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股票交易吗
5月31日股市停市吗
例题:(1)甲公司2008年5月10日从证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万股准备短期持有,以银行存款支付投资款458 000元,其中含有3000元相关交易费用。
编制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投资收益 3 000 贷:银行存款 458 000 (2)2008年9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000元。
借:应收股利 4 000 贷:投资收益 4 000 (3) 2008年9月15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 000 贷:应收股利 4 000 (4)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5元/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 000 (5)2009年6月18日,甲公司将所持的乙公司的股票出售,共收取款项520 000元。
甲公司出售的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20 000-500 000=20 000。
按售价(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5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公允价值变动 45000 投资收益 20000 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000 贷:投资收益 45000 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是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个科目核算的,这2个科目以相同的金额一借一贷,因此,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上述分录可以简化为 借:银行存款 52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公允价值变动 45000 投资收益 65000 接上例(3) (4)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4.2元/股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 000 (5)2009年6月18日,甲公司将所持的乙公司的股票出售,共收取款项40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 000 投资收益 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借:投资收益 35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 000 或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 000 投资收益 55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用来进行后续计量的,所确认的是并没有真正实现的收益或者损失; 投资收益所确认的是真正实现的收益或者损失 例如,以每股11元的价格购买1000股股票,第2天涨到12元/股,算一下(计量),赚了1000,此时,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第3天13.2元/股,赚了1200,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
第4天14元/股,卖了,收到14000,赚了3000,贷记投资收益3000. 借:银行存款 14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200 投资收益 3000 或者 借:银行存款 14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200 投资收益 800 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00 贷:投资收益 2200
京东股票是5月31号之后可以开户吗
展开全部1999年“5.19行情”是指:1999年5月19日,中国证券市场在沉寂了两年多后突然开始了井喷式的上涨行情。
5月19日,在沪深证券市场持续下挫、接近前期最低点时,上证指数从5月18日收盘的1059.87点开始急速上涨,深圳成指从2534.72点升至19日收盘的2662.28点。
5月19日,当日沪深证券市场分别上涨50点、127.56点,涨幅都在4%以上。
5月20日,各大报纸刊登证监会批准湘财证券增资扩股消息,之后证券市场持续放量上升,5月31日上证指数在盘中已攻破1300点,成交量平均每日100亿以上。
6月10日,央行宣布减息。
存款利息平均下降1%,贷款利息平均下降0.75%,这是自1996年以来我国第七次减息;到6月14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1427.71点。
6月22日,沪指一举冲破历史最高点,之后又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两市成交量也急剧放大,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
6月30日,上证指数在盘中上涨到1756.18点,短短1个多月涨幅达65.69%。
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沪深证券市场急挫,沪市狂跌128点,下跌超过7.6%,这也就宣告了“5.19行情”的初步结束。
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所开立的股票账户,可用于配售股票,也可用于投资二级市场的股票。
” 199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
以上两项举措意味着伴随“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和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将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
但这样的利好政策却没能改变市场的走势,随后证券市场大幅回调。
2000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盘中最低直抵1361.21点。
一年以后,正当欧美证券市场早已回调一年有余之时,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在盘中冲到了2245.44点的历史最高位。
自此,正式宣告从1999年5月19日开始的大牛市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在盘中快速跌破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最低跌至1514.86点。
此后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熊市。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盘中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盘中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盘中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44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21点,跌幅达到55.54%。
二、“5.19行情”中的政府行为 在这一轮牛市中,有几个现象和背景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政府监管机构直接出面发动证券市场行情。
对于“5.19行情”的启动,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周正庆在回忆录中讲得很清楚: “1999年初,酝酿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请示国务院。
经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和修改,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份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6条主要政策建议的文件,也就是通常说的搞活市场六项政策。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
”“我在任期间曾两次组织撰写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第二次肯定了股市的恢复性上涨,把握了时机,推动了股市的发展。
” 二是,中央政府监管机构负责人和党报破天荒地高调出面直接讲话推动证券市场持续上升。
6月14日,发表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耀先讲话中提到“当前股票市场的上升行情是一种恢复性的,是证券市场整顿规范以来,显示市场成长性的一种表现。
” 6月15日,也就是陈耀先讲话发表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了题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评论员文章,肯定了证券市场的作用和地位,对当前行情进行了利好评价,并公开了市场盛传的几大利好政策。
文章指出,5月19日以来,调整两年之久的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出现了较大的上升行情。
近期股市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升。
证券市场具备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世纪之交,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6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指出,目前我国面临的不仅是一轮市场行情,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转折。
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市场参与各方都要倍加珍惜,共同推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这些带有强烈宣示性和引导性的言论,是这轮行情在历史上被冠之以“跨世纪行情”的直接因素。
三是,运用政策杠杆在1999年6月底本轮行情初步结束后再次推动股指上升。
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三类企业”入市(这是在两年前由中央政府明令禁止的);199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
这是2000年和2001年股指创新高的资金面的背景。
三、“5.19行情”演绎的制度性格轨迹 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当时政府监管部门在1997年以来一系列举措的体制性格轨迹。
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虽然危机被...
5月31日有哪些新股
宋城演义300144从29块多一下子跌到二十四三块的时候。
反正我觉得都是在吸筹,要时时关注他们的公司的业绩以及公告。
这个只有耐心等吧,不着急。
着急了也没有用啊,对不对?所以还是要好好多学习。
学习忍耐就足够了,可以每天打新。
万一中了签也是很好的事。
你就等着,是在吸筹。
总有一天会跳到二十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