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单价排名
中国现在上市银行的股价排名是怎么样的?
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有哪些呢?
No.10 银子铺 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入选理由:线下8年经验 近期兴起的线上新锐配资平台,银子铺的创始人吴松平曾经是浙江义乌一带最大的线下配资公司的创始人,在线下已有每月近10亿左右的资金规模流转。
吴松平在线下有8年配资经验,本人曾表态没有亏过一分钱。
No.9 寻钱网 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入选理由:获得浙商创投投资 寻钱网是浙江温州最大的股票配资平台之一,2009年开始从事线下配资业务,线上配资平台寻钱网2014年8月上线。
2014年年底获得浙江创投与丰厚资本千万级的A轮融资,目前拥有注册用户数千名。
No.8 淘银网 模式:纯线上 入选理由:创始人四大背景,完成A轮融资 除了米牛之外,淘银网是国内为数不多获得A轮融资的配资平台,2014年年底由曾在德勤和安永有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彭涛创立。
2015年3月,淘银网线上配资突破一亿元,同时获得至和资本的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No.7 658金融网 模式:纯线上 入选理由:首家上市公司参股平台 658金融网2013年底起步于浙江金华,创始人汪益曾任职建设银行金华分行,上线半年投资额即突破1亿,至今为止累计投资金额突破22亿。
2015年3月,上市公司天沃科技战略投资658金融网,后者由此成为国内首家由上市公司参股控股的股票配资平台。
No.6 赢在投资 模式:纯线上 入选理由:线上配资标杆企业 赢在投资是国内最早的线上股票配资平台之一,没有开设线下渠道,纯靠线上流量最大。
2013年成立于杭州,目前累计配资65亿,月均股票交易量150亿。
赢在投资被业内视为互联网股票配资的起点之一,很多如今线下的配资平台转战线上最初都是收到了赢在投资的启发。
No.5 宏悦投资 模式:纯线下 入选理由:浙江最早的配资公司 宏悦投资起步于地产,后相继涉足矿业,宾馆,物流等行业,2009年开始从事股票配资,是浙江一代最早开始从事配资业务的公司,每个月经手资金数十亿,线下运营,在丽水、温州、云南、宁波、合肥等地开设了十几家分公司。
公司创始人柳新华为庆元商会执行会长,庆元县人大代表。
No.4 金斧子 模式:纯线上 入选理由:国内最大线上平台之一 金斧子最早是几个创始人联手打造的一个理财问答社区,经过数年的积累拥有了庞大的问答数据积淀,而在众多互联网业态模型里面,问答是最吸流量的模式。
据传依靠早年沉淀下来的海量问答数据,金斧子每天能从网上吸到50万UV的免费自然流量。
之后金斧子相继推出股票配资,银行票据理财,公墓私募基金代销,资产管理等业务,依靠海量用户迅速做大,2014年初获得红杉资本千万美元A轮投资,当年完成理财产品销售百亿规模。
No.3 米牛网 模式:纯线上 入选理由:目前A轮估值最高 如今国内股票配资公司80%使用的都是恒生电子开发的HOMS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说是股票配资的技术核心所在。
而米牛的创始人柳阳则曾是开发了HOMS系统的恒生电子的17个联合创始人之一。
除了恒生电子的背景之外,米牛网背后还有原华为技术COO洪天峰、阿里巴巴创始人吴泳铭、快的打车天使投资人李治国、福地创业园董事长陈峰、乐港科技CEO陈博、恒生电子副总裁官晓岚等杭城科技界大佬参股,可以说是如今市面上大佬站台最多的配资平台。
米牛在2015年3月宣布获得华映资本825基金领投的总金额4980万元的投资,可以说是配资圈内第一家公开千万级融资的专业配资平台。
No.2 天臣投资 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入选理由:行业3大巨头 天臣投资2010年创立于浙江浦江,是浙江发展最为迅猛的配资公司,每个月经手资金几十亿规模,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地拥有直营的分公司四十家,于2014年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完成挂牌。
除了配资业务之外,天臣投资还拥有天臣农庄、速马广告、思创工场、吉润石化等旗下业务。
2014年,天臣投资旗下的线上配资平台756金融网上线,累计完成投资额近2亿。
No.1 浙嘉投资 模式:纯线下 入选理由:圈内公认最大的配资平台 浙嘉投资是如今圈内公认,全国最大的配资公司,创始人孙明健,每个月配出资金过百亿,纯线下运营,未设立线上平台,旗下还有庸恳基金和青岛商品交易所两大业务。
浙嘉投资1993年创立于浙江台州,2012年迁至上海浦东陆家嘴一代,目前已经在台州,三门,仙居,绍兴,杭州等地设立了十一家分公司,预计2016年之后要在全国开设80家分公司。
【历年a股分红排名】想知道自中国股市开市以来分红最多的股票排名....
看看中集的 分红年度 │ 分红方案说明 │每股收│ 重点提示 │ │益(元)│ ─────┼──────────────┼───┼──────────── 2007-06-30│不分配不转增。
│0.500 │预案 │ │ │公布日期 :2007-08-18 ─────┼──────────────┼───┼──────────── 2006-12-31│以总股本2218663376股为基数,│1.250 │公布日期 :2007-05-25 │向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4.30元( │ │股权登记日:2007-5-31 │含税)(税后3.870元)转增2股 │ │除权除息日:2007-6-1 │ │ │股息到帐日:2007-6-1 │ │ │转增股上市:2007-6-1 ─────┼──────────────┼───┼──────────── 2006-06-30│不分配不转增。
│0.609 │公布日期 :2006-08-08 ─────┼──────────────┼───┼──────────── 2005-12-31│以总股本2016966706股为基数,│1.320 │公布日期 :2006-07-13 │向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3.80元( │ │股权登记日:2006-7-19 │含税)(税后3.420元)转增1股 │ │除权除息日:2006-7-20 │ │ │股息到帐日:2006-7-20 │ │ │转增股上市:2006-7-25 ─────┼──────────────┼───┼──────────── 2005-06-30│不分配不转增。
│1.017 │公布日期 :2005-08-18 ─────┼──────────────┼───┼──────────── 2004-12-31│以总股本1008483353股为基数,│2.370 │公布日期 :2005-04-18 │向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5.00元( │ │股权登记日:2005-4-22 │含税)(税后4.000元)转增10股 │ │除权除息日:2005-4-25 │ │ │股息到帐日:2005-4-25 │ │ │转增股上市:2005-4-25 ─────┼──────────────┼───┼──────────── 2004-06-30│不分配不转增。
│0.926 │公布日期 :2004-08-12 ─────┼──────────────┼───┼──────────── 2003-12-31│以总股本630302096股为基数, │1.080 │公布日期 :2004-05-26 │向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3.80元( │ │股权登记日:2004-6-2 │含税)(税后3.040元)转增6股 │ │除权除息日:2004-6-3 │ │ │股息到帐日:2004-6-3 │ │ │转增股上市:2004-6-3 ─────┼──────────────┼───┼──────────── 2003-06-30│不分配不转增。
│0.660 │公布日期 :2003-08-16 ─────┼──────────────┼───┼──────────── 2002-12-31│不分配不转增。
│0.911 │公布日期 :2003-06-07 ─────┼──────────────┼───┼──────────── 2001-12-31│以总股本340201398股为基数, │1.596 │公布日期 :2002-06-05 │向登记在册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 │股权登记日:2002-6-12 │5.00元(含税)(税后3.000元)送5│ │除权除息日:2002-6-13 │股 │ │股息到帐日:2002-6-13 │ │ │红股上市日:2002-6-13 ─────┼──────────────┼───┼──────────── 2001-06-30│不分配不转增。
│0.996 │公布日期 :2001-08-04 ─────┼──────────────┼───┼──────────── 2000-12-31│10派人民币2.00元(含税) │1.358 │公布日期 :2001-07-12 │ │ │股权登记日:2001-7-18 │ │ │除权除息日:2001-7-19 │ │ │股息到帐日:2001-7-20 ─────┼──────────────┼───┼──────────── 2000-06-30│不分配不转增. │0.606 │公布日期 :2000-08-19 ─────┼──────────────┼───┼──────────── 1999-12-31│10派人民币2.00元(含税) │0.757 │公布日期 :2000-07-13 │ │ │股权登记日:2000-7-19 │ │ │除权除息日:2000-7-20 ─────┼──────────────┼───┼──────────── 1999-06-30│不分配不转增. │0.414 │公布日期 :1999-08-28 ─────┼──────────────┼───┼──────────── 1998-12-31│10派人民币2.00元(含税) │0.722 │公布日期 :1999-07-22 │ │ │股权登记日:1999-7-29 │ │ │除权除息日:1999-7-30 ─────┼──────────────┼───┼──────────── 1998-06-30│不分配不转增. │0.411 │公布日期 :1998-08-20 ─────┼──────────────┼───┼──────────── 1997-12-31│以总股本309274000股为基数, │0.630 │公布日期 :1998-06-23 │向全体股东10派人民币3.00元( │ │股权登记日:1998-6-29 │含税)送1股 │ │除权除息日:1998-6-30 │ │ │红股上市日:1998-7-2 ─────┼──────────────┼───┼──────────── 1996-12-31│以总股本200980000股为基数, │0.904 ...
股价相对强度排名股票的价格相对强度排名
“2016年中国报价改变全体局势好于上一年,首要表现是CPI涨幅略有扩展、PPI降幅有所减小、通缩压力减轻。
可是报价降低的累计起伏仍在增加,报价降低的产品规模仍在拓宽,报价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动摇加大。
” 分项来看,2016年中国消费者报价同比升幅也许稍微进步,有些源于生活必需品报价刚性上涨,有些由于政府方针严格控制产能过剩。
PPI则将坚持显着降低走势,降幅将有所减小,通缩压力也将缓解。
房地产报价则会全体上涨,不一样城市走势会持续分化。
将来资金报价仍将降低趋势,源于实体经济对钱银信贷资金的需要降低、钱银供给增加相对较快、以及工业品出厂报价持续降低。
农产品报价涨幅将持续缩小,极少数农产品报价会出现较大起伏的上涨,大多数农产品报价上涨乏力。
劳动力报价涨幅则将会趋缓。
2016年人民币也许会小幅价值降低,汇率动摇有所加大,人民币汇率动摇受到全球经济增速疲软,美元增值预期以及中国对外贸易降低等要素的影响。
2017房地产走势一片大好,等着降价买房的还是趁早别做这个打算了,就算会跌也绝不会在2017年发生。
趁着现在房价持稳,有想法入手的还是早入手比较好。
求全国证券公司实力排行,谢谢
展开全部您好全国的证券其实差不多,比较大型的是国泰君安,其次就是银河证券、华夏证券等。
你所说的“单位产品单价”(没有这种叫法)就是清单里的“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吧,因为建筑工程里最小的单位就是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指一个计量单位里所含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的合计。
...
中国房价会如何变化?
我们国家的住建委对新入市的期房改成的现房销售进行了限价的情况。
每平米的单价不得超过5万元,同时,我们国家的未来自住房都只针对无房的家庭进行销售,并且不允许三年内有房屋转出记录的家庭申请购买。
我们国家应该加大保障房的供应、新房的限价、严格的控制投机性购房等一系列政策都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必须要完成2017年底的任务,确保新房的房价明年环比不增长的目标。
一定要保障无房的家庭能够通过保障房还有自住房来解决居有的问题,还可以通过降低购房的杠杆比例来大幅度地限制投机性购房的需求。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国家提出了最新的特色小镇计划,并且给予了相关政策的支持。
土地的供给也在不断地收缩,像万科、碧桂园等众多的房企不得不转型,它们也开始加入了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很多房企在开发特色小镇时,一般会定位为生态旅游,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卫星城有较大的差距。
很多城市的销售主力已经开始由新房市场转向了二手房的市场。
我们国家的住房市场,每年的二手房地销售量均超越了新房的销售量,尤其是在房价高涨的年份,二手房的销售量更是显著地超过了其他房屋的销售量。
很多大城市的城区已经基本上停止了供地,新房一般建立在郊区,很多城内的新房也一般是“天价房”,和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看,控制楼市的虚火最根本的还在于控制二手房的投机性需求。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信贷政策、市场综合利率水平还有市民的购买力情况。
放眼全国,在信贷政策的收紧以及市场利率的提升影响下,去年很多房地产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情况,曾经非常耀眼的楼市,房价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部分投资型购房的大户正在逐步抛售房产。
在“317”一系列新政策的影响下,短期的市场会快速地冷却。
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化、以及常住人口的不增长甚至下降,我们国家的房价应该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如果想要购买房屋的话,可以抓紧时间出手。
关于股票指数的问题。
什么是股票指数 一、指数的定义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
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
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
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
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
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
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 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
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
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
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二、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
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
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
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
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
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
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
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
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
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
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
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
上证指数的计算及权重股所占的比例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
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
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一) 计算公式 1.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基建指数等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 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30,40,50,60,70,80,100 3.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Σ(股价*发行股数)。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4.上证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 1000 其中,总市值= Σ(市价*发行份额)。
5.上证国债指数以样该国债在证券交易所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国债的总市值+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 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该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6.上证企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以样该企业债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企业债的总市值+ 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 Σ(全价*发行量),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该企业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7.上证公司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8.上证分离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 Σ(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大约2秒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每大约6秒实时向外发布。
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指数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