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上海市股票市场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990年上海市股票市场

1990年上海上市的10支股票

展开全部 中国股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

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

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

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

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由于股价在开始两年涨幅过度,伴随着股票的扩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价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以后,股价就停步不前,沪深股市就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

1993年沪深股市收盘指数分别为833点和238点,1994年收盘指数分别为647和140点,1995年的收盘指数分别为555点和113点。

根据国外股票指数的上涨速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股市这种调整估计还要相当时日。

如国家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上证综合指数若要在1000点站稳,大概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9.2 股票供不应求 我国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资金额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现出明显的股票供不应求局面,据初步统计,到1996年10月底,沪深股市登记在册的股民约有1800万,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流通股规模约为300亿股,平均每个股民拥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

据初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不到0.30元,平摊下来,股民人均收益最多只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资金2 元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计交易税、费)只有2.5%,只相当于活期储蓄利率。

而由于股民在股市中频繁交易,其上缴的手续费及交易税之总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之和还要多。

9.3 股市交投过旺 由于我国股民投机性较强,其入市的动机主要是以搏差价为主,所以许多股民以炒股票为业。

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买进杀出,追涨杀跌之风盛行,股市的交投极其活跃。

如国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换手率不到40%,而我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却超过600%,是国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过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如美国纽约股市从开办到现在的200年间,日涨跌幅度超过3%的只有10次,而沪深股市涨跌幅超过3%的时间却要占整个交易日的20%以上。

交投过旺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达1.3万亿,股民上交的交易税、手续费近200亿,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估计只有近100亿。

收入与支出相比,支出多100亿,这样就使整个股民成为亏损一族。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展开全部 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至今,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是辉煌的改革成果。

当前无论是市场的组织结构,还是交易清算系统的效率,甚至包括市场的规模,同不少西方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差距。

然而,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从“姓社、姓资”的长期争论,到邓小平的“坚决试,不行可以关”的英明决策;从股份制改革的争论,到开放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并直到目前基本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成长历程,经历了多变的政策选择。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是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逐渐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发育的特殊历史背景 中国的股票市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

通俗的讲,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是遵循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自然生成的“天然产品”。

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则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探讨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土壤里,在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又要考虑中国国情、遵循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催生的“人工产品”。

这就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的历史,不能不首先搞清楚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发育的特殊历史背景。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需要,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逐步从独资、合伙发展到股份公司,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建立在股份制度自然演化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也必然表现为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成长历程。

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产物。

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存在对公有制形式的片面理解,单纯强调发展国有经济。

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大工业企业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化分配制度,采取政府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与此相适应,中国改革前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几乎是单一的国家所有、国有独资的形式。

经过解放初期对独资、合伙甚至是股份制的旧官僚企业、民族资本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解放后30多年的国家投资、国家重建,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庞大的国有企业体系。

并在这种以国家独资为资本组织形式的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与之对应的社会分配机制、储蓄和投资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日趋突出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有企业因传统的计划运行机制的弊端和自身的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面临着经营困难、亏损面增大、负债率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另一方面,在金融领域,因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体制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国家银行独自承受的金融风险日渐增大,其他国家不时爆发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也一再为中国敲响警钟。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国有企业领域先后推行放权让利、租赁制、承包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在国有银行领域,先后推行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对国有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等多种尝试。

但是这些改革效果都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经济特区先行尝试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随后,在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广下,股份制改革被推到了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台,股票市场成为令国人关注的焦点。

可以说,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出现改革热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诞生后,才进一步引发起来的。

在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在巨大投资利益的诱惑下,广大投资者蜂拥入市,热情参与。

改制后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亦体验到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利益,地方政府和企业发现进行股份制改造是一条迅速获取大笔资金并借此使企业迅速摆脱困境的捷径,于是也倾注出巨大的热情。

虽然,由股票市场热推动起来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带有很大的、甚至不正常的利益驱动因素,但其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巨大魅力,却促使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引入股份制的可行性有了更为统一的认识。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充分表明时至1997年,对于大力推行股份制、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得到了包括中央领导高层在内的上下各界人士的一致认识和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政策基调,已经从“坚决试”转变为“大力发展”。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 纵观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都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

股票市场具有阶...

股票到中国多少年了?

展开全部 “坚决地试”中国股市发轫之端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综述 1990年12月19日,位于上海浦江饭店的远东最大玻璃天棚舞厅经过4个月的装修,变更为证券交易大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此开张。

从1990年市值几十亿到今年3月突破5万亿,从几十家上市公司发展到今年7月的1367家,中国证券市场迅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中国资本市场能迎来今日的姹紫嫣红,其发轫始于小平同志南巡时一场中国股市可“坚决地试”的讲话。

那种“不争论,大胆试”的务实态度让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中国新生证券市场起死回生。

在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建构了中国股市基本的发展框架,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启动,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之诞生。

在“坚决地试”的鼓舞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迎来了雨后春笋般的大发展。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年轻,又处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中,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包装上市、内幕交易、虚假信息、做庄操纵等有损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屡禁不止。

在这种情势下,2001年,有人提出了将资本市场“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等论调。

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创新,依法治市指导思想仍在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了各证券媒体、专家学者、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九条意见》,正本清源,再一次统一了资本市场各方的思想认识,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实现再一次跨越。

近日业间传出消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某外资投行有望“提前”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酝酿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运筹,终于导出一个引入外资市场化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创举,中国证券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即将来临。

“大胆地闯、坚决地试”,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中仍将熠熠生辉。

见证 浦江饭店上海证交所“摇篮”浦江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路,原名理查饭店,由英国人于1846年创建,目前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2月19日至1997年12月18日,这里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驻地,见证了上海证券市场从出生到发展的过程。

8月4日,记者来到浦江饭店,烈日曝晒下的这座石头建筑显得古老安静,只有不多的人进出。

朱镕基带队选中“浦江” 浦江饭店营业部副经理蔡冬弟曾参与了证交所选址、装修和开张后的种种事务。

蔡冬弟回忆,最初上海的证券交易试点是在西康路101号营业部。

1990年上半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带队考察选择证交所地址,看了好几个地方,最终选中了浦江饭店,原因一个是这幢古老的建筑有一定象征性,二是饭店有一个可容纳500多人同时用餐的孔雀厅(曾是远东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厅),可用作交易大厅。

“当时餐厅的生意不好,政府看中,双方很快成交”。

上交所共租用浦江饭店3300平方米面积,租用期7年。

由于时间很紧张,经过四个月的装修,上交所正式开业。

蔡冬弟带记者参观了曾经的交易大厅,现在这里上了锁,正在等待改造,黑暗的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块大电子显示屏在提示这里的过去。

查阅资料得知,该交易厅面积为477平方米,这块显示屏长4.7米,宽2.7米。

记者看到,饭店走廊里的几张放大照片,向人们显示当时的交易盛况。

由于当时扩印技术不过关,记者看到这些照片显得相当模糊。

曾经飞涨的“上海老八股” 蔡冬弟回忆,证交所开张之前,股票经历过跌价,开张之初,股票价格猛涨,由于股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没有解决,证交所业务保守,只发行“上海老八股”,包括飞乐音响、兴业房产、延中实业、豫园商城等,每天成交量很小,在股价上涨方面控制很严格。

蔡冬弟说,比如豫园商城,证券交易所为控制股票上涨,限定一天只能涨1元,后放宽为一天涨7元,成交量需在5手以上才能涨价。

但当时的成交量每天只有一手,没有人愿意卖。

证券公司只好采用“对倒”方式,造成虚假的成交量,以使股票获准涨价。

虽然这样,股票仍然涨得很猛,如豫园商城原始股为100元一股,后来涨到一万多元一股。

当时交易方式也很原始,必须由身穿红马甲的交易员进场报单,最初有40多个“红马甲”。

后来股票多了,证券公司也多了,黄浦到青浦一条街上都是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小姐、先生,共有1000多人。

小平南巡后“场地不够了” 小平南巡后,股票全面放开,证交所场地不够了,就把浦江饭店一层全部吃下,作为第二交易大厅,交易席位由100多发展到400多。

后又租用了东海舰队的一个办公楼和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仓库等地,总共搞了11个交易厅。

浦东开发之后,上海证交所迁往陆家嘴,浦江饭店此后有几家证券公司入驻,又相继退出。

浦江饭店的管理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准备全面装修,恢复饭店...

股票一开始上市时有几个股票

上海老八股 老八股分别为: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600653,申华控股 2.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园商城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飞乐股份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广电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飞乐音响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爱使股份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附加 内容补充: 老八股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来推进我国产权改革的破冰之作。

它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八股的前世今生,既翻开了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页,又预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中国股市,可以说是30年改革开放中最为抢眼的成果之一。

那些存留在人们记忆的激情年代,整夜排队买股票、用麻袋装股票交易凭据、从纸质股票到今天的电子交易,从老八股到上千家企业上市,股市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老八股”:开启中国股市发展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时期的故事或事件已渐渐淡漠。

中国股市发展经历了18个年头,但第一代股票——老八股的问世与前身今生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怀。

从收藏品市场中传出的信息看,目前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全套价值已经上升。

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点财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老八股”的身价增值本身却说明了这是人们对一个逝去的股市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份记忆。

老八股的问世,这是一种历史遗产。

由于远去的时光,才让我们感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价值,曾经发挥过的作用,曾经留给我们尚未开化的市场经济的朦胧记忆。

这八只早期最令人关注的股票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八家企业有些比较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不大、一是多是集体性质企业、还有的地处城市郊区。

譬如,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郊区的第一家发行股票企业,而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老城隍庙商场,是一家集体企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时中国既没有交易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市,“老八股”的出现必然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以后,如何搞活企业成了改革中的头等大事。

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证券交易所曾于1950年重新开张,但天津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相继关门。

这表明,此后几十年中,我们的经济体在股权问题上只有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有企业,另一是集体企业。

改革开放要搞活城市企业,第一道坎便是产权问题。

10年前,笔者曾采访过证券界老人龚浩成,他回忆说,当年上海的股份制改革从小到大展开是有历史原因的。

笔者在1984年有幸目睹了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股份制改造的全过程,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和北京市体改委对于天桥百货的设计方案中,争议分歧最大的就是股权的划分,是不是一定要设计国家股、企业股和职工股,这些股权又如何体现国有企业的性质。

天桥百货商场比那些集体企业又进了一步,是一家全民企业。

但是,也还是一家比较靠北京城边的商业企业,规模也无法与王府井相比较。

如果说,北京的股份制企业为何会出现在那里,笔者只能用亲身感受的事实来说,当时那家企业的经理很有想法,千方百计想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做点事情,让天桥百货商场有个大发展。

中国改革初期的社会,有两个条件具备就会在起跑时领先。

一是机遇,一是能人。

也就是有想法敢于和传统体制叫板的人,机遇当然是际遇了改革的大好时光。

所以,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就成了我国股市的北方代表,继老八股之后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

中国股市在不断试错中寻求快速发展 回顾解放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在解放之初关闭股票市场的。

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股市远离了我们的经济生活。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都是改革的产物。

与其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股市发展也带有很强的试探性。

周其仁先生在北大改革30年的座谈会上说,我们很多改革都是“急就章”,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不得已采取的一些方式。

由于这些方式都对旧有体制和规范形成了冲击,所以改革效果在短时间里也最为明显。

当然,以现在的视角看,这必然也为后来我们经济与国际接轨留下了新的挑战。

老八股连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人们都很难用“规范”两个字去评价。

尽管我们在操作中总是要求企业按照规范去做,但实际我们手里并不没有规范的成功范式,因若只有依靠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取寻求发展基于。

据上海交易所的老人强纪英撰文回忆,当时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都是临时发动职工想办法设计出来的方案,从每日从用麻袋装交易票据,到后来的记账式交易,那个记账...

上海最大的股票市场在什么地方?

[编辑本段]A股 A share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

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用人民币交易在中国境内上市针对国内的股票)、B股(用人民币标值但只能用外币交易且在中国境内上市针对外国人或者港澳台地区的股票)、H股(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N股(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上市的外资股) 和S股(没有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日涨跌幅为上下5%)等的区分。

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1990年,我国A股股票一共仅有10只,至1997年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 720只,A股总股本为1646亿股,总市值17529亿元人民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2.7%。

1997年A股年成交量为4471亿股,年成交金额为30 295亿元人民币,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如下:亦称:A种股票;甲类股份。

①公司股份的一种类型。

当公司希望通过发行股票增资又不想放弃控制权时,可发行不同权益的股票,通过章程赋予各类股份权益。

如中国公司的A股指人民币普通股票,可以上市流通;有些国家的A股在投票权、红利或资产清偿权方面优于其他类型的股票。

②中国境内公开发行的普通股股票,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

中国A股市场交易始于1990年。

[编辑本段]A股操作实务 A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我国境内发行只许本国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的普通股。

(2)在公司发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较好的股票,但多数公司的A股并不是公司发行最多的股票,因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外,多数还有非流通的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等等。

(3)被认为是一种只注重盈利分配权,不注重管理权的股票,这主要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参与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关注A股买卖的差价,对于其代表的其他权利则并不关心.[编辑本段]A股的开户 A股开户操作流程 1、个人开户操作流程: (1)填写开户申请表 客户填写《开户申请表》(一式两份)、《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书》、上海帐户的《指定交易协议书》,同时签字确认。

对交易或存取款有代理人的客户开户,除必须填写上述协议外,还要求客户本人和代理人同时临柜签署《授权委托书》(一式三份)。

若证券帐户卡本人不能到场的,由开户代理人办理代开户时,开户代理人还须出示经公证机关依法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帐户本人应承诺承担由此代理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2)验证: 客户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沪深股东帐户卡原件。

对交易或存取款有代理人的客户开户,除必须提供上述证件外,还应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开户处理: 对符合开户规定的客户,柜台经办人员将客户开户资料输入计算机,并要求客户设定初始交易密码、资金存取密码,打印《客户开户回单》(一式两份)。

同时,柜台经办人员按开户流水号为客户开立资金帐户号,并为客户配发“证券交易卡”,请客户在《客户开户回单》签字。

2、机构法人开户流程 法人客户开户,须要求其提供以下资料: (1)《开户申请表》(加盖机构公章);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身份证及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依法指定合法的代理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5)沪深机构证券帐户卡、复印件 (6)预留印鉴。

附: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编辑本段]A股、B股和H股的区别 根据股票上市地点和所面向的投资者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A股、B股和H股等。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即由我国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个人和机构以人民币交易和认购的股票。

2005年11月5日,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并经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境外机构投资于A股。

H股是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

用港币交易。

A股B股是在深沪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

A股用人民币...

中国股市从哪年开始的

展开全部 1990年12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下面是中国股市的情况■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

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股票市场谁创建的

分专业经纪商、专业自营商、监管经纪商和自营商几种。

交易所采用现贷交易方式,不搞期货交易,3天内暴涨570%!数据: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当然是国家了、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交易为主、江西、安徽。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举行开业典礼,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榕基出席了开业典礼,来自上海、山东,同时进行股票交易,以后逐步过渡到债券和股票交易并重。

此前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 《子夜》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中依稀对股票交易所有一点印象。

开市那天,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授权总经理尉文渊在交易大厅敲响正式开市的第一锤,半小时后前市收市时已成交49笔,面额力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来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引导,结果从2 1日至23日,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开业初期以债券包括国债,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辽宁等地的25家证券经营机构成为交易所会员、浙江、海南。

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发生了抢购股票风波,这一天被称为中国股市真正诞生的一天...

中国股票发展史?

展开全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

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

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

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

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

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

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

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

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

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

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

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

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

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

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

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

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

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

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

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