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旗下股票
黄光裕为什么会被查出操纵股票
黄光裕是怎麽发家的?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
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
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
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
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
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
”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
尽管是有货不愁卖,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
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
“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
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
“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
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
”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
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
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
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
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 黄光裕说。
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
目前,国美已经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年内有望达到400家。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 日前,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态十分平和地说:“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
”“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
其实,中国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对‘中国首富’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
”他说,今后会加倍努力,把国美集团继续做大做强。
黄光裕坦陈,他并不喜欢此类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财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为这个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
认同李嘉诚的“商者无域”,黄光裕创业18年,铺就了遍及中国的零售网络。
2004年6月,黄光裕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
他让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
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的财富定...
黄光裕是如何创业的?
黄光裕创业史: 1986年承包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国美服装店,开始创业。
1987年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业。
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
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
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
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
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准备向海外进军。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
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
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
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黄光裕创业史: 1986年承包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国美服装店,开始创业。
1987年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业。
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
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
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
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
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准备向海外进军。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
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
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
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
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
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
”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
尽管是有货不愁卖,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
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
“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
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
“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
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
”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
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
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
而黄...
为何国美的股价暴跌?
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要成立合营公司发展房地产业的第二日,其股价立即大跌,短短两日即下降四成,如此架势逼得国美不得不表态暂缓此事,旋即股价回升。
国美电器股价的一跌一涨,黄光裕的影响力再次显现,同时投资者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也展露无疑。
股价暴跌 10月3日,国美发布公告称,暂缓推进与黄光裕及其联系人所拥有的公司共同组建物业合资企业的计划。
公告表示,考虑到合资企业组建计划下潜在物业项目的进行时间及执行等多项因素以及目前的市况,公司决定暂停该计划的执行。
除此之外,国美并没有详述暂停的因由。
但这一决定显然并不完全能打消市场的疑虑。
有市场人士就指出,其宣布暂停与前几日狂跌的股价及投资者对合营公司管理的担忧有着直接的联系。
9月27日,国美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鹏泽、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已签订合营协议,将合作设立物业合营企业,以在中国从事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
公司表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可以增加公司在自置物业内经营店铺的组合,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并增加集团的边际利润。
消息公布后的第二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近两年新低的1.83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公司刚刚处理完管理层纠纷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瑞银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
国美此前宣布要成立的合资企业并非上市公司,特别是合营计划牵扯到大股东黄光裕,因此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治理和帐目问题的诸多担忧和猜测。
显然,这亦是大多数市场投资者对此事的担忧。
于是,在股价大跌、投资者一片反对之下,国美紧急宣布暂停此事。
而市场给予的反映也颇为明显,在公布次暂停消息后,虽然香港恒指下降600点,但国美的股价却逆市上扬10%。
然而,暂停合营计划似乎还是无法完全消解投资者的担忧。
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称,虽然目前计划已经暂停,但其相信,如果国美不完全取消组成合营公司的计划,以及结束与大股东的关系,市场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忧虑将不会消除。
另一投资机构巴克莱也发表报告表示,在目前存在不明朗因素的物业市场而言,国美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合营企业的计划,对投资者及股东均有利,能降低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所带来的潜在企业管治问题。
合营计划 显然,物业合营计划引起市场如此剧烈的担忧,是国美此前万万不曾料想到的。
从公布计划到宣告暂停,不过短短5日时间。
9月27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斥资9000万元与黄光裕旗下的地产旗舰北京鹏润,组建合营公司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国美称此举有助增加自置物业的零售店铺,减低租金成本。
此次合营,国美出资9000万元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合资成立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
根据公告,新组建的物业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为2亿元,由国美电器的全资附属公司鹏泽,以及由黄光裕控股的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共同出资。
其中鹏泽、北京鹏润及北京国美分别占45%、30%及25%。
国美电器向物业合营企业的出资,将由公司内部资源或银行贷款拨付,合营企业的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将由鹏泽委任,而另二名将由北京鹏润或北京国美委任。
国美电器认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可增加公司于自置物业内经营的店铺组合,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并增加边际利润。
此外,与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北京鹏润合作将产生协同效应,加速公司在地产开发与投资方面的发展。
不过公告亦显示,成立物业合营企业尚需取得国内有关当局批文,及符合香港上市规则有关关连交易的规定后方可进行。
据悉,北京鹏润原名为北京市国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光裕,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旗下有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等多个地产项目。
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随后对媒体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是从资产保值、增值长远角度考虑。
据卢江称,除上市门店之外,非上市门店中也有部分自有物业门店,这些自有门店大部分是由于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才被公司收购,建立物业合营公司有利于整合这些自有物业的管理。
国美电器2011年半年报显示,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部分共拥有938家门店,其中34家为自有物业门店。
此外,国美电器非上市部分还拥有553家门店。
有分析人士称,国美电器投资物业公司的初衷,是旨在增加对核心商圈话语权,并且在平抑日益高涨的商业物业资金的同时,可以进行商业模式试水。
国美之前的设想似乎并不被市场所接受,不过这并不代表国美将放弃自行发展零售物业市场。
10月4日,巴克莱于其主持的国美电器的投资者会议上透露,国美将较大机会自行发展零售物业市场,以取代与母公司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之计划。
国美股权与控制权之争的解读反思
展开全部 (新京报社论)近两个月来,吸引了无数人眼球的国美控制权之争终于在昨日暂时落下帷幕。
昨晚7时,备受关注的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宣布结果,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关于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董事职务,及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为执行董事的议案均未能通过。
这样的投票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大多数股东最终作出了一个相对折中与温和的选择:他们既不希望公司目前的经营管理及管理层人员出现重大变故,也不希望公司未来的股份结构发生剧烈调整。
黄光裕看起来是输了一阵,但黄氏一方所言的“已经夺下了陈晓手里的刀”也并非“精神胜利法”。
因为增发授权被否决毕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方仍将牢牢占据公司大股东的位置,这也为这位曾经的首富、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一代“枭雄”留住了今后在上市公司内部东山再起的最后本钱。
国美控制权之争在我们这个转型社会中的持续发酵,对于大到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契约精神小到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股东权益、职业经理人委托责任、品牌建设等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启蒙价值。
因为相关的各利益主体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政府监管部门也牢牢地守住了自己作为一个中立的裁判员的边界,因而,这个事件是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
从近两个月来黄光裕家族和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管理层各自的言行表现来看,黄氏家族身上似乎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民间创业者的“无畏”传统。
他们一开始大打道德和民族品牌,试图调动社会舆论。
但从随后的变化中看得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样是惊人的。
而陈晓阵营的大多数应对手法,则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顺应国际上现代企业治理先进理念的大趋势。
海外投资分析机构及国际财经媒体为什么几乎一边倒地奉劝股东投票支持现任董事会、反对大股东,这就是根源。
在这类问题上,真正专业的分析者不会从泛道德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谁更能带领公司取得优秀的业绩,回报投资人。
陈晓曾经反复追问过一个异常到位的问题:既然黄光裕先生始终把他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放在首位,那么国美为什么还要上市呢?这个问题,放在大股东经常肆意圈钱、侵占普通股民利益的国内市场上,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此外,相比已经带领国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错业绩的经验丰富的陈晓团队,黄氏家族仓促推出的律师邹晓春和黄光裕的胞妹黄燕虹显然难以得到投资人的首肯。
然而,我们这么分析,决不是抹杀黄光裕作为国美创始人的价值。
事实上,可能国美这个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公众公司的确更需要陈晓这样精明能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而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无疑也非常需要创业家!针对公司控制权之争,黄光裕和陈晓都曾放过狠话——前者威胁“鱼死网破”,后者则以“鱼可能会死,但网不会破”反唇相讥。
但从中国商业文明进步的立足点而论,我们不希望“网破”,更不希望“鱼死”。
值得庆幸的是,理性的投资人昨天已经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转自新京报,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知名财经评论员 叶檀 )陈晓离开国美,从开始便已注定,而关键时间点就是杜鹃资产解冻。
正如陈晓当初的行为并不是对黄光裕的背叛,黄光裕方面如今的行为也说不上道德欠缺,离开狭义的道德江湖,我们才能在上市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的天地里,看得更透彻一些。
资本时代就是如此,以日后资产是否增值为惟一的博弈目标考量。
这是市场理性博弈的必然结果,没有人愿意鱼死网破。
从这一点说,资本市场脱离了疯狂的道德攻击,向理性方向迈进了一步。
中国家族式的上市企业不可能允许职业经理人独掌大权,更何况这个经理人还不被信任。
陈晓离开,才能让黄氏家族安心。
去年9月15日,贝恩资本实施了15.9亿元“债转股”,正式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黄光裕夫妇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2.47%。
之后贝恩资本宣布支持陈晓方。
两大股东的争夺,将导致国美根基动摇,如果黄光裕方对董事会决议动辄投反对票,或者将未上市门店剥离出去重新成立公司,对于国美将是致命打击。
作为财务投资者、久经资本市场风雨考验的贝恩资本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黄光裕入狱之后,国美历经三部曲:第一步由陈晓出面实行人机分离模式,确保国美不会出现机毁人亡的惨剧。
贝恩资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的;第二步通过黄陈之间的博弈,给贝恩资本与黄光裕之间画出底线,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绝对不会触碰,如黄光裕方面的控股权与对公司经营的控制力,如贝恩资本希望获得的溢价;第三步陈晓出局,进入黄光裕方面与贝恩共同执掌的时代。
从国美的一连串博弈可知,惟一能够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创始人抗衡的,是资本的力量,而不是职业经理人。
即便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会主席,国美都不会因此打上张氏烙印。
陈晓带领国美走出黄光裕入狱事件的阴影,而张大中则带领国美走上正常经营轨道,国美会就此走向常态化。
中国的企业很少因为职业经理人吃亏,只有在与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购买金融衍生品时,才会为日后被扫地出门埋下伏笔。
蒙牛就是前车之鉴,牛根生不得不以万...
国美电器老总背后的故事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
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
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
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
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
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
”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
尽管是有货不愁卖,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
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
“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
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
“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
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
”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
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
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
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
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 黄光裕说。
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
目前,国美已经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年内有望达到400家。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 日前,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态十分平和地说:“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
”“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
其实,中国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对‘中国首富’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
”他说,今后会加倍努力,把国美集团继续做大做强。
黄光裕坦陈,他并不喜欢此类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财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为这个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
认同李嘉诚的“商者无域”,黄光裕创业18年,铺就了遍及中国的零售网络。
2004年6月,黄光裕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
他让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
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的财富定格在46亿元,而此次交易,使黄光裕一举跃居“中国首富”的位置。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
”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
据透露,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控股地位。
而按照国美...
近年来中国商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哪几位?
楼上的都是什么回答!以后回答问题要专业,要对提问者负责! 一.张瑞敏—《财富》评选出影响中国的25大人物,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高居榜首。
其给出的理由是:张瑞敏是在西方最知名的中国企业家,他逆流而上的策略,引发了全球商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
评语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张瑞敏都是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用20年的时间,将海尔打造成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
海尔不仅成了中国家电的第一品牌,也是在全球范围内为人知晓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品牌。
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国际化实践的企业家之一,张瑞敏以超越常规的胆量在美国建厂,并在细分市场获得成功,成为在西方世界中最知名的中国企业家。
二.任正非—美国最新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任正非是“商界巨子”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与领导核心,任正非是个传奇人物。
越低调就越传奇。
在商场的征战中,任正非从不咄咄逼人,从不主动挑起与对手的争端,也不喜欢冒险。
与大多数同量级人物相比,他显得更大度仁慈,也更富温情。
时隔15年,他已成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真正“教父”。
三.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的领航者。
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中国电子商务的帝国。
与雅虎 10 亿美元的交易,不仅使阿里巴巴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也获得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表明,除了支付系统之外,搜索引擎未来将成为电子商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到 2005 年,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几乎进入了电子商务涉及的所有关键业务领域: B2B、C2C、网上支付、搜索及门户业务等。
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项业务他都经营得有声有色。
他在中国改变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看法,而且将颠覆世界对电子商务的看法。
四.牛根生—2005 年,蒙牛赞助的“超级女声”电视节目将公司的影响力推到了新的高度。
这一年,蒙牛整体销售额突破百亿,液体奶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售名列前茅,快速增长的无菌奶业务更是无人能比。
今年 1 月,具有“超女”风格的蒙牛乳业全球招聘结束,牛根生将 CEO 一职交给了全球 64 位竞争者中的获胜者。
创业不到六年即退居二线,在国内恐怕只有牛根生有如此气度和自信。
在新的一年,蒙牛将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2005 年蒙牛牛奶在香港市场大获全胜,市场占有率近三成),并寻求与国外知名企业与品牌合作,以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牛根生的目标是在 2010 年达到销售收入百亿美元,跻身世界乳业 20 强。
五.王石—2005 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万科仍然能够保持“有质量的增长”,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增长 20% 和 50% 以上。
按此业绩,万科成了唯一一家连续 15 年保持盈利性增长的上市公司。
可以说,是王石一手缔造了万科这家中国房地产业最透明的企业。
他为万科确立了“简单、透明、规范和均好”的企业理念,提倡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对人永远尊重”的企业文化,也使万科成为 2005 年《财富》(中文版)卓越雇主。
自 1999 年起,王石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从万科近六年的发展来看,他的接班人计划非常成功。
退居二线的王石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他所钟爱的极限运动。
2003 年,他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那一年他已经 52 岁。
到 2005 年,他又完成“7+2”计划,即登上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并实现南、北极地之旅。
因此,2006 年万科将与中国政府一起盖廉租房,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
王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一面独特的旗帜: 个性鲜明、热爱生活。
他的企业观和价值观影响了中国一批新生的企业家。
六.杨元庆—虽然预测联想能否进入 500 强为时尚早,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杨元庆已经充分显示出世界级企业领导者的风采。
与 IBM 的 PC 业务整合进展顺利,经营业绩没有受到影响,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巩固。
其中可圈可点的是将 PC 的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到 37%(这是单一 PC 市场占有率的纪录)以及联想手机的销量位居国内品牌第一。
可喜的是,在杨元庆的领导下,两任 CEO 交接平稳,为新联想下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拓宽产品线并在国际市场复制联想的“中国模式”奠定了基础。
从现在开始,没有人再会把联想集团的任何成功都归功于柳传志,杨元庆的每一步都将对市场和更广泛的商界产生不小的影响。
七.李彦宏—2005 年给中国带来的最大财富神话,就是百度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上市当天,百度创始人和 CEO 李彦宏在华尔街看到公司开盘价达到 60 美元,在打给北京员工的电话里,激动得泣不成声。
但这个时候神话还远远没有结束。
当天,百度的股价收报于 122 美元,创下了美国股市 5 年来上市首日涨幅最高记录。
百度被华尔街认为是中国的 Google,而 Google 的市值超过 1,300 亿美元,因此投资者热烈追捧百度的股票亦属正常。
互联网已经并且仍在改变世界,而现在互联网业界普遍认为搜索技术很可能会改变互联网。
作为中国网络搜索领导者百度公司的领袖,李彦宏的影响力自然不可小觑。
当然,2006 年李彦宏将面临来自 Google、Yahoo 和 MSN 咄咄逼人的进攻,他是否能够捍卫百度作为搜索引擎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将最...
福布斯 富翁排行榜
[布加迪威龙]最豪华的汽车----价格(160万欧元 布加迪威龙 动力单元/底盘 尺寸/测试数据 发动机:W型16缸发动机 带四个涡轮增压器 车身:双门双座超级跑车 排量:7993cc 长/宽/高(mm):4466/1998/1206 功率:1001 hp @ 6000 rpm 轴距:2700 整备质量:约1600kg 扭矩:1250 nm @ 2200 rpm 最高时速:406km 传动系统:四轮驱动 7挡半自动变速器 价格(160万欧元 从0-300(km/h):≤11秒
关于文天祥的故事,简洁概括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从 一之≈宫光 的回答中摘的
美国有几大比较大的银行,有名的?
现在美国只有商业银行一种。
美国传统五大投资银行已全部转型或被收购。
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商业银行)是经营间接融资业务的,通过储户存款与企业贷款之间的利息差距赚取利润;而投资银行却是经营直接融资业务的,一般来说,它既不接受存款也不发放贷款,而是为企业提供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重组、清算业务,从中抽取佣金;此外,投资银行还向投资者提供证券经纪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并运用自有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或投机交易。
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的独立投资银行或被收购(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或转型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业务以吸收存款并受美联储监管(高盛、摩根士丹利)。
美国传统五大投资银行已全部转型或被收购。
美国十大银行1 Citigroup, Inc. 花旗银行2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银行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美洲银行4 Wachovia Corporation 瓦乔维亚银行5 Wells Fargo & Company 美国富国银行6 U.S. Bancorp 美国合众银行7 SunTrust Banks, Inc. 亚特兰大银行8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 城市国家银行9 ABN AMRO North America Holding Company 荷兰银行北美控股公司10 HSBC North America Inc.汇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