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发生什么事了?

自迅分享 时间:

苹果的强势之处

苹果对于供应链企业要求苛刻这样事儿,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尤其在质量和良品率上。

一部手机的零件多达200多个,一个细节稍有不慎,都会影响终端用户的体验。因此,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寻找优秀供应商且对他们进行强有力的管控。

为什么果链代工厂愿意听苹果的?原因有两个:苹果的电子产品很畅销、出资参与。

很久之前,苹果还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可以说上、中、下游的业务都有涉及,就像很早之前的福特企业一样。

那个时候,乔布斯笃信“美国制造”,于是苹果在加利福尼亚公司总部对面弄了个工厂生产Macintosh电脑。然而,苹果的生产供应环节并不是那么理想。1992年以工厂倒闭而剧终了。

后来,可能是觉得这样的业务模式,太过复杂和繁琐。库克来了以后,将产品的生产下放给了富士康、歌尔这样的代工企业,自己主要负责利润环节更高的设计和开发端。

虽说自己不直接参与生产了,但其想要掌控生产环节的心,却丝毫没有减少。

方法上,苹果不仅通过引进多家供应商的方式,使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还会对生产环节进行一定的干预。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之所以选择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订单按时按量完成;二来,很多代工厂因为苹果的订单导致设备不够,于是,苹果会参与设备的采买。

只不过,签订协议的条件除了首先要满足苹果的订单以外,钱也不全是由苹果出,一部分钱会从订单中扣除。

良品率,是个伪命题?

翻看过往的一些案例,良品率始终是苹果最关注的因素之一。

当年,某果链公司无缘 iPhone 13 屏幕供应,市场就猜测良品率是主因。恰巧,本次事件的核心主角,也是良品率。

良品率,指的是达标产品的占比要达到一定标准。良率越高对厂商和代工厂都有利;反之良率越低,不合格品太多对厂商和代工厂都是很大的损失。

举个例子,假如要生产1000个iPhone13,最终出厂的没有问题的有950个,那良品率就是95%。

消费电子良品率能否达到100%?答案是:不太可能!按照现在的进程,无限接近于99%已经可以被认定为100%了。

那么,苹果对于果链代工厂的要求是多少?

翻看了现有的一些资料,并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我们只能猜测说,只要能进入果链的公司,良品率基本都是达标的。

此前报道的一些叙述用词是:接近100%的良品率水平。比如,2017年,立讯凭借接近100%的良品率获得苹果青睐,拿下AirPods 60%-70%的代工份额。

另外,苹果跟歌尔股份的合作已经由来已久,从 iPhone 4s 起,就开始跟歌尔股份合作。

所以疑问就来了,合作了这么多年,良品率都没有出问题。在最近的抽样中,问题一下就有了?

关键是,近年来,歌尔股份一直在提升良品率的道路上努力着。一个直观的现象就是,研发费用一直在攀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都知道苹果的供应商遍布世界各地。

据不完全统计,对于单价几百美元的硬件设备而言,其背后大概有700—800家供应商,而苹果核心供应商的数量大约200家。

供应商繁多,苹果又很强势。这个现象的叠加不得不让人产生一个猜想:此次苹果更换供应商,是出于代工成本的考虑?

毕竟,今年以来,智能设备出货量放缓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苹果更换供应商的成本不高。所以,为了省钱而更换供应商,或许也是一种节约成本的体现。

结语

根据歌尔股份的公告,苹果砍单预计影响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33亿元。

这33亿元,指的是自公司公告日起,今年剩余时间里面的营收情况。

如果按照郭明錤的预计,这笔订单可能会转手到立讯精密手里。如果,真的如此,在今年剩余时间里,立讯精密的营收也能增加33亿元?答案是:不见得。

根据此前的推算,苹果更换供应商成立的条件是,为了寻找更便宜的供应商。如果情况真的如此,立讯精密的营收很可能是少于33亿元的。

业务模式上,根据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的研究,作为大客户的供应商,立讯和歌尔在大客户战略上于2013年—2014年发生分歧。

歌尔当时出于一些考虑,采取多元化客户结构发展战略,而后一直到2016年在战略上做调整后,才回归以大客户为重心的策略上,并于2018年获取 Airpods 的代工份额。而立讯一直保持不断向大客户更核心的业务领域深入态势。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立讯精密的ROE(净资产回报率)从2017年起,再次反超歌尔股份。

208818