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系股票港股退市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港股跌到多少就退市了

比如说ST关铝变成五矿稀土。

股价从之前的9块最高变成28块多。

港股什么情况下会退市?

香港交易所营运的是一个持续交易的市场,虽然一贯的政策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应尽可能持续交易,但为维持市场公平有序,交易所在其认为适当的情况及条件下可能会把公司停牌或除牌。

此外,交易所亦可能在以下情况把公司停牌或除牌:1,发行人(上市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而情况属严重者;2,发行人证券的公众持股量不足;3,发行人进行的业务活动或拥有的资产不足以保持其证券继续上市;4,发行人或其业务不再适宜上市。

对主板公司而言,若上市公司已持续停牌一段很长时间,但并无采取足够行动争取复牌,则可能会导致除牌。

交易所会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17项应用指引所载的程序将在上述情况iii下长期停牌的主板公司除牌。

若上市公司的证券已停牌6个月或以上而又未能符合有关的主板《上市规则》的规定,交易所会决定该公司是否需要进入除牌程序的第二阶段。

进入除牌程序第二阶段的上市公司将有6个月的时间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

若上市公司未能在限期内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将会进入第三阶段除牌程序。

进入第三阶段除牌程序后,上市公司将有最后6个月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

若发行人在第三阶段届满时仍未能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将会被取消。

交易所亦可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6.10条将主板公司除牌。

如交易所认为主板公司或其业务不再适合上市,交易所将刊登公告,载明该公司的名称,并列明限期,以便该公司在限期内对导致其不适合上市的事项作出补救。

交易所如认为适当,将暂停该公司证券的买卖。

如该公司未能于公告所载的限期内对该等事项作出补救,交易所可将其除牌。

任何对该等事项作出补救的建议,将被当作新上市申请处理。

对于创业板公司而言,若上市公司的证券已持续停牌一段长时间,而上市公司并无采取足够措施令证券复牌,交易所可取消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若交易所拟向长期停牌的创业板公司行使其除牌权力,交易所一般会给予创业板公司通知,要求有关公司需于某段时间(一般为6个月)内补救该等引致交易所打算行使其除牌权力的事项。

于所定期限届满时,交易所可发出通知即时取消有关公司的上市地位,或倘公司提交的建议令交易所满意,交易所或会行使其酌情权延长除牌期限,而创业板公司须于限期内补救该等引致交易所打算行使其除牌权力的事项。

除了主板《上市规则》第21章所界定的“投资公司”及主要或仅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上市公司之外,无论是主板公司或创业板公司,若公司全部或大部分的资产为现金或短期证券,则该公司不会被交易所视为适合上市,交易所会将其停牌。

在停牌期间,如该公司经营有一项适合上市的业务,即可向交易所申请复牌。

交易所会将其复牌申请视为新申请人提出的上市申请处理。

如该项停牌持续超过12个月,或在任何交易所认为有需要的其它情况下,交易所均有权取消该公司的上市资格。

港股有没有退市机制?港股什么情况下会退市?

香港交易所营运的是一个持续交易的市场,虽然一贯的政策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应尽可能持续交易,但为维持市场公平有序,交易所在其认为适当的情况及条件下可能会把公司停牌或除牌。

此外,交易所亦可能在以下情况把公司停牌或除牌: 1,发行人(上市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而情况属严重者; 2,发行人证券的公众持股量不足; 3,发行人进行的业务活动或拥有的资产不足以保持其证券继续上市; 4,发行人或其业务不再适宜上市。

对主板公司而言,若上市公司已持续停牌一段很长时间,但并无采取足够行动争取复牌,则可能会导致除牌。

交易所会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17项应用指引所载的程序将在上述情况iii下长期停牌的主板公司除牌。

若上市公司的证券已停牌6个月或以上而又未能符合有关的主板《上市规则》的规定,交易所会决定该公司是否需要进入除牌程序的第二阶段。

进入除牌程序第二阶段的上市公司将有6个月的时间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

若上市公司未能在限期内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将会进入第三阶段除牌程序。

进入第三阶段除牌程序后,上市公司将有最后6个月向交易所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

若发行人在第三阶段届满时仍未能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将会被取消。

交易所亦可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6.10条将主板公司除牌。

如交易所认为主板公司或其业务不再适合上市,交易所将刊登公告,载明该公司的名称,并列明限期,以便该公司在限期内对导致其不适合上市的事项作出补救。

交易所如认为适当,将暂停该公司证券的买卖。

如该公司未能于公告所载的限期内对该等事项作出补救,交易所可将其除牌。

任何对该等事项作出补救的建议,将被当作新上市申请处理。

对于创业板公司而言,若上市公司的证券已持续停牌一段长时间,而上市公司并无采取足够措施令证券复牌,交易所可取消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若交易所拟向长期停牌的创业板公司行使其除牌权力,交易所一般会给予创业板公司通知,要求有关公司需于某段时间(一般为6个月)内补救该等引致交易所打算行使其除牌权力的事项。

于所定期限届满时,交易所可发出通知即时取消有关公司的上市地位,或倘公司提交的建议令交易所满意,交易所或会行使其酌情权延长除牌期限,而创业板公司须于限期内补救该等引致交易所打算行使其除牌权力的事项。

除了主板《上市规则》第21章所界定的“投资公司”及主要或仅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上市公司之外,无论是主板公司或创业板公司,若公司全部或大部分的资产为现金或短期证券,则该公司不会被交易所视为适合上市,交易所会将其停牌。

在停牌期间,如该公司经营有一项适合上市的业务,即可向交易所申请复牌。

交易所会将其复牌申请视为新申请人提出的上市申请处理。

如该项停牌持续超过12个月,或在任何交易所认为有需要的其它情况下,交易所均有权取消该公司的上市资格。

万达商业为什么选择从港股退市 回归a股是大势所趋

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称控股股东正在考虑全面私有化。

内地舆论普遍认为,导致万达商业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价过低。

海外投资者为什么就看不上万达商业呢? 这是一场失败的闪婚。

一位美女和意中人相恋多年未果后,转投第三者的怀抱。

然而结婚仅15个月之后,这位美女又声称要离婚和初恋情人再续前缘。

没错,我们说的就是要从港交所退市的万达商业。

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称控股股东正在考虑全面私有化。

内地舆论普遍认为,导致万达商业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价过低,港交所和海外投资者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指责:我们万达商业多漂亮的美女啊,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怎么就不受你们待见呢?你们眼睛瞎了么? 他们的眼睛没有瞎。

只不过,内地和海外是两种市场,遵循的是两套不同的审美标准,内地投资者眼中的绝世美女,在海外投资者看来可能只是庸脂俗粉。

傲慢 万达商业私有化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从2013年起就开始担任万达商业独立董事,今年年初才刚刚因为任期届满而离任。

就是这样一位对万达商业知根知底业内专家,也对其私有化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称之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从万达的表态和业界的分析来看,股价被严重低估是其退市的主要原因。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地产中的王者,万达商业目前的股价是其管理团队及实际控制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所不能接受的。

在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私有化公告的当天,其每股股价只有38.8港元,远远低于其48港元的每股发行价和47.6港元的每股净资产。

即使在私有化公告发布之后的第二天,万达商业大涨18.43%,报收45.95元/股,但仍在发行价之下,折合市盈率仅4.62倍,而万达集团旗下在A股上市的万达院线,同期市盈率高达79.52倍。

好吧,万达院线的行业毕竟不同,可比性不强,那我们就来和A股上的同行业上市公司比——A股上市的万科、绿地的市盈率可也分别高达16.7倍和33.7倍,万达哪里比不上万科、绿地? “从万达股东角度出发,无论是万达的大股东和小股东,无论是从感情和理性上恐怕都难以接受。

”刘纪鹏在撰文中这样说。

确实难以接受。

要知道万达商业目前已经超越了美国西蒙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每股收益高达6.62元。

在内地,我万达商业无论到哪个城市都是当地政府的座上客,当初也是港交所敲锣打鼓把我迎过来的,怎么现在就看不上我了?为什么?凭什么?不说了,掀桌子,不玩了! 偏见 海外投资者为什么就看不上万达商业呢? “因为海外对房地产认可的模式每一样都与万达商业背道而驰。

”对香港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海外投资者最认可的是类似喜达屋这种高度依靠运营而不依靠资产来产生价值的模式,甚至是戴德梁行、仲量行这样基本不持有任何资产,仅仅依靠管理和运营来赚钱的模式。

显然,万达商业的运营模式和上述这两种模式相去甚远。

万达商业的模式相对而言是一种“重资产”的模式,其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以售养租’的模式在维持,即以出售物业产生的巨大现金流为支撑,尽可能地维持“只租不售”的物业。

根据王健林年初所作的万达集团2015年工作报告,万达商业2015年的收入为1904.5亿元,其中地产业务合同收入1640.8亿元,租赁收入只有144亿元,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占到了八成以上,而租赁收入占比还不到一成,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重资产模式。

在这种总资产模式之下,万达商业的盈利在海外投资者的眼中就显得很可疑,因为万达商业的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资产的价值重估。

在内地投资者看来这不算是什么,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路向上,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下跌,所以开发商捏在手里的土地和房子都是金疙瘩,当然是越来越值钱。

但是,海外的投资者并不这样看。

在他们看来,资产的增值可能会在市场下跌的时候顷刻间消失。

香港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SARS期间,香港的物业估值相对于1997年下跌60%,而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企业物业估值普遍下跌30%-85%不等,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导致企业一年巨亏过百亿元。

万达商业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尝试实施轻资产战略,即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营运、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由万达商业负责,但投资全部由合作者承担,资产归合作投资者,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

为了配合这种战略转型转型,王健林已经将2016年的地产销售收入目标进行了大幅下调,从2015年的1640.8亿元下调到1000亿元左右,可谓壮士断腕。

然而,这种决绝依然没有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万达商业的股价也依然萎靡。

花旗银行、美银美林、野村证券等多家研究机构在此之后相继下调万达商业的目标价位。

其中,美银美林研报称,万达商业轻资产模式的转型过程将十分颠簸。

黄立冲表示,在目前中国内地三四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需求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再加上万达商业轻资产战略未见实效,海外投资者是不会给予其高估值的,现在香港市场只愿意给这样的企业3-8倍的市...

6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