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归a股的股票有哪些
近期有哪些回归A股的红筹
红筹股回归A股的原因有哪些?
3、获得更大的知名度,能上市本身就是巨大无形的广告效应。
4、国家希望回归能让国内的老百姓分享优质公司带来的巨大收益,一般能在香港上市并能回归A股的都是好公司。
阿里巴巴怎样才能从美国回到国内A股上市吗
要想从美国回归,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公司先私有化,然后回到A股上市,另一种是美股和A股同时上市。
阿里不满足A股上市的条件。
A股要求注册在中国国内,阿里注册在海外开曼群岛(用以合理避税)。
A股有股东数量限制,必须在200人以下。
而阿里有大量的员工持股,这就要求阿里回收员工手上的股份,这对于公司十分不利。
阿里要私有化退市,必须把流通股买回来,这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资金,阿里只能依靠银行融资,而美国本地银行十有八九不会提供。
而且,A股很难容纳阿里这种规模的公司,阿里市值4500亿美元,A股最高的工行也才两万亿人民币,也就是约3300亿美元。
短时间内,阿里没有登陆A股的可能。
...
阿里巴巴回归a股,受益股有哪些
如果A股回归T+0交易制度,那无疑受益最大的就是券商,收手续费收到手软!A股回归T+0那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很大的,反复将会加剧,当天分时的走势将更加难以把握!因为如果实施T+0,那庄家随时可以拉,也随时可以砸,因为筹码流通方面了,带动散户投资者追高或杀跌的行为也相对容易好多!贝尔金融 t+0 双向交易
3年已有哪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市场?
美国股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投资市场。
其中,“大进大出”是美国股市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
在IPO发审制度上,美国股市采用了以诚信和法制为双重约束的“注册制”;在退市标准上,美国股市同时采用了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
正因如此,美国股市才能吞吐自如、大浪淘沙;正因如此,美国股市才能培育出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伟大企业,例如,微软、英特尔、苹果及IBM等。
众所周知,美国股市的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是大体对称的。
比如,上市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与市场化标准(如股东人数、股价、市值、公众持股)两大系列;同样的,退市标准也对称地设计为财务标准与市场化标准两大系列。
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股市而言,其成长周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初创阶段。
股市扩容速度比较迟缓,可供筛选的上市资源比较短缺,由于股市规模狭小、法制建设滞后以及监管乏力,往往导致市场投机猖獗,管理比较混乱。
例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的美国股市,便处于初创阶段。
成长阶段。
一般表现为股市大规模快速扩容,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退市公司数量同步增加,但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数量远远超过当年的退市公司数量,因此,在这一阶段,挂牌的上市公司总数会不断创新高。
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美国股市,大体经历了近70年的扩张周期或成长周期。
成熟阶段。
挂牌的上市公司总数不再继续增加,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家数与当年的退市公司家数基本持平,有时退市家数超过当年IPO家数,有时IPO家数超过当年退市家数。
例如,当今的美国股市就已经步入了典型的成熟阶段。
2008年10月1日,美国证交所(AMEX)正式并入纽约证交所(NYSE)。
此前,美国股市主要由三大市场所构成:NYSE、NASDAQ及AMEX。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一场世界性大牛市,将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推向历史最高峰。
1994年底,NYSE上市公司首次突破2000家,达到2128家。
1999年底,NYSE上市公司数首破3000家,达到3025家。
随后,NYSE上市公司数量开始逐年减少,从2006、2007年的新一轮世界性大牛市一直到今天,NYSE上市公司数大体维持在2000家左右。
1995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首破5000家,达5127家。
1996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达5556家。
随后,NASDAQ上市公司数开始逐年减少,从2006、2007年大牛市至今,一直稳定在3000家左右。
1995年至2002年的8年间是美国股市从极盛走向平稳的重大转折时期,其间经历了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破灭以及2001年“9·11”恐怖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这大牛大熊的8年间,美国股市共有7000多家上市公司退市,创下股市发展史上的退市记录之最。
根据7000多家退市公司的不同情况分析,退市原因大体可区分为三类:一是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动、自主退市;二是因达不到持续挂牌的财务标准或市场化标准而被迫、被动退市;三是因法人过失或违法行为导致退市。
十分巧合的是,在NASDAQ每年退市的公司中,恰好有一半是自动、自主退市,另一半则是被迫、被动退市(含违法犯罪)。
然而,在NYSE每年退市的公司中,自动退市与被动退市的比例大约为3:1。
在被动、被迫退市中,NYSE公司退市的前三位主要原因是:市值退市、股价退市、破产退市。
与NYSE有所不同的是,NASDAQ被动、被迫退市的前三位主要原因是:股价退市、净资产或净利润退市、破产退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股市的市场化程度极高,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投资者“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结果,因此,股价退市标准和市值退市标准成为美国股市退市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美国退市制度的最大特色。
近年来,NYSE(美国主板)上市公司数大体维持在2000家左右,NASDAQ(美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则大体维持在3000家左右,从上市公司数来看,这也许是一个成熟市场的适度规模。
因为NYSE每年有大约100至3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100至300家公司退市。
同样的,NASDAQ每年有大约300至5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300至500家公司退市。
美国股市的“大进大出”,与我国A股退市制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在快速扩容阶段,还远未到达“IPO家数与退市家数大体相当”的局面,相反,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股市每年的IPO家数仍会远远大于退市家数,但二者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尤其是随着退市制度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后,淘汰机制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A股退市制度亟待改革,只有当超级垃圾股都能有尊严地退市时,股价信号才能回归其本色,到那时,股价退市法与市值退市法才有可能引入A股市场。
海外股票回归A股,中国怎么这么傻
出于制度的放宽和政策的倾斜,中概股选择回归是大势所趋。
A股的估值普遍高于境外市场,对于融资来说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而对于决策者而言,这些年A股已经错过了太多的好公司,自然也流失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的投资者,自然会对此重新审视并做出相应调整。
...
A股与美国股市存在哪些差异?
(一)市场规模差异 2011年底,美国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为110.5%,而中国的证券化率仅为51.5%。
两国证券化率指标的巨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两国金融体系结构不同。
美国是(证券)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中国则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美国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证券市场,而中国的企业融资则主要依赖银行信贷。
因此,股市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而银行业则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相比之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主要风险在于金融产品的衍生化(证券化)、杠杆化;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主要缺陷,则是银行放贷压力过大、银行风险过于集中,资本市场比较薄弱。
(二)市场结构差异 以美国市场为代表的西方成熟股市,其牛熊交替的运行格局一般表现为“慢牛短熊”,而中国股市则表现为“快牛慢熊”。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存在重大差别。
美国股市就是典型的“机构市”,因为它拥有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群体,截止2011年年中,美国拥有8000多只公共基金,其净资产高达12.22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市场股票总市值的73%。
美国的共同基金与私人养老金共同构成了美国资本市场最坚实有力的两大类机构投资者。
相比之下,中国股市则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
2011年,在整个A股市场,自然人的交易量占85%以上。
“散户市”存在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力量的薄弱。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及养老金储备规模都很小,二者规模均不及中国股市总市值的1/10。
力量如此单薄的机构投资者,很难成为股市的精神支柱,相反,在散户市的大格局中,这些机构投资者最终也沦为了“大散户”,除了追涨杀跌,就是疯狂短炒,无法成为价值投资与组合投资的表率,相反,它们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的“快牛慢牛”。
(三)市场功能导向 美国股市培育出了世界一流品牌的跨国公司,它们占据了世界高科技的前沿和顶端,其中,包含了世界500强中的近200家企业,这些都是美国股市的代表或精英。
在中国,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还有些名不符实,因为中国股市尚未形成真正具有一流品牌价值效应的上市公司群体,它们还不足以代表中国经济的实力与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百年花旗及IBM之流的跨国公司,是纽约证交所的方向及象征;世界的微软、因特尔及苹果,则是NASDAQ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其实,除了绝对垄断行业,任何行业暴利都是不可持续的。
因为暴利引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能大扩张,产量大跃进。
工业化产能过剩已演化成绝对过剩:2007年是钢铁产业的拐点,至今要死不活;2010年是汽车产业的拐点,已进入零增长,或将进入负利润;2011年是银行业的拐点,银行暴利随GDP增速放缓及利差收窄而就此终结。
2012年将是烧酒行业的拐点,今年是白酒酿造业的最后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