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年代强制分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急!!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采取的各项重大财政政策?各位高手...

而讨论清楚过去七年来宏观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为我们以后的政策制定和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历时近七年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 至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于1998年毅然决定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在建国以后尚属第一次,同时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至这次财政政策的调整,这一整体上积极的宏观政策历时近七年之久,前后能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

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

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

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

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

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

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

主要原因仍应从解释超额货币入手,以下仅从两方面给以粗略概述。

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

按凯恩斯的分法,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一个经济体中,交易需求的变化是不会很大的,无非是在经济繁荣时大一点,萧条时少一点,但并不会相差很大;但在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二者之和与准货币相当)方面往往有大幅度的变化,我国的情况即是这样的。

首先,货币的预防需求很大。

预防性储蓄在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即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比如失业、未来养老以及子女教育等需要大量的支出,从而大量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降息能促进的消费增加非常有限。

其次,很高的货币投机需求也许最值得我们注意。

众所周知,中国的股市历来以投机盛行为其最重要特征,民间的大量货币资金涌入股市,参与虚拟经济活动,于是新增的货币就在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和企业、居民的活期存款账户之间来回运动。

有学者估计,2001年进入股市的资金占当年M2的比例为26.32%,虚拟经济对货币的吸收可见是非常惊人的。

但由于绝大部分资金重于投机而非长远投资,因此这部分进入股市的资金对实质性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不仅众多拥有储蓄存款的居民参与投机,更严重的是许多企业本身也把许多生产性资金投资于股市。

我们知道,适度的投机活动固然能活跃股票市场,从而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投机只能是一种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它只不过是在投机者中间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游戏罢了,不但对实质性的物质生产不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还可能有大量的负面影响。

从信贷的角度看,信贷政策一直是紧缩性的。

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政府足够的警示,于是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管骤然严格起来,实施了贷款责任制,自此中国出现了信贷紧缩,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

虽然国有银行的信贷结构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已有所改变,但并非实质性的。

只不过是不再给劣等的国有企业放款...

为什么中国人民币贬值的成这样?

人民币面临着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要升值,在国内人民币贬值。

1、美元公式: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汇率。

如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汇率6.64,茶杯卖到美国,报价为4/6.64=0.6元美元。

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6美元的价格让美国人实在难以竞争,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6涨价到0.7-0.8美元。

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强调,美利坚强制人民币汇率升值,汇率升值至1:5,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5=0.8美元,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两项 -汇率、人民币报价。

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中国通胀,杯子卖到6元一只,则6/6.64=0.9美元,一样达到目的。

2、通胀:通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电煤矿油就缺口、经济就过热了。

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

但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

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呢?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

在6.64的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元冲击人民币体系。

固定汇率类似一种坐庄系统,卖盘太多时,庄家就要进场维持价格。

美国人抛多少,央行就得要接多少。

不然这个6.64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帮助企业出口的目的。

过去的一年中,大量热钱涌向中国,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 -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

央行和商业银行有很大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不会影响金融稳定。

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

理论上,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

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可以开动印钞机,印制新钱,接下美元。

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 -新钞一发,后患无穷。

美国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

中国商业银行的放大系数约为2.5-3.5。

去年,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22万亿,如果没有美元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会惜贷,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

新增4万亿货币总量,对仅有10万亿GDP的经济体来说太大了。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物价岂能不涨?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会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便出现所谓的经济过热。

即是说,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冲击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用格林斯潘的话说,如果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鱼与熊掌: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

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元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失去竞争力。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去年顶住7国财长的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

按中国人的一贯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

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能升值。

但事实究竟怎样,还是要讲清楚:汇率上涨,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即13亿民众。

你可以轻松去加勒比海滩度假,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

汇率不涨、国内通胀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

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坏帐相应缩水,更容易偿还,政府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

财富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总之,百姓去加勒比渡假是没有指望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 总体上,以国家利益而说,填补银行总比去海滩渡假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跟民众解释清楚,中央的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4、房地产:新一轮热钱潮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游资收购房地产,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股票与债券。

国际换汇资金,讲究的是光速划拨,要求高流通、低风险、固定收益。

从这个角度,债券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

相对而言,股票不会受宠,因为波动太大,收益率也不确定。

一般而言,房地产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因为流通性实在太差,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单独销售,简直是游资的恶梦。

但在中国,价格正逐渐向美国靠拢。

到底是人民币报价变动,还是汇率变动,游资心中没有底。

事实上,中央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不容小视。

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房地产。

一旦8.27的汇率不变,而是内部通胀,房价就会随物价上涨。

无论是汇率涨,还是物价涨,房地产两相得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目前来看,8.27牢不可破;简单地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初级投机者们,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5、宏观调控:调控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对内资外资的影响不同。

内资奄奄一息、外资如鱼得水。

调控之下,江苏省十几家银行集体停贷,民企几乎被屠戮殆尽。

国内企业再也无力取得贷款、扩大产能,再也无力抢占市场了。

中央管得了国内银根,却管不了国际银根。

当前银根空前紧张,国际市场呢,却是45年来最低的利率,宽松得要命,外资企业可以大量融资。

我们很痛...

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关于股市运行机制问题 我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扩容发展”,没有理顺“监管”与“改革”、“发展”的关系。

我国股市的“圈钱”体制,粗放式扩张,虽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跃式的扩容,但累进的结构性制度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笔者认为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最大的失误在于解散了跨部门、跨利益集团的股市发展政策设计部门,如国务院证券委。

正是失去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心脏”,我国股市出现了“只谈发展”“不谈发展改革”,“只谈监管”不谈“改革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是:由警察部门主导的全面规划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股市“监管”与“发展”“改革”的关系,就难以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我们“破”了不规范的市场力量,但没有“立”起相应规范化的市场力量。

打击不规范力量给“庄家”“私募基金”“跨市场、跨产品套利”等种种交易行为以重创!而这种重创基本瓦解了由他们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高机制。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针对“规范化”市场运作机制的主动的战略性的建设方案,在瓦解的同时没有建立流动力提高机制。

这样做的严重消极影响就是:随着我国股市流动力提高机制的不断被削弱被瓦解,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正收到严重威胁。

因此,只有处理好监管者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建立良性的股市运作机制,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市场监管者既不能“当婆婆”,也不能放任自流。

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经典的自由市场理论大行其道,认为政府是“守夜人”,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任何的干预。

在发生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之后,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强有力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逐渐取得了经济学中主流地位。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要熨平经济波动的“峰”和“谷”,政府应主动实施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关于机构投资者 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占股票总值的80-85%。

美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依次是: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财产保险基金、共同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投资银行、慈善基金等。

这些机构投资者都是以证券作为主要的投资业务,他们素质高,经营丰富,通过投标方式来参与新股发行的定价,制定出的价格通常能反映发行公司的价值。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太小,2000年全美共同基金资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总值则只有700亿元人民币。

二是单个基金的块头太小,目前世界上基金规模动辄上千亿美元,而我国最大规模的只要30亿元人民币,三是家数太少,美国达7000多只,我国不到40只。

这几年,我国股市的发展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并且把发展的形式定位在“公募型契约”证券投资基金。

但出现了“唯证券基金独尊“的发展战略。

由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队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现了以证券投资基金取代其他一切机构投资者的倾向。

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我国股市的其他机构投资者明显萎缩 这种只扶持证券基金的片面的股市发展政策,实践证明已危及股市运行安全。

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从整体上而言表现为“顺势操作”,因此从整体和长期而言并不能明显为股市提供流动力支持。

分析从2000年以来的四个1300点附近的各类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证券投资基金并未表现出逆势进场的模式,从而无能力担当起为市场提供流动力的重任。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不断的监管和加压,在这四个1300点附近,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正趋于土崩瓦解之势。

比较2000年以前的我国股市,我们在市场上已经越来越难以看到“抄底“资金的身影。

投资者的高度“同质化”,破坏了证券市场应有的机构投资者的“异质化”结构。

这就破坏了证券市场上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应有的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生态平衡局面,带来了独家垄断性发展的失衡状态。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投资者队伍,建立生态平衡系统,市场机构化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的特点之一,也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

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这三类投资者。

有的国家还包括开办个人投资信托和证券自营的银行。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以散户为主,证券投资基金刚开始发展,保险基金从1999年开始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形式间接入市,但尚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养老基金由于体制问题,也未形成一个真正的法人。

由此,培养机构投资者的任务艰巨。

培养机构投资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开放式基金,扩大基金市场和基金品种,基金设立和发行要逐渐由审批制过渡到注册制,要通过组建中外基金管理公司,提高国内基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素质和竞争力;为保险基金自由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包括保险基金可以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通过自己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市场等;培养养老基金,帮助这部分基金进入市场。

目前我们欣喜的听到证券监管高层表态:将...

为什么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不如股票市场的规模

企业债券和股票一样是资本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市场结构要求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共同协调发展,这既有利于金融领域的改革,社会信用的优化,同时又是企业多渠道、低成本筹集资金的市场基础。

现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①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小,满足不了投融资需求,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目前企业债券的发债及拟发债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运输、电力、煤、制造业等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基础性行业,而且主要属于特大型企业,覆盖的范围很小,加上发行额度的限制,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很小。

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少、期限不合理、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一直是困扰债市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的多为固定利率担保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无担保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出现较晚,发行量较少。

②企业债券品种少,结构单一。

在企业债券市场,目前市场交易的品种只有按年付息和到期付息两种,与股票市场相比,就显得品种单调。

债券品种的单一,不仅难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要,限制了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且也使发行企业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不能根据具体的资金需求特点设计合适的发行品种。

③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具有明显的管制特征。

在发行环节,债券发行实行实质性审批,难以采用法律、法规许可之外的金融工具,从而债券品种的创新受到极大限制。

同时,债券价格、证券经营机构的行为、发行对象和发行区域等也都受到管制。

④企业债券流通性差。

相对于发行市场而言,我国企业债券的流通市场则严重滞后,缺乏统一、有效的流通市场。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是指在尽可能不改变价格的迅速买卖债券的能力。

流动性是衡量一个市场成熟重要标志。

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发债融资能力和筹资成本,也关系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保持市场充分的流动性有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和增强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稳定的信心。

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大障碍是市场分割流动性不足变现能力弱的问题。

原因:过严的管制,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了企业债卷的发行规模小,直接影响了企业债卷市场的发展。

同时,在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不利于投资者拓展投资渠道,规避投资风险;中介机构存在缺陷。

企业债券的发行和流通,离不开中介机构的参与。

中介机构本身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以及投资者对中介机构的认可程度等等都会影响企业债券的发行与流通。

而我国的中介机构曾受计划经济限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并很多都是从政府机构中脱胎、衍生而来,从而导致了它们在业务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严重影响了其本身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使得潜在的企业债券投资者望而却步。

5)多头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债券市场现有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分属四个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

国债一级市场由财政部管理,二级市场一部分由证监会管理(交易所部分),一部分由人民银行管理(银行间市场部分)。

政策性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由人民银行管理。

发改委管企业债,证监会管公司债,不同的债券在审核程序、发行程序、发行标准和规模、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中监管宽严不一,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快速协调发展。

目前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制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由于严格的发行限制、复杂缓慢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须主要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发债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等要求,严重阻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6)公司债券融资额远小于股权融资额债券融资额在我国债券市场总体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债券发行量在债券发行总量中又只占很小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国债和金融债的发行量都在不断增加,国债年发行额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97. 2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996亿元,金融债也从最初的不到1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852亿元。

但与国债和金融债发行额的快速增长相比,企业债券发展相对滞缓。

从1990年到2005年企业债券发行量从100多亿变到650亿,仅增长了500多亿,而且其间发展极不稳定。

虽然我国从1998年以来发行了多只“企业债券”,但是这些企业是属于政府分支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并且有财政性资金提供担保,所以这些债券本质上是属于中央政府机构债券,而它们却占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的40%以上。

所以,从本质上看,企业债券总的发行量相对来说是很小的。

与国债和股票交易市场相比,我国公司债券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在二级市场明显偏低。

2001年沪深两市共有15只公司债券,总市值约300亿元,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几十万元。

即使在2001年债券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换手率仅为0.23,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换手率为2.1,A股市场(上海交易所)的换手率为192。

可见,投资者对公司债券投资需求远不如市场中的其他交易品种。

无论从一级市场的筹资额度还是从二级市场的交易量状况,都可明显地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明显存在着股市强、债市弱,国债强、公司债弱”的特征。

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

老大,3000字论文是说有就有的吗?一点悬赏分没有不说,题目也很泛泛.不过,这里有一篇别人写的,你参考一下吧: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解释与展望●德怀特•帕金斯(杭行译)内容提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导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等。

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弱点,银行体系相当脆弱,国企改革任务艰巨,环境恶化与社会矛盾尖锐化并存。

综合来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仍将长期发挥作用,在未来1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仍将在6%~8%之间。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生产率;国有企业要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任何人都必须首先分析一下,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种种变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问:导致中国经济如此高速增长的那些因素,在未来还能继续存在吗?或者,其他一些同样起支撑作用的因素将会取代它们吗?经济增长的基础对中国经济过去和未来高速增长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不同的层面来展开。

第一个层面是:支持世界上任何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基础性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高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快速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教育层次的迅速提高以及对这些快速增长的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的提高。

中国目前的投资率异乎寻常地高,1985年至今,年资本形成总值占GDP的比例都在35%以上,2003年更是达到了42.3%.①如此高的投资率,使得政策制订者即使出现些许决策失误,也不至于影响到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样奇高的储蓄率也助推了这种高投资率。

储蓄率高,部分的原因在于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以及东亚文化对较高的储蓄水平似乎有某种偏好,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目前的"抚养比率"(指不工作的孩子、老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②较低。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效应以及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使这种较低的抚养比率因素逐渐消失,但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里,低抚养比率仍将持续,从而可以预计的是:储蓄率和投资率也将继续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中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快速提升,这一趋势在今后10年或更长时间里还将延续。

尽管快速膨胀的中等和高等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私人需求还是超出了公共供给,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私人教育机构开始不断出现。

从具体数据方面看:2003年,在1亿适龄人群中,有9600万人进入了中等教育学校,而在1985年和1995年,这个数字分别是5100万和6200万。

③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在短短的20年里,这样的增长是惊人的(当然,全民义务教育强制执行的只是最初的9年,而在一些贫困地区,连这样的标准也达不到④).2003年,有1100万人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而在1985年和1995年,这个数字分别是170万和290万。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只有10%的适龄人群能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但高等教育的增长无疑是最快的。

当然,投入于经济增长的要素并不仅仅是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其需要数量庞大的非熟练工。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减慢中国劳动力总量的增长,但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数据是现代非农部门中劳动力的增长。

由于劳动力不断从农村低生产率岗位向城市转移,在未来的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非农部门中劳动力的增长率将仍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使城市的就业增长有所减缓,2000~2003年,城市就业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但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城市劳动力和就业率仍将可能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

⑤维持高生产率的增长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素在今后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里还将以较快速度得到增加。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人们能否高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即全要素生产率如何?1979年以来的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使得各部门生产率有了快速的提高。

改革总是先在一个部门进行,再逐渐转向其他部门。

当一个部门生产率的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缓时,就需要开始在另一个部门进行改革。

1979~1985年间,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恢复和农产品市场的放开,使得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最先得到提高。

1985年后,农业部门生产率的发展逐渐放慢。

其后,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乡镇企业生产率迅速发展,但在1989~1990年间快速回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回落势头更加明显。

第三个得到快速发展的是外资企业,从1992年起,外资企业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逐渐回落这一过程。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自身可利用资本的不足,限制了外资企业在华的进一步发展。

今后,对华直接投资仍会增加,但像前几年那样,从每年数十亿美元快速增长到现在的600亿美元这样的奇迹,将不会再出现了。

⑥20世纪80~90年代,各经济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还得益于另外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对外贸易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64亿美元,到2004年已经达到1154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934亿...

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成立于几几年?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现在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这初总公司和直属营业部在北京,设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南五个区公司,分公司31个,支公司8个,办事处75个,营业部及派驻所4个,还兼管保险市场。

当时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国营企业、县以上供销合作社及国家机关财产和铁路轮船、飞机的旅客实行强制保险、农村种养殖业保险、城市自愿保险(火灾、货物运输、交通工具、人身自愿保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历史: 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设立。

1996年7月改建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实行分业经营,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

1998年10月撤销集团公司,由中保财产有限公司继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品牌。

1999年3月正式挂牌,注册资本77亿元,经营除人身保险以外的一切保险。

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 2002年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控股的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在港开业 ; 200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并重新注册为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并发起设立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其中人保财险于同年11月6日在香港成功发行股票,成为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的金融企业; 2005年3月中国人保寿险有限公司11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并获保监会批准正式开张营业,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总部设在北京。

发起成立的人保控股公司以51%的股权占了绝对控股地位,而其他三家股东是来自泰国盘谷银行、亚洲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日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的外资股东; 2007年6月26日,中国人保控股公司26日对外宣布正式恢复使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的名称。

复名揭牌当天,人保集团亦宣布对旗下寿险子公司——原中国人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增资改制,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在完成增资扩股后,人保寿险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成立时的10亿元增至29亿元人民币,资本金规模跃居寿险行业第五位;人保集团、人保财险和人保资产合计持有该公司80%股权,外资比例已经由49%降至20%,人保寿险已由合资身份转为中资,随后将可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机构网点。

改革开放后: 1999年1月,原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注册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3月挂牌,总部设在北京,为直属国务院的国有独资的全国性商业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主营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标的的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2003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 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管理公司 。

其中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是中国内地以及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 ,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1985年以后,太平洋、平安保险公司相继成立,根据当时的《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应将30%的业务分给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再保险部,从而出现最初的法定分保概念。

1996年再保险从原人保公司分设出来,成立了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

1999年3月中国再保险公司正式挂牌,总部设在北京。

注册资本30亿,外汇资本1亿美元,成为为国内唯一的一家经营再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行使国家再保险公司职能 。

在我国,为什么现金股利对股价的利好效应远远不如股票股利?

你好,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是到手的利润,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可以剌激投资者的信心,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减少公司的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因为对长期投资者更有利的股票股利,侧重于反映长远利益,对看重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而不太计较即期分红多少的股东更具有吸引力。

急求澳洲会计与中国会计的不同

一. 澳大利亚会计规范体系澳大利亚的会计规范体系层次分明.主要分成以下三个层次:1.是澳大利亚会计方面的最高法律. 公司法对会计管理仅作原则性的规定. 其有关会计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司法的第3章第6节和的第5条中. 对公司法确定的会计原则. 所有公司必须执行. 具有法律约束力. 1991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 该法292条和293条规定. 公司的经理要向社会和有关部门提供和. 客观. 真实. 公正地评价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对这些报表的填制方法. 报送时间.由AASB会计准则规定,第297条规定. 公司实体必须保证财务报告符合有关要求. 包括和AASB会计准则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强制性的. 必须遵守. 1994年的公司法改革法案. 修改了公司实体在报送财务报表上的一些规定.特别要求公司实体要每半年报送一次财务报表.并须在半年期限后的75天内报出. 附上法定代表人的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复议.如果是年度财务报表则须附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与审议复议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对公司实体整个财务状况客观.真实. 全面的审计报告. 后者则是对公司财务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的审计意见.只需指出公司财务报表中应予注意的问题.而不需面面俱到. 澳大利亚会计年度是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 1995年提出了简化公司法的方案. 并于2001年又重新颁布了.2.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法案. 1989年国会通过了证券委员会法案.此法案的目的是监督有关会计管理规定的具体落实和建立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法案规定.通过建立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制定和发布适用于公司实体的会计准则(AASB`S). 这一会计准则是对有关会计制度的具体补充. 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所有公司实体必须遵循.法案赋予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以行政执法的权力.证券委员会法案决定成立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 对公司实体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AASB依据证券委员会法案进行准则的制定工作.并受FRC的监督.AASB颁布的会计标准体系.依据法律效力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 AASB负责发展并颁布AASB会计准则和准则(包括AASBS和AASS)的修订和维护. AASB`S的作用和权威由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代理法案(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 Act)(2001)227号规定授予.公司法赋予了会计准则以强制性的法律地位.由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一直由AASB和PSASB两个机构制定两套准则.因此他们制定的大部分准则.即公司制企业适用的AASB准则和非公司制报告主体适用的AAS大都沿用至今.2000年后新组建的AASB发布的准则则适用于澳大利亚境内所有类型的报告主体.以前PSASB颁布的AAS将逐渐被AASB的新准则所修订或替代.AAsB`S会计准则如果与有关会计规定相冲突时.执行的规定.第二层次:UIG会议摘要(UIG Abstract).UIG作为AASB处理紧急问题的一个委员会组织.经UIG一致同意的观点会在UIG会议摘要(UIGAbstract)中公布.ASCPA和ICAA的成员在提供通用财务报表时.必须在他们的权限之内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他们所服务的主体遵守UIG通过的一致意见.UIG的一致意见对于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学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Accountants)的成员具有强制力.此外.其他机构或团体.例如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ISC).联邦财政和管理部门等主要政府机构.也给予UIG会议摘要一定的权威性.AASB有权否决UIG的意见.当UIG达成一直意见之后.被提议的会议摘要会公布在网上.如果被AASB否决的话.就会成为无效意见.第三层次:会计概念和政策公告(Accounting Concepts&Policy statements). AASB的职责之一是发展建立会计的概念框架.概念框架不具有会计准则那样的强制力. 根据CPAA和ICAA发布的联合声明[关于会计准则和UIG会议摘要的遵从. 澳大利亚会计职业界的会员也不必在财务报告的提供或审计过程中遵从会计原则公告的内容.但它的职能是评价帮助会计准则的制定. A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由前AASB和PSASB制定的会计概念公告. 政策公告则是对多种关于准则制定程序和国际协调化进程的政策的说明.澳大利亚的概念框架也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会计理论结构之一. 迄今为止.发布了四份会计概念. 其分别为关于财务报告主体的定义. 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报告要素的定义和确认.第四层次:会计指南和公告(Accounting Guidance&Bulletins). 前AASB和PSASB颁布了一系列会计指南和会计解释.其中有许多直至现在还在运用.其目的是对现行的会计准则的运用提供指导. AASB将来可能会继续颁布会计解释. AARF的成员为前AASB和PSASB提供技术支持.提出了很多会计公告.详 细阐述了有关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公告反映了AARF的成员在准则发布时对准则的观点和意见.3.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制定和发布股票上市的规则. 包括有关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报送. 财务资料披露等会计管理原则.这些规则...

5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