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收益法计算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股票中指数收益法是什么?

基金公司有可能倾向于采取高估净值的方法。

因此在同一估值方法下,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统一的细则。

2、采用行业指数涨跌幅替代个股涨跌幅,只是对停牌价估值的一种修正。

但任一估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公允价值。

因为个股停牌期间的价值变化也不一定等同于行业平均的变化。

因此采用此类估值方法后,停牌股再度复牌时,基金净值仍有一次性调高或调低的可能,但相比之前的估值方法,已经大大降低了这一潜在净值波动。

3、调整估值方法解决了目前公允价值估值法的一个漏洞,有利于基金持有人之间的利益公正。

避免因为停牌股产生的净值虚高对基金申赎造成额外冲击,也可避免不正常的套利行为。

4、由于停牌股票估值方法并没有明确,因此可能出现估值方法不一致的问题。

基金公司采用相关估值方法时应及时公告,投资者也应分析不同估值方法对基金净值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指数收益法?

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

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

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

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

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 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

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

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

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

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

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

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

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

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

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

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

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

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

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

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 (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新股上市后的第11个交易日才计入指数,这是新规定。

我在百度上面找的!

股票指数收益率计算怎么算?谢谢!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1) 新股上市;(2) 股票摘牌;(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5) 汇率变动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

股价指数计算方法

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

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

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

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

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 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

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

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

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

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

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

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

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

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

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

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

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

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

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

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 (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新股上市后的第11个交易日才计入指数,这是新规定。

我在百度上面找的!

市值收益法是什么意思呢?

1、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

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2、收益法:即参考两交易所的行业指数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

也就是把停牌期间行业指数的涨跌幅视为停牌股的涨跌幅以确定当前公允价值。

7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