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发现黑洞存在射电脉搏是真的吗
中国天眼发现黑洞存在射电脉搏是真的吗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记者齐芳、崔兴毅)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利用中国天眼,对微类星体GRS 1915+105开展了高时间精度的长期观测,发现该星体的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周期约为0.2秒。
GRS 1915+105是一颗著名的微类星体,含有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并观测到视超光速运动的射电喷流,是研究极端高能物理过程的重要样本。为了揭开微类星体的相对论性喷流的神秘面纱,2020年至2022年,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对GRS 1915+105首次开展高时间精度的射电连续谱光变和偏振监测。
这是国际上首次观测到微类星体中亚秒级的低频射电准周期振荡的现象,并揭示黑洞系统的该准周期振荡现象与相对论性喷流直接相关,将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该成果由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牵头完成,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在《自然》发表。
中国“天眼”能看多远
中国“天眼”能接收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语: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洼地,利用喀斯特洼地的地势而建。
其主体工程于2011年开工,2016年落成。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口径、填充口径(即全口径均有反射面的)射电望远镜;并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单一口径射电望远镜,仅次于俄罗斯的RATAN-600望远镜(该望远镜为环形)。
为什么要建造中国天眼
1.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天眼望远镜可以帮助我国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探索太空的秘密。
2.增强国家影响力:中国建造天眼有助于增强其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声望。
3.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天眼项目的建造和运营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4.丰富人类知识:天眼望远镜对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有重要贡献,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总的来说,建造天眼是为了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中国天眼是在哪里建设的
中国天眼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拥有4450块反射面板,接收面积达25万平方米。
通俗地形容,它的面积约30个足球场大小,假设在这个“大锅”装满水,全世界每人可以分4瓶矿泉水,是世界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非但有了自己的天眼,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眼。
“中国天眼”的基本原理
“中国天眼”的基本原理是借鉴抛物面天线原理。
平行电磁波遇到抛物面反射后会汇聚到焦点的位置。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抛物面的面积越大,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
所以,自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射电天文观测窗口之后,各国天文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建造反射面尽可能大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与此同时,伴随人类对无线电的大规模使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波,干扰了人类对太空信号的接收。
在1993年国际无线电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提出倡议,希望在地球电磁波环境被破坏之前,建造出超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次年,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中国天眼”的探索,开启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