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涨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998年升值的股票有哪些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

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指数涨幅 沪 指:386.85-1558.95点 涨幅: 301% 深成指:1529.21-3422.22点 涨幅: 123.8% > 行情特点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

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指数涨幅 沪 指: 325.89-1052.94点 涨幅: 224.4% 深成指: 944.02-2162.75点 涨幅: 129.1% > 行情特点 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

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指数涨幅 沪 指:582.89-926.41点 涨幅: 60.5% 深成指: 1042.71-1473.29点 涨幅: 42.7% > 行情特点 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

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指数涨幅 沪 指:512.03-1510.18点 涨幅: 194.5% 深成指:924.33-6103.62点 涨幅: 560.3% > 行情特点 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

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指数涨幅 沪 指:1047.83-2245.44点 涨幅: 114.3% 深成指:2521.08-5091.46点 涨幅: 102% > 行情特点 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

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指数涨幅 沪 指:998.23-6124.04点 涨幅: 513.5% 深成指:2590.53-19600.03点 涨幅: 656.6% > 行情特点 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

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指数涨幅 沪 指:1664.93-3478.01点 涨幅: 108.9% 深成指:5577.23-13943.44点 涨幅: 150% > 行情特点 件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

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

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指数跌幅 沪 指: 1429(1992.5.25)–386(1992.11.17) 跌幅: 73% 深成指: 2918 – 1529 跌幅: 40% > 行情特点 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

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指数跌幅 沪 指: 1558 (1993.2.16) – 325 (1994.7.29) 跌幅: 79% 深成指: 3422 – 944 跌幅: 69% > 行情特点 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

股票大涨是哪年了??

股票大涨是2005年到2007年。

是超级大牛市。

指数从997点上涨到6124点。

牛市简介: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股票市场上买入者多于卖出者,股市行情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

基本特征: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1998年上市的股票与2008年上市的股票,它们的市净率的参考值是一...

内因: 股权分置改革顺利结束了中国股市二元股权结构,步入全流通时代! 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平稳增长! 以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主导股市新的领跑者! 外因: 2005年亚洲其他地区新兴市场股市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如日本,香港,韩国,印度,新加坡),中国股市多年熊市导致价值严重被低估! 房市债市等其他投资领域陷入调整,收益降低,投资渠道狭窄! 居民存款持续增长,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剩(俗话说就是钱实在太多了)!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使已人民币为标价的资产价值提升(如银行,地产等) 其他因素还有很多但主要的就是以上这些内外因素综合导致的!

2007年股市大涨,20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展开全部 应该是06.07年股市大涨,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股市,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

不断的有人出高价买股,这样才会一路上涨,水涨船高,所以需要大量资金来运作。

接着我们看时间+事件。

0607的牛市我们称为998牛市,产生牛市前的最低点是998。

有人说破1000产生了牛市,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05年以前那那波大熊市是因为宣布国有股减持造成的,大家蜂拥而逃。

而到了05年大概5月份的时候吧,国家出了一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其中包含了社保基金,随后用了1年时间的准备,准备了什么?其实就是在建仓。

为什么要买足,因为要股改,股权分置改革。

这一行为成为了导火索,快速引发了行情,然后在资金不停的追捧下,造成2年的牛市。

在股改信息发出以后,同意QFII进入中国股市。

很多人以为让外国人抄了中国的底,其实错了,QFII从审批到购买股票需要很长的时候,等他们进场的时候早就是牛市了,谁抄底了?很明确社保基金。

其实这轮牛市到07年的5月30日就差不多结束了。

在530之前~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国家开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以调整意味着整个市场将要开始缺钱,逐步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总量。

而530是熊市导火索,明确的信号。

为什么530以后大盘还在涨?因为要撤庄。

因为庄家还没有完全退出,包括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是在530附近开始减仓的。

530以后出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28现象以及市盈率,为什么?1拉起大盘股票,造成盘面很好的假象,小盘股开始撤资。

2讲市盈率让大家购买大盘股,那个时候市盈率大盘股很低。

所以散户都在那个时候被忽悠进去,然后深套。

随着准备金率的进一步跳空,市场资金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接着就开始大跌。

还有很多细节信息,有机会可以一起探讨。

其实炒股不难的。

呵呵...

股票下午大涨好还是上午大涨好?

中期趋势技术指标MACD,该技术指标设置的常规参数为12和26,这个指标是判断股票能否进入大幅拉升的重要指标。

通过技术指标MACD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进入大幅拉升的股票,技术指标MACD都必须进入强势区、即“0轴 ,前期ST板块的月K线均在进入强势区、即“0轴 后才进行大幅拉升。

我们要介入一只股票,要在月、周、日组合判断底部条件符合后,再看技术指标MACD是否进入强势区,待技术指标MACD进入强势区后再介入该股票。

1、成交量的意义 第一,说明个股的活跃程度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

个股的运动一般都经历盘旋———活跃———上升———盘旋的循环过程,作为股价运动的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股性被激活阶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跃的过程。

当一只个股处于底部蛰伏期时,其市场表现不活跃,该阶段的成交量低迷。

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获利盘与解套盘的增多,多空分歧加大,相应地,股价的进一步上升需要有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跃的成交量正是对该现象的客观反映。

多空双方对股价的认可程度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

理论上,多空双方对股价分歧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在盘整区域的箱体顶部,从股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箱体顶部附近的放量也确实对股价的突破有一定参考意义。

第二,成交量的活跃还与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有关,表明市场的内在强度。

换手率越高,参与的投资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胜利使市场产生一边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这种合力足以使市场产生巨大的波澜。

如福建双菱99年12月中旬在箱体盘整结束期,周换手率高达38%,其后爆发力度之强,市场有目共睹。

相对地,一段时间的换手率比一周换手率具有更大的操作意义。

由于拉高建仓方式已随市场的发展逐步淘汰,一段时间的换手率更能反映主力的动向。

统计结果显示,96年活跃个股的近二月累积换手率可达到130%,而目前一只个股如能达到90%的换手率就可说是非常活跃了。

个股的活跃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这对于我们今后判断市场的活跃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统计结果表明,当一段时间的累计换手率达到40%以上时,个股进入突破前的临界状态,这为我们把握入市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早期信号。

我们注意到,主力资金介入个股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一特性使主力不可能在控盘后仍维护长时间的低位盘整,而累计换手率正是对该状况所作的较好描述,它能估计市场是否进入临界状态。

如马钢股份,2000年3月16日单日放量,当日换手率高达21%,当周换手率达到38%,近二月换手率则达到近年少见的98%,在短短的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换手率发生在一个不为市场所追捧的个股上,除了表明有大资金在默默建仓外,还能说明什么?同时,观察该股的周K线图可发现,该股有明显的放量的过程,在周线图上,成交量呈现稳定的推进态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位盘整后,突破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放量前的成交量走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对于马钢股份在放量前出现的一段温和放量过程,天津港1998年10月初虽然也出现单日换手率达到15.6%阶段性天量的情况,但由于该股的放量前缺少一个温和的过程,(事实上,该股在放量前,成交量一直呈现一种萎缩的特点,)使该股走势存在极大的对倒嫌疑。

第三,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进入该股中的主力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主力的实力如何,有助于对主力控盘程度的判断。

这事实上是从成交量的角度对股价的盘整作补充描述。

一般,新主力介入时,由于介入控盘过程较长,成交量会相对活跃,而一旦进入控盘阶段后,主力又难以容忍其它投资者跟庄,不会长时间在其成本区域附近徘徊,会迅速拉高,这就会产生第一波的上升行情,即性质上为脱离成本区的行情。

期间最主要特征是距离长期底部区域不远,即前面所论述的低位盘整。

而一旦脱离成本区域后,股价还会产生中级调整,这时调整可能以横盘为主,而最终的结果是在经过中级盘整后,股价继续向上,即整体走势呈现之字形形态,或者说,波浪理论中的主升浪阶段就是该阶段的真实反映。

需要指出的是,与底部区域的盘整相比较,脱离成本区域后的盘整阶段成交量会相对较小,但也满足我们所定义的盘整,这种盘整一般属于老主力所为,其后股价的上升空间则取决于第一波行情上升的力度等因素。

第四,由于个股的流通盘、总股本都不相同,为便于考察,用换手率指标可对个股的活跃程度作出比较,需要指出的是,个股单日换手率意义不如一段时间累计换手的参考价值大。

当周放量是个股启动的信号,如马钢股份在3月17日当周换手率达到38%,前一周换手率12.8%,当周成交量是前一周成交量的3倍,可谓急剧放量,而该股自2月份以来就一直以温和放量的形式盘整,放量不涨是盘整阶段的主要特征,一旦进入放量拉出中阳线以上的K线时,大黑马的条件已经基本孕育成熟。

2、K线组合 当一个个股满足了时间、空间、能量条件时,表明市场已经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而K线图能为我们指出这种平衡倾向于多空双方中的哪一方,点明突破方向。

一只大牛股在其诞生之初,其各方面的走势必...

07年有色金属股票为什么大涨

展开全部 中国股市是一个相对不理性的市场,06年有色股票大涨,主要是当时大势比较好,而且由于06年有色金属价格大涨,使得06年有色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07年股市上扬,有色板块的分红很可观,有使得基金游资有了炒作的主题,使得07年大涨特涨.楼主注意,股市上涨下跌,心理学很重要,博弈也很重要.有时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时候,不妨试试从公众心理学角度去理解,不要盲从一些所谓专家....

9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