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摘星和脱帽时间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股票摘星和脱帽时间

摘星脱帽的股票第二天才能买吗

手段一:非经常损益操纵:“卖子求生”的中报预增王 在所有会计调节手段中,使用非经常损益操纵利润无疑是最容易,也最常被企业使用的手法。

通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大额政府补贴和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四种手法,上市公司们可以在短期内调整账面利润,以避免业绩变脸或满足再融资、保壳等目的。

4月28日,青海明胶在一季报中称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7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5.38万元增长145倍,由此被冠上“预增王”名号。

而公司股价也由8.98元一度拉升至10.29元,12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14.58%。

但业绩暴增背后,除去年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基数较小外,公司上半年3700万增利更并非来自主营产品贡献,而是通过变卖子公司股权。

事实上,青海明胶一季度业绩惨淡,在营业收入实现1.92亿元之下,净利润却亏损638.80万元。

此外,青海明胶此前更已多次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业绩。

自2009年亏损1742.09万元后,2010年,公司凭借4292.02万元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922.29万元的政府补贴实现扭亏,以55.42万元的净利润侥幸逃离了被ST的厄运。

2月11日,青海明胶公告称,拟以9000万元将子公司禾正制药的股权转让给重庆风投,而该笔股权转让产生的净利润为4700万—4900万元。

正是该笔近5000万元的投资收益最终使公司力挽狂澜。

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根据公司去年年报中列举的9家子公司财务状况,在仅能实现盈利的3家中,四川禾正实现的营业利润最高,为660.97万元。

那么,青海明胶为何在业绩如此惨淡之时,将最具盈利能力的子公司转让套现? “出售股权应该是提高业绩,为再融资铺路。

”一位行业研究员向记者指出,“一季度已经亏损600多万,若半年报继续亏损,公司拟推行的再融资方案或将遇阻。

” 5月23日,正当股价因中报业绩爆发而多日连阳时,青海明胶戛然停盘。

5月31日,公司抛出4亿元定向增发方案,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6000万股,用于收购、增资宏升肠衣,并建设年产4亿米胶原蛋白肠衣生产线技改项目。

但公司的苦心并未受到认同,其精心打造的再融资方案一经推出即遭到二级市场投资者反对。

5月31日,青海明胶一开盘就被一个15.98万手的大卖单封住跌停。

在其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更多次跌破8.84元的增发价。

“尽管开辟肠衣公司打造了新的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长点,但是短期难以对业绩提升产生明显作用。

”上述分析师对上述收购计划如此点评。

业绩是可以调出来的:会计调节“锦囊”详解 记者通过调查更发现,公司卖子铺路再融资背后,或存在溢价收购,利益输送之嫌。

收购报告显示,宏升肠衣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资本为5549万元,由天津水星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水星创投”)、广西海东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东科技”)以及陈维义等43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持股拥有。

其中,海东科技是青海明胶持股比例70%的控股子公司,此外,青海明胶更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也担任宏升肠衣的高管,所以宏升肠衣和青海明胶构成关联关系。

此外,公司并未披露43名自然人股东的详细情况。

根据预案,青海明胶将以18620万元的预估值收购宏升肠衣98%的股权,收购完成后还要以19000万元对宏升肠衣进行增资,建设年产4亿米胶原蛋白肠衣生产线技改项目。

但斥资4亿元投资下的宏升肠衣,却是一家资质较差的亏损企业,截至2010年底,宏升肠衣的净资产只有4318万元,而在营业收入实现3078万元的情况下,净利润更亏损200万元。

按照净资产来计算,宏升肠衣98%净资产的价格应该为4231万元,而青海明胶以18620万元交易,实际溢价约340%。

更令人疑惑的是,对于如此高溢价的原因,青海明胶却在预案中只字未提。

手段二:收入确认的调控 白酒行业利润调控弹簧 除最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调节手段外,利用预收账款进行盈余管理则是白酒企业公开的秘密。

其中,最为知名案例莫过于,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2010年,贵州茅台高管收紧预收账款,故意延迟业绩释放。

自2009年起,贵州茅台昔日迅猛的成长性已开始一去不复返,2010年,更直接迎来了成长神话的破裂。

2010年,贵州茅台三个季度的盈利增长均低于市场预期。

其中,2010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4%,半年报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1.09%,到了三季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则仅为10.22%。

但仔细查看公司报表,利用预收账款人为控制业绩释放的现象十分明显。

以贵州茅台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的预收账款高达32.62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比2010年中期增加13亿元。

而相对应的是,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8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74亿元,如果将该部分预收账款释放业绩,那么贵州茅台的真实业绩并不至于连续低于市场预期。

“这两年赶上白酒行业的高度景气,受益于产品价格提升,各白酒厂商的销量都较为迅猛。

”一位北京地区私募人士直言,“在这种情况下,一线白酒公司业绩好坏跟公司高管的经营理念就存在了极大关系。

” 与上述案例相对的,则是三线白酒企业古井贡酒的业绩爆发。

古井贡酒...

近三年上市公司造假的案例及分析

手段一:非经常损益操纵:“卖子求生”的中报预增王 在所有会计调节手段中,使用非经常损益操纵利润无疑是最容易,也最常被企业使用的手法。

通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大额政府补贴和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四种手法,上市公司们可以在短期内调整账面利润,以避免业绩变脸或满足再融资、保壳等目的。

4月28日,青海明胶在一季报中称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7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5.38万元增长145倍,由此被冠上“预增王”名号。

而公司股价也由8.98元一度拉升至10.29元,12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14.58%。

但业绩暴增背后,除去年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基数较小外,公司上半年3700万增利更并非来自主营产品贡献,而是通过变卖子公司股权。

事实上,青海明胶一季度业绩惨淡,在营业收入实现1.92亿元之下,净利润却亏损638.80万元。

此外,青海明胶此前更已多次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业绩。

自2009年亏损1742.09万元后,2010年,公司凭借4292.02万元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922.29万元的政府补贴实现扭亏,以55.42万元的净利润侥幸逃离了被ST的厄运。

2月11日,青海明胶公告称,拟以9000万元将子公司禾正制药的股权转让给重庆风投,而该笔股权转让产生的净利润为4700万—4900万元。

正是该笔近5000万元的投资收益最终使公司力挽狂澜。

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根据公司去年年报中列举的9家子公司财务状况,在仅能实现盈利的3家中,四川禾正实现的营业利润最高,为660.97万元。

那么,青海明胶为何在业绩如此惨淡之时,将最具盈利能力的子公司转让套现? “出售股权应该是提高业绩,为再融资铺路。

”一位行业研究员向记者指出,“一季度已经亏损600多万,若半年报继续亏损,公司拟推行的再融资方案或将遇阻。

” 5月23日,正当股价因中报业绩爆发而多日连阳时,青海明胶戛然停盘。

5月31日,公司抛出4亿元定向增发方案,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6000万股,用于收购、增资宏升肠衣,并建设年产4亿米胶原蛋白肠衣生产线技改项目。

但公司的苦心并未受到认同,其精心打造的再融资方案一经推出即遭到二级市场投资者反对。

5月31日,青海明胶一开盘就被一个15.98万手的大卖单封住跌停。

在其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更多次跌破8.84元的增发价。

“尽管开辟肠衣公司打造了新的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长点,但是短期难以对业绩提升产生明显作用。

”上述分析师对上述收购计划如此点评。

业绩是可以调出来的:会计调节“锦囊”详解 记者通过调查更发现,公司卖子铺路再融资背后,或存在溢价收购,利益输送之嫌。

收购报告显示,宏升肠衣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资本为5549万元,由天津水星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水星创投”)、广西海东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东科技”)以及陈维义等43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持股拥有。

其中,海东科技是青海明胶持股比例70%的控股子公司,此外,青海明胶更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也担任宏升肠衣的高管,所以宏升肠衣和青海明胶构成关联关系。

此外,公司并未披露43名自然人股东的详细情况。

根据预案,青海明胶将以18620万元的预估值收购宏升肠衣98%的股权,收购完成后还要以19000万元对宏升肠衣进行增资,建设年产4亿米胶原蛋白肠衣生产线技改项目。

但斥资4亿元投资下的宏升肠衣,却是一家资质较差的亏损企业,截至2010年底,宏升肠衣的净资产只有4318万元,而在营业收入实现3078万元的情况下,净利润更亏损200万元。

按照净资产来计算,宏升肠衣98%净资产的价格应该为4231万元,而青海明胶以18620万元交易,实际溢价约340%。

更令人疑惑的是,对于如此高溢价的原因,青海明胶却在预案中只字未提。

手段二:收入确认的调控 白酒行业利润调控弹簧 除最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调节手段外,利用预收账款进行盈余管理则是白酒企业公开的秘密。

其中,最为知名案例莫过于,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2010年,贵州茅台高管收紧预收账款,故意延迟业绩释放。

自2009年起,贵州茅台昔日迅猛的成长性已开始一去不复返,2010年,更直接迎来了成长神话的破裂。

2010年,贵州茅台三个季度的盈利增长均低于市场预期。

其中,2010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4%,半年报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1.09%,到了三季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则仅为10.22%。

但仔细查看公司报表,利用预收账款人为控制业绩释放的现象十分明显。

以贵州茅台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的预收账款高达32.62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比2010年中期增加13亿元。

而相对应的是,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8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74亿元,如果将该部分预收账款释放业绩,那么贵州茅台的真实业绩并不至于连续低于市场预期。

“这两年赶上白酒行业的高度景气,受益于产品价格提升,各白酒厂商的销量都较为迅猛。

”一位北京地区私募人士直言,“在这种情况下,一线白酒公司业绩好坏跟公司高管的经营理念就存在了极大关系。

” 与上述案例相对的,则是三线白酒企业古井贡酒的业绩爆发。

古井贡酒...

5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