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股票指数历史
国际主要股票指数有哪些?
(二)、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用以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编制,最初由233种股票组成 (三)、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由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从1996年6月开始编制,成分股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70种股票,具体包括工业类股票1093种,金融业股票223种,运输业股票65种,公用事业股票189只。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是以1965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点确定为50点,由纽约证券交易所没半小时公布一次指数的变动情况。
该指数虽然编制时间不长,但因为能全面及时地反映股票市场活动的综合状况,因而较受投资者欢迎。
(四)英国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全称为“伦敦《金融时报》工商业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由英国《金融时报》编制发布,反映伦敦证券交易所工业和其他行业股票价格变动情况。
该指数以1935年7月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点。
(五)日经股票价格指数该指数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从1950年9月开始编制并公布,用以反映日本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
日经指数按采样数目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日经225指数,包括225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股票,样本选定后原则上不再更改。
另一类是日经500指数,从1982年1月4日开始编制,样本股有500只,并且每年4月份要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交量、成交金额和市价总值等因素进行更换。
(六)香港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发表,以在香港上市的33家有代表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其中有4只金融业股票、6只公用事业股票、9只房地产股票和14只其他工商业股票。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其计算方法是将33种股票按每天的收盘价格乘以各自的发行股数作为计算日的市值,在与基期的市值相比较以后,乘以100就得出当天的股票价格指数。
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是什么?
道·琼斯股票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数。
它是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理斯·道开始编制的。
其最初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根据11种具有的代表性的铁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编制而成的,发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编辑出版的《每日通讯》上。
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的价格之和/入选股票的数量 自1887年起,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开始分成工业与运输业两大类,其中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包括12种股票,运输业平均指数则包括20种股票,并且开始在道·琼斯公司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上公布。
在1929年,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又增加了公用事业类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达到65种,并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数,因为这一天收盘时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恰好约为100美元,所以就将其定为基准日。
而以后股票价格同基期相比计算出的百分数,就成为各期的股票价格指数,所以现在的股票指数普遍用点来作单位,而股票指数每一点的涨跌就是相对于基数日的涨跌百分数。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最初的计算方法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当遇到股票的除权除息时,股票指数将发生不连续的现象。
1928年后,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即在计点的股票除权或除息时采用连接技术,以保证股票指数的连续,从而使股票指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完善,并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目前,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组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它由30种有代表性的大工商业公司的股票组成,且随经济变化而发展,大致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美国整个工商业股票的价格水平,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引用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数。
第二组是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它包括着20种有代表性的运输业公司的股票,即8家铁路运输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货运公司。
第三组是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由代表着美国公用事业的15家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的股票所组成。
第四组是平均价格综合指数。
它是综合前三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共65种股票而得出的综合指数,这组综合指数虽然为优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场状况参数,但现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组——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有权威性的一种股票价格指数,原因之一是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这些股票的发行公司都是在本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为世界股票市场所瞩目,各国投资者都极为重视。
为了保持这一特点,道·琼斯公司对其编制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经常予以调整,不断的用具有活力的更富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去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
自1928年以来,用于计算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30种工商业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换,几乎每两年就要有一个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
原因之二是,公布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新闻载体—《华尔街日报》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该报每天详尽报道其每个小时计算一次的采样股票平均指数、百分比变动率以及每种采样股票的成交数额等,并注意对股票分股后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进行校正。
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营业时间里,则每隔半小时公布一次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原因之三是,这一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自编制以来从未间断,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股票行情和经济发展情况,成为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化最敏感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之一,是观察市场动态和从事股票投资的投资者的主要参考。
当然,由于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是一种成分股指数,它包括的公司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极少部分,而且多是热门股票,且未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服务性行业和金融业的公司包括在内,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人们的质疑和批评。
从1996年5月25开始,还针对我国的股票市场编制了道·琼斯中国股票指数。
截至1998年4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8支股票作为其成分股入选,故称为道·琼斯中国88股票指数。
国际股市指数
连续大跌,对国内影响也不好.G7宣布“G7将采取果断行动并且使用一切手段稳定金融市场和恢复信贷流动从而支持全球经济增长。
(之后欧洲宣布通过2万亿的救市资金,请注意!!现在美国通过的那8500亿资金成了空头资票,难保不会这两万亿也是这样,美国国内拿不出钱准备已经考虑逼中国出钱救市,都这种情况了后面的救市资金数据再大也是口头利好无法兑现,请谨慎相信,全球股市暴涨一天后的连续下跌已经表明了现实的风险巨大)” 首先救市就需要钱来救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做为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美国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事欠的外债数十万亿没法还完的情况下经济又出了问题(次贷危机涉及的负债额超过3万亿美圆,后续陆续有企业破产累加负债值无法避免)美国是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个可以靠强大的内需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但是这次正好出问题的是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问题,所以这和上次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不可同一而语如果这次危机在美国捉襟见肘的救市资金下扩大成全球金融危机,那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美国可能经历超过5年的经济衰退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冲击只是开始而已,中国扩大内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缓. ??美国劳动部公布最新数据,9月份数据出现下滑,这说明实体经济有很大的问题。
现在美国的房价预计还有40%的下跌空间,消费投资情况不好,这可能拖累银行业的次贷情况继续恶化把美国这次8500亿美圆的救市资金抵消了。
而且巴菲特虽然有逐渐建仓动作但是也强调他自己也无法确认全球性熊市的底部在哪里,一年还是两年.所以趋势投资者对安全要求高的人还是回避风险,持币观望. 而银监会刘明康表示中国19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9%,风险累积明显,而房贷总规模不及去年的1/3,显示从紧的态度已经得到贯彻,而地方政府的救房市政策虽然中央一直没表态,但是根据网络投票结果显示超过80%的人认为不该救市,因为房价泡沫现在还是高位阶段,并不是真实需求的反应,是炒房团以前留下的杰作.所以,地产业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中央政府表态不支持救房市,那地产股受当其冲,可能再次面临崩溃的情况,投资者注意潜在的风险. 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叫融券.该消息初期对入市资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走上正轨后(可能在3年以上),规模才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通过国外市场显示,融资融券发展到相对平衡后有助涨助跌的左右,但不会改变大趋势,如果在牛市中该消息是利好,因为会放大上涨的势头,而在熊市中该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为下跌趋势也可能被放大,该政策是把双仞剑,在不同的趋势中作用正好相反,由于该制度涉及业务担保品、保证金强制规定、强行平仓制度、结算风险基金、信用等级制度等,必须要注意因杠杆投资带来的远超过以前的投资风险。
??当然作为想出货的机构,就算是利空,机构、股票和媒体也会忽悠个人投资者一直看多该利好政策,并认为该政策是实质性的利好,当然他们只想让个人投资者这么认为,他们心理很清楚,该政策可能几年内对股市都不会产生什么利好,甚至可能因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厉害,而借所谓的利好出货,个人投资资金接盘的意愿更大,说到底和印花税政策一样的是掩护机构出货的遮羞布。
????在机构给散户描绘美好未来时让散户去抄底时,机构在干吗? TopView数据显示,印花税行情这几周交易日机构净减仓300近亿(还没算大小非的)! 散户资金被套牢超过1500亿! 机构机构这么看好后市干吗在鼓励散户大胆抄底的同时自己却疯狂减仓!之前一波波的拉高出货再配合一个个新的利好谣传(我反复给中小投资者提过,国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时候是偷袭不是提前让社会知道,有哪次不是这样?回忆下吧!也就是说谣言可能和前期谣传了利好一样说不准全都是机构造出来配合出货的而谣言的结果都这只有一个)7、8月份利好满天飞了2个月都没出来可能还记忆忧新吧谣言利好的时候可能就没利好,当利好谣言破灭消失市场跌出恐慌来了没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会出来,永远站在大多数疯狂投资者的对面可能也是理智之举!在大多数人疯狂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时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没有坏处。
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经理很清楚现在世面上的所谓利好都是可有可无的,不影响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坚决减仓,不过他们做得绝的是把不影响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实质性利好给了个人投资者太多希望。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破1800看低1500只是时间问题. 大盘曾经在10月13日诱多,14日就破位了,现在破位后大盘已经连续在5日线下小幅度震荡走低了3个交易日了,请注意这种走法,在之前反复上演超过5次,已经成了熊市的典型走法了,如果连续很多个交易日被5日线压制震荡走低,一旦无法选择突破向上突5日线\\10日线,那投资者还会在信心崩溃的情况下迎来再次大跌,而不是很多股评所说的离底不远大胆建仓。
大盘在有在短时间内放量突破并站稳5日10日线,才有看高2300压制区域的机会,如果机构继续维持减仓态势,我不认为有继续迎来...
简述美国股市发展历史。
1776年美国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出来,从那时一直到1850年左右,其早期金融发展基本是复制英国和荷兰的金融,也就是侧重发展银行、保险和债券市场,同时也开始股票交易。
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将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中推出的新技术很快地学过来,更确切的说,先是把英国的纺织机械化技术学过来。
最初,美国股市发展也缓慢,1800年时美国共有335个股份有限公司,除了6个跟生产制造有关以外,其它公司全都是桥梁、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公司(占245 个)以及银行与保险公司(67个),股票投资者也很少。
第一个现代纺织业公司是成立于1813年的“波士顿制造公司”,但该公司到1850年也不过只有123位股东。
因此,到那时美国股市的发达程度也非常有限,跟英国的证券市场类似,美国的证券市场也主要以公债和公司债为主。
英国金融是受海洋贸易而激发起来的,而以股市为特色的美国金融则是围绕科技创新而起的。
最初的起点是交通运输技术。
1820年代在世界上开始出现蒸汽轮船,远洋运输从帆船改成汽轮,在运输技术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是,人们发现蒸汽船再强大也没办法上陆地,这样一来外贸以及国内贸易就基本上围绕着有水、有海的地方发生,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经济最初是在东海岸崛起,比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原因就是这些城市挨着大西洋。
现代火车大约于1804年在英国发明,第一条实用火车线于1825年建于英国。
火车的实用对当时的世界带来全新的希望,使最热的科技题目由海运转向铁路。
人们发现,有了火车技术,只要把铁路在全美国各地修遍,经济发展就不再只局限在沿海地区了,可以向内地的很多地方扩张。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显然是个新时代的开端。
我们现在都谈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变世界,那个时候人们则认为火车可以改变世界。
在铁路技术概念的刺激下,19世纪中期大量美国铁路公司在新英格兰、芝加哥等地方相继成立,大家认为应该修很多的铁路把美国各地都串通起来,每个人都觉得铁路是新世界到来的象征。
所以,那时在纽约和波士顿掀起了购买铁路股票的热潮。
于是,1860年后美国交易的多数是铁路公司股票。
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当时这么多人非理性的对铁路股票狂热,才使美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变成真正的股票市场。
如果没有那一次股票热的冲击,美国的证券市场可能还要等很多年才能转变。
再者,那次铁路股票泡沫把股价炒得很高,使不少铁路股票像今天的“百度”一样成为广泛关注的故事,不仅催生创业文化,而且为当时愿意冒险创业的人提供非常便宜的资本。
接下来的新概念就是1875年由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随后贝尔创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前身——“贝尔电话公司”,在美国推广电话的使用,AT&T于1891年上市,其股票很快被炒得火热。
同期间,另一位大发明家——爱迪生于1878年成立他的“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并于次年发明电灯泡,随后发明发电机以及商业供电厂。
他的公司在1892年与另一家电力公司合并成立今天美国最大的“通用电气公司”(GE),该公司的股票于1902年在纽约上市交易。
19世纪末期围绕着电话和电力技术的创新,使人们的关注目标由原来的铁路转到电话与电力概念股上来。
这期间,还有石油和钢铁股票也是股市炒作的热点。
当然,除了这些令人激动的观念股推动着美国股票文化的快速发展外,这里还不得不提到JP摩根,在他于1870至1905年间改变美国证券业之前,华尔街证券公司都规模很小,往往只有几位合伙人的资金组成,能销售的证券发行量很小。
但是,JP摩根于1871加入投行公司——Drexel, Morgan and Company之后,随即对各类大大小小的铁路公司进行整合,通过一系列并购把它们组合成几个实力较强的大公司。
他的技能是如此的高超,1895年他把其就职的Drexel, Morgan and Company重组为他自己的公司——JP Morgan and Company。
之后,他成功整合“通用电气公司”并把其股票推向股市。
他最大成名作之一是于1905年左右,他找到足够多的资本将众多美国钢铁公司合并,成立“全美钢铁公司”(US Steel Corporation),创造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0亿美元公司。
他把证券公司的业务从简单的证券经纪上升到包括行业、企业整合的策划与融资全套服务,创新了现代投资银行的理念。
1910年以后又出现了新的投机概念——汽车,例如福特汽车就是此时期炒出来的。
不幸的是,1910到1929年间的汽车股票泡沫最终以著名的1929年大股灾结束,接下来的经济危机使美国股市沉闷多年。
到了1980年代,才又出现了大家熟悉的电脑股票热,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到1990 年代则是互联网股票热,等等。
过去200多年里,美国股市几乎是一部连续不断的股市热潮史,这背后当然是一部部财富创造的故事,同时也一波一波地把美国股市推向成熟,使它的定价和融资能力达到多方位的深化。
为什么美国股市能够发展到今天如此的规模 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美国股票市场是法规健全、管理严密而透明,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自由的市场,股票价值完全自由涨落,除了法制的约束,对股...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展开全部 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至今,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是辉煌的改革成果。
当前无论是市场的组织结构,还是交易清算系统的效率,甚至包括市场的规模,同不少西方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差距。
然而,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从“姓社、姓资”的长期争论,到邓小平的“坚决试,不行可以关”的英明决策;从股份制改革的争论,到开放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并直到目前基本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成长历程,经历了多变的政策选择。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是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逐渐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发育的特殊历史背景 中国的股票市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
通俗的讲,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是遵循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自然生成的“天然产品”。
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则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探讨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土壤里,在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又要考虑中国国情、遵循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催生的“人工产品”。
这就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的历史,不能不首先搞清楚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发育的特殊历史背景。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需要,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逐步从独资、合伙发展到股份公司,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建立在股份制度自然演化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也必然表现为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成长历程。
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产物。
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存在对公有制形式的片面理解,单纯强调发展国有经济。
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大工业企业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化分配制度,采取政府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与此相适应,中国改革前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几乎是单一的国家所有、国有独资的形式。
经过解放初期对独资、合伙甚至是股份制的旧官僚企业、民族资本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解放后30多年的国家投资、国家重建,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庞大的国有企业体系。
并在这种以国家独资为资本组织形式的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与之对应的社会分配机制、储蓄和投资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日趋突出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有企业因传统的计划运行机制的弊端和自身的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面临着经营困难、亏损面增大、负债率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另一方面,在金融领域,因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体制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国家银行独自承受的金融风险日渐增大,其他国家不时爆发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也一再为中国敲响警钟。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国有企业领域先后推行放权让利、租赁制、承包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在国有银行领域,先后推行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对国有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等多种尝试。
但是这些改革效果都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经济特区先行尝试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随后,在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广下,股份制改革被推到了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台,股票市场成为令国人关注的焦点。
可以说,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出现改革热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诞生后,才进一步引发起来的。
在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在巨大投资利益的诱惑下,广大投资者蜂拥入市,热情参与。
改制后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亦体验到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利益,地方政府和企业发现进行股份制改造是一条迅速获取大笔资金并借此使企业迅速摆脱困境的捷径,于是也倾注出巨大的热情。
虽然,由股票市场热推动起来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带有很大的、甚至不正常的利益驱动因素,但其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巨大魅力,却促使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引入股份制的可行性有了更为统一的认识。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充分表明时至1997年,对于大力推行股份制、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得到了包括中央领导高层在内的上下各界人士的一致认识和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政策基调,已经从“坚决试”转变为“大力发展”。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 纵观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都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
股票市场具有阶...
美国股市道琼指数历史最高点是多少
第一次大调整:从1992年5月26日最高1429.01点下跌至1992年11月17日最低 386.85点,下跌幅度为:72.928%;下跌时间近半年; 第二次大调整从1993年2月16日最高的1558.95点下跌至1994年7月29日最低325.89点,下跌幅度为:79.095%;这也是中国股市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下跌,下跌时间将近1年半; 第三次大调整从1994年9月13日最高1052.94点下跌至1995年2月7日最低524.43点,下跌幅度为:50.218%时间为5个月; 第四次大调整从1995年5月25日最高926.41点下跌至1996年1月19日最低512.83点,下跌幅度为:44.643%,时间近8个月; 第五次大调整从1997年5月12日最高1510.18点下跌至9月23日最低1025.13点,下跌幅度为:32.11%时间仅为4个半月; 第六次大调整从2001年6月14日最高2245.44点下跌至2005年6月6日最低998.23点,下跌幅度为:55.544% 第七次大调整从2007年10月17日最高6124.04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最低1664.93点,下跌幅度为:72.813%,时间刚好1年,下跌幅度跟1993年2月16日到1994年7月29日的那次最大幅度调整相比只有不到6.3%的差距!但目前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没有见底的迹象,只不过现在介入应该没有什么风险了,即便再下跌应该幅度也不会超过10%,所以空仓的朋友现在应该可以逢低大胆介入了!但是如果被深套的目前不宜急着补仓,还需在等待一些时日。
什么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怎么分析啊!
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
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指数成分股的增减原则可说是指数的精随所在,S&P500指数以保留500支成分股为前提,维持一增一减。
增加个股的考量原则有六项: 1.市值-由於S&P500为市值加权型指数,因此个别公司在其产业领域的市值大小成为考量的第一要素。
2.产业-考量产业是否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资本化-分析股票在外的流通程度,避免遭少数团体操控。
4.交易-分析个股每日、月、年的交易流动性,及股价的正常效率化。
5.基本分析-追踪公司的财务及营运状况,以维持指数的稳定度,并将变动减至最小。
6.新兴产业-若有新的产业不在原本的分类中,但其条件符合以上5项标准,则可考虑加入。
减少成分股考量因素有四项: 1.合并-公司合并后,被合并的公司自然排除指数外。
2.破产-公司宣告破产。
3.转型-公司转型在原来的产业分类上失去意义。
4.不具代表性-被其他同产业公司取代。
S&P500指数期货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的合约,为美国最受投资人认可的股价指数期货商品之一,但由於契约总额的额度过高限制了一般投资人的参与意愿。
因此於1998年9月9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便推出一个相关性非常高的迷你S&P500指数期货,使其普遍性更为广泛。
迷你S&P500期货仍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但契约价值已由原先250美元乘上指数期货,下降为50美元,且其交易方式以电子交易为主。
以下介绍S&P500指数的相关数据(2001.01.31): 1.相关统计 Total Market Value ($ Billion) 12,157 Mean Market Value ($ Million) 24,315 Median Market Value ($ Million) 8,563 Weighted Ave. Market Value ($ Million) 117,322 Largest Cos. Market Value ($ Million) 455,805 Smallest Cos. Market Value ($ Million) 798 Median Share Price ($) 40.875 P/E Ratio 25.03 Dividend Yield (%) 1.16 2.产业分类 Number of Cos. Number of Companies as % of 500 Consumer Discretionary 84 16.8% Consumer Staples 36 7.2% Energy 26 5.2% Financials 74 14.8% Health Care 41 8.2% Industrials 69 13.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77 15.4% Materials 42 8.4%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12 2.4% Utilities 39 7.8% Total 500 100% 3.交易所分类 Number of Cos. Number of Companiesas % of 500 NYSE 427 85.4% NASDAQ 71 14.2% AMEX 2 0.4% Total 500 100% 价格影响因素 股票指数期货由於组成份子太多,影响的因素自然也不少,不过主要因素仍与其他金融商品差不多,如经济、通膨、政治等,只是股票指数多了个别成分股的因素。
经济成长 经济成长对股票指数十分重要,因为股票指数的强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获利愿景而定,整体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若是成长,上市公司的获利自然较佳,在整体获利提升下,股市也会随之上扬,进而反应在股票指数上;而在经济衰退当中,即使一些企业仍然能够获利成长,但整体而言,平均获利率将会下降,会不利於股票指数的表现。
因此,股市可视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橱窗,相对比较下有成长空间,就会吸引国际资金的投入,进而造就荣景;相对的一但成长有警讯出现,自然也会带来立即的冲击。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侵蚀名目获利率,因此各国央行均将对抗通膨视为首要的任务。
当通膨上扬时,央行通常以调高利率,紧缩银根来因应,而此会使企业调度成本增加,获利相对降低,再加上资金回流金融体系,使得股市动能减少,因此对股票指数的表现有抑制的效果。
反之若通货紧缩时,央行会降低利率释出资金,无形中促进消费,带动厂商扩充生产,当然会使得股市表现较佳。
但是强力资金的释出需要时间来发酵,所以股市的反应时间往往非立即显现。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并不仅限国内,在现今国际村的环境下,一个区域的动乱,往往影响到的不只是区域内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都会受其牵连。
如波湾情势紧张,带动油价的不稳定,使得各国经济皆产生负面的影响等。
另外因为国际资金反应的效率化,使得一个国家的利空,有时也会成为另一国家的利多。
其他因素 政府财政措施(如美国减税、中共开放股市等)、汇率变动、个别股票的表现等都会影响到指数。
历史走势 1.收益 年 资本收益% 总收益% 收盘指数 市值$B 2000(Nov) -8.01 -7.88 1314.95 11.529 1999 19.53 21.04 1469.25 12.276 1998 26.67 28.58 1229.23 9.885 1997 31.01 33.36 970.43 7.505 1996 20.26 22.96 740.74 5.625 1995 34.11 37.58 615.93 4.584 1994 -1.54 1.312 459.27 3.346 1993 7.06 10.08 466.45 3.306 1992 4.46 7.62 435.71 3.019 1991 26.31 30.47 417.09 2.825 1990 -6.56 -3.10 ...
怎样查看股市大盘历史指数
1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时间每30分钟公布一次,用当日当时的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与基期的比值求得,是被西方新闻媒介引用最多的股票指数。
2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当时主要编制两种指数,一种是包括90种股票每日发表一次的指数,另一种是包括480种股票每月发表一次的的指数。
1957年扩展为现行的、以500种采样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综合计算得出的指数,在开市时间每半小时公布一次。
3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历史最久的一种股价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公布使用。
现行恒生指数以96年7月31日为基期,根据各行业在港上市股票中的33种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加权计算编制而成。
恒生指数是目前香港股票市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股票价格指数。
4日经指数 日经股票价格指数是日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
它是用近500种股票价格之和除以一个常数得出来的。
5金融时报指数 金融时报指数的采样股票是根据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要100家大公司的股票选定的,并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更新。
该指数采用算术加权法计算。
6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
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7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
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
是反映深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8深圳成指和上证30指数分别从深沪两市场选出若干家各行业的代表性股票品种,以其作样本进行的股价指数编制,编制方式是以流通股权为权数加权计算。
上证30指数取1996年1月至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为基期,基指定为1000点,深圳成指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指也是1000点。
一、上证综指即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二、上证180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的上证180指数,是用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
新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数量扩大到180家,入选的个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
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
三、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指数简称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从上证180指数样本中挑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股的整体状况。
三、深成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
四、深证综指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
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五、深证100指数深证100指数是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03年初发布的投资型指数.其样本为深市100只A股。
六、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于2005年4月8日. 它首先在备选样本空间中直接剔出了ST、*ST股票和暂停上市股票;其次,沪深300指数完全按照市值、流动性等加权数值排序选取;第三300个大市值股票占到的市值覆盖率大约在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