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有什么还值得关注

自迅分享 时间:

上游 OR 下游

医药本就是刚需,叠加上全球疫情反复,催生了大量需求,这种长期趋势已经成为了常态。不过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相对于过去的粗放模式来说,会更加追求精细化,因此行业会出现结构性机会。

简单盘点一下医药生物下的子行业,基本上可以分成药类、器械类、服务类三大类别。比如,医药有创新药、原料药、中药、疫苗、保健品等细分领域;医疗器械有医用耗材、科研试剂、检测仪器、医疗设备等分支领域;服务类有CXO、消费医疗、医疗零售、医疗服务、医美等方向。

仔细想来,市场上关注比较多的几个子板块比如CXO、创新药、中药、IVD等大多都还是属于贴近产业链上游的分支。投资者对一些下游子板块则比较缺乏关注,这其中就有可能孕育着潜在的投资机会。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求医问药,最离不开的就是医院和药店。医疗零售,往往是常人接触医疗的第一步。

药店往往兼容药类和器械类,因为一个消费者既可以买到药品,又可以买到口罩这样的医疗器械。如今,阿里、京东、美团等平台纷纷布局线上药房,互联网也为医疗零售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药店来说,这是否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呢?

药 OR 药店

2017年以前,零售药店的数量增长率连续6年低于3%。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老百姓的主要购药渠道是医院。2020年,公立医院药房占到医药销售渠道的62%。不过,近几年来,医药行业政策改革,药监局监管逐渐趋严,药店合规压力增加,这反而使得连锁药店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头部的连锁医药品牌扩张势头迅猛。

据中航证券数据,头部连锁药店通过新开门店、并购、加盟等手段,积极加码扩张,并且开始下沉进军县级市场,2018年,老百姓等四家头部连锁药店新开门店超4500家,占行业当年新开门店数12.86%。2021年四强数量同比增长42.13%,远高于行业5.89%的增速,数量占比连续五年提升至5.61%。

从基本面来看,头部连锁药店在资质与合规方面有更好的储备,此外,由于许多城市正在陆续开放一些非处方药销售资质申请,这样一来,消费者未来并不一定非要到医院才能买到所需药品。当然,消费者也能够通过药房享受医保,叠加集采使得药房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药品,低价、便利将成为未来零售医药的新常态。

不过,问题来了。

药店仅仅是医药的载体。如果仅仅是卖一种特定的药品,那么去益丰药房买,和去一心堂、第一医药等其他药店买,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药品并不是价格弹性很强的产品,当人生病的时候,就算药店的药稍微贵一些,也不至于卖不出去。因此连锁药店在采购端的议价能力非常关键。

对连锁药房来说,比较理想的状况就是,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药品,药品品类则多多益善,并且能够非常快速的抵达终端用户。说到底,药房卖的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因此有了互联网平台的介入,传统的医药零售模式有望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之下探寻到更加优质的商业模式。

“是药三分毒”

实际上,就算连锁药房开得再多,部分药品的需求是额定的。有时,药店的收入与其擅长的疾病领域也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药绝非最好的生活解决方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药,但是有的是来自医药,有的来自食品,有的则来自心灵。医药确实能治病,但心病难医。有多少人在格子间内熬夜到两三点,无比抓狂又无可奈何;有多少人常年吃着廉价盒饭,朋友的一杯热饮就能热泪盈眶;有多少人在饭局上下不了桌,最终也许一无所获。

我们关注医药的同时也要知道,许多人还远远还没有到健康的程度,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有些是连药都无法医治的。诚然,如果医药是必需品,那么药店就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然而,医药并非一直是必须的,药店的天花板是存在的。

我们有时会因为00后、90后参片泡茶、养生续命的行为而忍俊不禁,但是养生其实就是医药最强的替代品。如果健康,谁还买药呢?毕竟“是药三分毒”,吃药绝不是上策。

连锁药房的投资逻辑存在,然而估值定价的背后,则更加考验的是投资者对社会群众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的理解和认知。价值来源于生活,却也会被生活所定义。

20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