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
与经营者的关系时,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一种办法
展开全部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1、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
2、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
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3、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1)"股票选择权"方式。
它是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当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时,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
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益处,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2)"绩效股"形式。
它是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
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绩效股"。
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
展开全部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1、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
2、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
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3、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 (1)"股票选择权"方式。
它是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当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时,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
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益处,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 (2)"绩效股"形式。
它是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
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绩效股"。
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
A股市场的投资有哪些约束呢?
第一,单边市,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高,价格和趋势比价值更重要,投资者倾向追求成长股,伟大而短期无法证伪的故事,容易将股价推至泡沫。
第二,周期股和金融股的权重过大,宏观驱动、自上而下的思维非常重要。
一旦季度GDP连续向下,大概率是单边市。
而短期GDP的波动受政策影响极大,所以政策在A股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很高。
第三,投资者的视野偏短,要求的回报率偏高,有严重的博弈情结。
很多时候,基本面没有变化,但投资者对基本面的解读出现了偏向,并且短期之内无法证伪。
大部分时间,行业轮动只是资金进出的结果。
第四,缺乏多重投资工具,市场分割。
众多聪明的投资者过独木桥,在红海里挣扎
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展开全部 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长期战略 对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思考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
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
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
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
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
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
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
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
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
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
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
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
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
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
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
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
开始柜台交易。
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1373家,上市证券1787只。
股市投资者7127.95万户,证券投资基金64只,股票市价总值达363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08%。
同样,以间接融资主导的中国企业融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取得较大发展。
在企业融资新增领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不断增高。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本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1、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投资者现在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两者比重相差较大。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主要是以投机为主,而机构投资者则更注重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似的资本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阻碍了这种稳定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
2、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 上市公司的机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1)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虽经改制而成为股份公司,但实质上仍然是原来的国有企业,很难期望它能真正转换经营机制。
在国家股和法人股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流通股规模较小,很容易形成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的局面,并且由于国有股不能自由地交易和转让,由市场所决定的资产兼并重组就不可能发生。
在股市上所进行的企业并购只是在政府部门授意下才可能发生,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股市难免投机盛行。
(2)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①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国有企业比重小;②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小企业比重小;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企业整体上市公司少;④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多,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少。
3、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 传统金融业务产品结构单一。
主要金融业务集中于银行,而在银行业务中,主要是传统的零售业务领域,即使在传统的零售业务中,也缺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金融中介等批发业务严重不足;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滞后,使得企业不易规避、分散经营与投资风险,容易形成市场的单边运行,在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调控方向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风险积聚。
最后是金融创新手段明显不足。
在金融业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各国金融业已实现电子化、网络化,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而中国银行业和证券业虽已基本实现电子化,银行、证券业务网络化也已起步,但与国外发达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而抑制了自身的发展。
4、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
沪、深两个交易所为中心的单一资本市场,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我国目前只有主板市场,虽然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但离真正的二板市场还有相当的距离,三板市场还远未形成气候,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投资者和筹资者多样性投融资要求,产权交易体系尚未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
(二)资本市场制度方面的问题1、体制方面的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由于政府和行政机构的介入,行政化色彩较浓,是“计划”的资本市场。
一级市场与政府财政收入挂钩,受到行政垄断的影响。
而二级市场也普遍存在政府对企业保护的色彩,导致股票市场无法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政策市”的存在,使得股市行情随着政府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2、机制方面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体制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体制滞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竞争机制失效、约束机制弱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包括: (1)竞争机制失效 (2)约束机制弱化 (3)激励机制不健全。
3、规则方面的问题 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基础。
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缺乏完整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长期战略 对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思考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
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
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
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
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
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
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
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
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
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
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
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
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
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
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
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
开始柜台交易。
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1373家,上市证券1787只。
股市投资者7127.95万户,证券投资基金64只,股票市价总值达363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08%。
同样,以间接融资主导的中国企业融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取得较大发展。
在企业融资新增领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不断增高。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强...
现在我国哪个行业国有企业负债比较沉重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困境众所周知,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不可抹煞,但这只是初步解决了国有企业长期低效益的顽症,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而且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
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社会主义改造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改造社会主义?从改革之日起,这个问题就严正地摆在我们面前。
由于姓“社”和姓“资”的困扰,理论研究畏首畏尾、进展缓慢。
纵观改革的历史,我们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制度正朝着市场经济改造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不断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而在用社会主义制度改良市场经济方面却进展不大。
人们不禁要问,再过2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会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没有什么不同,现在的目标就是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个有关国体的重大问题急待理论上的深人探索。
2.国有企业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了提高国有企业效率,部分经济学家主张将国有企业民营化。
这种思想遭到众多人士的批评,因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载体,国有企业需要改良而不是抛弃。
国有经济必须保持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以确保社会主义性质。
对于比例的大小众说纷法,莫衷一是。
还有一些人认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性不在于其占有多少比例,而在于其控制力大小。
然而什么是控制力?没有一定的比例,控制力岂非子虚乌有?至于国有企业应当在哪些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多数学者认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应由国有企业经营。
但究竟什么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理论界定较为困难。
3.谁代表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是否明晰的争论旷日持久。
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明晰的学者争辩说,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全体国民,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
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理所当然由政府行使所有权,并由政府委托企业行使经营权,产权的界定是清楚的。
认为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学者也有他们的说法,国有企业人人有份,但没有人真正对国有企业负责,造成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
4.国有企业最佳的治理结构是什么?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效率最大化要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但从企业制度的变迁中发现,现实中的企业制度不仅没有向“两权”逐步对应的方向发展,反而出现了“两权”逐步偏离的趋势。
关于这方面的学术讨论仍在继续,适于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的出台尚有待时日。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经理的任命如何走向市场化?如何协调“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如何解决董事不“懂”、监事不“监”的弊端?5.怎样矫正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法人股一般都占60%以上,普通公众股的比重一般都低于40%(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第33页)。
由于国有股、法人股基本不能流通,且国有股处于控股地位,强化了国有股代表“用手投票”行使控制权的功能。
中小股东利益既缺乏法律上的保护,也难以在公司决策和运作中得到体现,强化了中小股东“用脚投票”的功能。
中小股东通过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软化,代理成本极高,公司效率低下。
股东所有权控制失衡还会导致“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并促使股票市场畸形发展。
6.为什么要实行“债转股”?“债转股”的目的在于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盘活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达到“双赢”的理想状态。
但“债转股”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真的是“灵丹妙药”吗?真的能达到“双流”的境界吗?因为“债转股”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如何消除这些风险已成当务之急。
7.“抓大放小”缺乏理论根据。
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个“抓大放小”的原则,学界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
然而“抓大放小”的理论根据何在?“抓大”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抓大”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企业,小企业为什么就该“放”呢?“放小”的目的是“放活”还是放弃?如果“放小”能使小企业更好地发展,有什么理由不“放大”呢?若“放小”就是放弃,则明显存在对小企业的歧视。
8.让行业垄断继续吗?垄断者能利用其特殊的垄断地位收取高价,获取垄断利润。
一般来说,垄断价格是边际成本的非递减函数,垄断者总能利用边际定价规则侵占消费者剩余,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垄断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不只是通过垄断定价侵占消费者剩余,还包括其他扭曲,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垄断者的质量供给不足,特别是中国的行政性垄断行业表现得尤为充分。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的影响
我来分析一下:一、先说报酬。
企业给高层股份是最高的物质方面的激励手段。
一旦给了高层股份,会给企业什么影响呢?有了股份,高层也是老板了,有两个影响,一、一旦企业发展大了,肯定会发生股权之争,大家之间会比股份的多少,会恶意收购别人的股份,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企业的经营上。
第二,给了股份,万一到时高层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了,很难让人家退出你的企业。
二、再说控制权。
一旦高层拥有了太多的控制权,也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控制权在手里,老板很难明白高层到底在做什么,很难监督,很可能企业到时跨了老板都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
第二、一旦高层离职时,他会带走大批的精英队伍。
比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因为给了太多控制权给28岁的小伙子,利森。
三、声誉因素。
留人有三个层次,物质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尤其是对于高层,在公司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高度体现,自己的想法能否得到认同和执行排在首位。
影响呢,我举个例子,当年唐骏离开盛大,很大一个原因是唐骏想上马一个新的项目,需要几十亿,陈天桥犹豫,唐感觉自己得不到足够的信任。
通俗说,就是会宠坏一个人,宠坏了一个人,也会宠坏企业。
四、市场竞争因素。
市场竞争因素有个前提假设:就是职业经理人都是有道德,希望向上的。
但现实情况是,职业经理人捞一票就闪人的现象在中国非常严重,所以不能指望市场竞争因素约束高层。
影响呢,呵呵,比如这次你请了一个年薪100万的职业经理人,下次你要再请低于100万的就很难了!因为市场竞争因素会反过来作用于企业!
谈谈当前形式下证券市场对我国经济有那些促进做用
5月间,到2000年7月19日,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和朝阳产业集中,才可获准配股筹资的激励机制,更使市场呈现出了新面貌。
虽然有从境外成熟市场引进吸收的一部分规范制度,但沪深两市14家大部分是由集体、联营,1997年300亿元。
直到2000年取消额度限制,仅上半年就发行新股66只,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1 从“老八股”的成长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在上海悄然萌芽。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始交易,12月29日并正式开业,挂牌交易的仅有8支股票,人称“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挂牌。
沪市8家公司的股本规模小得可怜,也不具有行业和产业的代表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微弱,有的干脆就是“街道企业”.1%。
而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67.73亿元,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获得了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变化。
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时的14家,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家。
其中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长突出,增收额320亿元、各类中介机构、社会舆论。
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自1993年以来。
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3年达到10%(现改为年均6%)以上,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
如果说1992年5月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属于试验阶段的“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其后的飞速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筹资823亿元,给法人配售新股定规立矩。
2000年7月6日,运作规范,决策风险降低。
期间,在“法制,或是名不见经传的“试点”公司。
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证券市场是在一片“姓资姓社”的争论中磕磕碰碰地成长的。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股市的健康发展不仅对国有企业筹资改制、从小到大,在自身规范发展道路上执着地向前走。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股价波动限制的取消,约占总增收额的32、规范”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
追逐高科技股、交易所和证监会等层面组成的监督机制。
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972 56亿元,这比1999年全年的成交额还多一成,日成交量最高达900多亿元,实现了2000年2000点的历史性跨越;来自广大投资者。
首先,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出现重要转折。
从整个经济运行看,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等都需要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证券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承担着如此重大的任务。
我国证券市场正展现一个全新的发展图景。
从具体指标上看,国民经济证券化率从1993年的10 2%上升到目前的51%,国内市场总市值相当于GDP一半左右。
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在不断上升。
其次,证券市场主体正发生质的变化。
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允许保险资金、“三类企业”入市等政策的推动下,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
1997年末,两地市场机构投资者开户数仅占开户总数的0 3%,到200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4 5%。
同时,上市公司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政府大力鼓励企业从事高科技的背景下,大量的上市公司涉足高科技产业,有些甚至完全改变主营业务。
第三,以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为基础的政策创新全面展开。
更为重要的是,在证券市场发生一系列积极变化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出现重要转变。
以新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上新的主导力量。
在它们的带动下,投资者从纯粹的投机转为以成长性为核心的中长期投资,这一转变为推进市场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专业的市场研究,使得证券投资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面对加入WTO的压力,国内投资者开始转变思路,从局部到放眼全局,研究新对策。
这些变化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全面转型期已经到来。
在这个转型期内,在政策态度上表现为坚决支持股市发展;在管理思路上,将更多依靠市场管理市场;在发展环境上,表现为坚持发展不断开放;在投资者结构上,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比例越来越大,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培育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群体;在证券市场的地位上,表现为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各项指标全面提升,并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股票市场尚未成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股票市场处于一种被分割的状态。
目前我国上市的股份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内部职工股、外资股(B股)等五种股权,只有占总股本30%左右的社会公众股和B股可以上市流通,70%左右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没有上市交易,股市变成了单纯筹资的工具;我国的股票又分为A股、B股以及在海外发行上市的H股、N股等,不同类型的股票在不同的、互相封闭的市场上流通。
一个公司可以同时有A股、B股或H股,但一个公司不能同时将全部募集股份在一个市场上上市。
另外,一个公司不能同时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造成市场之间具有有...
什么是期权股啊?
展开全部 一、股票期权制概述 作为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经理股票期权制(Execu-tive Stock Option,简称ESO)逐渐为我国企业界所重视,并已开始付诸实践,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由于股票期权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制度,其实施环境与我国有一定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对股票期权制本身以及在我国的应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本书中,我们将对股票期权制涉及的主要问题作出系统的介绍。
第一篇通过对公司理论和现代公司激励制度的分析,说明经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并对股权激励的各种方式作一对比,为建立我国企业经理股权激励机制提供一个理论解决方式和方法。
第三篇介绍股票期权制的几种设计方案、国外股票期权制的经验,分析我国在实行股票期权制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第四篇是各地实施股票期权制的一些案例。
(一)、什么是股票期权 1.股票期权的各种定义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对经营者进行激励时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
所谓“股票期权”就是由企业赋予经营者一种权利,经营者在规定的年限内可以以某个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
经营者在规定年限内的任何时间,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进企业股票,并在他们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
“股票期权”的最大作用是按企业发展成果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具有“长期性”,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长期化。
期权原属经济学范畴中的一个专用名词。
《经济百科辞典》讲:“期权是一种可在一定日期,按买卖双方所约定的价格,取得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或商品的权利。
”戴维·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辞典》中对期权的定义是:“期权,一种契约,允许另 一当事人,在给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商品或有价证券的契约。
它相当于一种类型的投机,如果价格显著地变动,买进很可能按照充分低于当前交易价格的约定价格购买,如果差价大于期权的成本,他就将受益。
销售契约是出售期权,购买契约是购买期权,而买或卖的契约是双重期权。
这些通常简称为限价卖出和限价买进。
” 对于股票权制,美国企业组织结构专家、布鲁金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玛格丽特·布莱尔女士作过一个生动的解释。
她说:“股票期权制,也可称为股票选择权。
它的基本含义是,用事先议定的某一时期的股票价格,购买未来某一时期的该种股票——通常,这种股票应该是升值的。
举例而言,一位公司经理被公司股东允诺,可以用今年的本公司股票价格(如5美元),购买3年后的股票若干股,那时,每一股股票的价格可能已升至20美元。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企业经营者改善经营、增大盈利产生很大的压力和诱惑,他只有努力创新才能使公司股票大幅度增值,公司产力增强了,而他个人得到的利益也通过股票期权实现了。
”她又说:“据我了解,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美国公司中,一般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在持有现有股份上的数量差异并不是很大,对经营人员的重要激励机制就是在股票期权上。
对主要经营者允诺的股票期权一般数量较大,但亦有明确的股票增值目标。
通常只有达到增值目标才有权利用低价购买,在不到增值目标则失去了这种选择权。
从运作层面上看,股票期权仅仅是一种预期,并不需从企业或经营者“现金支付”。
因此是一种较为方便的激励方式,在美国还有一种现实的考虑:通过期权的安排,可以避免税收上的麻烦。
可见,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
持有这种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时期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Exercise Price)购买本公司股票,这个购买的过程称为行权(Exercise)。
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的现金收益;行权过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
高级管理人员可自行决定在任何时间出售行权所得股票。
综上所述,所谓股票期权,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权,即以一定的当前成本E获得未来某一时间、按某一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权利。
这一权利在未来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从而降低当前直接拥有股票可能造成的市场风险。
股票期到期日的价值为:V=max(S-X,0),其中S为期权到期日的股票市场价格,X为购买期权时的股票协议价格。
买方以成本E购买期权,只有权力而无义务,其潜在的盈利是将无限的亏损有限化,亏损最大不超过期权费E。
2、股票期权制与其他激励机制的区别和联系 当前,人们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混乱,将股票期权制与经营者股权混为一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有经营者持股、期股和股票期权等。
经营者持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持股是指经营者以种种形式持有本企业股票或购买本企业股票的权利;狭义持股是指经营者按照与资产所有者约定的价格出资购买一定数额的本企业股票,并享有股票的一切权利,股票收益可在当年足额兑现的一种激励方式。
下面所讲的经济持股均指狭义持股。
经营者持股的特点:一是经营者要出资购买,出资方式可以是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