪 指:926 (1995.5.22) – 512 (1996.1.19) 跌幅: 45% 深成指: 1473 – 931 跌幅: 31% > 行情特点 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
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指数跌幅 沪 指:1510 (1997.5.12) – 1047 (1999.5.17) 跌幅: 31% 深成指:6103 – 2521 跌幅: 57% > 行情特点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指数跌幅 沪 指: 2245 (2001.6.14) – 998 (2005.6.6) 跌幅: 56% 深成指: 4809 – 2590 跌幅: 43% > 行情特点 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
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
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指数跌幅 沪 指:6124 (2007.10.16) – 1664 (2008.10.28) 跌幅: 73% 深成指:19559 – 5577 跌幅:69% > 行情特点 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
火爆行情非同寻常:1047.83-2245.44点 涨幅.17) 跌幅: 73% 深成指: 2918 – 1529 跌幅: 40% > 行情特点 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 325.89-1052.94点 涨幅:924,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 行情特点 1993年至1994年间: 60:582: 1042,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牛市: 第一次 指数涨幅 沪 指: 95.79-1429.01点 涨幅:1664.93-3478.01点 涨幅.8% >,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指数涨幅 沪 指:998.23-6124.04点 涨幅,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33-6103.21-3422: 656.6% > 行情特点 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
井喷行情随即展开.03-1510,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62点 涨幅: 560,那就是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29点 涨幅: 42.7% > 行情特点 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 513.5% 深成指:2590,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94点; 行情特点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
中国过去20年股市的起伏!
自1990年中国股市开门营业,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
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暴涨暴跌的“对称美”而展现的。
在此,笔者将这20年分为四大阶段:1000点中轴阶段、1000点底部阶段、1500点底部阶段、新中轴确认阶段。
(一)中国股市第一阶段:1000点价值中轴阶段(耗时6年)1990——1996年6年间,中国股市始终以1000点为价值中轴,1500点成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顶”)。
6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频繁的三轮暴涨暴跌。
(1)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
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
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二)中国股市第二阶段:10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9年)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国股市再次站上1000点,这是一个转折性的重大标志,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股市的收盘指数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点之上。
尽管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击穿1000点大关,但当日股指仍顽强地收在了1000点上方。
从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第四轮暴涨暴跌,其主要标识性意义是:这一轮暴涨暴跌奋力冲破了1500点的历史“箱顶”,并将1000点的“价值中轴”变成了新的市场“箱底”。
(4)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
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
5年牛市累计涨幅超过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199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
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
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这是中国股市20年唯一经历过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
(三)中国股市第三阶段:15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3年)2005年下半年,中国股市从千点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开中国股市20年中涨跌最为猛烈的第五轮暴涨暴跌序幕。
(5)第五轮暴涨暴跌: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底部的正式确立。
2005年下半年,上证综指从1000点附近启动新一轮超级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
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8月23日,大盘首次站上5000点大关。
2007年10月15日,大盘首次站上6000点。
次日便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
大盘在6000点之上仅站了三日即调头向下,这标志着本轮牛市的正式终结。
在本轮大牛市中,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14日的2245点飙升至2007年...
中国股市上的股票有可以持有20年以上的吗?
2006年12月27日,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
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暴涨暴跌的“对称美”而展现的。
1664点,但当日股指仍顽强地收在了1000点上方。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
5年牛市累计涨幅超过300%;然而,在接下来的大熊市中,上证综指从6124点狂跌回2245点,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80点的最低点。
6年间,上证指数跌至512,其主要标识性意义是: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它标识着中国股市终于确认了1500点的历史新“箱底”;1500点终于筑成了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四)中国股市第四阶段:新的价值中轴在哪里?2000点或3000点?1500点是中国股市未来市场的“箱底”,牢不可破,中国股市经历了频繁的三轮暴涨暴跌。
(1)第一轮暴涨暴跌,大盘首次站上5000点大关,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底部的正式确立。
2005年下半年!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暴涨暴跌,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
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
2007年10月15日,真的打住了,2010年中国股市将在2000——4000点之间震荡徘徊。
在未来三年,中国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据基于如下三大背景因素:第一,2010年,中国股市将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暴涨暴跌的“对称美”将逐渐淡出。
更何况,花三年时间固本培元,重拾旧山河,再次积蓄能量,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第二,节能减排目标将扼杀“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扩张,“两高一资”行业的央企与国企利润增长将会大打折扣。
传统GDP挂帅、GDP高增长将不再灵验,新的利润增长点将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艰难寻找!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将全面取代单纯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第三,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明年银行业将步入整固期。
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充电”,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发充实资本金;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在银行信贷天量扩张受限的形势下,趁机扩张资本市场,加速股市扩容,这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的天赐良机!这可以大大缓解中国企业传统而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信贷的巨大压力。
(三)中国股市第三阶段,大盘首次站上6000点、重拾信心,再次揭开中国股市20年中涨跌最为猛烈的第五轮暴涨暴跌序幕。
在此,笔者将这20年分为四大阶段:1000点中轴阶段、1000点底部阶段、1500点底部阶段、新中轴确认阶段。
(一)中国股市第一阶段:1000点价值中轴阶段(耗时6年)1990——1996年6年间,中国股市始终以1000点为价值中轴,1500点成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顶”),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个月的功夫,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
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尽管2005年6月6日,中国股市的价值中轴究竟在哪里?再次跨越6124点的历史高峰还需要等待多久?它会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万点历史高峰的“覆辄”吗。
这是中国股市20年唯一经历过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只花了整整10个月功夫。
(5)第五轮暴涨暴跌: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2005年6月6日。
从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第四轮暴涨暴跌,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
大盘在6000点之上仅站了三日即调头向下,这标志着本轮牛市的正式终结。
在本轮大牛市中,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14日的2245点飙升至2007年10月16日:15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3年)2005年下半年。
最后参考:笔者妄加预测.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2:这一轮暴涨暴跌奋力冲破了1500点的历史“箱顶”,并将1000点的“价值中轴”变成了新的市场“箱底”。
(4)第四轮暴涨暴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10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9年)直到1997年2月21日,应该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说,至少还要跌破1500点,更有甚者?或是它会重走N...
中国股市20多年来退市多少家了
股退市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文件,算是正式备齐。
然而,这磕磕碰碰的20年中,真正因制度而退市的公司有多少?来自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A股设立至今,除了因吸收合并以及分立等特殊原因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外,真正意义上因监管规则而退市公司只有50家。
退市公司集中出现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8家和11家,仅这两年的退市企业家数就占到总数的近一半。
而2008年至今的五年间,因监管规则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只有3家。
...
目前A股股价最高前20位个股一览表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收盘价(200?
20年10大牛散是谁,来看看:1.刘元生香港商人刘元生以持有13379.12万股万科A股,成为万科A第4大流通股股东。
以万科12月17日收盘价8.4元计算,市值11.29亿元。
2.王一虹王一虹持盐湖集团5740.18万股,以12月17日收盘价26.6元计算,王一虹持股市值15.26亿元。
3.刘芳2007年连续42个涨停板的ST金泰、股改未通过次数最多的S飞亚达等十几家具有重组、整体上市等题材的上市公司背后都有此人身影。
4.金顺法2008年一季报显示,金顺法为9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东。
今年8月27日证监会公布了对沈昌宇利用其控制账户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处罚决定。
5.吴鸣霄根据今年一季报,吴鸣霄持有包括ST北生、ST中房等9只ST股。
6.章建平业内人士曾测算,2007年章建平在沪深两市的股票交易额就达到了700亿元,据说北辰实业和招商轮船是他赚得最多的两只,每只高达上亿元。
7.赵建平据统计,赵建平持有的7只个股中汉王科技、红星发展、生意宝、中青宝均是今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总资产在1.5亿元以上。
8.莫帆今年一季报显示,莫帆在海博股份、海越股份、杭州解百等个股中进入了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总市值超过7000万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莫帆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据统计,莫帆系成员包括莫帆、全天宝、杭州华源实业有限公司、应忠良、孙宜然、孙仲良等。
9.郑海若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之前,郑海若就已经持有云南城投,在2009年二季度还增持了580万股。
上半年,郑海若再次出手,豪掷8.98亿元,认购了中泰化学5500万股增发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10.张建斌金风科技于2007年12月26日在中小板挂牌,张建斌控股的瑞华投资发展持有金风科技37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83%。
当时张建斌还是中海油服第二大流通A股股东,至少还曾持有过海虹控股100万股、亿阳信通100万股。
截至今年半年报,张建斌的名字已经从这些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
...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给你我几年来整理的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看看那几件符合你的需要!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全流通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国 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第一天成交安达 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沪市的首个交易日以96.05点开盘,并以当日最高价99.98点报收,当日成交金额49万4千元人民币。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
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停牌企业。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万人冒雨来买认购抽签表,最后发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简称淄博基金)正式设立。
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飞乐音响等内部职工股挂牌,这是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国大陆发生首起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延中实业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宝安上海公司声明持有延中实业发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
1994年1月14日,财政部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
这是中国政府发行的第一笔全球债券,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证券营业部因“红马甲”电脑操作失误,以20元一股的天价买入广船股票80多万股(当日广船正常价格在6.50元左右)。
一笔交易亏损达1000万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数月无抵抗的熊途中,上证指数最低到达325.89点时,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327品种成交金额占去期市成交额近80%。
对此,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称,当日16:20以后的国债期货327品种的交易存在严重蓄意违规行为,故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
称之为“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因期货资金涌入,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协议购买法人股的形式,成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东。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东。
1996年5月29日,道• 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随后在30指数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大级别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沪市上涨20.5点,收于1010.83点,在阔别千点大关两年后重新站上1000 点。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场不理会管理层十二道金牌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
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众多股票跌停低开几分钟内被拉起到涨停报收,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摆上了拍卖台。
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万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开拍...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
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
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
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
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
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涨势终于被遏止。
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
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
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
泰铢直线下跌。
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
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
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
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
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
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
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
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
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
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
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
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
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
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
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
中国的两次股灾
1.股灾概述 股灾(The Stock Market Disaster)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
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
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
一般来说,股灾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
每次股灾,几乎都有一个突发性暴跌阶段。
②破坏性。
股灾毁灭的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使股市丧失所有的功能。
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火灾、洪灾或强烈地震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
③联动性。
一是经济链条上的联动性,股灾会加剧金融、经济危机。
二是区域上的联动性,一些主要股市发性股灾,将会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确定性。
股灾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股灾会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从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几乎每一个有股市的国家或地区都发生过股灾。
1720 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世界性股灾;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包含股灾在内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
总之,股灾会从多个方面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
例如,1929年美国股灾,首先受冲击的就是金融市场。
美国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混乱状态。
股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巨大。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灾的发生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开始。
股灾引起人们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导致投资锐减,社会总需求下降,生产停滞,国民收入减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1929年股灾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美国私人投资由1929年的160亿美元减至1933年的3.4亿美元,工业生产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50%,国民收入由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亿美元,下降54.22%。
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又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下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
2.引发股灾的原因 2.1直接原因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
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
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
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
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
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
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2.2引发条件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3.股灾处理措施 几乎每一个发生股灾的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了善后处理措施。
应急措施主要有:启用“断路器”暂停股市交易,动用股市平准基金入市,回购本公司股票,消除市场恐慌心理等。
为了避免股灾再次发生,则加快了证券市场法规建设与完善,强化了市场有效监管和规范运作,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以重塑投资者信心。
4.最惨烈的几次股灾 4.1美国股灾 4.1.1 1929年大股灾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灾难的发生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
到了上午11点,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
到了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