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芯中科股票
龙芯中科股票代码
一个CPU的研发是很复杂的,光是指令的实现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这之前还要有复杂的理论论证验证等等,指令的优化等等,不管怎么样设计一个通用的CPU不像做个专用的控制芯片那样的简单,还有就是在设计好了之后生产样片的问题,现在在国内能做65纳米工艺的地方几乎没有,只能在国外做,一次样片的流片就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大概几百万吧,时间也是一个问题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多,而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流片,就像是程序员们进行一次程序的编译调试,这里时间和金钱从那里来,只能是国家的支持,不想出钱又想在高科技领域去赶超国外的技术,这不是白日做梦吗,不管怎么样,CPU是作出来了,不是抄袭的是堂堂正正的国产的CPU。
还有就是想说的是现在在网上很多的人都说即便是自己的CPU,性能那么低有什么用,还不如INTEL前几年的产品呢等等的说法,我觉得这部分人就不配来说着种话,就是一个外行。
人家INTEL的技术积累有多少年,人家的资金投入有多少个亿,就拿奔腾来说,那是进过多少年才出的结果阿,而我们龙芯现在刚刚诞生10年就像去赶超人家几十年的积累,这不扯蛋吗,更何况我们现在的CPU在性能上已经超过奔腾的水平了,这就是一个飞跃。
还有大家不要提起国企就合贪官联想在一起,这完全是两把事。
还有就是龙芯的研发是计算所的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是几个学生,这个团队里面有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这写学生只是参与,再说如果整个过程不然这些年轻的人参于,那过几年那些老教授们去世了怎么办,难道让那些年轻的人在去从头开始吗,那这就是严重的断代阿!...
请问北京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和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综艺股份(600770):公司参股49%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02年8月共同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从事开发、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系列微处理器芯片等。
龙芯1号、2号的推出,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CPU产品的无"芯"的历史。
世界排名第五的集成电路生产厂商意法半导体公司已决定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
目前龙芯课题组正进行龙芯3号多核处理器的设计,具有突出的节能、高安全性等优势。
大唐电信(600198):公司控股95%的子公司大唐微电子是国内EMV卡的真正龙头,具有EMV卡芯片自主设计能力,具备完全的知识产权,芯片产品获得EMV认证的进展至少领先国内竞争对手1.5年。
因此,一旦国内EMV卡大规模迁移启动,公司将最先受益,并有望随市场一起爆发性增长,从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超出预期。
同方股份(600100):公司控股86%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同方微电子”),是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专业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同方微电子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主要产品为智能卡芯片及配套系统,包括非接触式存储卡芯片、接触和非接触的CPU卡芯片及射频读写模块等。
ST沪科(600608):公司控股70.31%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信息产业部与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合作的结晶,接受摩托罗拉先进水平的低功耗、高性能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 技术及其SoC设计方法;以高起点建立苏州国芯自主产权的32位RISCC*Core?。
在M*Core M210/M310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Core?系列32位CPU核C305/C310/CS320/C340/C340M;建立了以C*Core?为核心的C*SoC100/200/300设计平台;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1、开端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
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
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
2、历程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
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
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
1965~1975年,738厂共生产320机等第二代产品380余台。
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
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
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
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和国外一样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
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
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10多年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3、主要成就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
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杰出校友
2014年,由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与少年班校友会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教授调查》发布。
本次调查中,中科大少年班36年走出202位教授。
106人美国任教就职“境外大学的教授”指的是担任终身教职序列或终身教职助理教授以上的学者;而“境内大学的教授”即在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讲师或以上者。
“少年班教授”在美国人数最多,有106人。
18位少年班校友在母校任教,占总人数的8.9%,中科大也是除中科院系统以外,“少年班教授”最多的。
中科大少年班37年来共毕业2910名本科生,9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
其中19%供职于科教界,超过200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其中2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7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人当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另有72%活跃在企业界、金融界,在世界500强任职的约35%,对于到目前为止仅仅不到3000人的毕业生总人数来说,这样的人数还不如现在一所普通大学一年的毕业学生数,而仅仅这些毕业生,其中的大多数已经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高端成材率相比于一般高校而言实在是高的惊人。
在不同年龄的少年班校友中,1996级少年班(含00班)校友留在学术界人数最多,达到19人;1994-1997级少年班校友中,有62人投身学术界,占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而1982级和1986级校友中,在学术界各自只有1个人。
“少年班教授”们执教的学科涵盖物理与力学、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气与自动化、化学、地球与环境、机械工程等诸多领域。
截止2014年12月,在已毕业的900多少年班学生中,近80%毕业当年就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近三年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学生超过了80%。
80和90年代,全国大多数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录取比例不过10%左右,而科大少年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超过70%。
在81-87年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研究生(CUSPEA)中,少年班考取45人,其中夺得全国总分前5名的有7人。
80级少年班学生全部考取国内外研究生。
在前十届中,有38%的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并考取研究生。
2012年,少年班两位校友骆利群(81少)、庄小威(87少)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骆利群同时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郭元林,78级第二期,紫光集团总裁。
高峰,78级第二期,德意志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卫浩然,78级第二期,1999年创办 UHere Corp.,现任Weilabs公司总裁。
卫浩然1992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MIT Sloan商学院MBA学位。
王凯宁,78级第二期,现任易保网络技术首席架构师兼研发部总经理。
伍晓东,79少,14岁入科大。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现任北京梦联信通总裁。
王维勇,81少,现任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华北区。
中国科大理学学士和管理科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硕士。
刘中青,82少,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基金副总裁。
岳军,82少,现任深圳美杰咨询公司总经理。
李俊杰,82少,14岁入科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和法律双料博士。
现任Netdao Inc.(网道)首席执行官。
施晨阳,82少,曾创办Colorstamps,现任德国QIAGEN公司亚洲总裁。
陈晓薇,83少,匹兹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加州大学人类遗传博士后。
现任第九城市总裁。
陈瀚洋,83少,英国牛津大学工程学博士,现就职于Royal Bank of Capital Market, London,职位Director。
陈刚,83少,现就职于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职位Associate Director。
黄崴,83少,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dvisors (PIA) 合伙人。
王江洪,83少,耶鲁大学MBA,现任 GE Energy Financial Services 战略营销副总裁(Vice President, Strategic Marketing)。
黄河,83少,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任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SIG)投资策略师(Investment Strategist);Association of Chinese Finance Professional of USA创始人和执行副会长;Chinese Economist Society (USA)理事。
付国斌,83少,中国人民大学MBA,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薛峰,84少,14岁入科大。
95-00年任用友软件集团董事副总裁、产品总监、产品总设计师等。
现任 用友集团独资分公司畅捷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
袁超,84少,现任深圳聚奎鑫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委员会成员,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静华,84少,现任宣榕公司董事长。
黄沁,84少,14岁入科大。
美国MIT(麻省理工)91年度优秀学生和ECE硕士。
24岁成为华尔街Prudential证券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96年任德意志银行亚洲分行董事;98年为一家香港银行成功融资2.36亿美元,被⟪亚洲财经⟫和⟪国际证券导报 ⟫评为当年亚太最佳融资运作;99年创建教育网站。
现任香港诚信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鲲,84少,现任TurboCRM信息科技公司产品总监。
范少军,84少,现任深圳照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铁军,84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就职于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USA。
李闻硕,84少,芝加哥大学博士,现就职于Intel公司,...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1、开端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
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
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
2、历程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
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
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
1965~1975年,738厂共生产320机等第二代产品380余台。
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
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
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
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和国外一样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
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
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10多年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3、主要成就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
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
现代科技成果 发明人或国家 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在《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水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参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为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