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股票走势
谁可以告诉我从95年到现在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行情的时间?最好具体一...
从1995年的8月开始,跌幅接近50%,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
股市走势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查尔斯·H·道的道氏理论对股市有个十分经典的归纳:“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直到今天,几乎从来没有人会从根本上去否认这句话;在其他国家或许这个归纳是适合的,但在中国,二者之间虽然也有一定关联性,却并不那么明显。
我们以美国为例,从长期看,美国股市几十年来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美国经济的支持。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自1960年到2006年增长了近26倍,从5000多亿美元(名义GDP)增长到13万亿多美元(见下图1),同期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也上涨了26倍多,从1960年代初的400至500点,上涨到2006年的14000多点(见下图2)。
其间尽管几经波折,但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支撑了美国股市顽强的成长之路,而美国股市的迅猛发展,也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1960年-2006年美国GDP 总量增长走势 1960年-2006年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走势 观察美国股市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是美国股市不断增长的基础所在,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是股市强劲增长的坚实基础,二者之间血肉相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股市和经济在5年前、10年前甚至更久的时候里,股市和经济基本上是完全背离的,几乎没有关联性,原因是中国股市总市值和中国经济总量不成正比,所以关联性小。
中国股市严格来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小、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盘子小的个股更容易被资金大户所控制。
在其他相对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涨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我国一波行情能在数天之内走完全部历程,时间快得连人们使用技术分析的工夫都没有,股价波动也没有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只有当股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也只有当股市的变化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时候,股市才能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从股市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来分析:近10多年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从1993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达低谷。
但在这7年中,我国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来算,有5年上涨。
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30%以上,股票市场却连续4年上涨,涨幅达到110%。
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GDP的增长率连续提高,股票市场却连跌了4年。
由此看来,股市对经济的反应并不那么机械地对等。
从股市与公司利润之间关系来分析:从两方面来看:1、是上证指数与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994年平均17.77%的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到1998年9.17%,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高达48.4%。
而这4年的股票市场有两个为强势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两个为显著上涨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4年间上升了78.76%。
2、是指数与利润增长率,为更准确地反应客观状况,扣除新股贡献后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
从1994年以来,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有5年为负,分别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
5年中有两个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两个强势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
这一结果依然叫人气馁,号称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竟然连公司利润增减都无法提前反应。
由此可见,经济好,只是股市上涨的一个积极因素,如果有更多更大的负面因素,经济很好,股市有可能持续熊市。
以中国股市为例,2003年,全球股市的熊市结束的一年,全球经济也开始回升,中国在这一年开始,经济自大概1995年前后第一次GDP增速重新达到了10%,并且一直持续了5年。
但中国股市2003年只反弹了10%,2004和2005年继续下跌创新低。
什么原因?因为2001年中国股市积累的泡沫太大,虽然经济增长减少了泡沫,但阻止不了泡沫的破灭。
当然,也并不是说股市和中国经济之间一点关系也没有,起码也反映了三点: 1、股市从总量趋势上反映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总量的长期趋升推动股价指数的长期趋升。
这种反映同样也不是机械的,即宏观经济总量的上升并不一定会推动股市上涨,股市只是围绕宏观经济总量在上下波动而已。
这种波动也不是无规则的:每当股价指数到达一个高点,股市就会由升转跌,到达一个低点,就会由跌转升。
而促使这一转折的因素很多,有时是公司利润的增减,有时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时是利率变动等。
2、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
统计1995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一个数据:12.41%。
然后我们以1995年的上证指数年平均数661点为起点,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个年份的上证指数的理论值,最后再将实际的指数与之比较,显示两种趋势高度重合,只是当市场乐观时,指数就在它的理论值上方运行,当市场悲观时,指数就在它理论值的下方运行。
3、股市与利率的关系比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
特别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间,以1年、3年、5年3种基准利率平均数计算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2.36%下降到2.61%,这可以完全解释这7年的牛市历程...
请教迄今为止中国股市行情的几个大转折点的分析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
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7日至2007年10月16日 2005.4月底,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
05.6.6上证综指破1000点心理底限后,市场开始一轮基于价值回归的反转行情,至2007.10.16上证综指最高升至6124点。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中石油A股上市拉开了本轮熊市的帷幕,大小非,国内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等等问题,伴随着A股从6124点跌到最低1664点。
股票要学哪些基本知识?
股票要学基本知识太多太多,比如:了解股票的作用、交易时间、交易费用、专业术语,交易流程,操作技巧等等。
一、股票作用1、对上市公司的好处(1)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资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了筹资的来源。
(2)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的股权就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大小不一的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的危险,赋予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
(3)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会计表册的公告,起了一种广告效果,有效地扩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誉。
(4)上市公司主权分散及资本大众化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股东人数大大增加,这些数量极大的股东及其亲朋好友自然会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顾客。
(5)可争取更多的股东。
上市公司对此一般都非常重视,因为股票多就意味着消费者多,这利于公共关系的改善和实现所有者的多样化,对公司的广告亦有强化作用。
(6)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确定。
(7)上市公司既可公开发行证券, 又可对原有股东增发新股,这样,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就很充分。
(8)为鼓励资本市场的建立与资本积累的形成, 一般对上市公司进行减税优待。
当然,并非所有的大公司都愿意将其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美国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公司,它们不是不能满足交易所关于股票挂牌上市的条件,而是不愿受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证券上市的种种限制。
例如,大多数股票交易所都规定,在所里挂牌的公司必须定期公布其财务状况等,而有的公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而不在交易所挂牌了。
2、对投资者的好处(1)挂牌上市为了股票提供了一个连续性市场, 这利于股票的流通。
证券流通性越好,投资者就越愿意购买。
不过,在交易所挂牌股票的流通性却不如场外市场上股票的流通性。
这里多数股票都在场外流通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利于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及财务方面的资料,了解公司的现状,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上市股票的买卖,须经买卖双方的竞争, 只有在买进与卖出报价一致时方能成交,所以证券交易所里的成交价格远比场外市场里的成交价格公平合理。
(4)股票交易所利用所传播媒介, 迅速宣布上市股票的成交行情。
这样,投资者就能了解市价变动的趋势,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5)证券交易所对经纪人所收取的佣金有统一的标准,老少无欺。
[1]二、股票概念1、股票定义:是上市公司为筹集资金所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股份证书,简称股票。
每个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
2、股票的作用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资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了筹备资金的来源。
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股权就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大小不一的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的危险,赋予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
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会计表册的公告,起了一种广告作用,有效地扩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信誉。
3、股票的特征股票投资是一种没有期限的长期投资。
股票一经买入,只要在股票发行公司存在,任何股票持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发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
同样,股票持有者的股东身份和股东权益就不能改变,但他可以通过股票交易市场将股票卖出,使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收回自己原来的投资。
三、分析概述1、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通过分析历史图表对市场价格的运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市场中普遍应用的股票投资一种分析方法。
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建立在三大假设之上的:(1) 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这句话的含义是:所有的基础事件--经济事件、社会事件、战争、自然灾害等等作用于市场的因素都会反映到价格变化中来。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3)历史会重演。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是技术分析的代表著作。
初版1948年,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技术分析的权威之作,《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至今仍牢牢处于无法超越的地位。
2、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四、股票术语1、开盘价:是指当日开盘后该股票的第一笔交易成交的价格。
如果开市后30分钟内无成交价,则以前日的收盘价作为开盘价。
2、收盘价:指每天成交中最后一笔股票的价格,也就是收盘价格。
3、最高价:是指当日所成交的价格中的最高价位。
有时最高价只有一笔,有时也不止一笔。
4、最低...
中国股票发展史?
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这是看待中国股市的核心,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是“政策市”,才会明白,为什么几年前2245点会开始走熊,才会明白周5为什么会大涨。
可以说,中国股市的涨跌都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需要,这是核心问题,至于民营企业,也都是陪嫁的丫鬟,当跟着玩就是了。
交易所正式成立的时候,当时只有8个股票,就是所谓的老八股,当时实行的是1%涨跌幅限制,指数从96点开始,经过两年到达1429,当时可以说是很疯狂,后来波动极大,指数从1429点跌到386点,跌幅高达80%左右。
1992年5月21日,奠定了中国政策市的基础,当时,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当天,大盘高开,涨幅高达100%,指数从600点涨到1200点,其中,几个新股的发行矿升3000%左右, 管理曾没没有潦倒市场如此狂热,于是先通过舆论手段干涉股市,但是不管用,形态和前几个月说风险教育的时候一个道理,各种媒体使劲唱空,但是指数依然上涨,后来采取了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降温,指数才开始跌到1000点。
从这点可以看出,在90年代,中国已经奠定了政策市的基础, 这个时候的一个细节值得留意。
当时市场太疯狂,深圳市政府将涨跌幅限制从1%降为0。
5%,并且买入方还要交纳印花税,此举措导致了10个月的暴跌。
比如,深发展从30元跌到10元,面队这种局面,政府决定托市,就象周5为什么要托市是一个道理。
深圳市政府筹集了2个亿决定救市,方法就是买进深发展,稳定龙头,稳定大势,通过救市资金绝密有序的行动,深发展的股价慢慢回升,2个月左右,从13涨到了25左右,市场在深发展的带动下,逐步恢复人气,政府的救市成功, 这些回忆,充分说明了中国市政策市,中国的涨跌都是政府主导的。
在政府托市以后,指数一路走高,这时候,政府开始“发挥”证券市场的真正功能:为国企融资,于是,第一次大扩容开始了, 1992年,两第上市公司共有54家,1993年,达到177家,扩容的势头很凶猛,1993年,指数达到1558点,但这个1558点,成了一到坎,用了7年时间才跨越, 随着发行新股的加快,市场进入低迷期,导致低迷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上交所设备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整顿,金融市场的整顿是关键因素,指数大幅下跌,政府开始着急,1994年,政府发布了4个救市的措施,但是市场还是不见起色。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例去要说一下,就是开启上市公司并购先河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通过一系列的强行收购和发收购,深宝安成了延中实业的大股东,当然,后来证明深宝安是失败的投资,但是这个事例绝对不能 小看,因为,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股票市场永恒的话题,是短期暴利的最大的一个话题。
比如,双汇为什么会因为收购大涨,最近山东海化为什么因为收购成为热门话题,徐工科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就这个原因。
上回书说到证券市场萧条,政府的4个救市措施也不见效,市场甚至说要关闭股市,政府于是再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1994年,个大媒体发表新华社的稿子:暂停新股发行,并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市场再度亢奋,从300点涨到了1000点,从此,300点成了中国股市的铁底。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案例值得说,不要走开,广告后更精彩。
管金生,这个神化中的人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在1994年粉末等场。
要说中国股票市场有大鄂的话,管金生就是他们的爷爷。
1992年,上交所首先向券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个时候国债期货是不对公众开放的, 1993年,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各路资金纷纭入市,,全国国债期货的交易所达到14家,交易量达到3个亿,这个时候,王股民他哥成了最大的赢家之一,而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在历史性的这个时间成了风云人物。
管金生联合辽发等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做空的理由是,当时市场传言财政部对327国债进行帖利,但是管金生认为国家的财政很空虚,没有道理拿钱来补贴,,这时上交所不知道,管金生已经超过规定持仓量,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确实要对国债进行贴利,而此时管金生已经持有巨额空单,而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做多,本来管由于持有大量空单可以站住脚跟,但是他的联盟机构却不讲江湖道义,突然空翻多,联盟瓦解,管金生的赌性开始出现。
面对巨额亏损,还开始大量的抛售共计2000亿的国债,327国债被打回到147元,当日多头全线爆仓,管金生从亏损转为巨额赢利,,但是保证金根本没有,说白了是透支交易,当天晚上上交所取消了违规交易,管金生损失了13亿。
管金生后来被判17年,也由于这个事件,中国的首个金融起火品种宣布取消,万国证券和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
由于国债期货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股市资金被分流,行情陷入低密,而随着国债期货的关闭,对股市又产生利好,资金大量的又流回股市 , 1995年5月18日,在国债期货取消以后的三天内,上证指数上涨了300点,升幅达到了50%左右,这就是著名的5。
19行情, 这个时候,政府再次出手打压股市,措施就是继续发行新股,市场在经历上次的扩容后,心理非常脆弱,5月23...
一个股票初学者应该怎样从零开始?
网上炒股(基金)程序: 1、到同证券营业部有银证转账业务的银行办一张银行卡(可以是空户),本人带身份证,到证券营业厅开股东帐户(开股东帐户费一般90元,有的营业部免费)。
2、办理网上交易手续(如不网上交易可以不办); 3、开通银证转账业务(含第三方托管). 以上3条都必须是本人(带身份证)亲自办理,代办不行 4、如果是网上交易,下载所属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带行情软件)在电脑安装. 交易一般佣金0.15%--0.3%、印花税0.3%,上海每千股要1元过户手续费,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笔最低佣金5元。
由于每笔最低佣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为1666-3333元比较合算. 股票就是涨涨跌跌的,所以即使你的股票跌破了你的成本价还有很多方法和机会解套。
即使一年回不去两年三年只要没有退市就能回去。
当然高明的投资者是不会傻等的,可以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也可以逢低买进摊低成本,比如50元买入100股后跌到了30元见底了,你再买入100股,那么平均股价就是(50+30)/2=40元了,那么只要股票能涨到40,你就可以解套。
股票初学者可以上网看,比如一些入门的书籍,就是专门针对初学者写的。
进阶的话推荐你《股市操练大全》黎航主编的非常不错。
2000块当然可以炒股了,刚入市,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买了这样的股票非常保险,长期看肯定能涨。
开户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你必须亲自到证券公司去,带上身份证,办理相关手续,当然还要带上钱,不是马上交易,是办手续需要交钱,大概就是100不到。
开户的相关程序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很细致的帮助你,这里不多说。
网上交易股票必须下载交易软件,在哪里开的户就用哪里的,你开户的证券公司的主页上就有,下载后需要设置口令,注意尽可能的复杂一点,以免被盗用。
当然再复杂你自己也不能忘了。
网上交易也需要交手续费、印花税等相关税费的但是交易本身不需要交费。
无论跌到多少,你的股票都不会消失,除非你买的那家公司破产,只要还再二级市场上交易,就不会消失。
最后,赚大钱的除了短线超级高手外就是超长时间持股的。
中国股市从哪年开始的
展开全部 1990年12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下面是中国股市的情况■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
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怎么看一支股票的价值值多少钱
1.股价定位绝大部分股民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认为股价会上涨,且一年之内的涨幅肯定要高于自己能涉足的投资领域,要不然,股民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的领域。
而股民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的结果,就会驱驶股价逐步攀升,从而导致股价收益率的下降。
当资金运动的结果使股价收益率接近于其它领域的平均水平时,股民购买股票与进行其它投资的收益就基本相等,此时资金的流动就会趋向于平缓,股价就会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既不上涨,也不下跌。
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有给股价定位的作用。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其资金实力较小,又要兼顾工作,其在现阶段的主要投资渠道也就是银行储蓄、购买债券和股票投资。
由于银行储蓄几乎无风险可言,又不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所以银行储蓄是一般市民的首选投资工具。
若要进行股票投资,一般都会将银行利率作为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
当投资于股票的收益要大于银行存款利率时,人们将选择股票;反之,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时,人们将会选择储蓄。
所以,当一个股市的股民较为理性和成熟时,股市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就会与所在地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因而其股价也就稳定在与此相适应的水平。
衡量一个股市的投资利润率通常是用股价收益率的倒数——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由于股市的投资利润率与平均市盈率之间是倒数关系,当股价收益率与银行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时,也就有: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当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定以后,股市的市盈率也就稳定在一个相对应的水平,股票价格也随之确定。
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2、股价涨跌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当股市周边领域的投资利润率发生变化时,资金总是要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导致资金的转移。
在现阶段,影响股市资金的主要领域是银行储蓄、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等,另外,商贸、实业投资及收藏业对股市也有一定的影响。
银行储蓄和债市:当储蓄和债券的利率调整时,股市与储蓄或债券市场上的收益平衡就会打破,资金就会转移以追逐较高的利润。
具体就是当储蓄或债券发行利率上调时,股市的投资价值会相应降低,股民就会抛售股票而将资金投向储蓄或债券,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反之,当储蓄或债券的发行利率下调时,人们就会从储蓄或债券市场抽出资金而投入股市,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
在我国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中,占90%以上的为储蓄存款,其次为债券,这两个领域吸收的资金量最大。
所以银行利率或债券发行利率的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
如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曾两次调低居民存款利率,就导致了沪深股市股价的大幅上扬。
期货:由于期货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所以我国的期货市场也吸收了大量的游资,且我国的证券营业部门中许多都代理期货业务,资金在股市与期货之间的转移极其方便。
当期货市场行情火爆的时候,它往往将股市的资金吸引过去,从而导致股市的低迷和股价的下行;而当期货市场行情清淡的时候,股市的资金就比较充盈,股价就比较坚挺。
如1995年5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一切国债期货业务时,大量的资金就迅速涌入股市,最终导致了股市的暴涨,沪深股市在这一天分别上扬了 31%和23.5%。
另外,当股市周边的房地产业、收藏业、商贸及实业投资等领域比较兴旺时,由于高利润率的诱惑,这些领域也会从股市吸引一些资金。
如我国的温州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擅长于商贸及实业投资,且在这些行业能取得较高的利润率,即使在行情火爆时,相对于其他城市,其证券买卖业务也较为冷清。
相应地,股市内部资金的转移也可导致股价的涨跌。
当股民认为某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时,相当的资金便会涌入该股票,从而促使其价格的上扬;而当一只股票的前景不佳时,股民便会抛售该股票而从中抽出资金,从而导致该股票价格的下跌。
如1996年的中期年报公布时,某只股票的业绩每股还亏损0.70元以上。
在信息披露的当天,其价格便下跌了30%左右。
3、股价的回归当一个股市的股价上涨过快时,股票的价差收益就会明显超过其地领域。
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外围的资金就会纷纷涌入,从而进一步抬高股价,推动股指的上涨。
而由于涌入资金的惯性,股指往往会涨到一个相对高点。
此时,进入股市的资金已相对过剩,市盈率偏高,过高的股价对资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
相对于周边投资市场,股市的投资收益率已明显偏低。
这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又将作用于股市,它将引导资金从股市向其它投资市场流动,一些较为理智的投资者就会率先撤出资金,股价开始下跌,从而引起连销反应,最终导致股市的暴跌,使股指又回到一个与周边领域投资利润率相适应的水平,这也就是股票市场暴涨之后必有暴跌的原因所在。
反之,当股市暴跌而出现股价过低时,股价收益率提高,市盈率降低,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明显高于其它投资市场。
此时,在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资金又会从周边市场向股市转移,导致股价的回升。
80年代后期的日本东京股市,其上涨幅度连续几年超过30%,股市的价差收益远远高...
股票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于市场买家和市场卖家对于股票即时价格的认可。
你谈的情况不是形成的原因,而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成交的原则,那就是,同一时间价格优先,同一价格时间优先。
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就算你例举的情况,平开后,同一时间收到涨跌停板的大单,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强大,在申买申卖的被动挂单中,按时间优先的原则,涨停的主动买单只能买到限价10元以上的卖单,而跌停的主动卖单也只能卖给所有10元以下的被动买单,被动买卖单被扫清后,形成对峙,强大的一方,最终战胜偏弱的一方。
价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较量,当空方力量强大,股价就会下跌,当多方力量强大股票就会上涨,通俗一点说,买的人多,卖的人少股价就上涨,卖的人多,买的人少股价就会下跌。
股票的涨跌是受什么影响的
1.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 2.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当然,有时候政策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股票的价值。
比如:2001年下半年国家公布国有股减持政策,不流通的国有股要通过减持变成能够流通的流通股,这就导致原来的流通股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时候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影响股市的涨跌,有时候是通过价值关系来影响股市。
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
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
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
因为当大盘涨的时候,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比较高,市场的资金供应就比较充裕,从而使得个股的资金供应也相对充裕,从而推动个股上涨。
当大盘跌的时候,则反之。
特别是在大盘见底或见顶,突然变盘的时候,大盘的涨跌对个股有很大的影响:当大盘见底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底上涨;当大盘见顶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顶下跌。
在大盘下跌的时候买股票,亏钱的机率极大; 在大盘上涨的时候买股票,赚钱就容易很多了。
实践也证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盘见到历史大顶,之后一路下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
在这段时间,可以说,只要买股票,就会被套牢。
很多投资者平均亏损在30%以上。
同样,在大盘见底的时候,即使随便买入一只股票,都可以给你可观的收益。
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20%以上。
大盘变盘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时候对于股票的涨跌影响很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当大盘没有变盘,处于横盘的状态的时候,大盘的作用就显得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大盘大多时候处于横盘趋势,此时大盘对于个股的涨跌影响就不明显,个股的涨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价值关系的影响、主力资金的运作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这样,2003年初,在大盘横盘的情况下,所谓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为几个有价值的板块被主力资金充分发掘而形成的。
总之,不能一味的强调大盘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大盘的重要性。
大盘在不同的时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主力资金的进出:主力资金对于一只股票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主力资金的进出直接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产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只业绩优良的股票,如果没有主力资金的发掘和关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亏损的ST股票,由于主力资金的拉动,而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
可见,主力资金的重要性。
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基本面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这只股票的价值。
因此,个股的基本面是通过价值法则来影响股价的。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空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下跌。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好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上涨。
当然,这都是一般的情况。
特殊的情况,还有在高位的时候,庄家发出利好配合出货,那样股价就会下跌了。
那个时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资金的流出,从而导致股价的下跌了。
因此,个股基本面的变化或者说个股的消息面对股价的具体影响,还必须结合技术面上个股处于的高低位置来仔细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当。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
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谨慎乐观。
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江恩曾说过:“人性不变,所以历史继续重演。
”因此,一只股票的历史走势,对于股票将来的走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打个简单的比方:个股经过前期一段时间(历史走势)的上涨,目前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此时,个股上涨的动力就会明显减弱,风险就会逐渐增加。
因此,这段时间的上涨(历史走势),对股票将来的走势的影响就表现在风险的增加上面。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走势影响股票将来的例子,还远远没有达到江恩的“人性不变,所以历史继续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买卖股票,从而形成的市场。
股市的涨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迹。
人性影响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对不变的。
所以,股市的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改变,所以历史将在人性的影响下继续重演。
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大盘对于个股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板块的涨跌对于本版块的个股也有相当的影响作用。
因为大盘上涨的时候,一般都有热点板块的支持。
热点板块形成之后,就会在这个板块中形成赚钱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板块。
这样,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资金的供大于求,于是这个板块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块的股票涨幅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