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创历史新高,多味药材打破天花板
中药材价格创历史新高,多味药材打破天花板
近两月来,中药材市场热得发烫,不仅价格迎来普遍上涨,更是有数百味中药药价打破历史天花板。受此影响,对于常年服用中药的患者来说药费增加,另一方面,中药材市场生意冷清,甚至有些签了定购合同的药商在赔钱交货。
中药熬多长时间最佳
中药熬40~60分钟时间最佳,中药具体煎煮时间需要根据药材决定,一般包括普通煎煮药材、含先煎药材和含后下药材。
1.普通煎煮的药材: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厘米为宜,再将药物放在锅里,用大火熬开。
沸腾后改用小火保持微微沸腾状态,减慢水面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小火后开始计时,一般煎40~50分钟。
2.含先煎的药材: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厘米为宜,如果中药里面有先煎的药物,在电砂锅中放入适量水,进行先煎。
把先煎的药物先行煮沸20~30分钟,再将其他药物浸泡后的药物放入砂锅中,水开以后通常再煎20~30分钟即可。
3.含后下的药材: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厘米为宜,再将药物放在锅里,用大火熬开。
沸腾后改用小火保持微微沸腾状态,减慢水面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小火后开始计时,在关火之前加入后下的药物,待后下的药物气味散发以后即可。
服用中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按时作息,增强锻炼。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一点
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一般需要根据具体药物进行分析。
1、滋补类中药。滋补类中药一般需要在饭前吃比较好,因为此类药物性质比较温和,对胃黏膜不会产生明显的伤害,如果在饭后服用此类药物,会与胃里没有完全消化完的食物掺杂在一起,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在饭前吃。滋补类中药有人参、西洋参、黄芪等。
2、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在饭后吃比较好,因为此类中药通常会刺激胃黏膜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此类药物通常有益母草、姜黄等。
建议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时,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生冷的食物,此类食物可能会导致药效下降。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饮酒,饮酒不但会影响患者服用药物的药效,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出现。
中药一般几碗水熬一碗
一般传统中医的建议是中药需要从3碗水煎煮成1碗水。煎煮中药时,若加水量过多,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影响治疗效果。若加水过少,可能会把中药煎糊,或者煎煮不完全,在影响疗效的同时,也会造成中药的浪费,现代中医常用两种方法粗略地估计煎煮中药所需的水量。
中药的煎煮一般需要加两次水,一种方法是第一次加水量浸没过药材,通常以一指为宜,即3-5cm。而第二次加水量以没过药渣约1-2cm为宜,或在第一次水量的1/3-1/2。
还有一种方法是按照中药的重量计算加水量,一般1g中药加水10ml,通常第一次加水选择65%的加水量,剩余的水用于第二次煎煮即可。
但上述方法只是一些常规中药的煎煮方法、具体时间和加水量等,若不清楚可以仔细地询问开具处方的医生,不同中药的性质不同,因此吸水量也有一定差别,用水方面也存在不同。对于一些质地松软的花、叶子、草类等中药材,吸水量相对较大,因此可能需要适当地增加用水。而对于相对坚实的中药,由于吸水性较弱,可以适当减少用水。
另外,还需要注意煎煮药材的器皿最好选用砂锅、瓦罐,不建议选择铁锅或者铝锅,以免药物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而且煎煮不同的药物时,火候和煎煮时间也不同,需要根据药物性质和药物疗效而定,一般补益类药物用文火煎煮,煮沸后需要续煎30-60分钟,而解表药、清热药用武火煎煮,煮沸后续煎3-5分钟即可。
煎中药正确方法有哪些
煎中药首先要选陶罐或者是瓦罐、砂锅。方法如下:
1、煎中药的时候要先武火烧开,煮沸后改用文火再煎十五分钟,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造成中药焦糊,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一般用自来水或纯净水,自来水可以稍微晾一晾,把漂白粉一类的物质挥发掉,水温以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左右为宜,不要用沸水。
3、浸泡的过程是煎煮药物重要的环节,一般为三十到六十分钟,加水的量为超过药物一厘米左右。
4、水没开时用武火,水开以后转中火,一般解表药十到十五分钟即可;补益药,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
此外,药渣一般倒掉,通络止痛或活血化瘀的药物,可将剩余的药渣熬水后泡手泡脚,水温要控持在四十摄氏度以下。
在服药期间,饮食方面要忌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开药后要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胡乱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