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行情将转暖?医药被动基金PK明星基金,你选谁?
医药企业广受机构调研
集采对医药行业影响几何?医药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将会如何?这些问题从去年开始就影响投资界对生物医药板块的做多意愿,并且在今年上半年演绎到极致。有公募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医药股的仓位早在今年初就降至三成以下。
虽然行业在经历“阵痛期”,但必须承认的是,医药股的“寒冬”在2021年未见转暖。不过,有不少机构近期开始调研相关公司,公募基金成为主角。
截至12月7日,Wind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周内陆续有可孚医疗、金城医药、稳健医疗等16家生物医药类A股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其中,可孚医疗、海尔生物、金城医药等备受公募基金关注,可孚医疗已获24家公募基金调研。
此外,仙琚制药、博瑞医药、泽璟制药等西药公司也获得机构调研。从相关企业主营业务来看,涉及研发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化学制药全产业链生产的企业占多数,如博瑞医药、金城制药等,也有包括低值耗材、敷料生产加工为主的医疗器械及用品供应商。
有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医药企业广受机构调研,一方面来自四季度回款后的经营摸底,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机构在医药投研方面的侧重,来自CXO、CRO更上游的一批公司正在成为调研重点企业,不排除未来医药股的行情将优先从相关细分领域率先转暖。
他进一步解释称,部分企业的市占率或许不高,但从1%以下提升至2%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事。“但业绩有望实现超10倍的快速增长,这不仅是企业盈利改善的机会,也是此类中小市值公司吸引资金做多的基础条件。”
记者也在多家公司被调研的实录中看到,涉及销售渠道、市场规模、海外销售许可等问题出现频次较高,包括相关企业融资后的扩产建设进度,也被广泛提及。分析人士指出,集采重塑医药市场竞争格局的同时,也在倒逼企业进行高效集约化转型,率先在成本、效率及研发成果上有突破的企业能量巨大。
头部ETF连续数周获买入
与机构调研医药股的热情相呼应,二级市场上的医药股似乎也现转机。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个月,头部生物医药类ETF的份额持续增加,部分ETF已连续数周被资金加持。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过去一周有31只生物医药类ETF(不含联接基金)呈现资金区间净流入,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从11月29日到12月7日,资金净流入额达到12.12亿元,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等也获大额资金加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ETF的净值却同期出现下跌,如上述3只ETF在11月29日至12月7日,净值分别为-3.92%、-3.01%、-4.05%。不仅如此,已统计的近44只生物医药类ETF同期均出现净值下跌,但结合31只呈现区间净买入的情况看,资金对此类ETF似乎表现为“越跌越买”。
资金蓄力之下,相关ETF基金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华宝中证医疗ETF已经连续第三周份额增加,截至12月6日,基金份额为178.56亿份。从其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权重股来看,药明康德、迈瑞医疗和爱尔眼科居前,其中也有包括爱美客、欧普康视、乐普医疗等个股。
此外,部分个股也是近期北向资金流向的重点,如药明康德最近7天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3.03亿元;部分生物医药类企业的AH股比价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制药、生物科技类企业复旦张江A股价格14.11元,而H股价格仅3.26元,A股价格相对H股价格高出近4倍。
可见,部分医药类企业的估值潜力持续被挖掘,并且已在资本市场显现。总体来看,业内似乎对生物医药类企业的投资信心有待提高,行业看法仍现分歧。有机构公开表示,预计2022年医药股的表现还是会呈现结构分化的状态。往后看,政策可能会持续,但2022年的政策压力会好一些,边际上不会更负面。对于受政策影响还没有结束的板块,还是需加注意,比如高值耗材的板块。
疫情之下,医药行业反倒大跌,让很多投资人想不通。
年少不知新能源香,错把医药加满仓。
今年买了医药基金的基民们表示很受伤。
不过,医药基金依然有很多死忠粉。
转眼到了年底,又到了资金布局明年的时候。从资金流向来看,四季度以来,截至12月3日,全市场医药行业ETF平均跌幅在5.56%左右,但却合计获得了105.18亿份的净申购,净申购金额84.72亿,可以看出投资者越跌越买的迹象很明显。
与此同时,一批葛兰、赵蓓、谭冬寒等“中生代”医药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近期受到市场追捧,基金销量榜上名列前茅。在普跌中,医药基金是分化的。
“越跌越买”,这是什么节奏?
由于“医药女神”和“医药之王”基本上都出自“中生代”(基金经理年限3-7年),比如医药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管理规模最大的葛兰、赵蓓、谭冬寒、郑磊、吴兴武等。
这一期我们将盘点在年终被大量资金逆市“抄底”的医药基金。
我们的关注点是,从今年,以及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投资人应该买被动型的医药主题基金,还是主动型的?
在医药明星基金经理重仓股重合度达到六七成的当下,应该以什么标准来选出你的基金经理?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当下是布局医药板块和医药基金的时机吗?怎么布局?
下跌的业绩
一个人的狂欢背后是一群人的孤单。
上一期我们聊了新能源基金“一骑绝尘”的狂欢,这一期我们关注今年受伤的医药类基金。
截至12月8日(下同),今年申万一级行业生物医药指数下跌8.06%,最大回撤21%。
其中,三季度生物医药指数(申万)下跌了13.68%,收益吊车尾,是所有28个指数中下跌最多的。
受此影响,医药基金表现普遍不佳。截至12月8日,今年医疗主题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14%,其中,三季度为-9.47%。
疫情之下,医药行业反倒大跌,让很多投资人想不通。
“今年因为行业政策的原因,医药行业面临集采的风险,所以医药股出现了普遍的下跌。”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说。
金辇投资基金经理盛坚进一步解释,今年医药板块的大幅调整,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一是前期受疫情影响,整个医药板块累积了较大的涨幅,估值处于高位;二是医药集采政策使得市场对于医药行业产生了情绪上的担忧;三是资金偏好发生了转移,医药板块热度下降得比较多。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岳坤中指出,目前的风险主要为政策风险。医药行业投资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对政策的担忧。比如,从共同富裕的角度,鉴于对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强调,投资者对于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的忧虑“卷土重来”。
被动PK主动
但是,在普跌中,医药基金是分化的。
首先是医药基金中,被动基金表现远比主动基金差。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8日(下同)被动型医药指数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8.83%,三季度 -13.74%;
而主动型医药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0.2%,三季度为-8.64%。
两者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对此,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分析,今年以来医药细分行业的涨跌同样是分化的,其中医药商业下跌23.29%,生物制品下跌15.60%,医疗器械下跌13.34%,化学制药下跌11.31%领跌,而医疗服务下跌0.72%跌幅相对较小。
王祎以被动与主动两只医药基金的今年不同表现做对比:
一个例子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医药被动指数基金——侯昊管理的招商国证生物医药,三季度末规模为116亿元。该基金A类份额,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下跌5.77%,处于生物医药申万二级行业的中间水平,其前十大股票以跌幅靠前的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为主,所以该基金跌幅不小。
另一个例子是由明星基金经理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三季度末规模176亿元,其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为16.67%。前十大股票以跌幅最小的医疗服务为主,并且还有部分股票取得较好的表现。
王祎的结论是,医药主动型基金今年胜出的一大原因是布局了较多表现相对较好的细分领域,并选择了其中表现较好的个股,所以最终跑赢了被动指数基金。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指出,选择整个行业的指数基金会明显逊色于优秀细分领域的指数基金,而选择优先细分领域的指数基金则又会逊色于那些优秀的主动型基金。
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员王帆进一步分析,通过观察近三四年时间当中医药行业的被动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中位数可以发现,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回报水平通常会高于被动指数基金的业绩回报水平。
那么,在医药基金上,选择被动型还是主动型?
综上我们采访的各方的观点,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医药行业投资存在着明显的贝塔,如果你看好医药方向,投资主动型医药基金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明星基金经理竞赛
主动型医药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0.2%。
尽管没有被动型医药指数基金表现得那么惨,但医药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总体表现也不理想。
最受瞩目的“医药女神”葛兰,她管理的4只医药主题基金今年全部负收益,其中包括中欧医疗健康A类和C类,总规模634亿元,今年收益分别为-1.04%、-1.77%;
葛兰管理的另两只中欧医疗创新A类和C类,总规模116亿元,今年收益分别为-1.47%、-2.21%。
而郑磊管理的两只医药基金,今年收益一正一负。汇添富创新医药,今年以来收益-8.01%;汇添富医药保健A今年以来收益1.06%。
吴兴武今年表现也一般。广发医药健康A类、C类,今年跌幅近7%;广发医疗保健A类和C类,今年跌幅超2%;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A类和C类,今年小幅上涨,涨幅不到1%。
总体来看,今年医药明星基金经理中,表现最好的是工银瑞信的赵蓓和谭冬寒。
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类和C类,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17.32%、16.67%。
赵蓓与谭冬寒共同管理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今年以来收益为15.52%。
谭冬寒管理的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类和C类,今年分别录得9.58%和8.97%的收益。
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医药明星基金经理们今年的业绩有明显差异?
“我们通过对医药基金经理前十大持仓股票的统计发现,持仓重合度非常高,葛兰、赵蓓、谭冬寒、吴兴武持股重合度达到60%-70%。”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解释。
对于重仓股高重合度的明星基金经理们,今年仍然收益差别很大的这种现象,王祎解释,他们其中的差异来自重合部分股票的投资介入时点、比例差异以及部分股票的选择差异。
以今年三季报中重合度高的股票博腾股份为例,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上涨165%,是表现非常亮眼的医药股。
今年投资业绩最出色的赵蓓,她早期介入博腾股份,在今年重点投资,为基金贡献了良好的收益。相反如果介入时间晚、持仓相对较轻的话那么贡献将相对有限。
此外,赵蓓在三季报中持有的重合度低的股票,如昭衍新药和普洛药业,截至12月8日,今年都取得了70%左右的收益,是大幅跑赢医药指数存在强阿尔法的选股。
综合来看,王祎指出,医药明星基金经理表面看来重仓股票重合度较高,但是因为同样的股票介入时点、比例差异和差异化的股票选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业绩表现。
“我们应该优选那些能够在早期研判到产业趋势、拥有潜力的股票,并给到相应仓位的优秀基金。”王祎说。
而王帆则表示,对于医药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而言,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医药市场行情,行业的景气度、政策、突发事件外在因素等;二是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王帆认为,对于医药主动管理基金而言,基金经理的差异可能体现在具体的行业持仓当中,基于对行业的判断,基金经理在各个细分行业的配置上可能各有侧重,同时,基金经理的差异还可能体现在自身学科背景和研究背景、投资框架以及一些配置特征上,如仓位水平、集中度、换手率等等。
“配置医药主题基金时,可以多关注上述信息,充分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金产品的持仓情况等,然后再做选择。”王帆说。
到配置时机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年底不少资金扫货医药股和相关基金。
从基金认购看,四季度以来,截至12月3日,全市场医药行业ETF合计获得了105.18亿份的净申购,净申购金额84.72亿。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7日,过去一周内有31只生物医药类ETF(不含联接基金)呈现资金区间净流入,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从11月29日到12月7日,资金净流入额达到12.12亿元,华宝中证医疗ETF已经连续第三周份额增加,截至12月6日统计,基金份额为178.56亿份。此外,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等也获大额资金加持。
部分医药个股也是近期北向资金流向的重点,如药明康德在最近7天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3.03亿元。
此外,葛兰、赵蓓、谭冬寒等代表基金近期大火,上了基金热销榜。
总之,在年底,投资者对医药股和医药基金的态度是“越跌越买”。
对此,刘岩指出,一方面,医药的悲观情绪和恐高情绪得到了很大释放,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中位水平以下。另一方面长期看,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依然存在,受人口基数大的红利、未来老龄化趋势、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政策红利等等因素影响,未来三到五年,医药行业肯定会有一波长期向上的行情。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当下时间节点,医药行业的政策风险应该已经在股价上得到充分体现了,所以医药股的配置价值又开始凸显,尤其是优质的医药股。
而对于今年医药板块的回调,盛坚指出,类似“集采”这样的洗牌事件过去也经历过,在充分消化后,医药行业都会以崭新姿态,重回强势。尤其是从基本面来看,医药板块营收增速保持在两位数,景气度依旧向好,而医药板块估值也已逐步显露出性价比。
王帆认为,医药行业经历了过去两年多的持续上涨后,今年下半年有所回调,投资热度略有回落,短期来看,医药行业整体仍处于震荡中,行业内部分化,部分医药股估值已相对合理,也有一些仍处于较高的估值水平,中长期来看,随着医改和行业结构的优化,医药仍是具备竞争力的行业,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而具体把握投资机会上,盛坚表示,考虑到医药行业里面细分行业比较多,而且每个细分行业所处周期和景气度各有不同,因此精挑细选很重要,其看好三大主线:一是主赛道的优质龙头,比如CXO、器械、疫苗等细分板块龙头;二是新兴赛道方向,比如生物制药上游支持产业链、科研服务产业链等;三是传统赛道中基本面优秀且低估值品种,比如特色原料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龙头。
粤资基金研究员任涛认为,目前政策鼓励的方向是从低端向自主创新升级,从过于依赖营销向研发转型,从国内市场内卷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在选择医药主题基金也应偏向相应主题配置,如创新药产业链、疫苗与血液制品、自主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原料药等。
“虽然医药行业面临疫情相关业绩下滑、医保政策收紧等问题,但从长期资产配置来看,目前不失为较好的布局时机。”任涛说。
岳坤中认为,目前,医药行业的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他看好两条主线,第一,国家鼓励的创新产业链方向,包含创新药、CXO等;第二,医保非相关的泛消费医药领域,如疫苗、血制品等,将成为政策的避风港。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