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牛熊周期
中国股市牛熊一个周期是几年啊?
这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有关系,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是5年一个任期,一个领导人最多只能连任两届(10年)。
每个领导人的政治思路和治国方针都不一样,所以对国内国际的经济政策也是不一样的。
从我国这16年来的股市走势上来看,也确实是如此,91年-93年中国股市刚刚起步,经历了大涨大跌的两轮走势,但是同在一个牛市的通道里。
(这其中经历了2.6年)93.3--96.3刚好三年,都是熊市。
这一牛一熊又刚好是5.5年,差不多就是个经济的循环了。
96.3--2001.6股市一直处在上升震荡的行情里,刚好是5年,这也可以称做是一经济周期了。
又从前看起,91年股市开始到2001年股市到达2245,这是上一个牛市的历史最高,从大处看刚好的10年里,股市算是大牛了,后面的01年--05年的就是大熊了,历史上最大的熊市就是这一阶段了,(就目前来说,后面的熊市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结束呢)最近最大的牛市就2005--2007年的狂牛了,因此从经济周期上预计,6000点跌下来的熊市至少也得3年了
世界股票史上,牛熊(熊牛)转换的周期有没有超过经济周期的?最长...
展开全部 中国股市牛市的周期如下: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
”拓展资料“: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
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记录4081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造历史最高点6124.04点。
...
股市牛熊交替规律有哪些?
M1、M2的数据变化有很多玄机 从最近十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二者差距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高M2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
例如,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1994年和1995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
为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1999年5?19行情之前,M1和M2同样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
本轮行情是2005年底开始启动的,笔者当时曾经撰文指出《M1、M2的异动透露牛市曙光》。
从2006年1月初央行公布的2005年度的金融统计数据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1和M2出现了明显的“异动”:到2005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7%,增幅比上年末高2.94个百分点;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幅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
笔者当时指出:“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隐含着丰富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分析金融市场的趋势(包括股票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再次验证了我的判断。
为什么M1比M2低时会产生新牛市 从统计内容看,M2和M1的差异主要是M1不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因此,M2和M1的“异动”应该是由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异动”引起的。
例如:2005年的企业定期存款增加迅速,年末的余额是3309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在各项银行负债中增长速度最快。
不仅企业的定期存款增长迅速,居民的定期储蓄存款也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储蓄存款的年终余额是14327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8%,其中定期存款增加16257.64亿元人民币,占新增的储蓄存款的68.5%,该比例比2004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企业和居民将更多的资金选择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主要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定期存款的增长速度加快说明微观的盈利能力下降,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循环中沉淀下来,货币的流通速度开始放慢,经济景气下降。
第二种可能是,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实体经济不需要那么多的货币,于是多余的货币暂时沉淀下来。
从历史经验看,1996年-1997年行情和2001年前后的M1增长速度超过M2是属于第一种情况,而2005年以来出现的M1增长速度超过M2的现象可能是属于第二种情况。
但从国外的经验看,股市与实体经济(尤其和房地产市场)一般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房地产市场繁荣,股市上涨。
从理论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相关关系,说明股票市场是比较有效率的,股市反映了实际经济的波动。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方向是相反的,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中国的股票市场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一直比较小,股市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在2005年之前只有10%左右,因此,股市与经济的相关性不大;二是中国的股市一直是新兴市场,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
总之,我国的股市与实体经济是脱节的。
因此,股市是否上涨取决于资金的意愿,而不是实体经济的好坏(这样的情况在2007年之后可能会出现重大转变)。
当股市活跃之后,老百姓将储蓄资金投资到股市中去,储蓄资金便成了企业存款,表现为M1增长速度不断增加。
但经验数据表明,当M1超过22%之后,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最长的是2001年上半年,持续了5个月)。
这可能意味着后续的储蓄资金转化为股市投资资金的动力耗尽了。
存款下降可能是行情见顶信号 2000年至2006年的6年里(1999年之前缺乏统计数据),按照月份计算,存款减少的只有4个月,第一次出现是2000年的7月份,当月各项存款总额比上月减少了288亿元,主要是企业存款变动引起的,企业存款减少500亿元。
第二次是2000年10月份,当月存款总额减少9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减少538亿元;第三次是2001年5月,各项存款总额比上月减少了50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减少了646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减少225 亿元;第四次是2001年7月份,各项存款总额减少了149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比上月减少了2087亿元。
从上述四次存款减少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几个有意思的结论:第一,每次存款减少都对应着股票市场上重要的点位或阶段。
例如,上海综合指数是2000年7月超越2000点的,同样,2001年6月份创造了2245点的“新”历史纪录。
第二,存款减少的情况是成对出现的,第一次存款减少和第二次存款减少出现的时间相隔2个月,第三次和第四次只相隔1个月。
第三个规律是,存款减少可能是股票市场见顶的标志。
另外,这四次存款减少都主要是由企业存款减少导致的,其中的缘由可能是那时的股票市场投资者主要是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所占的资金比例较低。
在上述规律中,第三条规律最引人注意,把存款减少作为股票行情结束的标志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但笔者认为存款减少和行情见顶之间的确存在内在的联系。
因为决定行情的是边际增量资金,存款减少意味着边际增量资金会减少,尤其是存款的大幅度减少更意味着后续的增...
炒股如何辨别股市的牛熊之道?
1)趋势要与成交量配合 道氏认为成交量是次要的辅助指标,作趋势判断的时候,要看成交量是否配合。
如在牛市之中,价格上升应配合成交量增加,价格下跌时成交量亦应伴随下跌。
2)洞悉先机要思路清晰 道氏的3阶段理论看似简单,但很多时能够确认大市趋势,股市已经上升或下跌不少。
此外,由于完成整个趋势需时颇长,有的投资者会在途中迷失了。
如失去了分析牛市或熊市的能力,理论的好处亦会被削弱 3)第三阶段须提高警觉 投资者错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升势,后果可能是少赚一点利润,但错过了第三阶段牛市出货的机会,到大市步入第一阶段熊市的后果则会十分严重,因为第三阶段牛市后,股市通常会出现急跌。
事实上,每段期间的转捩点并不十分明显,以港股1年前开始的牛市为例,笔者访问过数名股市专家,大家都表示港股已进入第二期牛市,但对于何时进入第二阶段则众说纷纭。
正因如此,投资者在第三阶段应提高警觉。
股票15分钟生命线,15分钟牛熊线怎么看呢
应该是五分钟生命线,五分钟生命线源于展锋自创的一个指标,但是股市均线系统中,多数人会把三十日均线视为生命线。
也是买卖的重要指标。
五分钟生命线是分时线的生命线,当熟悉五分钟k线时就能恰当买卖最高最低点。
这时生命线=本位线*5;那么日k线的生命线就是日K线图上五日均线,以此类推。
当本位线金叉上行生命线离差率过大时、量能不跟进就是阻力位。
反之本位线死叉下行生命线离差过大量能不足就是支撑位。
所谓15分钟牛熊线,是指短线操作以15分钟作为买卖点,就是15分钟均线,在日K线上点击右键,在时间周期选择上选择15分钟就可以看到,不用设置。
日线的牛熊线,就是120日线。
如何判断房地产牛熊周期
价格实际上包含了人的期望值。
简单来说,当一部分人开始觉得“不值”的时候,价格就失去了支撑,跌回甚至跌破成本。
房地产,大多还是卖给了本地人。
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对本地客户做问卷调查。
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难点有很多。
首先,期望会被当地房地宣传诱导和左右;其次,客户本身的购买欲望、购买力、心理价位也千差万别;最后,调查方式会对客户心理造成何种微妙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否准确不得而知。
行业内分两大派,一是通过分析国家政策、金融走势、市场供销形势,依靠以往经验来做先期预测,二是通过接触客户做直观判断。
两种各有利弊,也相互无法说服。
决策者一般会听取两派意见综合判断,同样是非常主观。
在我看来,有一个办法是比较靠谱的,就是看街头巷尾的小广告。
看是“急售”的多,还是“急购”的多!
哪些股票能够穿越牛熊
首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该公司的净利润必须是逐年递增的,即成长性强。
这种股票才具备穿越牛熊的可能。
记住:还只是可能!净利润不增长,或增长幅度小的公司,只能当债券的来估值,其价格波动主要受资金成本的影响。
其次,该股票的价格必须适当。
即使利润逐年递增,只要价格炒的过高,仍然难以超越牛熊。
最好是随净利润的增幅缓慢上涨。
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长期看,股票价格肯定是上涨的。
不相信的话,随便举个最让股民恶心的板块中最让股民恶心的股票:银行股中的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在2013年之前,利润也是逐年递增的。
假设有个傻帽在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闹得最厉害的时候买进,老实的持有到现在也翻了一倍多。
如果买进贵州茅台,涨的更多。
至于那种股票涨的多,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受到市值大小、股民预期、特殊的政策变化、特殊事件等多方面的复杂影响。
但是,只要利润递增,买的价格合理,穿越牛熊很容易。
为什么用牛熊来代表股市的强弱?
“牛市”、“熊市”、“鹿市”英国股票市场的术语。
“ 牛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涨 ,前景乐观,交易活跃;“熊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跃,前途不妙,交易沉闷;“鹿” 指股市行情将要出现变化的前兆。
“鹿”是指那些只打算短期内买进或卖出赚了钱就走 的投机者,“鹿”要是多了,股市的正常行市就要被打乱。
就目前所有的资料来看,在1785年的英国,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书上,已经出现牛和熊这两个名词。
但是,当时牛、熊的意义跟现在不同,当时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简称小街。
从这本书作者的说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义比现在明确多了。
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涨的人,而是等于今天靠保证金买进股票却遭到亏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