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涨跌的钱哪里去了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展开全部 以一卖烧饼的故事 来描述股市 有一个故事,来看看能不能解答你的疑问。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
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
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
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
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
(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
(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
(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
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股票下跌了,哪钱到哪里去了?
股票下跌,钱被前期上涨时的股民赚走了, 还有一些是被政府、券商赚走了。
简介:股市,一般都是指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股民寄希望买到股票后价格上涨再卖出套利,很少有人考虑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的盈利能力才是股票的价值之所在。
炒股实际上并非“零和游戏”,而是“负和游戏”,如果把股市封闭起来,炒股的资金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因为股市里有政府和券商参与,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政府和券商要向股民收缴各种税费。
沪市和深市两市每天都较大,炒股成本大致是交易金额的0.4%,也就是说,股民每天要拿出几亿、几十亿元给政府和券商。
股票交易量大意味着炒股亏钱的股民为多数。
买股票的钱去哪了
公司发行股票时,钱到了公司手里,然后股票在股票市场的交易,钱是在买卖双方之间运动,买者将钱给了卖者,并没有给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主要影响公司下次的筹集资金,影响公司形象,若跌到面值以下,还会被折牌,彻底失去筹资的功能.还有就是,一部分钱交易时候作为税收给了国家和证券公司。
买股票亏的钱,到了另一部分赚钱的人的口袋里面,总体并没有亏损,这是零和游戏。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
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股票跌了,损失的钱哪里去了??
蒸发啦,并不是谁赚多少谁就赔多少,可能赔的会多的多,就像买东西一个样子,现在的市场价格高于了你的买入价格,所以你就亏了,可以看一下下边这个小比喻,很形象的说明了谁赚谁亏: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
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
。
。
。
。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
。
。
。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
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
。
。
。
。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
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
。
。
。
。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
。
。
。
。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
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
(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
(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
(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
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有暴跌之后钱去哪里了?
1、截止到2015年8月28日,对于中国股市连日大跌,业内分析主要有五大利空因素:①央行降息预期落空,上周散户开户数环比大降30%,增量资金放缓让股指做多动能减弱。
②证监会周三核发新一轮28家IPO批文,新股发行速度不减重挫股指,市场预测冻资或1.4万亿元。
③技术周四各大股指大阴包阳,典型空头反扑形态。
④两融余额三连降缩水逾600亿元,降杠杆效应初现打压股指下行。
⑤虽然部分与HOMS相关配资账户受开户券商清理,但仍有人工盯盘、信用或抵押类贷款等五类场外融资在开展,这类资金清理将给大盘带来重压。
2、股市暴跌后,钱一般被大庄家、主力、外国投资者等大资金热钱拿走了。
股市并不产生价值,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赔钱。
因此,股票交易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游戏而已。
就是把下跌人的钱送给上涨时人的口袋中。
股市跌惨了,存到股市里的钱哪去了?
从宏观看,股市是个零和游戏。
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
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么涨跌呢。
股票的价格是通过交易活动确定的。
在一个价位只要发生了交易,这个价位就被确定为所有股票的价格。
问题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额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说,确定价格的行为只需要极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价格跑过来交易一遍。
这就造成一种错觉:涨的时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应的资金在那里“站岗”等着;而跌的时候股票市值减少了,相应的“站岗”的资金也减少了。
人们都懂得减法怎么回事,问题是减法做完之后,一部分资金不见了。
于是我们就会一头雾水。
其实是我们的逻辑犯了错误。
市值的确定只是经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实际上,这时完成的根本不是整个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个认可--所有股票对这次交易的认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总市值的交易却尚未发生。
在真正的交易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值只是一种假设。
而作出这个假设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现在引入了假设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设是需要成本的。
这个成本可是真金白银,所以,社会总资金要分出一部分实量到股市来参加市值假设的活动。
这个活动进行的时候,理论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认某种已经被认可的价格。
这样就有了一种供需关系,股票代表供给方,资金代表需求方。
当社会资金流入股市增大时,强烈的需求刺激股票价格上涨。
反过来,资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会,需求减少,股票价格下跌。
当参加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进出平衡,供需关系也趋于平衡时,股市牛皮。
由此看来,所有的股票价格涨涨跌跌,都与真金白银的资金进出股市有关,资金多时股票涨,资金少时股票跌。
但是这些资金,1、它与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值”,因为股市永远不发生总市值的交易;2、它不创造市值,它只参加市值的假设,换句话说,它只发现市值;3、它是社会总资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参与社会总资金的增加和减少。
在这里,社会总资金是一个常量,不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股市市值的变化不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变化,能够引起社会总资金变化的是社会的生产活动,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设活动。
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这个推论过程简化甚至排除了许许多多的细节。
有人会问,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下跌最多时近60%,一个调查显示多达90%以上的散户赔钱!这些赔了的钱谁拿去了?面对这个悲惨的事实,推理是苍白无力的。
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发现解决途径。
那么我们的钱呢?还找得到吗?一种解释是,它们退出了股市。
去了哪里就不好说了,去往很多领域。
还有一部分尚未实现,是为浮亏。
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钱又回到股市,这部分浮动亏损还可以改变亏损状态。
退出资金又回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经实现了的亏损只是改变了资金的所有者,而财富本身还在,还会有一部分财富再次成为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
股市就是这样一个零和游戏。
以上试图说明的是市值与资金、市值与财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告诉我们,股市财富不等于真正财富,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虚拟财富。
还要说明的是,这个虚拟财富的大小是瞬间变动的,变动的程度、范围、方向有相当的不可捉摸性。
说不可捉摸性不是说其不可知,而是极言其复杂,影响变动的因素极多,甚至一场风都可以对其产生扰动。
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种实在影响外,有一种非实在的影响,它对虚拟财富变动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可观,它就是心理因素。
因为虚拟财富实质上是一种假设,只有人才会作出假设。
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如果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机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国玩。
股票的涨跌受到什么影响
从宏观上讲股票涨跌因素影响如下1、全球经济环境好坏,如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状况,如国内企业的盈利状况。
3、政策的扶持趋势,货币等政策性因素。
从微观上来讲股票涨跌因素影响如下1、股票的价格与价值,价格低价值高股价趋势向上。
2、市场因素,供求关系,供大于求,股价趋势向下。
3、上市公司的管理,营运、管理、财务、现金流、销售业绩、货款回收等基本面状况会影响股票的涨跌。
4、市场人气、情绪指数、投机炒作氛围等也会对股票的涨跌形成短期趋势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
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请问股票里的钱去了哪里了?
1、股票和生产经营是一样的,有企业盈利就有企业亏损,那么股票有人亏损,当然就有人盈利。
2、股票是零和游戏,所有参入股市人的资金都在股市不断流动。
买进股票时是有一个成本价的,当股价持续下跌,你就发生了亏损,这些亏损的钱当时是流进了盈利者的口袋。
3、我想你所迷惑的是无法理解股市的虚拟性。
其实新股发行时的申购资金已经被上市公司拿走,在股市流通的股票实际是代表的虚拟资本金。
我们买进股票时虽用的是真金白银,但是你必须从整个股市考虑问题,你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亏损的钱流进了盈利者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