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股票有哪些
世界上的贫困地区有哪些?
一) 中国贫困地区的特征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贫困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 自然条件恶劣 导致中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变。
西部干旱少雨,南北气温和温度相差较大,跨越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
近海大陆多台风,内陆多寒潮,西北、华北多沙漠。
南方雨多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
全国灾害气候多,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不断。
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
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透严重;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
大多数地区降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娄不适合生存的环境。
2、 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 --水资源短缺。
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
80年代中期,全国农村有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7%)、1.5亿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8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常年缺水,分布在贫困地区的就有70%。
--电力供应不足。
1992年,全国有195年县的户通电率小于50%,有1389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8%)户通电率低于95%,有28个无电县,有1453个无电乡、63120个无电村、1.2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
28个无电县中,西藏21个、新疆6个、青海1个。
1.2亿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甘宁、豫东皖西、本峡、贵州、滇桂、川青、西藏等。
这些全部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交通不便。
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1/4。
西藏至今还没有铁路,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铁路4.5米,公路170米。
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以上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
3、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与经济落后、增长缓慢相反,中国贫困地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据统计,贵州自1949年至1987年的人口平均增长水平比全国高16.7%。
河北省贫困山区1949年到1988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3%。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加上一些地区近亲结婚和水土条件造成的地方病,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文化教育落后。
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 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
据1997年的统计,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仅达小学文化程度6.12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者比重高达21.9%,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
--卫生保健水平低。
按UNDP1994年统计,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全世界108位。
最能反映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指标,前者全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地区高出20-30倍。
后者中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国家高出20倍以上。
4、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1993年人均仅0.3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
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1997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10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国定贫困县累计财政补贴101亿元,县均1706万元。
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二) 贫困标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
中国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 1、 综合国际和国内最低限度的营养标准,中国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的必须营养标准。
2、 用最低收入农户的食品消费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作为食物贫困线。
3、 假设靠牺牲基本食物需求获得的非食品需求是维持生存和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少的。
并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收入正好等于食品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物支出(包括最低的衣着、住房、燃料、交通等必需的非食品支出费用),作为非食品贫困线。
4、 用食品贫困线(约60%)与非食品贫困线(40%)相加得到贫困人口的扶...
中国目前贫困地区都有那些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省份,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乡镇。
这些贫困人口分布的地区资源匮乏,形成了一个包括北方内陆省份、西北、西南在内的完整区域。
在大多数年份,最贫困人口饱受缺粮、物质极度匮乏、疾病和其他多重困难的困扰。
其中,少数民族、残疾人所占的比重较大。
哪些地方属于贫困地区?苏北属于贫困地区吗
城乡差距,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这些真实地置身于这个差距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关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差别,普通公众大多都能从“二元结构”中多少得到点现实的感受。
但是,查阅各种统计数据,我国城乡差距的巨大,对于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际遇的不同,仍然是如此沉重。
城乡差距问题在解放前就存在。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西方国家的封锁下,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似乎只能是从农业中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
于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
据统计,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在1979年-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的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农民平均每年的总负担高达811亿元。
“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的原因。
而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更进一步成为加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
20多年的改革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许多因素,至今仍然在深深地刺痛着我们,并拖累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全面进步的步伐。
可以说,这是一个几乎困扰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难题。
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呈扩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
1978-1985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86倍。
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
到1994年达到286倍。
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
2004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该报告指出,2001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
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
然而,调查人员认为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
报告指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实物补贴,比如城镇居民很多享受公费医疗,而农村居民却没有这种待遇。
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财政补贴,而农村学校得到的补贴非常少,农民还要集资办学。
城镇居民享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这些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
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农村的基尼系数反而有所下降,然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
据调查,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
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最高的10%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而全国高收入人群收入比例的上升主要来自城镇,而不是农村。
相对于1995年,2002年农村中的高收入人群组在全国总收入中的收入份额有所下降。
落后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明显。
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最高,高达58.3%,而东部地区最低,为37%。
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
该报告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2年,到目前为止,2004年的统计数据我们还没有看到,但在2003年,根据统计局测算的数字,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概是3.23倍,也就是3.23个农民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
教育差距同样触目惊心 收入上的差距,也许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差距。
但是,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差距。
在教育方面,城乡差距同样触目惊心。
今年1月8日,中央党校首次公布了《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调查报告。
该报告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2002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6%和90%。
全国有2598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占总县数的90%。
该调查报告执笔人,中央党校潘云良教授1月11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他们课题组15名成员是带着这令人鼓舞的数字,满怀希望地奔赴全国16个省市进行调查研究。
然而,潘云良说:“我们失望了,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著,更说不上繁荣,反倒可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
中国贫困地区有多少?分别列出来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出现罕见的反弹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日前忧虑地指出,2003年中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
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
从各方面反馈信息看,目前全国扶贫开发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明显趋缓。
“八七”计划期间,平均每年解决6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的头两年平均每年不到200万人,去年甚至出现扶贫开发以来首次反弹。
其中河南、安徽、陕西、黑龙江等省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情况最为突出。
四省返贫人口数量超过了200万人。
二、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拉大。
2003年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收入上限是637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622元。
两者之比为1∶4.12,与1992年的1∶2.45比较,差距进一步扩大。
中国贫困地区的特征与贫困标准 (一) 中国贫困地区的特征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贫困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 、 自然条件恶劣 导致中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变。
西部干旱少雨,南北气温和温度相差较大,跨越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
近海大陆多台风,内陆多寒潮,西北、华北多沙漠。
南方雨多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
全国灾害气候多,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不断。
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
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透严重;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
大多数地区降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娄不适合生存的环境。
2 、 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 -- 水资源短缺。
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
80 年代中期,全国农村有 2.4 亿人(占农村人口的 27% )、 1.5 亿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 8000 多万人、 6000 多万头牲畜常年缺水,分布在贫困地区的就有 70% 。
-- 电力供应不足。
1992 年,全国有 195 年县的户通电率小于 50% ,有 1389 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 58% )户通电率低于 95% ,有 28 个无电县,有 1453 个无电乡、 63120 个无电村、 1.2 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
28 个无电县中,西藏 21 个、新疆 6 个、青海 1 个。
1.2 亿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甘宁、豫东皖西、本峡、贵州、滇桂、川青、西藏等。
这些全部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 交通不便。
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2/3 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 1/4 。
西藏至今还没有铁路,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铁路 4.5 米,公路 170 米。
广大边远贫困山山区,尚有一半至 2/3 以上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
3 、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 与经济落后、增长缓慢相反,中国贫困地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据统计,贵州自 1949 年至 1987 年的人口平均增长水平比全国高 16.7% 。
河北省贫困山区 1949 年到 1988 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 33% 。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加上一些地区近亲结婚和水土条件造成的地方病,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 文化教育落后。
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 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
据 1997 年的统计,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仅达小学文化程度 6.12 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者比重高达 21.9% ,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 1 倍以上。
-- 卫生保健水平低。
按 UNDP1994 年统计,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全世界 108 位。
最能反映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指标,前者全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 6-8 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地区高出 20-30 倍。
后者中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 6-8 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国家高出 20 倍以上。
4 、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1993 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0% ;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 36% ,有效灌溉面积 31% ,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8 个和 20 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 1993 年人均仅 0.36 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4.5% 。
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 " 刀耕火种 " 的古老生产方式。
--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1997 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 105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有哪些贫困地区出产什么中药材?
甘肃陇西中药材市场简介陇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
这里盛产313种中药材,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以陇西为中心的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白条党参的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2008年集散各类中药材600多个品种20多万吨,成交额达13亿元。
作为西北最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的陇西,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把陇西建成汇集中药材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和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
陇西中药材商贸市场首阳市场中药材交易占地68亩,建筑面积2122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党参、黄芪集散交易市场,有党参、黄芪“晴雨表”之称。
文峰中药材交易市场占202亩,有两层营业楼31幢,经营铺面550间,两个交易大厅交易功能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
全国唯一的中药材专业种苗市场——首阳“西部中药材种苗市场”已建成运营,吸引了来自四川、广东、广西、湖北、福建、安徽等省区的2000多名客商常驻市场经销药材。
两大市场年集散各类中药材600个品种15万吨,成交量7万吨,成交额5亿元。
经营水平逐步提高。
县内有经销企业218户,其中百万元以上的12户,50万元以上的78户,20万元以上的128户,贩运人员一万多人。
请问现在贫困地区生活中的困难有哪些?请依次列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
1. 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经测算,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为206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
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
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
虽然这一标准与国际上通用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支出贫困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是确定扶贫标准已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接近国际标准方向转变。
2.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中国现有绝对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区、降水量小的地区和其他承载力有限的地区。
除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西部地区外,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县和山区乡镇。
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困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山区(ICI MOD 1994,MFO 1995,H an 1998,Wang 1998),而且中国的扶贫项目长期以来一直以山区为重点。
3. 中国贫困地区生活怎么样?中国贫困 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自然条件恶劣。
(2)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
(3)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4)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