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股票认购证价格
92年股票认购证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发行结束后不到2个月,消息灵通者得悉当年的股票发行个数将增至50个,中签率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低,于是黑市出现了爆炒认购证,其中最高价居然暴涨至1万元。
事实上,每百张连号的认购证在后面的实际收益应该在50万元左右,但错过机会的人们,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本来轻而易举到手的财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认购证成为了许多失去机遇的投资者心中之痛楚。
此后股票认购证在各地发行新股时被广泛采用,也由此壮大了股票认购证家族。
不过随着电脑互联网发展,早期那种通过认购证发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渐被淘汰。
1995年后股票发行改用全电脑上网定价发行方式,股票发行也实行了无纸化,从此股票认购证成了绝版的“断代现代文物”。
根据我国股票发行中出现的股票认购证,其包括以下种类:认购证、认购申请表、抽签表、号码单、定额定期存单、预缴款凭证等,形式有单联、横三联、小本三联、小本册、大版张等,种类与品种繁多。
但属于正规的认购证约170余种,这些股票认购证均采用现代最先进的高科技防伪技术,如荧光、水印、暗记、碳印、金属细丝、羊毛纸等,每张认购证都像人民币一样打印有流水编号,形成唯一特征。
集藏者可以发现认购证是股证收藏大家庭中最丰富的一族,不仅种类多,而且还存在着错、特、漏、奇等现象,加上组号、中签单、非中签单、使用、非使用、配营业部磁卡、配上市公告书、配票样、配债券、集名人、集公司、集题词等等形式,其趣味性与集藏性比股票实物券还要多姿多彩,赏玩其中乐趣无穷。
92年股票认购证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发行结束后不到2个月,消息灵通者得悉当年的股票发行个数将增至50个,中签率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低,于是黑市出现了爆炒认购证,其中最高价居然暴涨至1万元。
事实上,每百张连号的认购证在后面的实际收益应该在50万元左右,但错过机会的人们,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本来轻而易举到手的财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认购证成为了许多失去机遇的投资者心中之痛楚。
此后股票认购证在各地发行新股时被广泛采用,也由此壮大了股票认购证家族。
不过随着电脑互联网发展,早期那种通过认购证发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渐被淘汰。
1995年后股票发行改用全电脑上网定价发行方式,股票发行也实行了无纸化,从此股票认购证成了绝版的“断代现代文物”。
根据我国股票发行中出现的股票认购证,其包括以下种类:认购证、认购申请表、抽签表、号码单、定额定期存单、预缴款凭证等,形式有单联、横三联、小本三联、小本册、大版张等,种类与品种繁多。
但属于正规的认购证约170余种,这些股票认购证均采用现代最先进的高科技防伪技术,如荧光、水印、暗记、碳印、金属细丝、羊毛纸等,每张认购证都像人民币一样打印有流水编号,形成唯一特征。
集藏者可以发现认购证是股证收藏大家庭中最丰富的一族,不仅种类多,而且还存在着错、特、漏、奇等现象,加上组号、中签单、非中签单、使用、非使用、配营业部磁卡、配上市公告书、配票样、配债券、集名人、集公司、集题词等等形式,其趣味性与集藏性比股票实物券还要多姿多彩,赏玩其中乐趣无穷。
上海一九九二年股票认购证每张价值多元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
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
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
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
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
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
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
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
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
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
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
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
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
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
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
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
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
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
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
1992年的8.10股民事件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上篇讲到,在上海股市尚未对外放开,很多人对股市还心存疑虑时,我和我的朋友就率先买了延中实业股票,很快地,上海股市放开,大量的市民入市,在资金的推动下,我们所买的延中实业股票也是一路上涨,几个月后,在每股延中实业比我们的买入价上涨一百多元之后,我又特地赶到上海,将延中实业抛出,这是在股市上赚的第一笔钱,感觉好极了。
而且,由此也更加激发了我们无比地关心股市的信息,寻找新的发财的机会。
此时,我听到了深圳发行股票的消息,最早,应该是我弟弟告知我的这个消息(虽然后来报纸上也刊登了这个消息),因为他大学毕业后,就在深圳的一家全国知名、经营海内外贸易的大公司所属的深圳分公司工作,他已经在深圳工作了好几年,并且在那边成了家,有一套公司分给他们夫妻居住的房子。
在91年,深圳就发行过一次股票,那时候就需要凭身份证摇号,但我弟弟那时候没想起来去搜集一些身份证来,结果仅凭他们夫妻两人的身份证,没能摇到配号,而一个他单位聪明的同事,让他的亲戚从外地搞来不少身份证,结果中了好几个签,发了一笔小财。
所以,这次既然听说深圳市要进行新一轮的股票发行,就及早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
由于上海股市开放后,股票节节上涨,加上报刊上一些报道,在92年的下半年,已经有了更多的人知道买股票可以赚钱发财了,所以,深圳股市将要发行新股的消息,通过深圳的亲友,或者通过报纸,已经迅速地传遍了全国各地了,这样,也就造成了后来的深圳在8月10号发行当日,因为来了太多的外地人,给发行股票造成了巨大压力,再加上组织不力,发行中有走后门现象,最后导致买不到股票认购证的外地人,在当日晚间开始冲砸大街上的一些商店,损坏了一些玻璃橱窗,造成了当时闻名全国的8.10事件。
上面是背景,还是说说我自己如何到深圳买股票吧。
既然深圳又开始发行股票,对我们这些内地的穷工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没什么可犹豫的,我就开始了准备。
首先,到深圳需要一个边防通行证,需要单位开介绍信,也需要假期,这样才能有时间到深圳。
好在我所供职的这家纺织品贸易公司,上半年的任务已经完成,单位经理可能自己也想休息,宣布放一个月高温假。
这真是太好了,要知道,当时是一个限制严格的时代,如果没正当的理由请长假,自己偷偷跑去,被单位算作旷工的话,那么,轻则扣工资,重则有可能开除的。
现在既然正好有单位放假这个机会,那我就正好名正言顺地可以到深圳了。
介绍信开好后到公安局,大概等了十天,才将边防通行证办了下来,不像今天办这个证是很简单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搜集身份证了,作为我来说,不是市场中专门做证券生意的黄牛,他们神通广大,可以到农村去,用很便宜的价格搜罗一大堆身份证(当年的身份证不像现在这么重要,对农民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我只能发动我的家庭亲戚,朋友等等,向他们借,说好等到中签摇号之后,就归还他们,这种友情的出借不需要成本,最后,我搜集了30个身份证上路。
当时的深圳可能还没有飞机场,当然,即使有,为节约起见,我也只能坐火车,火车到达广州后,必须下车,到另外一个窗口,凭边防证,买到深圳的火车票,好在一切顺利,我是中午到达广州的,随即出站,到了另外一个窗口买了到深圳的火车票,大概一个小时后,我就登上了去深圳的火车,当时到深圳的火车就非常拥挤,可能其中就有不少外地人闻风赶来买股票了。
火车上也有查票的,我证件车票齐全,自然没事。
我大概是八月二号到的深圳,其后几天,听说广州到深圳的火车是越来越拥挤,全国各地期望买股票发财的人,一起涌到了这一唯一能进入深圳的火车上,以至于火车过度超员,在距离八月十号的最后两天,这趟广州开深圳专列干脆停开了,彻底堵死了后来者想进入深圳买股票的希望。
当然,这也有深圳市领导得知有大量的外地人涌入深圳后,为了限制更多人进入深圳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
当时的深圳是全国有名的特区,在那里工作的人工资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的,当然,这是指有正式单位的人,农民工不在此列。
而且深圳市民的组成,也是全国各地想发财,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的人,所以深圳人倒不是像上海人那么闭塞,几乎人人都炒股,也都有股票账户,我弟弟也有股票账户。
只是,现在的股市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好炒了,也是有涨有跌,听我弟弟讲,他买的股票已经被套牢了,不过,他也并不放在心上,只是摆在那儿,不太关心。
还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当时的深圳工资比内地高得多,当时我每月工资才70多元,但我弟弟月工资已经一千多元了,所以,深圳人承受股市涨跌的心理状态,无疑要比内地人强很多。
这也是8月10号买股票太拥挤,发生骚乱后,真正的深圳本地人参与不多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费那么大的劲,去抢购一份认购表,太不值得了。
我来到深圳的弟弟家,住宿也不成问题,但很多外地来买股票的人在深圳是没有亲戚的,所以可以想见,那一段时间,深圳的宾馆、旅馆等处都是客满的,以至于人满为患。
由于我来的较早,发行股票要等到10号,所以那几天,我也就在深圳...
股票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中国股史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
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
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
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
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什么是股权认购证以及如何进行交易?我很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
出现暴涨暴跌,最终于1996年6月权证交易被叫停。
目前权证成为股改对价的一种方式重新回到证券市场,作为稀缺品种:我国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至于认沽权证是出售的票证,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较难接触到, 使得权证仍将维持小品种的特征,往往受到游资的关照。
决定权证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标的资产价格。
相反,如果商品供应充裕,价格不断上涨,票也暴涨:无风险利率的高低,决定着标的资产投资成本的大小。
因此标的资产价格越高的认购(沽)权证,其发行或交易价格往往越高(低)。
(2)权证执行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相反,权证所约定的执行价格越高的认购(沽)权证,投资于标的资产的成本越大,因而认购权证变得较具吸引力,而认沽权证的吸引力则相应变小。
包括认股权证、配股权证,英文名warrant,香港俗称“涡轮”: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越大;除息前一日标的股票收盘价),依照“炒新”的惯例。
上市公司发行权证的门槛较高,投机性介于股票和期货之间。
我国证券市场第一次发行权证是在1992年6月,故认购(沽)权证的发行或交易价格就会越高(低)。
股票看跌,认购权证就下跌,认沽权证就上涨。
只不过,权证的波动性较强。
标的资产价格越高,意味着认购(沽)权证持有人执行权证所获收益越大(小)权证,认沽权证就下跌,但道理类似: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30亿元,价格不断下跌,票就如同废纸。
根据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发行上市权证的标的股票应符合如下条件。
无风险利率越高、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认购权证就上涨,标的资产价格出现异常高(低)的可能性越大,那么权证处于价内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权证发行价格或交易价格一般也就越高。
(5)无风险利率;流通股股本不低于3亿股。
通俗地讲,认购权证类似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其发行或交易价格往往越低(高),标的派息将调整行权价,调整公式为:新行权价格=原行权价格*(标的股票除息价/。
(3)权证有效期:权证有效期越长,权证的时间价值越高,因此权证发行价格或交易价格一般也就越高。
(4)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持票可以用现金购买相应的商品。
如果商品紧俏;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
因此,权证投资价值的体现,完全基于所对应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期上。
股票看涨。
(6)预期股息,具有以小博大的特点,去年下半年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权证期限及其执行价格、市场利率以及现金股利等。
(1)标的资产价格:由于权证是以标的资产为基础而产生的衍生产品,标的资产价格也就成了确定权证发行价格及其交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备兑权证和可转换债权证等。
认股权证又分为认购、认沽两种 展开
在A股的历史上,新股申购规则发生过多少次重大改变?
1992年之前 新股认购证/表上海:新股认购证股票认购证每份30元,在1992年内分4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认购证有限期无限量发行,所得款项捐赠福利机构。
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1992年8月7日深圳发布《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公告》,宣布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凭身份证认购,每一张身份证一张抽签表,每人一次最多买10张表。
然后将在适当的时候,一次性抽出50万张有效中签表,中签率为百分之十,每张中签表可认购本次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
1993 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认购申请表股票发售与认购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无限量发售申请表方式表方式一定期限内,无限量发售申请表,根据申请表认购数量与拟发行股票数量,公开摇号抽签,中签者按规定要求再办理缴纳股款手续。
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发行方式可按居民在银行定期储蓄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配售申请表, 或专项定期定额储蓄存单上的号码进行公开摇号抽签。
1996年 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储蓄存款挂钩方式上网定价发行方式投资者在申购委托前把申购款全额存入与办理该次发行的证券交易所联网的证券营业部指定的帐户,上网申购期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
一经申报,不得撤单。
每一帐户申购委托不少于1000股。
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
额预缴款方式全额预缴款方式包括“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余款即退”方式和“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余款转存”方式二种。
与储蓄存款挂钩发行方式规定期限内无限量发售专项定期定额存单,根据存单、股票数量及每张中签存单可认购股份数量确定中签率,通过公开摇号抽签决定中签者,中签者按规定要求办理缴款。
1999年 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法人配售相结合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或与储蓄存款挂钩方式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公司,仍按照《关于股票发行与认购方式的暂行规定》,采用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或与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发行股票。
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法人配售方式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可采用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股票。
2001年 上网竞价方式上网竞价方式的基本要求上网竞价方式是可选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发行量在1亿股以下/8000万股以下/5000万股以下/的发行人,建议不使用该发行方式。
上网竞价发行方式的基本规则竞价发行底价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申报认购价格以每0.10元为一个价格价位,低于竞价底价的申购为无效申购。
每个股票申购帐户的申购量不低于1000股,不高于公开发行量的千分之一。
超过1000股的须为1000股的整数倍。
上网竞价过程中最终发行价格的确定办法以申购倍率改进法、基准价格法或完全竞价法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2002年 按市值配售新股优先满足市值申购部分发行公司及其主承销商采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方式发行新股的,其基本原则是优先满足市值申购部分,在此前提下,配售比例应在50%至100%之间确定。
基金可以参与申购和配售证券投资基金(包括开放式基金)可以参与申购和配售。
投资者持有的基金暂不计入市值参与配售。
2006年 IPO询价制+网上定价方式基本规定申购单位为500股,每一证券账户申购委托不少于500股,超过500股的必须是500股的整数倍,每一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新股申购一经确认,不得撤销。
资金申购上网定价发行的流程流程包括投资者申购、申购资金冻结、申购资金验资、配号、摇号抽签、中签处理、申购资金解冻和结算与登记。
2009年6月 完善询价和申购报价约束机制完善询价和申购报价约束机制第一项则要求询价对象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应该具有逻辑一致性,主承销商应当采取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
只能选网下或网上一种方式申购第二项要求将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若有配售对象参加了拟发行股票的网下报价、申购、配售任一环节,则将被视为选择网下申购放弃网上申购。
网上单个账户设上限第三项则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该次新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
第三项原则已经有灵活调整,对最终定价超过预期价格导致募集资金量超过项目资金需要量的,发行人应当提前在招股说明书中年披露用途。
将加强认购风险提示第四项要求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刊登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向投资者提示新股认购风险。
2010年11月 扩大询价对象+完善中止发行和回拨机制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在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根据每笔配售量确定可获配机构的数量,如果入围机构较多应进行随机摇号。
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定价能力和长期投资取向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
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须披露参与询价的机构的具体报价情况。
主承销商须披露在推介路演阶段向询价对象提供的对发行人股票的估值结论、发行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其他等效指标。
完善回拨机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