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股票
求教: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的理解,这样理解对吗?阳明心学中...
心要通过物质的运动来体现物质则是在其运动中实现自我发现的。
没有自我发现就没有观察者来证明其存在,可是没有物质亦就没有自我发现。
心外无物,外物即心,心即外物。
王阳明认为心物是同体的。
你的“良知”理解和我:老子提倡道,也说了失道后德,可是道谁能控制?也许只在混沌的状态下才有的(也就是无是非)。
而儒家提倡德(虽说也有朝闻道之语),承认了人性所具有的缺陷,认为人需要修德,以致至诚。
老子所谈的天道的必然性让人望而却步(你要是实践易就知道了) 。
可是人道却在我们心里,古来多少儒生相信即便修德不会得到外物的帮助,不会避免无妄的灾祸,但他们自身也乐得做君子。
这是一种类似基督教却有不同于其神学意义的儒家的道德信仰。
而理学是在外来和本土宗教冲击下而诞生的,是儒学在哲学上的一种升华。
王阳明所说的也是儒家所向往的至诚之境。
对恒久以来的大部分儒生的不可言说的心理给出了一个**上的概括。
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以其所悟的人道来指导人的行事。
以正确的人的态度立于天地之间,便会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便会无往不利。
王阳明心学和李宗吾厚黑学的异同点?阳明的心学首要是致良知,那么...
宋明理学的背景源于佛道儒三教合流,所以其中自然杂糅着其他的东西。
阳明心学主张主观唯心,核心思想基本上有三个“心即理”(主观唯心),“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而道教主张客观唯心,其核心思想有“道法自然”(客观唯心),“无为”,还有就是辩证思想,即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
首先,阳明心学主张吾心便是天理,是万物的根源,属于主观唯心,而道教主张道是一切的根源,属于客观唯心,就这来看道教更接近于朱熹理学。
其次,由“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等学说可以看出阳明心学着重于对个人的解读,而道教“无为”“道法自然”等学说更偏向于治国之道
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展开全部 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有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 阳明心学——取之不尽的宝藏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
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
“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
儒学在宋明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一是二程朱熹的理学。
二是阳明的心学。
两者都大量的结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来补充儒家体系。
他们都尝试解答了一些先秦儒家伦理所欠缺的问题: 我为何要做圣人?我如何做圣人?如嘉林兄所说:二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绝对不是否定人欲,而是对不符合天理之人欲的“灭”。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阳明对朱熹的批判不是在这方面,而是对“格物致知”四个字的不同理解。
朱熹二程的 格物致知,是外向的。
格物至知,是明了天理的过程,这和我们现代所宣扬的格物致知同理(康德 理性为自身立法),但朱程的“知”的落脚点还是在儒家伦理道德层面,和现代所弘扬的科学求知的精神在哲学意义上虽然都属于经验论,但前者是求善而后者则是求真的。
阳明不认可朱熹的 格物致知。
阳明曾经按照程朱理学的法子去研究后院竹子之理,研究了很久很久,最终没有个结果,还把自己身体搞坏了。
吾生有崖而知无涯 有崖随无涯 殆已! 所以阳明自此转向,格物的方向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心即理。
我心即宇宙之心。
(康德 知性为自然立法)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即格物。
前两句先验论,后两句经验论。
非常完美的伦理学体系自此构建。
明朝后期的道德沦丧和心学自身毫无关系。
再好的东西 为不肖之人利用,也会变味,成佛入魔 只在一心!此外我以为阳明的心学大大超越康德思想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根基是 心的直觉体验,这样阳明心学视野下的真善美浑然一体,而康德的真善美体系则被理想和感性所割裂。
所以才有了后来 尼采极力推崇的酒神精神,可惜收效有限。
理学和感性的割裂这是西方文化难以逃脱的天刑!顾炎武说心学有禅的倾向是完全正确的,但由此来批判阳明心学不务实则是完全错误的。
禅宗思想自从六祖之后,就开始向中国传统思想靠拢,由思向行!禅 某种意义上和 庄子的思想境界非常吻合。
心学在日本成为了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石,同时也为武士道精神所大量借鉴,怎么会不务实呢? 顾炎武先生一朝被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别说人家没有用,只怪自己不会用罢了! 阳明心学的起点虽然自心而起,但落脚点始终是入世的儒家。
这就是它知行合一的道理。
程朱理学:我要当圣人,是因为我所了解的道理要求我当圣人。
阳明心学:我要当圣人,是因为我的本心想当圣人。
这是真正的大修行。
...
阳明心学和道家的区别
展开全部宋明理学的背景源于佛道儒三教合流,所以其中自然杂糅着其他的东西。
阳明心学主张主观唯心,核心思想基本上有三个“心即理”(主观唯心),“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而道教主张客观唯心,其核心思想有“道法自然”(客观唯心),“无为”,还有就是辩证思想,即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
首先,阳明心学主张吾心便是天理,是万物的根源,属于主观唯心,而道教主张道是一切的根源,属于客观唯心,就这来看道教更接近于朱熹理学。
其次,由“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等学说可以看出阳明心学着重于对个人的解读,而道教“无为”“道法自然”等学说更偏向于治国之道...
请教个阳明心学基本问题,阳明说“心外无理”,我想问这个理到底...
前面几位朋友都是从佛法的角度去理解的,忽略了阳明心的本质上是儒学。
儒家思想有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兼济天下的道德责任,说“心外无理”时,是伴随着“心即是理”而说的。
这里的重点不是心在哪里、心有什么、心做什么,重点是理是什么。
在儒学中,理,就是事物的判断和衡量,因此孟子说良知,说仁义礼智,说理,而后的宋儒将其统一归纳为理,一切我们心中对外物的是非、好恶、仁爱和礼制,都来自于我们自身先天的一种叫做天理、良知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知善恶之心,这种规范又促使我们产生行为,也就是一种责任。
所谓心即是理,是说我们一切良知都是本身具足和固有的,因为外界的种种杂念和妄想引来欲望纷扰,导致这些良性的心智不能得到正确的把握,当我们去除自我的私欲、去除妄想和杂念的时候,心的专一可以导致对理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天理”就是本性的良知体现,除了这个本性的良知,不存在其他的理性的认识,因为“心即是理”,所以才说“心外无理”。
在心的良知与外物的认知上,阳明的心学与佛教的唯心、心外无物,有其相通的道理,但是各自有各自的目的。
佛法的唯心、心外无物,是认识论,是归于静、归于点,是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方法,没有说如何去发挥其用,那是自己悟道以后的事,而儒家的心即是理,是方法论,是行动的指南,讲的是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致良知而致于致国平天下的用,不是讲自我如何,而是讲我们如何。
你说的世间真理,就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之理,而万有引力定律等,虽然表现于万物之中,但只是其物的相互关系,与衡量和判断道德事物并没有直接关系,是另一种理。
儒家也讲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去理解世间的“理”,其中也可以包含引力、进化等等关系,但最终不是以此为目的,而是以矫正事物的发展方向、寻求正确的生命道路为目的。
那些引力、动力、生存关系等,对儒学来讲仅仅是过程和现象,而不是终极之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学家的原因,因为他们不重视对现象的分析研究。
...
对说:求指点迷津,阳明心学该怎么学?
四书,王阳明全集(含年谱,传习录),明儒学案(姚江,浙中,泰州,江右)。
从陆象山到刘辑山,心体与性体(以上两本是牟宗三先生大作,看他的书可以由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生命的学问这几本书入门)。
阳明心学之再阐释,黄宗羲的心学定位(刘述先作品)。
另外还有很多背景的读本,比如熊十力的读经示要,十力语要,体用论。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的学术史。
因阳明学还有很多和佛经道藏对比的地方。
所以对这两宗也要有所了解(比如修行的顿渐问题,可以参看天台四教仪集注)。
看这些书一方面是理解,更多的实际是体会。
另有很多当代作品,比如吴震的阳明后学研究,就和之前所列的大师作品有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