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功借壳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2016年最有可能重组被借壳的小盘股票是哪些?谢谢

在筛选出的 52 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 5 家成功卖壳。

根据卖壳成功案例以上六大特征,并采用尽可能最新的财务数据,得出2016年A股最具壳资源潜力的52家上市公司:*ST皇台、冀东装备、亚星化学、*ST兴化、宁波富邦、标准股份、*ST蒙发、*ST南化、*ST沪科、南风化工、河北宣工、时代万恒、*ST国通、维科精华、太化股份、美欣达、*ST新亿、*ST申科、北矿磁材、江山化工、昌九生化、商业城、蓝丰生化、*ST中昌、华升股份、博闻科技、河池化工、*ST川化、新疆天业、凯瑞德、光正集团、*ST舜船、精艺股份、金谷源、沧州大化、两面针、三木集团、国风塑业、南纺股份、霞客环保、浙江富润、湘潭电化、华东数控、山水文化、ST荣华、星湖科技、上海三毛、合金投资、金城股份、杭齿前进、建峰化工。

摘自:牛仔博客...

我买了被借壳公司的股票,如果借壳上市后,我原来买的股票怎么办?...

【2017年A股IPO上市公司汇总】 2018-01-14 1990年-2017年,A股共有3467家IPO企业已成功登陆A股上市,新股上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

2017年A股市场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成功IPO上市企业数量多达436家,占比12.58%,超过2010年348宗历史高点;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流通A股总计达4,017.3669亿股,总市值达47,352.6682亿元。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500强市值分布2017年底,有101家中国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元,大部分公司市值位于200亿-1000亿元之间。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根据Wind最新统计“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显示,2017年底,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稳居前两位,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值相比第三名工商银行高出约40%。

2017年底共有9家公司市值超万亿,比2016年增加3家。

相比2016年末,前10名排名表现稳定,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二三名位置互换,中国移动下降2位,中国平安上升3位,贵州茅台亦上升3位跻身前十。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市值增长较为明显,涨幅达100%,前十名公司除中国移动市值下降外,其余均不同程度上涨。

新进500强公司中,多数因股价上涨推动市值攀升,但也有华能水电、招商公路、众安在线等新上市公司,及顺丰控股、中油资本等借壳公司。

2017年436家新公司登陆A股受地区间低波动、高估值水平和跨境IPO重燃等因素的驱动,2017年全球IPO数量大幅上升,成为近十年最活跃的一年。

2017年,两市共有436家企业成功上市。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017年伊始,资本市场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的上市积极性,走出了开门红的态势,1月份就有54家企业成功上市,2017年A股IPO发行速度趋向稳定,平均在每月30-40宗左右。

年内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新发审委上任后,新股发行审核趋于严格,数量趋于平稳。

板块分布:主板214家,创业板141家,中小板81家(其中包括深交所上市222家,上交所上市214家。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行业分布方面:2017年上市IPO企业中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0家约占1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家约占7.6%),医药制造业(32家约占7.3%)和其他行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制造业成为2017年上市企业行业分布的前三。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从区域数量上来看,广东浙江企业领跑新股发行。

按宗数计,广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三,占IPO总数57.34%。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中介机构:各机构前几名业务量大且集中1、主承销商: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中信建设名列前茅,分别为34家、31家、29家、28家和25家,占总数33.72%。

前十家企业总计238,占总数54.59%。

超过一半!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以上数据服务项目宗数超过上市企业数量的主要原因是:国泰君安、长城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主承销商今年也齐力合作了几宗IPO项目,包括:开立医疗、春夏电子、华能水电、中国银河等承销IPO企业上市项目。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会计事务所:立信、天健、瑞华,分别为104家、72家、43家,分别占总数23.85%、16.51%和9.86%,数量较集中于前三家,总计219宗,约占总数的50.23%!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律师事务所:国浩、北京中伦、上海锦天城分别为68家、40家、39家,分别占总数15.60%、9.17%和8.94%,排名前六律所项目服务IPO上市企业项目,共231宗,约占总数52.98%。

中介机构中各机构前几名业务量大,居前列机构总数过半,承揽今年IPO上市企业项目较集中。

海航基础借壳证监会审核通过时,会有几个涨停

15日早盘,海航基础(14.05 -0.50%,买入)开盘后迅速拉升,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海南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515,以下简称:海航基础)于2016年2月4日晚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等相关议案。

据悉,该公司2015年6月2日停牌,历经6个月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于2015年11月27日召开第一次董事会公布重组预案,12月21日经交易所审核后复牌,2016年1月29日完成公司名称变更及股票简称变更。

此次二董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该公司重组即将完成内部程序,即将进入证监会审核阶段。

2017年发了多少新股?

【2017年A股IPO上市公司汇总】 2018-01-14 1990年-2017年,A股共有3467家IPO企业已成功登陆A股上市,新股上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

2017年A股市场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成功IPO上市企业数量多达436家,占比12.58%,超过2010年348宗历史高点;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流通A股总计达4,017.3669亿股,总市值达47,352.6682亿元。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500强市值分布2017年底,有101家中国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元,大部分公司市值位于200亿-1000亿元之间。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根据Wind最新统计“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显示,2017年底,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稳居前两位,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值相比第三名工商银行高出约40%。

2017年底共有9家公司市值超万亿,比2016年增加3家。

相比2016年末,前10名排名表现稳定,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二三名位置互换,中国移动下降2位,中国平安上升3位,贵州茅台亦上升3位跻身前十。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市值增长较为明显,涨幅达100%,前十名公司除中国移动市值下降外,其余均不同程度上涨。

新进500强公司中,多数因股价上涨推动市值攀升,但也有华能水电、招商公路、众安在线等新上市公司,及顺丰控股、中油资本等借壳公司。

2017年436家新公司登陆A股 受地区间低波动、高估值水平和跨境IPO重燃等因素的驱动,2017年全球IPO数量大幅上升,成为近十年最活跃的一年。

2017年,两市共有436家企业成功上市。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017年伊始,资本市场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的上市积极性,走出了开门红的态势,1月份就有54家企业成功上市,2017年A股IPO发行速度趋向稳定,平均在每月30-40宗左右。

年内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新发审委上任后,新股发行审核趋于严格,数量趋于平稳。

板块分布:主板214家,创业板141家,中小板81家(其中包括深交所上市222家,上交所上市214家。

)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行业分布方面:2017年上市IPO企业中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0家约占1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家约占7.6%),医药制造业(32家约占7.3%)和其他行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制造业成为2017年上市企业行业分布的前三。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从区域数量上来看,广东浙江企业领跑新股发行。

按宗数计,广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三,占IPO总数57.34%。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 中介机构:各机构前几名业务量大且集中1、主承销商: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中信建设名列前茅,分别为34家、31家、29家、28家和25家,占总数33.72%。

前十家企业总计238,占总数54.59%。

超过一半!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以上数据服务项目宗数超过上市企业数量的主要原因是:国泰君安、长城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主承销商今年也齐力合作了几宗IPO项目,包括:开立医疗、春夏电子、华能水电、中国银河等承销IPO企业上市项目。

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会计事务所:立信、天健、瑞华,分别为104家、72家、43家,分别占总数23.85%、16.51%和9.86%,数量较集中于前三家,总计219宗,约占总数的50.23%!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2、律师事务所:国浩、北京中伦、上海锦天城分别为68家、40家、39家,分别占总数15.60%、9.17%和8.94%,排名前六律所项目服务IPO上市企业项目,共231宗,约占总数52.98%。

中介机构中各机构前几名业务量大,居前列机构总数过半,承揽今年IPO上市企业项目较集中。

富士康上市最新消息 富士康上市是借壳还是ipo

2月9日台资企业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看”)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书申报稿刊载于证监会的官网上,富士康拟在上交所IPO。

这引起巨大关注,金融行业已经有猜测称,如能顺利上市,富士康的市值或将超5000亿元。

富士康的前身是福匠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6日,尽管公司的历史尚不足3年,但盈利情况相当亮眼。

招股书申报稿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富士康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额分别为143.5亿、143.7亿和158.7亿元。

一家年轻的企业之所以能有碾压A股九成以上上市企业的净利润,主要因为富士康是一家控股型企业,实际主营业务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公司主要负责对相关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和管理。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富士康拥有全资及控股境内子公司31家,全资及控股境外子公司29家。

富士康的股权构成也相当的复杂,目前的控股股东为中坚公司,鸿海精密间接持有中坚公司100%权益,中坚公司占富士康41.1443%股权。

此外,富士康还有32个股东,绝大部分股东为企业。

这么一家巨无霸型的企业,跟多家关联公司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证监会在对招股书申报稿的第一次反馈中针对资金、人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多个有关企业经营独立性的问题。

庞大的商业版图富士康是鸿海精密有意腾挪倒转出来的资产。

招股书申报稿披露,鸿海精密此前对体系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相关资产进行整合,然后由富士康以发行新股和现金的方式收购鸿海精密下属部分境内子公司股权和资产,以现金方式收购鸿海精密下属部分境外子公司股权和资产。

富士康在2017年有频繁的并购举动。

整合后的企业冲击IPO,可谓是将富士康集团庞大的商业版图展示在公众面前。

富士康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客户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华为、联想、Nokia等,除开国内的布局,国际上生产销售服务体系覆盖东南亚、北美和欧洲。

富士康的客户集中度非常高,2015~2017年期间,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到当期营业收入的7成比例以上。

坐拥电子行业多名巨头客户、业务布局广泛的富士康虽然净利润比较可观,实则利润率并不高。

2015~2017年,富士康每年的综合毛利率都只在10%左右,原材料成本占到营业成本的9成比例。

据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富士康的原材料主要采用buy and sell模式,这种模式在国际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并不少见,采购商向制造商销售部分原材料,制造商拿到材料后加工成产品销售给采购商,因此对于制造商来说,采购商是其客户,也有可能是其上游供应商。

这种模式下,如果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制造商的话语权会进一步被削弱。

以生产iPhone闻名于世界的富士康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代工企业,头顶着“工业互联网”称谓,尽管这被证监会要求说明原因以及解释这一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但依然可以看出富士康正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

富士康拟募集资金的用途也显示了未来的方向。

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募集资金将投入于8大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讯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互联网互联互通、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

以上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72.5亿元。

富士康认为,自身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拿地、建厂、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原材料和其他存货会占用更多的流动资金,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也需要投入,此前融资渠道比较匮乏,需进一步拓展,选择上市。

经营独立性受关注对于富士康的上市申报,证监会在第一次反馈中回复了上万字,除了要求补充财务信息、补充应对外部风险的措施外,非常关注发行人的独立性问题。

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和律师对富士康是否有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发表明确意见,要求核实富士康与鸿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人员、资产、业务、技术混同的情形,是否存在订单获取依赖鸿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

2015年~2017年,富士康向关联方采购商品金额均超200亿元,均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10%左右。

富士康在近3年来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的金额逐年下降,从780亿元的规模下降到400亿元,但证监会依然要求说明关联交易决策是否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定价是否公允。

富士康应收关联方代垫付款项余额从2016年末的3.6亿元增长到6.6亿元,被要求说明原因。

富士康从鸿海精密及其子公司受让49项商标,被许可使用“富士康”“Foxconn”两项商标,受让2771项专利权和1009项专利申请权,受让15项软件著作权。

证监会要求说明被允许使用的商标、专利是否属于富士康的主要商标、专利,是否影响了发行人资产的完整性。

富士康的营业收入由多家子公司贡献,证监会要求说明对下属公司管控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并让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有限性。

综合以上情况看富士康走的是IPO不是借壳上市。

江南嘉捷股价上演“过山车”什么情况?

作为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明星股,江南嘉捷的二级市场的走势无疑颇为受人关注,在股价走“过山车”之际,市场对于360的估值泡沫、中概股的回归前途也议论纷纷。

4000亿市值关头的360 在过去的一周内,A股市场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江南嘉捷。

1月2日复牌后,该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成交金额分别为11.95亿元、9.83亿元和4.28亿元,换手率分别为6.07%、4.54%和1.77%。

1月4日晚间,江南嘉捷公告称: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根据交易对方承诺2017年及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以1月4日公司股票收盘价61.19元/股,据此计算其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8.13和142.72,而目前沪深两市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行业静态和滚动市盈率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2.37和41.34,公司当前市盈率较同行业上市公司明显偏高,投资者在投资本公司股票时可能因股价波动造成损失,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该公司还提示,由于互联网行业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企业发展受地区等因素影响较小等原因,互联网行业内竞争持续加剧。

本次交易完成后,激烈的行业竞争会对公司业务未来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企业拓展业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若公司不能在持续加剧的行业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地位,将会对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风险。

在上市公司自身进行风险提示后,1月5日,江南嘉捷大跌9.43%,单日振幅高达18.68%,换手率高达18.29%,成交金额高达42.50亿元。

1月8日,江南嘉捷继续大跌,截至收盘,收报于53.36元,下跌3.72%。

江南嘉捷在1月5日最高曾达到66.50元/股的价格,按照重组后67.64亿的总股本计算,总市值最高达到4498亿元。

按照1月5日的收盘价格计算的话,这一总市值将略低于中国神华的4508亿元,位居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12位,超过交通银行、美的集团、万科A、上汽集团、浦发银行、海康威视等一大批大蓝筹股。

从可供参考的先例来看,2014年7月,巨人网络从纽交所退市,市值仅为28.7亿美元,合计人民币不足200亿元。

借壳世纪游轮A股上市后,上演了20个涨停,股价涨幅超过500%,市值高达千亿。

经复权处理后,2017年3月31日,巨人网络最高曾达到77.95元/股,此后便开启了漫漫下跌的熊途。

截至2017年12月27日,该公司股价最低下跌至31.90元/股,目前总市值在700亿元左右。

重组上市获有条件通过 2017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78次工作会议,有条件通过了江南嘉捷重大资产出售、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

并购重组委要求其补充披露标的资产的董事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标的资产涉诉情况及风险管理措施,以及标的资产原企业安全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拆过程、分拆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1月3日,作为此次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华泰证券对上述反馈意见进行了答复。

公告显示,Qihoo 360境外退市后至报告期期末,Qihoo 360的母公司奇信通达的7名董事中有6名董事继续担任股改后三六零的董事,且其中有4名董事在Qihoo 360私有化之前担任Qihoo 360的董事。

在上述期间,董事未发生重大变化。

在涉及诉讼情况方面,公告披露,2016年7月,奇虎科技作为原告起诉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认为被告利用搜狗搜索、搜狗手机助手等产品针对奇虎科技实施了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7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出具《民事判决书》:被告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赔偿原告奇虎科技经济损失200万元及合理费用11.2万元。

在360企业安全业务方面,公告披露称,北京奇安信成立于2014年6月16日,2017年8月,北京奇安信各股东以其持有的北京齐安信的股权对北京畅达万发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北京奇安信成为畅达万发的全资子公司,奇虎科技持有的北京齐安信的股权变更为持有畅达万发的股权。

截至目前,经过三轮融资,奇虎科技持有畅达万发的股权比例变更为25.3016%。

公告称,齐向东通过增资成为北京奇安信及企业安全业务的实际控制人,三六零不再对北京奇安信及企业安全业务享有控制权,但仍为企业安全业务的重要股东。

周鸿祎、奇信通达与齐向东、奇安信签订了《关于360企业安全业务之框架协议》等相关协议及备忘录。

中概股回归监管环境未变 360的成功借壳上市,似乎给中概股回归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360登陆A股只能算个案,对于中概股的回归并不具备普遍的参照意义。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2017年11月3日表示,企业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境内或境外市场,已具备条件作一些积极的制度安排和引导,支持市场认可的优质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参与境内市场并购重组。

将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参与A股公司并购重组,并对其中的重组上市交易进一步严格要求。

而早在2016年5月,证监会便表态称,对中概股回归A股交易中的境内外市场明显价差和壳资源...

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