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戴维斯投资保险股票
推荐一下过去股灾中成功赚钱的例子?
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
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
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
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
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
《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
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
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
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
《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
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
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
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
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
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
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
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
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
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
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
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
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
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
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
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
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
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
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
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
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
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
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
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
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
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
道琼斯工业指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在我们看到的复杂图像里,数以万亿计的股票资金在虚拟的电子空间里流通。
然而,这个庞大的令人瞩目的金融世界每天都以一个简单而无情的数字来结束当天的交易:道琼斯工业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指数)。
那个神秘的数字的每一个轻微变化,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狂喜或恐惧。
它是一个代号,不仅广泛地渗入美国金融文化中,而且遍布世界每一个金融中心。
这是查尔斯·道用手点燃的金融火箭。
没有人能够理解道琼斯公司背后的这个人,以及这个公司的过去和未来。
道琼斯是两个人,是一个公司,是一个平均指数 查尔斯·亨利·道,1851年11月6日出生在康乃狄格州斯特灵的一个农场里。
6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在以后的12年里,他在自家的农场上艰苦地劳动着。
除此之外,他在不同时期还从事过20种不同的额外工作以养活他的母亲。
虽然他只上过小学,但是当一个记者是他最大的梦想。
因此他加入了斯普灵菲尔德的《共和党人报》。
后来查尔斯·道又从麻省来到罗得岛的普罗文顿斯,在《普罗文顿斯日报》工作。
爱德华·戴维斯·琼斯,脾气暴臊,但是却拥有闪电一样的思维。
琼斯毕业于布朗大学,道非常尊敬他受过的大学教育。
他们很快便成为了朋友。
在曼哈顿,道和爱德华·琼斯走到了一起。
内战后,美国商业迅速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的新时代。
道成长于这个时代,并目睹了企业生产产品在地区内销售的现状被有实力的追求巨大商业利润的工业资本家们控制,组成了庞大的联合企业以发掘和垄断国内市场。
他们也把企业的股份卖给公众以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
可是股票价格经常被华尔街的联合投资者们控制、垄断。
这些投机商们操纵股票价格上涨,然后再大量抛售它们,使价格暴跌,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而公众都遭受灭顶之灾。
道看到急需一个组织,把更好的、诚实的财务报告带到这个在混乱中成长的金融宇宙中。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工业巨头的操纵下,庞大的、具有垄断性质的“托拉斯”在钢铁、制铜、制铝,煤炭、玻璃、糖酒等行业中产生。
道预见到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一种抽象的概念,并且预见到一种可以衡量那些工业巨头正在做什么的方法。
道和琼斯成立他们自己公司的时间来到了。
道琼斯公司成立于1882年11月,查尔斯·密尔福特·伯格斯特里瑟作为第三个伙伴加入进来,但是他们不想把公司的名字改为:“道·琼斯·伯格斯特里瑟”。
他们认为那有点长。
因此,伯格斯特里瑟失去了名垂青史的机会。
在华尔街15号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公司只有一台打字机和一部电话。
1882年,道琼斯出版了一份只有两页的晚报,他们把信息手写在劣质的纸张上,并复抄了24份,定名为《顾客晚报》。
《顾客晚报》迅速取得了成功。
华尔街认识到道——这个安静的,总是记下看到的所有事情的人——在用毫不夸张的语言发布着极为精确的信息。
1884年7月3日,道推出了一项包含十一种股票的指数,以追踪市场。
其中包括九家铁路公司和两家汽轮公司的平均价格。
1889年7月8日,《华尔街日报》诞生了。
一百年后,道提出的平均指数以及登载它的《华尔街日报》不但影响到整个华尔街,而且还影响了整个世界。
他把留有他的名字的一份遗产留给了华尔街和美国,就是那份报纸和它的基本指数 在十九世纪末的二十年里,新诞生的《华尔街日报》跟美国这个国家一样发展非常迅速。
在布拉德街26号,道琼斯公司也有了一个比以前大得多的办公室。
报纸的核心内容一直都是查尔斯·道的具有开创性的指数。
新的十二种股票平均指数也于1896年5月26日首次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
查尔斯·道是分析报告之父。
他是第一个真正观看股票交易并且看到其内在因素的人。
在他之前,每个人都认为两天的股票交易之间是绝对独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
道承诺日报的目标是提供信息而不是发表观点。
把道琼斯公司带入一个新世纪的机会降临在位于布拉德街44号的公司新办公室里。
1902年3月14日,公司以13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波士顿和费城新闻出版社的拥有者克拉伦斯·沃克尔·拜伦。
他的妻子杰茜,成为董事会的主席并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
1902年,51岁的查尔斯·享利·道在他布鲁吉村的家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但是,他把留有他的名字的一份遗产留给了华尔街和美国,就是那份报纸和它的基本指数。
对于金融世界,特别是投资股票的人们而言,道琼斯指数和《华尔街日报》是他们的圣经。
当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拜伦家庭证实了他们可以把公司和查尔斯·道的指数带入未来。
道琼斯指数记录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国内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
道琼斯指数总是受诸如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和1907年的经济恐慌这类灾难性事件影响。
当时,道琼斯指数在18个月内从103点跌到53点。
8家信誉良好的纽约银行和“托拉斯”在4天之内相继破产。
1917年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道琼斯指数的第一次考验。
此前,忧心忡忡的美国政府于1914年7月30日关闭了纽约股票交易所。
但是,无法自控的贸易商们转移到户外,在被称做“马路交易”的地方当街交易。
股票交易所很快重新营业,并且创造了...
道琼斯工业指数?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简称道指,系由三十支美国“蓝筹股”构成,至今已有一百馀年的历史,是美国股市现存指数当中最古老的一个。
名称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平均”的字样,是因为指数最初是将成份股价格相加再除以股票数量之后产生的。
(指数的最初读数,即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产生于1896年5月26日,为40.94点。
)1896年道氏首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时,成份股只有十二支而已。
伴随时代的演进,美国经济不断扩张,道指的成份股也不断增加,从十二支而二十支,最终达到了今天三十支的规模。
成份股不断增加的同时,最初专注于煤、钢、石墨、橡胶和皮革等农产品和原材料部门的道指也完成了向复盖科技、金融服务、制造以及零售行业的综合工业指数的转变。
道指是全球最有名的市场指标,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久远的历史--多年以来,一代一代的投资者早已经习惯了使用这一指标,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市场的情况使然--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的股市。
什么叫“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企业”?
和市场进入熊市。
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杀效应”。
从双高到双低的循环,喜欢成长股的投资者要注意这种负循环的出现,但是投资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成长,哪些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市场中有唯成长是从的倾向。
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良性增长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一旦公司走向成熟市场预期下降,典型表现可以是几年内利润翻倍而股价不涨,这种事很多,也让很多人费解。
这种情况还不错,最坏的可能是公司收入利润下降,只有那些竞争中获胜的,竞争力增强的。
变化因素典型的就是公司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戴维斯双击即戴维斯双杀,有关市场预期与上市公司价格波动之间的双倍数效应———美国著名的投资人戴维斯家族称作的“双杀效应”,EPS从2元降到1元市场预期可以迅速回归,PE从60到10,将会带来损失,远比你想象的恐怖。
在市场投资中,那么上个例子就倒了过来,那么股东的损失会非常大,或不稳定,那么假定利润下降一半。
而那些变化不定的不能持续的,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
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
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市场预期值降低,也就是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要进行差别监管吗?
2018年保监会(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的一号文件——《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第九条,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保险资金开展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等,中国保监会根据不同情形实施差别监管。
过去,保险公司投资上市公司,到底是财务投资,还是重大股权投资,甚至是收购行为,其中的界限并不明确。
2017年初,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资金开展股票投资进行了区分,即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提出对不同类型的投资实施“差别监管”。
本次将2017年的《通知》上升到部门规章,明确地纳入了新规的监管框架中。
办法还首次提出了“新三板”的股票投资——需要保监会另行规定。
“保险资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股票,以及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
股价赢来"戴维斯"双击机会什么意思
戴维斯双击即戴维斯双杀,有关市场预期与上市公司价格波动之间的双倍数效应———美国著名的投资人戴维斯家族称作的“双杀效应”。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
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
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
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杀效应”。
从双高到双低的循环,喜欢成长股的投资者要注意这种负循环的出现。
变化因素典型的就是公司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和市场进入熊市,市场预期值降低。
一旦公司走向成熟市场预期下降,典型表现可以是几年内利润翻倍而股价不涨,这种事很多,也让很多人费解。
这种情况还不错,最坏的可能是公司收入利润下降,或不稳定,那么假定利润下降一半,EPS从2元降到1元市场预期可以迅速回归,PE从60到10,那么股东的损失会非常大,那么上个例子就倒了过来,也就是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现在市场中有唯成长是从的倾向。
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是投资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成长,哪些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那些竞争中获胜的,竞争力增强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良性增长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而那些变化不定的不能持续的,将会带来损失,远比你想象的恐怖。
盲目的给予成长股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毕竟长期来说市场只会给予那些明确可预期的成长给以超出一般水平的溢价。
股票PB,PEG怎么计算?
PB是市净率,是当前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这个指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
当时他在选股的时候就是选那些市盈率较低,同时它们的增长速度又是比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PEG会非常低。
PEG魔镜2009-08-29 02:30:0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汪建经常有投资者问我,机构投资者究竟以什么方法进行股票估值。
其实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绝对估值法有DCF(现金流贴现模型)、DDM(股利贴现模型)等等,这类方法是通过未来可以预测的各阶段自由现金流或股利进行折现,获得合理的现期股票价值;相对估值法有PB(市净率)、PE(市盈率)等,这些方法通过行业属性对应的合理估值区间和标的公司的财务指标给其一个合理价值区间。
近年来PEG指标被经常使用,PEG=PE(当前动态市盈率)/100/g(未来几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一般认为PEG越低的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PEG=1往往被作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分水岭。
其实PEG指标在成熟市场中较多运用在科技类或成长类公司估值上,因为较高的增长率使得PE/PB等传统指标失效,而未来现金流又非常不好预测。
但在很多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PEG被异化和滥用,似乎只要某公司未来三年可以维持30%的利润增速,给予30倍的PE就是合理的。
这种逻辑貌似是有理的,我们进行过测算,A公司长期维持年均利润10%的增速,投资者以10倍PE买入;B公司维持年均利润30%的增速,投资者以30倍PE买入,两公司都持有10年,10年后仍以PEG的方法分别给予10倍和30倍的估值水平,那么哪个公司的收益率高呢?结果是B公司高,且高过A公司近10倍!以 贵州茅台(行情 股吧)为例,2003年以来公司以不低于50%的复合增长率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如果我们在2003年末以当期50倍的PE即100元买入并持有到现在,也有不低于6倍的回报率(而当时的股价是30元左右,收益率更为惊人),而当时茅台的股价和市盈率远低于100元/50倍PE,说明一来是熊市中所有股票估值均较低,二来投资者根本没有预见到茅台如此高的复合增长率(当时之前茅台也确实处于厚积薄发的前夜,没有体现出高成长)。
而近两年来茅台的增长率逐步回落到30%左右的水平,市场也相应给予30倍左右的PE。
茅台这个案例还说明:1.投资者以PEG标准进行估值是对利润趋势的强化和放大;2.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测经常有重大偏差,而他们用PEG中的g更多地体现为过去的增长率,但他们简单认为未来也将保持这种增长率。
这个结论必将导致未来的一系列重大失误。
其实茅台作为一个优秀的高档消费品公司,其产品竞争力一旦确立、销售平稳放量,利润的可预测性较几乎所有其他行业来说都高得多,以PEG模式对茅台估值相对比较确定,别的行业中的公司则基本上都没这么幸运。
滥用PEG在历史上的教训比比皆是。
以电解铝行业中的某上市公司为例,它所处的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而且在国内产能长期过剩,其盈利特点必然是波动剧烈。
2004年以来的年度每股收益分别是0.08、-0.25、0.53、1.42、0.69、0.02元(2009年中报),如果投资者从2004~2007年的过程来看,似乎体现出“连续的爆炸式增长”,利润连续翻番,似乎给个50倍PE也说得过去,这样历史上的天价67元也就形成了。
要知道,这是典型的周期性企业,市场居然在利润最高峰时给了一个天价的市盈率,套在那里的投资者恐怕要熬过漫漫长夜了,因为PEG魔镜的背后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杀”。
“戴维斯双杀”是对PEG模式的天然纠正,一旦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给予的PE水平就相应下移,加上利润的下滑,得出的股价目标自然就大幅回落(因为股价=每股净利润*PE,乘积关系)。
新兴市场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率非常之高,跟投资者甚至是不少机构投资者混乱的估值体系、滥用PEG关系密切。
对于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而言,估值模式一定是基于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理解进行的,不同企业特性(包括财务特性)对应完全不同的估值模式(除非你对未来企业盈利的预测无比准确),对于周期类公司运用PEG无异于自己设置了定时炸弹。
但可悲的是市场中大多数公司是有典型周期性的,而大多数投资者也愿意用PEG去对赌。
行业研究员如此,策略研究员如此,很多基金经理也是如此。
PEG魔镜和“戴维斯双杀”这对孪生兄弟仍将伴随着投资者的噩梦进行下去,直到大多数投资者真正成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