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集团股票停牌吗
股票资产重组最长停牌多长时间
上市公司的股票停牌最长时间多长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
编辑本段特点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特点主要有:一、募集对象的特定性;二、发售方式的限制性。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是特定的,即其发售的对象主要是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及其他专业投资者,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和投资决策。
其次,非公开发行的发售方式是有限制的,即一般不能公开地向不特定的一般投资者进行劝募,从而限制了即使出现违规行为时其对公众利益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非公开发行股票一般是利好,尤其是如果有增发价格如果与二级市场联动,将会推动股票股价。
股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并购重组对股价的影响、股票价格与股票成交量的关系、税收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等。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优点是给予非公开发行一定的监管豁免,可以在不造成证券法的功能、目标受损的前提下,使发行人大大节省了筹资成本与时间,也使监管部门减少了审核负担,从而可以把监管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公开发行股票的监管、查处违法活动及保护中小投资者上,这在经济上无疑是有效率的。
其次,对非公开发行给予审核豁免。
由于可以获得审核豁免,从而大大降低筹资成本,因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非公开发行具有很大吸引力。
例如,一些“创业企业”(START-UPENTERPRISES)尽管拥有某种新技术,但由于其高风险性,使得普通投资者往往不愿对这样的企业进行投资。
这种企业的价值也往往被低估。
如果它们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其成功的可能性将不高,复杂、耗时、费用高昂的审核、披露程序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而非公开发行则可以为它们提供一条有效的直接融资捷径。
有资料证明,美国非公开发行豁免制度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注:Jennings,Marsh, Coffee,Securities Regulation,Cases and Materials,7[Thd.pp.340—343.)再比如,当外国企业希望到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上筹资时,他国的股票发行审核、披露程序常常也是最大的障碍。
而非公开发行则可以使其克服这一障碍。
近年来,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进入外国股票市场,已经成为证券市场全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编辑本段发行对象 发行的“特定对象”主要是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金融机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内部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富裕的自然人以及具备相当财经专业知识及投资经验的投资人。
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但有助于减小上市公司融资对市场的压力,也有利于吸引场外机构的资金进入市场,还可以为包括亏损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公司引入新的战略股东、注入新的优质资产、进行收购兼并等提供新的工具和渠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结构调整。
注:一般非分开发行都是利好于本上市公司的,又圈到钱了,嘿嘿!停牌一般时间都不会太短,开盘一般高概率上都会涨的!猛的都是一字涨停!
股票市场上有一个琼民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国际融资》2002年8月号 “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 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
请看 《国际融资》报道文江、 海生所著 震惊国内的“琼民源”重组事件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
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公司股票也从1997年3月1日起停牌。
在经过一年多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和期盼之后,1998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巳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
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1998年6月10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受审者即是“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
从1996年初至1997年2月底,“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
11月12日,北京市中院做出判决:“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神话落下帷幕。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艰难的实验。
“琼民源”事件使10万余名“琼民源”股东成为股市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
作为创始人的马玉和是如何成为数万人噩梦的制造者?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平地升腾,“股市神话” 1996年初,深圳市场尚在熊途未尽的阴影中徘徊,成指一度被打到1000点之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反转行情,并以3倍涨幅列当年世界各股市升幅之首。
由于香港回归临近,深市倍受投资者关爱。
而且宏观经济转好,通货膨胀逐月回落,出台金融利好已成定局…… 随着股市转暖,指数慢慢攀升,大量普通人开始涌入股市。
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深发展的大旗,携大盘不断越过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区。
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做“垃圾”的股票也开始踏上“价值回归”之途。
一天百分之几十,不过数日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
人们需要赚大钱,市场需要大黑马。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在众多垃圾股中埋没已久的股票,在被某些看不见却是强有力的手掌悉心把玩之后,突然闪出了光亮。
这便是被市场人士称之为“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的“琼民源”。
之所以被称为“神话”,完全在于一种简单直观的比价关系。
“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
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
由于熊市数年,市场中这类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数,涨出一两倍并不稀奇。
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
这时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
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市场炒作,“价值发现” 1996年上半年,在深发展“价值回归”的示范效应下,几乎每只股票都无一例外地从低谷走了出来。
此后一段时期,市场炒作题材似乎一时进入了真空,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
几乎与此同时,在主力策动下,市场又扯起了“价值发现”的大旗。
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题材都可能被套上诱人的光环。
主力在处心积虑编织各种概念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资质尚可的“黑马”。
在“琼民源”被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
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
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
“琼民源”在一连串惊人之举中,又添上了更为醒目的一笔。
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
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
年报一出,市场无不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
欢呼者有之,顿足者有之,恨无慧眼者更是将手心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